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CN防雷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轻松注册
查看: 10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话说过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1-15 10:0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话说过年

(一)除夕
  除夕是农历腊月三十日,农历年的最后一天。俗称"大年夜",或称"年三十晚上"。这是极为忙碌而又充满了节日欢乐的一天。
  除夕前是人们集中消费、购物高潮的时期。无论城乡大家小户,都在除夕前购置好了年货。置办的年货除鸡、鱼、鸭、肉,洒菜酱醋等基本食品外,通常还有比较高级的副食品如火腿,蹄筋,海参,鱿鱼等,以及各式糖果,瓜子,花生,水果等。此外还有衣服鞋帽,年画春联,锅碗瓢碟等等家用物品。
  除夕的白天,家庭主妇总忙着烧菜肴,做点心,准备年夜饭。家中的其他人则购物,装饰屋子庭院,贴春联年画。富有民族风格的传统春联年画增加了节日气氛。春联是由压邪驱灾的桃符演变来的。最早的春联是用两片桃木板画上两位专惩治恶鬼的神仙挂在门的两边,用来保护家人平安。现在我们看到的春联是用诗的语言写成的,对仗工整,格律严谨,自五代起至今深受民间的欢迎。年画,则是由门神演变而来的。这种深受民间欢迎的绘画形式,色彩艳丽,画面热闹,多以"庆丰收","春牛图","喜庆有余(鱼)","白蛇传"等民间传奇,花鸟草虫等为内容。天津的杨柳青年画和苏州的桃花坞木刻年画最为著名。今天 ,在中国的南北广大农村乡镇仍有着张贴年画的传统。生活在大都市的人,惯于用各种印刷精致的年历(挂历)来迎接新年的到来,而用年画作为新年装饰的人家极为少见。除此之外,过去在除夕到来时还有贴"福"字的风俗。门上,墙上,箱柜上往往都有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从皇宫到民间都有这样的习惯。清代从康熙年间起就开始由皇帝"开笔书福"赏赐大臣,到乾隆时代形成了定制。民间还有有意将"福"字倒贴的风俗,这是为了讨别人说一句"福到"的吉利话,这种习俗现在仍可见到。
  除夕之夜是一年中最隆重,最热闹的晚上。旧时,除夕夜祭祀天地祖先的习惯现在基本消失了。但是,传统的合家欢,吃"团圆饭"(或称年夜饭)的习俗丝毫不变。"团圆饭"是极丰盛的,一般要等一家老少到齐了才开始吃。人们祈求富有的心理表现在一定要吃鱼,鱼为"余"的谐音,意为钱财有余,吉庆有余。北方大年夜时要吃"元宝"(饺子),有时人们还在饺子中包进银钱或铜钱一枚,咬到它们的人就预示着在新的一年中大吉大利。江浙一带的"团圆饭"通常有冷盆,热炒,全鸡等十几样菜,外加甜咸点心和水果。有的家庭还吃火锅。"年夜饭"寄托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愿望,例如,把黄豆芽叫做"如意菜",把红烧鸡蛋称为"元宝"……希望来年的生活富裕而美好。有些地方还在白米饭上插上松柏枝,意为"四季常青"。
  除夕夜人们通宵不眠,叙旧话新的习俗叫做"守岁"。据说,守岁而无倦意,是预兆着来年的精力充沛。这风俗起源于唐代。守岁时,要点上两支红蜡烛。在红色的烛光下,老少团聚,其乐融融。大人们聊天,看电视,打牌下棋,吃瓜子,糖果等杂食,孩子们则嬉笑吵闹着点爆竹,自由自在地玩个痛快。到午夜时,晚辈向长辈辞岁(拜年),家长则在这时给小孩儿"压岁钱",也有的家庭是正月初一早晨给压岁钱的。这个传统习惯至今未变。压岁钱实为"压祟钱"。祟,据说是曾经猖獗一时,残害儿童的鬼怪。传说八仙曾变了八枚铜钱来躲在孩子枕头下,吓退了万恶的祟。后来就形成了新年给孩子压祟钱以祝孩子平安的习俗。"祟"与"岁"谐音,"压祟钱"现在都通称"压岁钱"了。守岁的观念在现代人的头脑中已经比较淡漠了,但除夕之夜的热闹而又融洽的传统家庭活动与旧时没有什么区别。人们观看电视台精彩的除夕晚会,往往要到第二天凌晨才休息。午夜十二点一敲过,各地的大街小巷顷刻响起了噼哩啪啦的爆竹声,欢快而又热闹,一直要响到大年初一的清晨。又称作"鞭炮"的爆竹,最早制作是在两千多年以前,开始制作时用的是竹筒,元朝以后才逐步改为用纸来制作。过去人们普遍认为,一切魔鬼妖怪都害怕声响,而神仙则喜欢爆竹声。为了避邪迎神,便形成了放爆竹的习俗。爆竹声声除旧岁,银花朵朵庆新春,新的一年就在爆竹声中到来了。

(二)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旦",现称"春节",俗称"过年",是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一月,正读zhēng,不读zhèng,这是为了避讳,因为秦始皇的名字叫嬴政,为避开"政"的音,正月就读为"zhēngyuè"。此音沿用了两千年,至今示必。"年"是古字,年是谷物丰收的意思。在金文中的年,也是谷物丰收的样子。据考证,过年的习俗起源于古代祭祀庄稼神和收获神等对农事有恩有功的神灵,繁衍演变至今,谢神灵祈丰收的内容已经大大削弱了,在有些地方甚至完全消失了。而娱乐,交际和休息的内容则大大加强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正月初一的清晨,爆竹声四起。这是按旧俗放的"开门炮仗",目的是为了除旧岁迎新春,驱邪消灾,祈求平安吉利。起床后,按惯例小辈要给长辈拜年。旧时拜年要叩头,而现在只要鞠躬或用口头表达一下就可以了。讲究旧俗的家庭,还要在尊长的遗像面前礼拜。家中有小孩子的,大人这时要给"压岁钱"。"压岁钱"多用红纸包成小包,它是长辈对孩子一年平安健康愿望的一种表示。
  正月初一的早餐,各地有不同的习惯。北方多吃饺子;而江南一带大多吃用米粉做成的汤团(亦称"汤圆"),圆子和年糕等糯食,象征团聚(汤圆),财富(饺子形似元宝)。江南家庭擅长做的汤团是一种美味的点心,除了自家吃外,还常常用来款待客人。汤团的皮子是用细腻的水磨糯米粉搓成的,它的馅心有黑洋酥(用黑芝麻粉,白糖,猪油捏合成)的,也有豆沙的,鲜肉的或菜肉的。最著名的宁波式汤团,皮子细薄而滑软,煮熟后还能隐隐约约地看见白皮子里的黑麻芯。
  有些地方在春节前就开始教育孩子新年时要小心,不能打破碗碟。为什么呢?俗话说:"勤俭头上起,新年不打碗。"意思是从新年开始就要养成爱惜东西的好习惯,不能随意浪费。同时,打碎碗碟也被认为是不吉利的象征。万事图吉祥如意的愿望,还反映在有的地方规定正月初一不准扫地,认为这样就把财富向外扫走了。这虽是旧俗,但人们在初一一般都不再辛苦地忙碌家务了,因为去年除夕时已把家里家外收拾一新,并准备了丰富的菜肴和点心,新年的第一天只要尽情尽兴地欢乐就行了。穿戴整齐漂亮的大人孩子或是留在家中款待客人,或是去向亲友拜年,或是去娱乐消遣。
  亲友或邻舍大年初一见面,都要相互祝贺新年,大家口称"恭喜,恭喜","恭喜发财""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客人来家拜年,要用糖果蜜饯和干果等来款待。在南方,用传统茶碗沏茶的家庭,通常还在盖碟上放两枚碧绿的青果,或两枚鲜红的枣子,或是两枚金桔饼(一种蜜饯),表示清吉平安,甜甜蜜蜜的祝贺。春节拜年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独个出门去拜年的,有夫妇双双同去的,也有长辈带着晚辈的,或是同辈人(如同学,同事)一起去给师长拜年的。同一个单位或团体的上级和下属聚在一起同贺新年称为"团拜"。"团拜"是一种新颖而又讲究时间效率的拜年方式。新春拜年是交流思想感情,增进人际关系的一种好的习俗,反映了人们和睦团结亲近的愿望。
  旧时,在上层统治阶级和士大夫之间形成了使用名帖恭贺新年的风气。这种正月初一派仆人去投送的梅花笺上,书写着恭贺者的姓名和地址,这显然是最早的贺年片。到了清代康熙年间才出现了硬纸卡制成的贺年片。在社会交往日益增多的今天,每至年终,印刷精美的贺年片便象雪片似地通过邮局飞到各地。都市中的大多数家庭都会收到各种各样的贺年片。这种书面拜年的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欢迎 。
  春节期间,家庭主妇都要大显身手,精心烹饪。按惯例,吃春酒的菜肴点心都是非常丰盛的,无论是家人进餐还是留客吃饭,菜肴总是尽可能地考究精致以及讲究成双数,通常还要喝酒。北方人则习惯于过年时包饺子吃。大家围桌而坐,一面细细品嚼着美味佳肴,一面说说笑笑,尽情地享受着节日的快乐。由单位或团体举办的"新春茶话会",以清茶代酒,以点心,糖果,蜜饯,花生,瓜子等代替菜肴,大家在一起热气腾腾地座谈,加强了人际间的情感,这实际上是对请春酒习俗的一种改造。此外,建国以后形成的春节"拥军爱民""拥军优属"和慰问孤老的新俗,顺应人心,得到了普遍欢迎,也达到了与"请春酒"一样的效果。
  娱乐是节日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新春佳节里各地除了有耍龙灯和舞狮子等传统文娱活动外,有的地方还有打莲湘,踩高跷,木偶戏,以及各种民间喜闻乐见的地方戏曲表演。电视台举办的新春晚会和众多的影剧院上演的优秀影片,剧目,也为人们的节日娱乐活动助兴。
  正月初一到初三现已成为国定假日----春节,在全国执行,每年此时,各工厂,机关团体等企事业单位一般都会休假三天,以便让大家欢度节日。春节又是家人团聚的节日,因此,平时在外地工作或学习的职工,学生也都趁着假期匆匆赶回家中,过上一个团圆年。人们拜年,请春酒,参加各种文娱活动,往往要持续到正月初五才结束,这就是民间所说的"五天年"。
  春节,也是蒙古族,藏族,白族,壮族,彝族,傣族,佤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欢乐,热闹,忙碌的新年气氛与汉族是相同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轻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沪ICP备13015411号-2|ASPCN防雷技术论坛.

GMT+8, 2024-9-28 07:2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