ASPCN防雷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轻松注册
查看: 5155|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接地电阻与防雷的关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3-12-18 14:0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统计数据来看,并不是接地电阻越小,遭雷的概率越小,防雷效果也越好。实践证明,防雷效果和接地电阻并无直接关系,设备的损坏是由于设备间存在有电位差造成的。这是因为对防雷而言,接地线电感压降对设备的影响远大于接地电阻对设备的影响。
沙发
发表于 2003-12-18 15:42:00 | 只看该作者
口说无凭,拿个统计数据出来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03-12-18 16:28:00 | 只看该作者
有一定的关系,有时候同接地电阻关系很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下水道
发表于 2003-12-18 17:13:00 | 只看该作者
统计数据是:雷击概率和海拔高度、土壤电阻率等成正比。

你要弄清楚一点:‘雷击概率’和‘雷击损害’是两码事。概率小不一定损害就小。有的地方天天打雷,设备就是不坏。有的地方两年打一次雷,设备就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3-12-18 17:46:00 | 只看该作者
雷神就是雷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3-12-18 21:37:00 | 只看该作者
接地电阻小总比接地电阻大好。而不可能是它的反面。当然在某些情况下,盲目追求小了还要小的接地电阻也无必要,那样花费太大,不经济。但是,绝无接地电阻小了反而比电阻大防雷性能更好的情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3-12-18 23:05:00 | 只看该作者
接地电阻小,这只是针对直击雷的瞬间放电效果而言,只要达到要求小于10欧就行不必追求小的接地电阻。雷击的感应电才是设备的天敌,它的传播是放射状的,线路感应的电流在到达设备时使之与设备成等电位体那才能防止造破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3-12-19 03:23:00 | 只看该作者
嗜酒如命:老兄说的也不尽然。

不防在考虑各线路阻抗的情况下以电感1微亨/米,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计算一下各节点的电压。你会发现一个接地电阻和距离的关系,这里的‘距离’是指在一定范围内所产生的节点电压高于设备耐压的‘距离’。

在我说的以上数学模型中,‘等电位’是不可能的,‘等电位连接’也失去了意义。也许,我说完这段话立刻就有一群‘专家’和‘权威’开始攻击我。但是,我还是要这么说。

我举一个很实在的例子:某年我去某广电局一个高山台站,其电源配电装置做了很全面的雷电防护,共用接地网,用40*2mm铜带做了整个系统的‘等电位’连接,遵循行业里‘接地导线足够短’的原则,其电源接地导线距接地点不足一米。可是,由于其建筑顶部有架高铁塔,而铁塔的实测接地电阻是9欧姆,建筑下为风化岩石,电阻率1700欧姆/米。因此,在一次雷击中配电设备和UPS设备包括一台300W发射机被打坏。其配电箱中的耐压6KV的空气断路器因雷击起火。什么原因呢?

当时我认为是接地电阻太大,接地导线太短造成的。呵呵,我当时说完这句话的时候大约有四个‘专家’开始反驳,因为我说的太违背‘常理’。但我觉得科学就是科学。当时我还没有‘资格’设计方案,听‘专家’的,整改了一个月,结果整改完不到20天,配电箱又被干掉了。最后,广电局实在没有办法,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按我说的,将接地电阻做到2欧姆以下,将配电箱平移了3米,运行6个月没有出现问题。

呵呵,后面的事情我不知道了。因为我当时签合同是6个月不出问题就给我钱。我收到钱就再没有去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3-12-19 17:01:00 | 只看该作者
雷神老兄:
你描述的事故我认为应该不是雷击造成的吧,至少主要责任不在雷击。
感觉应该在低压供电系统的故障,如变压器低压侧避雷器故障,造成转移过电压引起的。
因无现场资料,仅供讨论。见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3-12-19 21:40:00 | 只看该作者
接地电阻的大小直接关系到避雷针引雷时,雷电流导致的雷电反击过电压的大小。这是不能回避的。接地电阻小,反击过电压就小,反之就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轻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沪ICP备13015411号-2|ASPCN防雷技术论坛.

GMT+8, 2024-6-29 23:3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