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CN防雷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轻松注册
查看: 4691|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网上最具争议的文章(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7-1 14:5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刘亚洲:再论陆地、海洋与天空

概论


三次军事革命


第一次军事革命发生在十九世纪。千年陆战被海军终结。英国工业革命兴起,船坚炮利。它从海洋上对敌国纵深进行打击。拥有庞大陆军常备军的清国一击即溃。中国甲午之役,胜负亦决于海上。谁拥有海洋,谁就拥有全部。第二次军事革命发生于二十世纪中叶。空战的出现使世界战争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空战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决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局。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出现了两件最重要的武器:飞机和坦克。德国人盯住了坦克,英国人盯住了飞机。德国军队有着重视陆军的传统。它拥有世界上最好的飞机,却是为配属陆军作战的。德军崇尚空地突击。德国空军的主要编成是歼击机和强击机。从一开始它就是战术空军的架构。它把空军的打击方向定位在陆军前方的阵地上。空中力量的战略性被忽略。它不建造航空母舰,也不为海军配属航空兵。二战中,德国空军凡配属陆军作战,就虎虎有生气;凡独立遂行作战任务,便无功。英伦战役就是明例。庞大的德国空军没有像它希望的那样从空中解决英国,它其实连独立解决一个战役的能力也没有。它甚至不知道是该先消灭英国的空军还是该先轰炸英国的城市。而德国陆军在失去空军时,也不免黯淡。敦刻尔克证明了这一点。一位英国历史学家说:“德国的失败始于敦刻尔克。我是从空中看到这一结论的。”德国人在空军失败不久,在海上也失败了,最后是陆地上的失败。英国人在一战尚未结束时就成立了独立的空军。它既有性能出众的歼击机部队,又有威力巨大的战略轰炸机部队。英国空军先是在敦刻尔克挽狂澜于既倒,又在伦敦解燃眉于倒悬。敦刻尔克奇迹后,丘吉尔说:“这次撤退包含着胜利。它是靠空军取得的。”英伦之战后,丘吉尔又说:“在战争史上,从不曾有如此大量的人(英国人民),从如此少量的人(飞行员)那里得到如此之多的好处。”第三次军事革命发端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今方兴未艾。这次革命的显著标志是:空中力量时代的来临。空中战场成为决定性的战场。空中的胜利成为最终的胜利。无航空便无领空。无空防便无国防。第三次军事革命来得如此迅猛,影响如此广泛,起点如此高,以致于第四次军事革命的曙光已在天际隐隐浮现,那就是对外层空间的军事争夺。可以断言,在本世纪,谁掌握了外层空间技术,谁就掌握了制天权;谁掌握了制天权,谁就掌握了制空权;谁掌握了制空权,谁也就掌握了制海权。掌握了制天权、制空权和制海权,就掌握了未来战争的主动权。

三个台阶

近十年来,美国发动了三场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在这三场战争中,美国对空中力量的使用和发挥达到了极致。三场战争三个台阶,美军一步步攀登军事革命新高峰。①海湾战争。这场战争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普遍的真理是:现代战争需要依赖诸军种联合作战才能取胜;在此之后,战争空中化趋势渐渐凸现。双方空中战场的较量成为具有决定意义的较量。四十二天海湾战争,有三十八天是空中打击,地面战争只有一百小时。美军以损失一百余人的代价,歼灭伊拉克四十二个师,击毙击伤十万人,俘虏十七万人,摧毁坦克三千八百辆,装甲车一千五百辆。不仅旁观者,连胜利者和失败者也被这些数字迷惑住了。伊军曾发誓要让美军踏过一片血海。美军在沙特曾订购了几万只尸袋和棺材。但空军改变了这一切。人类绵延数千年之久的地面战争时代,至此走入绝境。②科索沃战争。我称这场战争为“空袭革命”。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场仅由空袭便达成战争目的的大规模战争。首创此种战争形式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因此被赠于“飞机总统”、“空袭总统”和“导弹总统”的绰号。南斯拉夫为打地面战做了最充分的准备,但未料到对手始终不给它这种机会。北约空袭空袭再空袭。一位塞尔维亚老人曾说:“上帝啊,你要是可怜塞尔维亚人,就让北约从天上下来吧。在地面上打一仗,是胜是负快点结束吧!”北约终于没有从天上下来。不分昼夜地轰炸了七十八天,直至南斯拉夫屈服。南联盟士兵走下空荡荡的战场时一言不发,一如他们没有射出一粒子弹的枪膛。这是一场不会被忘记的战争。它过去的越久,留给人们的思考就越多。在世界军事史上,这场战争的意义无论怎样估量都不过份。首先,它创造了零伤亡的奇迹。这是千年来无数军事家的梦。其次,此战之后,空军作用飚升。杜黑和他的继承者们在二十世纪第一个十年结束后就一直在酝酿的事情在二十世纪最后一个十年结束时终于成为现实。③阿富汗战争。如果说海湾战争中对空中力量的使用还是战术性质的话,科索沃战争中对空中力量的使用则是战役和战略性质的,而阿富汗之战则纯粹是战争性质的。在历史上,从无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单靠空军轰炸就能摧毁另一个国家的政府,最多是令敌国重创,而这一次美国在对塔利班的战争中,彻底推翻了传统智慧。战前,许多人包括我国一些军事理论家,都认为阿富汗山多洞密,最不适合空中力量发挥作用。阿富汗曾用人民战争打败过英国人,打败过苏联人,本想这一次也同样会令美国人铩羽。但美国人仅用二十天就漂亮地结束了战争,一步踏进西方几百年来梦寐以求的中亚。它仅仅使用了空军。不错它曾派出小股地面部队,但那是为空军精确打击服务的。现代空军的远程、精确、猛烈突击威力,在阿富汗之战中表演得酣畅淋漓。它不仅使传统陆军陷入攻防两难的境地,也使人民战争理论的根基发生动摇。我们对阿富汗战争自始至终予以极大关注,因为苏联打了那么长时间都打不下来,为什么美国人几天就打下来了?开打之前,很多军事评论家都说美国人会重蹈英国人和苏联人的覆辙,为什么没有?美国在阿富汗的胜利当然是它自己的胜利,但对于战争史来说,则是先进思想和先进理论的胜利。在二十世纪一百年时间里,空中力量走过了一段作战工具――重要作战手段――主要作战手段的历程;经历了小角色――配角――主角的过程;完成了次要作用――主要作用――决定作用的跃升。至阿富汗战争结束,空中力量发展到了一个光辉的顶点。九十年代以前,空中力量被称为空军,因为它的确也不过是空军而已。但是,今天它的名称依然是空军,人们却再也不会用看待一个普通军种的眼光看它了。

学习美军

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已成为历史。我认为,每一部历史都是当代史。美军是我军的对手,也是我军的老师。在过去的百年中,美军对空中力量的地位和作用做了最直观、最形象的诠释。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美军就在战争中重视使用空中力量。二战后开始主要以空中力量参战。海湾战争基本以空军参战。科索沃战争主要以空军参战。阿富汗战争完全以空军参战。一个世纪来,美军参与了世界上所有的大规模战争,从来没有遭受到比对手更重大的伤亡,而且伤亡越来越少,直至零伤亡。这是因为美军始终紧扣军事革命的脉搏,不敢须臾落后。悠悠百年,它既凭强大的国力,又凭先进的技术,更凭前卫的思想,一直领导着世界空军的潮流。英国人曾靠战舰统治世界。美国人则把世界置于它那双硕大的飞机翅膀的阴影下。美军的成功得益于以下几点:①先进的军事战略。有什么样的理论,就有什么样的战略;有什么样的战略,就有什么样的军队。军事战略也是治国之道。战略是行动的先导。每个国家的军队都有自己的战略,但这些战略多数有措施而没有境界,有细节但没有全局。要么不变,要么多变。而美军的战略始终是清晰而坚定的。正如全部二十世纪美国的外交政策基本都是围绕着中东石油以及石油运输线而制定的那样,美军的发展战略始终都是以航空力量为主线而进行的。美国军事战略的突破口选在空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连美国海军都在一直干着空军的事情。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和克林顿、布什的NMD、TMD计划,都属于空军战略范畴。这些战略已经由天空升往太空。天空是太空的基石。太空有一天会成为战场。在太空成为真正战场之前(目前还不是),空中战场仍是主导战场。看看美国以前做了什么,就知道它以后要做什么。它将赖在天上不走。由于居高临下,冷战结束后发生的每一次重大的全球性事件都在巩固美国的地位。美军的发展代表了未来军队发展的趋势。②解放思想。有趣的是,美国人并不成天叫喊解放思想,但其思维始终是开放的。我们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规定为自己的思想路线,可我们的思想就是解不开放不开。我们沉溺于过去。美国人眺望未来。美国没有历史,因此它也没有包袱。它最善学习。因为学习,所以容纳;因为容纳,所以智慧;因为智慧,所以敢想;因为敢想,所以创新。纵观人类历史,那些最有效地从人类活动的一个领域转入另一个领域的民族,总能获得巨大的战略利益。对军事而言也一样,那些最善于对军事力量进行战略转换的军队一定是常胜军。美军最强大,却最有危机感。这也是它思想解放的标志。它敢于憧憬胜利,也敢于憧憬失败。美国自1865年南北战争结束后,本土一百三十年无战事。但美军报纸天天聚焦于国际冲突的热点,天天讨论美国怎样应付各种挑战,仿佛敌人已经逼到了家门口,美国已到战争边缘。普京说:“伟大的美国历来被对手低估。”我认为这主要是指美国人开放的思维而言。由于新军事革命汹涌而来,中国军队已面临生死攸关的考验。新时代对旧时代的淘汰是毫不容情的。面对这种浪潮,我们需要革新的决不仅仅是手中过时的武器装备。③科技的力量。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想,能不能说它也是第一战斗力呢?任何一项重大的发明,都注定将被强制性地首先用于战争。这是铁定的法则。现代科技一日千里。军事需要科技。科技反过来又推动军事革命。二者是双胞胎。美国最重视科技。我曾戏称:五角大楼的空气里都飘着创意。李政道曾对邓小平说:“美国百分之七的人是科学家。这些人全心全意在搞研究。”这股力量是可怕的。科技不仅改变了物质世界,甚至改变了精神世界。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凡是说出来的,就已经过时。一切不可能均可变为可能。

空军,空军,还是空军

空袭将决定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和生死存亡。由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可以描绘出对华空中战争的特点:①没有前方后方之分;没有前沿纵深之分;没有白天黑夜之分;没有军队老百姓之分。军队越来越知识化,战争却越来越平民化。前方可能比后方更安全。没必要像传统战争那样先打前方再打后方,上来就直插心脏。
蒋介石在制定台湾军队的发展战略时说过这样的话:“第一是空军,第二是空军,第三还是空军。陆军排不上名次。”经过几十年经营,台湾的防空体系在亚洲、乃至全世界也是一流的。台湾军购清单中从来是空军居首。陈水扁上台后,更是闷头发展空军。他说:“搞空军只做不说。”一位台空军将领竟说:“我们的沉默,将让我们的敌人永远沉默。”由此可见,在未来的战争中,空军一定具备以下特点:①首当其冲。②准备在战争中担纲主角。③可能进行相对独立的战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全程使用”。
一切表明,我们只能选择空军和空中力量。选择,是因为别无选择。我们必须抢占制高点。一个国家在崛起之初,为了征服敌国而不被敌国所征服,首先要立于不败之地――而地理上的不败之地,就是易守难攻的地理环境,被称作地理上的绝对制高点,如高山、高原等地形。某些大河也提供这种地缘环境。古罗马占据着阿尔卑斯高原。奥斯曼占据着土耳其高原。蒙古人控制了蒙古高原。嬴政、刘邦、李世民崛起于陕西高原。空军便是今天的高原。据高原,才能向下俯冲。江河高下,一泻千里,势不可挡。我们虽然落后,但机会仍在。机会之门看似关闭,其实是虚掩的。命运之门也看似关闭,其实也是虚掩的。

回首杜黑
挫折与挑战

谈空军,有一个人我们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这个人就是杜黑。1907年,这位意大利陆军中尉在没有任何战争实例佐证的情况下,不容置疑地提出以下观点:飞机用于战争必将彻底改变战争的面貌;战场上将出现新的军种――空军;新的作战领域――空中战场;新的作战模式――空中战争;新的军事学术――空中战争理论。二十世纪空中力量的发展证明,杜黑的理论不是对上一场战争的总结,而是对下一场战争的预言。在上个世纪最初的那些年里,他这样写道:“空中战场是决定性战场。”“在空中被击败就是战败。”“掌握制空权就是胜利。没有制空权,就注定要失败,并接受战胜者愿意强加的任何条件。”百年战争史已经证明了并将继续证明着杜黑的正确。他的某些话简直就像针对今天而言。
任何先进理论都产生于落后的环境之中,并承受着落后的重击。愈是真知灼见,愈难被人所接受。对杜黑理论的质疑从未间断。实践有时候也并不站在真理一边,虽然它最终将这么做。①绝对制空权与相对制空权之争。杜黑是世界上第一个系统论述制空权思想的人。他认为,所谓制空权,就是能阻止敌人飞行,同时能保持自己飞行。这是一种绝对的制空权。苏联人反对这种观点。苏联人把制空权分为战略、战役和战术三个层次。它认为某些时刻夺取局部制空权更重要。这便是相对制空权理论。苏联人用实践否定了杜黑并嘲弄了他:一举夺取全面制空权太困难,近乎虚幻,唯取得局部制空权可触及。卫国战争中数次具有决定意义的大会战,苏军都靠夺取局部制空权获得了胜利。德国空军将领梅林承认:“俄国人常常取得局部优势。”②轰炸与空战之争。杜黑坚决主张夺取制空权只能靠空中进攻,力争把敌方的飞机消灭在机场上和工厂里。他极力反对空战。他的形象比喻是:与消灭空中的飞鸟相比,捣毁鸟巢和鸟蛋的办法更有效。英国空军崇拜杜黑,是“轰炸派”。早在1928年,英国空军参谋长就指出:对空军而言,不需要首先打败当然的空军,只需对敌方重要中心狂轰滥炸,置敌于防御境地,即为大胜。苏军和德军是“空战派”。他们兢兢业业地进行空战。迄今为止世界最大规模的空战都发生在苏联的蓝天上。空战被证明是歼灭敌航空兵、夺取制空权的阳关道。英国虽然不重视空战,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不列颠大空战,最后从空中挽救了英国。杜黑有些黯淡了。③独立遂行空中战争与支援地面之争。杜黑认为,必须建立一支进攻型的独立空军,实施独立的空中战争,在陆海军发挥作用之前结束战争。他反对空军支援地面作战。他认为把航空兵隶属于陆海军之下是无用的、多余和有害的。这一观点被无数人耻笑。一切始于地面,止于地面。大炮尚且不能上刺刀,飞机何能,敢称天骄?二战中,德军闪电战大放光彩。闪电战的核心正是空地突击。为了更好地支援地面作战,德国还专门为空军研制了俯冲轰炸机。苏军的旗帜是大纵深作战。航空兵是天上的陆军。铁木辛哥说:航空兵的影响不是在深远的后方,而是在师和集团军地域内对敌人联合作战。这是两支世界历史上最辉煌的陆军。胜利者是不受置疑的。杜黑变黑了。

核门槛

诸雄中,只有美国发展空军的战略是连续的、完整的、清晰的。飞机诞生在美国。制空权理论诞生在欧洲,但美国视如己出。再也没有谁比美国更看重天空了。一战发端于第一次马恩河战役,唱主角的是坦克。一战结束于第二次马恩河战役,主角换成了飞机。是役,美军出动了一千五百架飞机。西线天空一片乌云。美国人使用航空兵的决心令人叹为观止。打那以后,美国人再也没有离开天空。历史选择了天空,天空选择了美国。海洋曾征服陆地。天空又征服海洋。地面上得到的,从空中能得到;地面上得不到的,从空中仍能得到。落后的国家最能浪费智慧。先进的国家最能聚集智慧。智慧之争就是国力之争。胜利是强者的丰碑。失败是弱者的墓志。举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例:战争中各国军民伤亡一亿以上:苏联两千万,中国三千万,德国近千万,日本六百万。而美国只有三十万。但美国参予了除苏德战役外所有重要的战役,并主导了其中决定性的战役,无论是地面的,还是海上的。谜底在天上。看看欧洲的天空和太平洋的天空就知道了。美国付出了最小的代价,得到的是整个欧洲和全部大洋。
天空无垠。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美国人一度走得太远了。太平洋战争是从空中开始的,也是从空中结束的。美国人不仅要获取眼前的胜利,还盯住了胜利以后的世界。它发明并使用了原子弹。列强踊跃。连中国也蹒跚跟进。核弹云集。人类即将被人类毁灭。核冬天未至,人们已先自寒了。核门槛高耸。世界屏息。人类如不存在,战争有什么意义?所有的常规战争理论至此突然陷入了绝境。杜黑渐渐被人遗忘。但美国人是清醒的。它最先垒起这道门槛,也是它最先跳过了这道门槛。①政治。它明白必须赢得冷战。恐怖的和平不是和平。它也不需要这种和平。②技术。麦克阿瑟说:“随着科学发明创造的不断涌现,战争力量的毁灭性现已到了改变传统战争概念的程度。”他只说对了一半。科学技术还可以使人们重新跳出“战争力量的毁灭性”。于是,以太空技术为特征,远距离、大威力、高精确、短时间为特点,以空中袭击为主要模式的“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出世了。任何现代战争首先必定是短暂的。速战要求短时。速决要求准确。速胜要求猛烈。这些特点,都为现代空军所具备,只有现代空军才具备。因此,我大胆地说,美国是从空中跨越核门槛的。也只有从空中才能跨越。突破核门槛的第一战是1986年美国空袭科比亚。这次空袭虽然没有后几场战争那么炫目,但其意义是划时代的。此战虽短,只有数小时,世界军事界却称其为“战争”。它是后几场战争的雏形。新军事时代所有的特点都在这场战争中留下了影子。
当现代空军跨越核门槛的时候,杜黑理论的强大时代穿透力也显现出来。人们发现,在二战中被割裂开的战略、战役、战术制空权,现在又被合在了一起。二战中被证明的制空权理论得到了进一步证明。二战中没有完全证明的空中进攻理论也得到了充分证明。而二战中对杜黑理论否定的地方,却突然失去了新的依据。杜黑《制空权》的每一段论述几乎都是准确的预言:①杜黑主张优先发展空军的思想差不多被所有先进国家所接受。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说过:将来打起仗来,没有空军是不行的。今后作战,陆海空军,首先要有强大的空军。要取得制空权。否则,什么仗也打不下来。②杜黑说:未来战争将从空中开始。首先使用空中力量的一方,肯定会在战场上造成迅速的、一边倒的决定性结局。1909年杜黑曾设想:仅靠空军的力量就能够在空中完全地结束战争。1999年,这一设想在科索沃得以完美实现。③杜黑论述过的关于民航作为空军后备力量的设想得到验证。继“驼峰”空运、柏林空运之后,海湾战争中美国又一次开展战略空运,几乎将一座中等城市搬到中东。④杜黑力主战略轰炸,反对空战,这被二战的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因为受飞机的技术性能和炸弹威力的限制,战略轰炸远未达到结束一场战争的程度。但近年科技爆炸之后,这些难题豁然解开。精确制导武器可以随心所欲地打击地球任何一个角落。空中格斗基本消失。被发现即是死亡。⑤杜黑说,由于空军能以闪电般的速度对敌人心脏予以致命打击,失去制空权的国家会遭受巨大的精神折磨,并接受战胜者的任何条件。这个意义已经超出了军事范畴。我们看到,南斯拉夫在屈辱地向征服者交出了自己的土地之后,又按侵略者的要求更屈辱地交出了自己的领导人。杜黑的预言差不多都实现了,却是在曲折中实现的。这告诉我们,历史已经证明的,说明它是正确的;历史尚未证明的,并不等于就是谬误。它只是需要新的历史的证明。理论还是九十年前的理论,空军却不再是九十年前的空军。发人深思的是,九十年前的理论,居然对现代空军的建设更具指导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杜黑的理论越到后来越显出它对世界空军的影响仿佛没有尽头。当然,同任何伟大理论一样,杜黑理论也并不是无瑕的。很多时候,它差不多使全世界确信不疑,但似乎又有许多问号无法拉直。它像月亮,时圆,时缺,却始终高悬。直到今天,杜黑的《制空权》仍是世界军人们一个争论不息的话题。也许这正是杜黑不朽的原因。

朝鲜战争

美军也有过挫折。美军虽然一直信奉杜黑的空中进攻战略,但朝鲜战争爆发时,核门槛已经横亘。美国拥有绝对的制空权,却无法对中国境内实施战略轰炸。于是,两个反常的现象出现了:一是在二战中很少进行地面战争的美军连续与中国军队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的阵地战;二是不善于空中格斗的美国空军不得不同中国空军进行大规模空战。结局是令美国人伤心的:不同于美国以大机群突击作战胜利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亦不同于丢原子弹战胜日本的二战,美军是以一场以上甘岭闻名的阵地战的失败而结束朝鲜战争的。而美国空军在朝鲜战争中对世界空军的贡献就是“一夜之间”“培养”出一个“世界空军强国”。失败使美国人清醒。它永远记住了上甘岭的教训。它要给陆军插上一双翅膀。而以后事态的发展证明,朝鲜战争不过是地面力量的回光返照。随即又发生了越南战争。后者的时间、规模、消耗都大大超过前者。但我发现美国学聪明了:美军的对手和朝鲜战争一样,也是一支纯步兵的陆军,但越南战争再也没有上甘岭,甚至连一次像样的地面战役也没有。越南战争的地面作战与历次地面战争有一个革命性不同:陆军行动空中化。陆军在天上的时间几乎和在地上的相等。在空中力量改变着战争面貌的同时,空中陆军也改变着战争面貌。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又失败了。但和朝鲜战争不同,这是一次满载而归的失败。
中国空军在朝鲜天空上的胜利无疑具有历史意义。然而,胜利是最好的朋友也是最大的敌人。与朝鲜战争的失败者美军相比,彼在跑,我在走。伞中的人总是落后于雨中的人。美国是一个在全世界受批评最多的国家,同时它也是受到自己批评最多的国家。它还是具有最多自我否定行为的国家。我始终认为,朝鲜战争给中国政治战略带来了正面影响,给中国军事战略则带来负面影响,困为我们突然觉得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是值得自己畏惧的了,这不免让人自满,导致了我军在战略思想和军事装备方面的停滞。中国空军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我们曾拥有空中英雄。英雄老矣,而同样老了的飞机仍在艰难飞行。在空军的战略思想上,朝鲜战争的影响巨大。我们只重视了经验,忽略了理论。中国空军过份看重空中格斗,对战略轰炸关注少。早在1921年杜黑就指出:“一个国家只拥有准备用于空战的空军不仅危害国防,并且被剥夺了对敌方目标发动进攻的一切可能性,将陷入严重的空中劣势。”朝鲜战争还出现了一种新的武器――直升机。直升机在二战时还处于试用期,但美国人已看到,控制“一树之高”的天空非这种兵器莫属。这一点迅速在下一场战争得到证明。越南战争几乎就是直升机的战争。从那时起,美国陆军离开了地面。中国陆军航空兵的组建比世界晚了二十年,装备更逊。但我们需要迎头赶上的不止是装备,更有思想和先进理论。先进的装备可以让先进的军事理论如虎添翼。形势如虎。与朝鲜战争时相比,中国空军的战斗力比那时弱,而我们的敌人却比那时强。落后不怕,怕的是看不到落后。摔跤不怕,怕的是不迈步。伟人经常犯错误,经常摔倒,而虫子不会,因为它们做的事情就是挖洞与爬行。杜黑说:“胜利只向那些能预见战争特性变化的人微笑,而不向那些等待变化发生才去适应的人微笑。”

大陆军
突破防线

中华民族在久远的历史长河中,曾经长期存在着“步兵对骑兵”的军事劣势,秦始皇将长城筑在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分界线上,期望以此抵消这种劣势。长城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防御工事。它是中国人建筑上的骄傲,却是中国人心灵上的耻辱。因为它没有阻挡住任何一次北方铁骑的冲锋。自古以来就没有突不破的防线。一部军事史就是进攻史。空中力量时代尤其如此。①更改传统观念。观念落后也要挨打。长城就是观念的产物。法国人的教训也说明了这一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天空布满飞机,但法军将领们对此视而不见。法国刚打胜了一场阵地战。胜利遮住了他们的眼睛。当德国人在拼命造飞机和坦克的时候,法国人在拼命挖战壕。贝当元帅声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宠儿是保垒阵地战与步兵火器两者结合,遂构成法军的胜利。今后国防,如在全部国防线上建筑保垒,则法国的安全可以保证。”他为自己短视付出了代价。在德军的闪击面前,马其诺防线和中国的长城一样成了摆设。五十万法军几乎是坐在坚固的防御工事里当了俘虏的。在所有参加二战的国家中,法国犯的错误最少。战争不给它继续犯错误的时间和资格。相对于中国的长城,法国“长城”的教训对于军事史的意义要深远得多。中国长城的失败,是平面对平面的突破;而法国的“长城”的失败,则是立体对平面的突破。前者是在传统战争的框架内样式的变化,而后者是战争本质的变化。对马其诺防线的突破虽不完全来自空中,但已具备了空中突破的品质。它昭示着,随着空中力量的壮大,战争由平面走向立体的时代已经到来。日本人的观念仅比法国人前进了几十里。它在太平洋上的进攻实际是为了建立一条“针对美国的海上防线”。(山本五十六语)这是一种防御性的进攻。它对航空兵的使用是不自觉的。即使大胜,也是不自觉的。面对美国强大的空中力量,日本的失败只是早晚的事情。太平洋战争是没有争议的、主要由空中力量发起,主要由空中力量进行,并最后由空中力量决定的海上战争。从那时起,航空母舰取代战列舰成为海洋力量的主角。自太平洋战争之后,直到今天世界上再也没有发生过一次水面舰艇之间的大规模决战。②弱国求存。陆地有天空,海洋也有天空。天空居高临下地成为陆地和海洋的主宰。整整一个二十世纪都在反反复复地证明这一点。但是,几千年的陆战思维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加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还没有一场战争是完完全全由空中力量决定的。一些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始终坚信最后要在地面解决问题。作为弱势群体,他们本能地在自己的领土上构筑着一个个的防御工事。最后一条防线出在中东,是海湾战争前伊拉克人修建的。萨达姆把美军当成了伊朗军。他显然没有读懂对手。美军自一战以来从未发起过人海战术式的地面进攻。一如以前那些防线,萨达姆的防线也被无情地突破了。这一次突破则完全来自空中。萨达姆防线就规模而言不能与马其诺相比,但美军获胜的意义却超过了德军。德军对马其诺的突破还是战役性的,而美军突破萨达姆防线则标志着传统防御模式将从战争中消失。从空中对地面的突破也从战场扩大到战争的范畴。今天,再也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不顾及来自空中的威胁而侈谈国家安全,再也没有一支军队可以完全不考虑空中力量的因素而妄图取得战争的胜利。陆地是有限的,海洋是有限的,只有天空是无限的。空中战争时代不是人类战争史上的最后形态,但肯定是截止目前为止的最高形态。海洋决战已成为历史。地面决战将成为历史。只有天空决战这史诗性的一页正在被揭开。空中力量时代是一个崭新的时代。对于一支军队,防御就是防空;对于一个国家,空防就是国防。法国《今日军队》杂志在一篇文章中说:“最近三十年来所有的危机或军事行动都证明了这一样一点:如果敌人能随意从空中发动进攻,大规模的地面部队行动就注定要失败。”以色列空军司令埃利亚胡说:“空军力量将成为二十一世纪军事革命的核心。”军事家应当看到这些,政治家也应当看到这些(下章论述)。令人遗憾的是,军事观念前卫的国家已行万里,军事理论落后的国家仍未跨过起跑线。后者年复一年地保持着庞大而过时的常备军。平时浪费大量金钱,战时浪费大量生命。这是一条看不见的马其诺。地面上的防线消失了,海上的防线也消失了,但人们思想上的防线并没有消失。其它防线可以从空中突破,这条防线从哪儿突破呢?③永远的进攻精神。世界上有三种类型的空军:第一种是进攻型的空军。这种模式的空军执行空中进攻战略,不编或编制少量的地面防空力量。第二种是国土防空型空军。专司防空职责,不具备外线打击力量。中国空军属于这种类型,也是全球大国中唯一保持这种类型的空军。第三种是攻防兼备型空军。这种模式的空军执行积极的防御战略,编制必要数量的地面防空兵力和空降兵力,航空兵是其主要成份。从长远看,只有建立一支进攻型空军,才能与中国的大国地位相适应,也才可能确保中国在二十一世纪强势崛起。这不仅是对空军本质的认识,也是对国家本质的认识。但目前我们只能是向攻防兼备型转换。我认为,攻防兼备的核心是攻。只有攻才能防。攻是最好的防。五十年前朝鲜战争发生,中国空军是在陆军基础上闪电般地组建而成的。解放军陆军与秦、汉、唐军相似,富于进攻精神。弱者也能进攻。解放军陆军的进攻特点就是机动作战。这未必不是今天中国空军的榜样。入朝作战之初,解放军没有重装备,更没有空军,却大胆穿插,秘密渗透,仅凭三八枪就把美军赶过了三八线。战争后期,双方相持。我军有了飞机大炮,火力准备充分,进攻却难以奏效。因为美军在重武器和火力方面占有更明显的优势。我军进攻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是放弃机动作战原则的深刻教训。中印边境战争时,我军又重拾机动作战的法宝。在火力并不占优的情况下迅速打垮了印度军队,而对手中有很多是参加过北非战役的部队。他们从蒙哥马利那里学来了火力制胜说,但碰上擅长机动进攻的中国陆军,一败如水。

附庸

曾经成功地预言了“第三次浪潮”的托夫勒也对未来战争的大趋势进行了描绘:“只有推进距离远,打击力量强,行军速度快的军队,才能获得胜利;反之,推进距离有限,武器装备差,行军速度慢的军队必败无疑。”托夫勒前者说的是空军,后者的特征正是传统的陆军所独有。拥有飞机,并不等于拥有空军。拥有空军,并不等于会使用空军。不存在要不要空军的问题,而是要一个什么样的空军。正如不是要不要陆军,而是要一个什么样陆军的问题一样。日本的失误值得我们回味。二次大战中,日本的空中力量甚强,却是陆军和海军的附庸,而非一个独立军种。日本虽然有飞机,有坦克,有航空母舰,但它既没有真正看透天空,也没有真正看透海洋,甚至没有真正看透陆地。当美军的远程轰炸机已经将日本炸成一片焦土时,日本还在拼命制造零式战斗机,并把它改装成自杀飞机;当美国海军拥有一百艘航空母舰时,日本七万吨级的战列舰还在投入战场。法军用现代化的武器打了一场过时的防御战。日本用现代化的武器打了一场过时的进攻战。日本横行中国十余年,面对远远弱于自己的对手,竟没有打过一场像德军那样的陆空协同战役。对现代化的美军和苏军,它用偷袭。一旦偷袭不成,马上计拙。袭击珍珠港还是剽窃英军的构思。苏联曾是坚决反对杜黑学说的国家。它无情地批判过空军制胜论。苏联《军事百科辞典》竟这样写道:“杜黑理论反映了资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和资产阶级害怕人数众多的军队起来革命的心理。他夸大空军的作用。”苏军推崇大纵深作战理论,是有深深的陆军情结的。苏联将空军划分为军区空军,配属陆军的意图一目了然。苏联沿着三十年代创立的大纵深作战理论,一直走到阿富汗的山沟里,一直走到国家解体。中国军队师承苏军,再加上自己深刻的农民背景,对土地的眷恋更深。中国陆军太庞大。大等于肿。我们用世界最低的费用维持了世界上人数最多的军队,以致于全军上下都在“忙生活”。台湾“国防部长”称:大陆军队对我不构成威胁,因为大陆军队还是一支“生活的军队”。纵如此,最近南京军区还成立反坦克旅。南京军区是用于对付台湾的还是俄罗斯的?台湾有让一个反坦克旅展开的地形吗?

空中格斗

越南战争是百年来战争的分界线。这场战争一个最大的军事后果是:美国传统的地面陆军消失了,而美国空军从此告别了空中格斗时代。这二者有着必然的联系。如果空军是因为陆军而存在,它必然也只能是战斗机部队。如果空军是为自己而存在,它就是一支战略合成的攻击部队。我认为,空军决不等于战斗机部队。杜黑认为:“即便是一支防御性的部队,也要建立强大的轰炸机部队。”在世界空军史上,德国空军的最大贡献就是它创造的战斗(而不是战役和战争的)奇迹最多。它生产了不少空战的王牌。但王牌越多,它离空军的本质就越远。一战时,王牌飞行员个人的勇敢、智慧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一场空战的胜利,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制空权。这种情形就像冷兵器时代武士们的个人技术对战斗胜利影响很大一样。到了二战,这种情形就变化了。空战更多地表现为战役行为。虽然歼击机英雄们作为个人的战绩要远远地超过一战的纪录,但王牌飞行员对于整个战役或战斗的影响已大大下降。德国空军52联队共击落一万架飞机。德空军的王牌飞行员世界第一。有八人击落二百架以上。苏联的最高纪录是六十二架。整个二战,美国只有一个叫理查德的飞行员击落了四十架。但产生王牌最少的国家取得了最辉煌的胜利,同时取得了战争胜利。随着空军走向成熟,空中格斗愈来愈深地隐入历史。到了越南战争,王牌飞行员已成为难得一见的景观。美空军在参加越战七年之后才产生了第一个王牌。史蒂夫在某一天击落了五架米格机。这是越战的最后一个王牌,同时也是世界空战史上迄今为止的最后一个王牌。在天空这个大赛场上,以往是注重个人金牌的争夺,现在则是注重团体金牌的较量。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空战更不是夺取制空权的主要手段。只有空中打击,对对方所有空军目标的高强度打击,才是夺取制空权的主要手段。1942年,斯大林就认识到这个问题,他说:“由于某种原因,我们没有组建轰炸航空兵。某种程度上讲,我们忽略了这个问题。但已经来不及纠正。”大约六十年后,俄罗斯空军才开始纠正苏联空军的错误。而美国早就认为歼击机是华而不实的奢侈品。六十年代美国空军拥有的五千架战斗机中,歼击轰炸机占了百分之八十八。现在比例更大。由于现代歼击轰炸机的有些能力已超过原来的战略轰炸机,能在无歼击机掩护的情况下独立作战,又具有同歼击机相近的机动性的全天候作战能力,攻防兼备。此后,各国基本上不再研制专门的歼击机。只有中国空军一直沿着格斗的方向走下去。中国空军1954年组建的二十八个航空兵师中,歼击机师有十八个,轰炸机师五个。到了1971年,中国空军共有五十个航空兵师,歼击师三十五个。今天,轰炸机师只剩下两个。中国空军成军五十年来,歼击机从歼五到歼十,发展了五代。而作为进攻型的轰炸机,只从轰五发展到轰六。作为战术进攻性的强击机则只有一种:强五。

人民战争

战争离地面越来越远,离天空越来越近。一切传统的战争理论都将被重新审视。人民战争理论也不例外。人民战争理论是一切地面战争时代军事理论的顶峰。在传统的地面战场上,再也不会有任何一种军事理论能够超越它的高度和广度。二战中,日本攻陷了中国的首都,以为战争已经完结,但实际上战争刚刚开始。苏军占领喀布尔只用了不到十小时,但接着它用了整整十年时间来巩固这个占领,最后还是失败了。今天,我们已跨入二十一世纪。今天的世界与产生人民战争伟大理论时的世界发生了深刻变化。敌人已不是当年的敌人。我们也不是当年的我们。战争当然也不是当年的战争。①人民战争理论其实是一种防御理论。它的核心是以时间换取空间,或以空间赢得时间。它大而慢,又慢而大。它是一个黑洞,使劲、缓慢而坚定地吞噬着一切物质。今天的战争属于进攻,而且是快速进攻。战争形式已不仅是大吃小,而是快吃慢。当人民准备战争的时候,战争可能已经结束了。在高科技高歌猛进的现代,军队业已小型化,打击业已精确化。战则速决。一支庞大的常备军和“全民皆兵”,均不足以威慑敌人。台湾就是明证。台独分子不敢上大陆,却也不怕我军上岛。怎么打是我们的事,但他心里不怕你,这就是个战略问题了。②全民皆兵是地面力量时代的宠儿。倘若战争停留在地面决胜时代,没有任何敌人敢于挑战中国的人民战争。可是,军事家永远是人类最高智慧的族群。他们在陆地上这堵无法逾越的高墙前并没有徘徊太久,就想出了跳过它的办法:从空中。美军在阿富汗的胜利告诉我们:人民战争理论恐怕已经走到尽头。美国“美中安全评估委员会”呈给美国国会的一份报告中这样说:“中国的多数国际投资仍旧被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和认可人民战争和积极防御思想的军事学派所掌握。今后十年解放军的主战场在北京,为其在预算中的应有份额而战。这将是一场很难赢得的战争。在本来不多的预算中,绝大部分又被各大军区拿去,真正能够用于对未来战争有用的空军、二炮、海军时已所剩无几。”美国人也许希望中国一直沿着人民战争的道路走下去,这样就永远不会对美国军队构成挑战,因为美国决不会派它的陆军到中国大陆与中国陆军交战。正如美国太平洋战区司令布莱尔所说:我们尊重人民解放军在大陆上的权威,但我们必须让他们明白,海洋和天空是我们的。我的总结语是:天空成为主战场,“人民”爱莫能助。

空军与国家利益
国家意志的体现

自古以来,人类通过战争制造国家,又通过战争毁灭国家。今天,战神插上了翅膀。战争可以以飞行的速度突然逼近一个国家命运的顶端和谷底――胜利与失败。空军的作用凸现无疑。二十世纪世界公认的军事强国有两个:一个是美国,唯一的超级大国;另一个是以色列,我称它是“世界上最小的超级大国”。这两个“超级大国”的共同特点是:爱好和擅长空中作战。美国兰德公司在一篇报告中称:“过去,英国皇家海军是不列颠王国全盛时期的缩影。今天,美国空军在很多方面体现了美国的实力。”美国是在二十世纪初崛起的,确切讲是在一战中。碰巧的是,这一进程正好和美国空中力量的发展壮大同步,以致于无法断定,到底是富有的国力带动了空中力量的强大,还是空中力量的强大,为国家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利益,反过来又促进了国家的富有。但毫无疑问这二者是互动的。国家强盛到没有对手的地步,它就一定会以正义的名义在世界为自己牟取利益,也必然推行自己的价值观。整整一个世纪里,美国军人的身影不断地在世界各地晃来晃去。先前它用海军和陆军,后来它用空军。以前美国被称作“世界警察”,今天它被称作“世界帝国”。朝鲜和越南是美国使用地面部队最多和最久的战场,也是美军历史上失败最惨的两次战争。美军至今仍在研究这两次战争。它深刻地总结教训,像凤凰涅?般地从火中飞起来了。越战之后,美国重整旗鼓,四下出击。战争一场比一场精彩。1983年,美国动用空中力量轻取格林纳达。1989年,美国动用空中力量和特种部队,像警察逮犯人似地把巴拿马总统抓进自己的监狱里。1991年,海湾大战。美国起初只不过是把空中进攻当作一种高效费比的作战方式,用以代替成本高昂的地面作战,但很快发现,它的收获远不止在军事上。从这时起,美国对国家战略企图与空军战略作用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崭新的看法。1995年,美国通过空中轰炸迫使波黑塞族接受联合国决议。1999年,通过空中轰炸“独立”科索沃。2001年,通过空中轰炸灭掉塔利班。这些战争结果的政治意义远大于军事意义。甚至,这些结果可以直接被看作外交结果。这是一种和“炮舰外交”类似的“空中外交”。空中力量在实现美国国家意志的过程中,性质发生了变化。在空中力量时代,由于空中打击的短时、猛烈和精确,使武力成为一件最具威慑力的杀手锏而被带入外交场合。这使以往外交僵局的情况出现得越来越少,而作为最严厉的外交文件使用的最后通牒却出现得越来越多。我们看到,空中力量的代表――空军,在这里是作为一张外交的牌在使用,而不仅仅是作为武力在使用。有两个证据:①空中打击不仅是以对方的军事目标为主,更以国家战略目标为主;②空军不仅是代表国家武装力量在使用,实际上它还起到了避免动用全部国家武装力量的效果,从而事实上遏制了战争的扩大。美国军队从来都是美国外交政策的工具。自独立战争以来,它就未被赋予过保卫国土的任务。百年来,除了二战外,其它所有的战争都是美国以自己的利益为标准,主动发起或参予的,战争从一开始就有强烈的外交性。以往哪里出了事情,美国人的第一反应是:派军舰去。现在哪里出了事情,美国人的第一反应是:派飞机去。美国已具备全球到达的空中力量。它的战略轰炸机可以从美国本土起飞,不须空中加油,到达地球上任何一个它认为是战场的地方。由于空军是战时最活跃最机动的军种,具有强大的作战力量,使它成为平时最具威慑性的国家力量。它因此成为实现国家意志的最佳工具。
与美国将空军主要作为一种外交手段使用不同,以色列将空军看作是国家生死存亡的保护神。德国国防军条令中写道:“应主要靠空军来保卫国家。空中力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政治与战略这一层次上处理危机的素质。”以色列是这一理论的实践者。以色列为强敌所包围。它太小,没有纵深,没有资源。若要生存,必须战斗。若要战斗,务必速决。它没有资格进行防御战,也没有能力进行持久战。一位以色列军人说:他们经受不起哪怕是任何一次小小的失败。对手败十次还是对手,而以色列败一次就什么都不是了。这就是它钟情于空军的全部理由。以色列第三任空军司令陶科夫斯基并未进过正规军事学堂,但他发明了“蛇鸟理论”:一条眼镜蛇连虎豹也畏惧三分,唯有雄鹰不怕,而且敢于攻击并善于擒拿它。这是陆上动物对空中动物的劣势。在陶科夫斯基手中,一支新型的以色列空军出世了。以色列建国以来,一共同阿拉伯国家发生过六次战争,一律获胜,以色列空军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像贝卡谷地空战、突击乌干达、轰炸伊拉克核反应堆等战例,都成为世界空战史中的经典。空军是以色列的大宝。以色列将空军看得无比崇高。在它十四万常备军中,空军虽然只有三万人,却占了百分之三十八的军费。据《伦敦国际战争研究》统计,1975年,五千万人口的英国,有作战飞机五百架;人口四千万的法国,作战飞机四百六十一架;而人口仅三百万的以色列,作战飞机的数量也是四百六十一架。人均占有作战飞机的数量是全球第一。陶科夫斯基说:“资源有限的国家,必须具有质量上的优势。尤其是飞行员。”以色列飞行员世界一流。一般国家培训飞行员的淘汰率约在百分之五十至六十,百分之七十已不多见,而以色列的淘汰率高达百分之九十。1960年,以色列的航校里只毕业了一名学员。以一当百的质量,换来的是以一当百的战果。以色列人认为,真正的数量优势不是停在机场上的飞机的数量,而是同一时间内空中飞行着的飞机数量。于是,它创造了飞机高强度出动的世界记录:就一架飞机而言,美国空军的再次出动时间是二十分钟;埃及是三―四小时;而以色列是七分钟。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埃及的飞机出动率是百分之五十,以色列则达百分之九十六。埃及总统纳赛尔说:“以色列空军力量比其编制兵力要大三倍。”从某种意义上讲,看懂了以色列空军,就看懂了空军和国家的关系,就看懂了未来空中力量时代的全部含义。

经济与民主

新世纪,这两个问题都与空中力量有关。英国人曾经有一种说法:“民主是靠海军来保卫的。”他们认为,一个国家的富强取决于民主,而一个国家的民主取决于经济。中产阶级是民主的基石。中产阶级队伍越庞大。民主就越牢固。国家的稳定与否也是这样。现在世界上,穷的国家不够稳定,特别富的国家也有些不稳定(贫富悬殊和成为弱国攻击的目标),只有人均产值在五、六千美元上下浮动的那些国家很稳定。中国“六四”事件时,北京不稳,上海不稳,成都不稳,但广州和深圳相对稳定,就是因为特区人的收入已远高于一般地区。英国人兴起时,全球殖民,靠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剥削掠夺肥了自己。人民富了,便对民主有了追求,这正是英国现代政治文明最早影响世界的重要原因。而英国富人要继续富下去,还得靠殖民地资源的养活。于是,英国商人走到哪里,英国海军就走到哪里。这与人体一样,人的神经和肌肉长到哪里,他的骨头就伸向哪里。这就是海军与经济、民主的关系。今天,海洋力量已向空中力量称臣。真理不变,角色变了。美国人是站在英国人的肩膀上走向世界的。它对世界资源的掠夺更加疯狂。它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要确保美国对世界资源的充分的浪费式享用。尼克松对地缘政治理论的最伟大的贡献之一,是把地缘政治与资源政治结合起来了。哪里是资源的中心,哪里就是地缘政治的中心。地缘政治是围绕资源走的。资源当然指的是稀有资源。如果有一天只有少数人能够享用阳光的话,地缘政治的中心肯定就是太阳。争夺的对象就是阳光。在新的安全观念中,安全不能只理解为国土不被侵犯,而应理解为利益不受侵犯。你的利益走多远,你的安全前沿就应该有多远。这个原则不仅适用于美国,同样也适用于正在崛起的中国。中国的民主有待于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有待于对资源的利用。美国解决经济和市场问题的办法是:吃世界。中国若要发展,不可能只吃自己。这就是中美两国最根本的利益冲突。美国并不反对中国发展,它只希望中国在消耗自己国内资源的前提下发展。得到美国支持的前提是,你别出去。这边用台湾把你通向市场的路给封了,那边通过阿富汗战争又把你的石油截了。你胃口好了,但“粮食”必须依赖国内资源,只能在自己家里找吃的,国际上的一点也不给你。国内物质资源耗完了,再耗什么呢?再耗人力资源。下岗工人实际就是人力资源。由此可见,民主说到底也是一种资源的消耗方式,正如集权也是一种资源的消费方式一样。中国未来新安全概要应分为两部分:一个是边界安全即本土安全;另一个是安全边界即利益边界。边界安全是有限的,而安全边界应当是无限的。安全边界越远,本土安全系数就越大。看到这一点,发展空中力量就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了,也不是一件可缓可急的事了。美国的国务院与中国的国务院不同,它是管世界的。它的利益已遍布全世界。对美国而言,世界的事就是国家的事。中国短期内不会像美国那样吞吐世界,但它总要吮吸世界几口的,换句话说就是靠世界资源滋养。这正是美国今天处处与中国为难的症结所在。美国向来是根据别国的实力而不是意图来选择敌人的。只有成为美国人打不败的对手,中国才有资格成为美国的朋友。切记,战争在美国人手中是工具。而在有些人那里,战争却成了目的本身。
政治
和平时期,空军作为一支高度机动的武装力量,对稳定国内局势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1991年8月19日,亚佐夫等“八人帮”发动政变,囚禁了戈尔巴乔夫,成立了“紧急状态委员会”。外界认为,政变已经成功。只有叶利钦还据守“白宫”负隅。“八人帮”派格拉乔夫率一六O空降师去逮捕叶利钦,但风云突变,一六O师叛变,非但不抓叶利钦,反而向叶利钦提供了三个保障:①保障叶利钦的生命安全;②保障叶利钦与世界各国领袖特别是美国总统的通讯联络;③保障叶利钦向人民群众发表演说的权力。结果,形势急转直下。至次日,事已不可为了。苏联共产党轰然崩塌。

新高度
电子屠杀

世界战争史上,战略战术是随着技术而改变的。1916年德军用马克沁重机枪向密集队形的英军扫射,英军一天伤亡即达六万人。密集队形冲锋从此退出战场。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世界新军事革命的蓬勃发展,空军发展史上迎来历史性的变革。技术和武器的发展改变了战争的空间。战场扩展到无边无际:卫星在天空。潜艇在深海。弹道导弹打到地球任何地方。电子战在电磁空间进行。心理战深入人的内心世界。战场不是普通物理学意义上的自然空间的扩展,而是另行创造的一个非自然空间,那就是电子空间。1986年6月9日贝卡谷地大空战是空中电子战的第一次实践。以色列的预警机在距离战场百余公里的地方盘旋。叙利亚飞机一起飞,所有数据都通过预警机源源输送到以色列飞机上。预警机同时对叙利亚飞机实施电子干扰。双方飞机连一个格斗动作都没有做,叙机甚至都没有发现对手,一个惊世骇俗的记录就诞生了:三十二架叙机全被击落,以机无伤亡。次日再战。叙军升空五十架飞机,无一生还。五十比零。贝卡之战是世界空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也是世界战争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其决定因素是电子技术的系统化。以此战为标志,二十世纪的军队在八十年代出现了“代差”。数十年过去,差距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更大了。如果说英阿马岛之战、以叙贝卡之战是同一个时代先进与落后之战的话,那么到了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双方进行的就已经不是一个时代的战争了。美军领风气之先。它在二十年间,从非洲打到拉丁美洲,从欧洲打到亚洲,战争有大有小,对手有强有弱,都取得了胜利。皆因美军在电磁空间占有绝对优势,能对对手进行电子屠杀。空袭不过是表现形式而已。作为一场战争来说,无论是空战还是整个战争,电子战都是灵魂之战,是首要阶段和最高阶段的决战。美空军对中国的电子战早在1994年就开始了。以那一年东南沿海的异常空情为发端,近十年来,遍地空情异常。但没有一起获得圆满答案。我认为这是美军对我进行的火力侦察。隐形轰炸机更是不止一次地光顾过我国领空,而我们却懵懂无知。我不禁发出《红旗谱》的喊声:“革命了!”空军军事技术革命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①指挥从平台化到系统化。第一代飞机主要是人机对话、地面指挥、空中格斗。第二代是空中指挥。第三代则是空中预警机的自动指挥。飞机作战距离愈来愈远。朝鲜战争以前的作战距离是几百米,越南战争时达到几公里、十几公里,后来竟达一百公里开外的超视距作战,直至达到不可思议的遥远。②无人机进行空战和轰炸。美国陆军学院战略研究所的约翰博士曾这样对一位来访中国学者说,如果你有机会来到葛底斯堡,你可以站在葛底斯堡的高处察看一下这个古战场。1863年美国内战时曾有二十万人在这里战斗。今天我们只需要一百五十人就可以控制这一地区。到了2025年,我们只需十人。这就是我们所谈论的革命。③网络对抗与网络作战。网络对抗也许是二十世纪战争的终点,却无疑是二十一世纪战争的起点。透过天空,我们可以看到二十世纪是空军的世纪;透过另一个寂静的战场,我们能看到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战的世纪。美国参联会副主席欧文斯说:重要的不是航空母舰的大小,空军的多少,而是智慧的多少、思考和运用信息伞能力的大小。信息伞可以代替核武器伞。

高边疆

二千多年前,孙子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孙子是在以一种浪漫的夸张阐述他的军事思想,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有一天这样的比喻会变成现实。这简直就是阿富汗战争的写照。美军从九天凌厉扑来,塔利班钻进深深的山洞。当年他们就是这样对待苏联红军的。塔利班还是当年的塔利班,美军却不是苏军。塔利班打的是游击战,美国人打的是“星球大战”。“星球大战”的首要标志是卫星参战。这使得战场始终是垂直的。一方心明眼亮,一方无处躲藏。在阿富汗上空飞行的精确打击力量和无人驾驶飞行器,每天都在改写着战争的规则。布什总统说:“阿富汗作战使我们对未来军事思想有了更多的认识,比专家和智囊们讨论十年的收获都大。当我们所有的军队都能连续确定和跟踪移动目标,包括从天空和太空进行监视,战争方式就会真正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他说对了。阿富汗战争又展现了军事革命的前景。科索沃战争是以天空对地面,现在则是以太空对地面。西方军事专家评论说:1990年由五十万美军参与的“沙漠风暴”行动,可能是最后一场需要大型坦克师隆隆进行的战争。今天塔利班在同看不见的敌人作战,成为美国军事革命的首批牺牲品。这次革命最终会像火药的运用一样具有历史意义。飞机出现在战场是一次历史飞跃。太空力量对于传统战争的巨大影响,可以看作是另一次更高的飞跃。阿富汗战争是一场具有多重战略意义的战争,其中之一就是展现美国的太空实力,验证其现有的太空武器、理论,检阅其跃跃欲试的航天军。新的趋势在向我们招手。天空和战争都在向太空延伸。
二十世纪的两次(即制海权和制空权)军事革命使战争完成了由陆权和海权的平面模式向天空权模式的转换,本世纪我们将面临在外层空间卫星监控技术引导下的、以争夺低层空间(制空权)和深层海域(深层制海权)为主要内容的更为深刻的军事革命。谁能控制空间,谁就能控制世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美国早已把战争科幻化,把军事移到远离地球的终极战场。太空军事理论也悄悄诞生。一个叫詹姆斯·奥伯格的美国人出版了《天权论》,正式提出天权和制天权问题。在美国看来,美国的天权,就是它的高边疆。一部美国的历史,就是边疆不断变化的历史。自1776年独立以来,出现在美国国家层面的边疆战略就有:老边疆――以前的十三个州;新边疆――后来的五十个州;外边疆――两次世界大战后成为西方盟主。美国人具有鲜明特征的才智应当归功于边疆。每一个边疆都孕育着一个新的机会。现在,高边疆又成为美国的国家战略和宇宙战略。当阿富汗战争结束时,我看到,遥远的太空已为迎接下一场战争做好了准备。不仅布置了平台,成立了军队,出台了理论,装备了武器,还积累了经验。
有一个现象很有趣。本世纪初航天器在军事上的应用和上世纪初飞机在战场上的运用有着惊人的相似。①飞机最初用于军事,主要是侦察和通信;今天卫星的功能也如此。②飞机沿着火力打击、争夺制空权、主宰战争的方向前进;今天人们为太空战设计的也是这样一条思路。③当年空战未至,《制空权》已出;今天太空战未至,《天权论》也已发表。④当年空战发生之前,各国都成立了辅助性质的航空中队;今天,各国航天部队已枕戈待旦。⑤一些国家为卫星设计安装的各种概念的新武器,如激光、动能、粒子束等,就像一战之初为飞机加装机枪和航炮。1999年科索沃战争,空中力量完胜。有人说:空军已到达战争的顶点。但刚刚跨过世纪的门槛,一场更新型的战争证明,那个顶点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今天是空间时代空军的早期。空间时代空军已呈现出这样一种趋势:从空中力量过渡到空――天力量,并继续朝天――空力量前进。就像空中战场是地面战场的延伸,太空战场也必然是空中战场的延伸。美国是在太空军事化方面走得最远、最快的国家。但它的危机感比谁都强烈。五角大楼说:我们不得不停止去想明天,而去想后天。后天是什么样呢?我看不到,但我能看到的是:没有什么地方不被看作战场;没有什么技术不能用于军事。这就是历史,当然也是现实,同时还是人类的命运。二十一世纪肯定不会是人类最后的世纪,但太空肯定是人类最后的战场。太空是战争最后的高地,也是所有国家和军队最后的机会。

大思维

大战场呼唤大思维。我这里所说的大思维,既不是指对空中力量的认知,也不是指对电子战、太空战的憧憬,而是指对我们自己、我们所处时代及我们对手的认识。我们需要伟大的观念。在战争历史上,伟大的观念要比伟大的将军少,但影响要大得多。我们需要博大的胸怀。就像空中力量时代飞行员一定要具有比格斗时代飞行员更博大的胸怀、更宽阔的视野一样。中国军队面临困境。困境往往意味着一个潜在的机遇。我们的对手太强。但我一直认为,与今天的美军生活在同一个时代里是中国军人的幸运,而不是不幸。我们需要美军那种大思维。它敢于把问题思考到最深处,思考到极致,甚至思考到绝境。譬如,就在全世界都在为传统战争方式的消失而感到困惑的时候,美军却在为空军的消失感到困惑。美国目前四个军种,都装备着大量的各式飞机,都有能力发动大规模的空中战争。美国空军惊呼:“空军变得越来越没有特色。”“空军将要消失。”这不是大思维是什么?面对未来的战争,美国军事专家说:如果我们必须去打,就应该从脖子以上准备好,而不是脖子以下。它已经把战争规划到“智”的范畴里去了。这也是大思维。有美军这样一支队伍作人民解放军的对手,不是坏事。中国在发展中需要一个敌人,才有机会发展成为世界第一流的国家。有人曾问可口可乐总裁:“为什么可口可乐能够长盛不衰?”这位总裁答:“因为有百事可乐。”中国火车最近纷纷提速。铁道未改,速度猛增。过去的几十年为什么不提速?因为那时没有高速公路。

(结束)


沙发
发表于 2004-7-1 15:06:00 | 只看该作者
有意思!有空好好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04-7-1 15:19:00 | 只看该作者
同意楼上的观点!好文章先复制下载。谢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下水道
 楼主| 发表于 2004-7-2 10:57:00 | 只看该作者
作者:民主与改革先锋(nile)  日期: 07-02 08:55 到顶部 上一帖子 下一帖子 到底部 回复  

读“刘亚洲关于伊拉克战争的对话”后的疑惑(zt) 搜索引擎  



当年读《恶魔导演的战争》、《攻击、攻击、再攻击》、《广场》等文之后,欣赏之余顺便知道了刘亚洲是个文采洋溢的作家。如今读了“刘亚洲关于伊拉克战争的对话”后才知道作家已变成了将军,官拜中将,就任成都军区空军政治委员。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只是不知道今后该如何称呼?“将军作家”,还是“作家将军”?要是“将军作家”,则很令人肃然起敬;但如果是“作家将军”,那就让人难免有点惴惴然,为其麾下将士的命运捏把冷汗。“兵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未见赫赫之功,未见乾坤之能,未见发自军旅基层一步一个台阶的历练之劳,只知有裙带关系却忽然作家领兵,书生掌符,这叫人作何感想?如果是又一个赵奢孔明也罢了,但如果是新一代的赵括马谡,那可叫人倒抽一口冷气。当然,也许网上发表的这篇“对话”是冒牌的,是有人给刘亚洲栽赃。如果真是如此,算我偏听偏信,冤枉了真正的刘亚洲本人,这里先行告罪。不过好象“墨菲定律”里有这么一条:如果一个谣言出现24小时还没有人辟谣,则不是谣言。现在早过去不知多少个24小时了,看来不是谣言。

  “对话”对美国冷战结束以来的一系列赫赫武功、美国独霸全球的军事经济技术实力和美国领导的世界军事新潮流总结得十分精彩,比美国人自己宣传得还到家。对其列举的许多事实老夫并无异议。但作为一个中国的军事将领,写文章举事实是为了说明一些问题,得出某种结论,否则岂不成了五角大楼的公共关系负责人,专门为美军宣传造势才有必要存在吗?问题是读完全篇“对话”,看不出作者给出了什么结论,至少没有直接说出来。但没有说出结论并不等于没有结论,只不过是想让读者看完后自己得出结论来。这样做的好处是用不着负责任,反正我只列举了事实,结论是你自己下的,不管什么罪名也不能扣到我脑袋上。然而对同一个事实却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不同的结论。至于得出的结论符不符合客观规律,符不符合作者的本意,那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说美国军事技术先进,说中国许多方面比美国落后,等等,这都是事实,没什么争议。争议则是该从这些事实中得出什么结论来。因为落后而有危机感,主张急起直追,全力以赴,迎头赶上,必要时卧薪尝胆,倾家荡产,哪怕赔老婆当裤子也要“有条件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上”,这是一种结论。因为落后而心灰意懒,悲观绝望,因此主张干脆放弃“无效劳动”,得过且过,“今朝有酒今朝醉,管它门前是与非”,这是又一种结论。作者洋洋洒洒论述了半天,到底希望读者从中得出哪一种结论?

  如果往好了说,即作者本意是主张中国应该看清差距,奋起直追,加速军事现代化,研究适合中国特点的军事变革,避免因循守旧而重蹈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法国马奇诺防线等历史覆辙,那这种结论没什么见不得人的,老夫举双手赞成。(就凭作者直接引用老夫关于强者的三条标准这一点上老夫也会引为知己,大生好感。)即便直接说出来会让一些人不高兴,那也没什么了不起。从作者的泼辣文风看,这点胆子人家还不至于没有。

  但如果往坏了说,那问题可就大了。最大的问题就是有意无意让人得出一个结论:“美国战无不胜,绝对不能碰”。一旦得出这样的结论,那还有什么可说的,顺理成章的推论就只能是:“绝对不抵抗”,“对日新思维”,“对台新思维”,接下来就该是“解散中国军队”、“向美国买安全”、“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既然跟美国对抗必输无疑,那在美国面前保持军队还有什么意义?世界上哪个国家是为了打败仗才建立军队的?既然美国惹不起,无论如何得罪不得,那只能乖乖按美国人的意思办,那还跟美国闹什么独立性?那样一来中国政府本身是否有必要存在都成了问题。所有这都是一环扣一环,一条成立下一条就跑不了。

  的的确确,美国是空前强大的军事经济超级巨人;的的确确,跟美国打交道必须慎之又慎,不应该随便拿国家根本利益意气用事;的的确确,中国应该尽量避免跟美国正面冲突。然而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现实世界根本不是中国在惹事生非,而是美国处处插手,步步紧逼,看你怎么办。你一让再让,那让到何时为止?萨达姆让到后来就差扒开裤子让美国人验裤挡了,就这样也没逃过这一劫。要是美国人想干掉你,就是搂着人家的大腿高唱“我的上帝”也没有用。中国人有什么资格假定美国人从心底上会对你另眼相看,高抬贵手?只要做不到让步无限,彻底投降,那就总有个底线,过了界就不得不抵抗。这就不得不突破“美国战无不胜,绝对不能碰”的禁区。现实世界的矛盾自有其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决不是靠拍脑袋想当然制定个戒律就能解决的。

  作者以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为例,对“人民战争”概念很不以为然。以作者的经历对毛泽东的“人民战争”的概念应该不太陌生,应该知道“人民战争”不是随便什么人都有资格打的。首先得是得道多助的正义战争,得有全民拥护的领导核心,得有方方面面的配合支持,而且得是持久战。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之辈就没资格打“人民战争”,否则一旦打起来还不知道谁先挨打呢。阿富汗的塔利班和伊拉克的萨达姆有打“人民战争”的资格吗?美国迅速拿下了这两个国家的确不假,但战争结束了吗?问题解决了吗?前苏联也是一夜之间就拿下阿富汗的,后来呢?当年日本在中国也是一开始攻城掠地,所向披靡,如入无人之境,后来呢?以为“人民战争”应该象电影一样高潮迭起,戏剧性十足,象唐??吉柯德大战风车一样用血肉之躯直接硬拼过对方的现代化军事机器,那只能说明对“人民战争”真正内涵一窍不通。嘲笑自己并不真正了解的东西能说明什么?

  作者总结了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之后预言:“我敢说未来的敌人不会有一兵一卒到我们的国土上来,倒是铺天盖地的炸弹、导弹打向我们的首都、水库、核电站等等……”

  这种可怕情景会出现在中国头上吗?可能,但前提得是中国跟这几个小国一样毫无还手之力。如果中国有还手之力,谁敢把“铺天盖地的炸弹、导弹打向我们的首都、水库、核电站等等……”?在军事技术上全面赶上美国是一回事,在关键“死穴”上威胁到美国是另一回事。这点常识很难理解吗?正如双石早就阐述过的,你能把中国毁灭一千次,我只要能把你毁灭一次就够了。死一次跟死一千次有多大区别?这个道理美国人自己最清楚,比有些缺钙的中国人清楚得多。

  说中国注定落后,永远不可能追上别人,不知根据何在?如果中国已经倾全国之力,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长期奋斗之后仍处处不如人,那或许还有的可说的。但实际情况果真如此吗?花几十个亿修谁也用不起的“混球”歌剧院,购买充满窃听器的豪华专机,任凭亲信家属窃国而肥,任凭有人整天闹什么“性爱床”、“女体盛”、“跪式服务”,再冒出一堆“精英”“院士”大张旗鼓折腾什么“特异功能”“耳朵认字”之类,这能说是在全力以赴急起直追吗?蠢事做尽再泄气颓废,干脆来个“中国注定落后”论,公开宣布从此不赶了,要安于落后打发日子。可怜可怜,“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公开宣扬自己根本先进不起来,今后可该怎么混?

  通观作者全文,再加上作者另一篇《美国论》(假如真的都是刘亚洲的大作),那作者的真实结论几乎呼之欲出。现引述要点如下:

  ??“任何国家对外关系的中心都必然是对美关系。中国也不例外。”
  ??“问题不在于别人是否希望自己强大,而在于谁能向自己提供实实在在的经济和技术帮助。在此意义上,中国除了西方和美国别无选择。”
  ??“中国缺乏成为世界性大国的几个关键因素:第一是地缘政治制约力量太大。……第二是全民族封闭的封建的思维方式将极大地阻碍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国人“自恋”,是充斥着自卑的。因为自卑,所以自大;因为自大,所以自夸;因为自夸,所以弄虚;因为弄虚,所以作假。台独是中华文化的产物。第三是人口和环境。两个形势,一般恶劣,并在继续恶劣着。我曾断言,中华民族将来亡国灭种,恐怕就在这两个问题上。”
  ??“下一次世纪性的碰撞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到来呢?我忧虑的目光一直注视着远方。 ”
  ?? “这场战争的结果所展现出来的远景,真让世界胆寒。那一天还没有到来,但正飞速地向那一天逼近。 ”

  如果作者不过一介布衣书生,这样说说也无所谓。反正现实社会里整天这样嚷嚷的文人成把抓,一点不稀罕, “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但身为高级将领、政治委员一把手公开如此宣扬,那就非同小可。政委是干什么吃的?头一条职责就是巩固部队,振奋士气,鼓舞军心。古往今来带兵的人带头涣散军心,那还了得,按律当斩。如果从根本上就不相信能打胜仗,那怎么能带兵,又为什么肯接受这个职位?既然带兵,那就是为了打胜仗,否则就是居心叵测。研究敌人、知己知彼、改革发展是一回事,渲染敌人,散布失败情绪、客观助敌心理战则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回事。一个直接带兵的高级将领、政工干部,居然公开“断言中华民族将来亡国灭种”,这算怎么一回事?这就让不禁让人产生一个疑问:作者在以什么身份发表这篇文章?作家,还是将军?

  如果仅仅以作家身份写这篇文章,那不管如何天马行空、海阔天空都是个人的事,别人爱听不听,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看来不大象。作者已经很有名了,文章用不着特意亮出“中将政委”的头衔也照样卖得出去。专门标出自己的军衔职务,与其说是为了炫耀身份,“让各家各户自愿送礼”,不如说是要表明自己的官方背景。这样一来就很微妙了: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个人行为,还是上级授权?此文是学术探讨,还是政治试探?

  如果是个人行为,那我第一要佩服作者真够“胆肥”的,敢为天下先,当了中国第一个就超越自己现任职务范围的重大战略性课题公开发表个人见解的在职高级军事将领。第二我要佩服中国军界的言论自由比美国还厉害。第一次海湾战争前夕美国一空军将领对如何打伊拉克公开发表自己的个人看法,立刻被命令提前退役。美国号称言论自由,但军事将领如果敢随心所欲公开议论大政方针,那就得准备丢乌纱帽。第三我要奇怪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干:一年前的文章,现在突然在网上发表出来,到底怎么啦?要证明自己当初料事如神吗?伊拉克现在局势的发展还说不准呢。国内军事刊物登不出来吗?也不象。“对话”的一方就是国内军事刊物的记者,而且相谈甚欢,不至于拒载。作者的文章如果属于战术性探讨,那理应保密,不能公开;如果属于战略性论述,那完全可以在正规的有关军事刊物上发表,用不着先捅到网络上来。在网络上发表文章又拿不到稿费,作者能得到什么好处?无非是出名而已。但作者已经很出名了,用得着多此一举吗?硬要解释,那只能说在国内军事刊物上发表文章只能影响有限的专业人员,网络上发表才能影响更多的普通人。可影响普通人有什么用处呢?那个中将军衔和政委职务又不是网上读者能给的,更不可能再给个上将总参谋长或军委主席之类。总而言之很难相信作者此举仅仅是一种纯粹的个人行为。

  如果是上级授权,那就很有点意味深长。最坏的理解是在为放弃台湾打伏笔:既然“美国战无不胜,绝对不能碰”,那如果台湾宣布“独立”还打不打?打,美国武装干涉怎么办?一旦确立“美国绝对不能碰”的原则,那就只有放弃台湾。如果真是这样,那作者在此时此刻通过网络发表这篇文章就很容易理解了。台湾“大选”后美日的一些“专家”纷纷发表文章,认为台独已成气候,中国已经不可能通过和平方式收回台湾。鼓吹“对日新思维”的大陆“精英”则主张来个“对台新思维”,承认台湾独立。在这种情况下作者突然把自己一年前的这篇旧文章捅到网上来,与其说是巧合,不如说是配合,为某种新的台湾政策出笼造舆论,打埋伏,做试探。如果行得通,今后鼓吹“牺牲台湾、保全大陆”一类的文章可能会纷纷出笼,最后左右全国舆论。如果遭到强烈反对,则谁也用不着承担责任,大家都进退自如。(从主观愿望而言,我非常希望我的这个推论是捕风捉影,大错特错;但从形式逻辑上推敲,我不敢排除这种可能。因此我比别人更渴望有权威人士出来证明我的这个推论不正确。一旦证明错误,我一定极其愉快地收回自己的推论,但在此之前我不得不保留这种担心。)

  次一种坏的理解是要对中国军队动大手术。既然信息加空军才是新潮流,那一切“不合时宜”的旧东西自然应在淘汰之列。同样是军事改革,同样是强调空天地海电一体,可以是让“猛虎插翅膀,陆军航空化”,也可以是干脆取消原有的陆军,由空军包办一切。作者文中虽然没有明确正面给出结论,但通过美国的例子旁敲侧击,显然是倾向后一种办法。“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传统陆军走到今天,在陆上基本上已经走到尽头……真正要退出历史舞台的是传统陆军,而新型陆军将应运而生。……我认为传统陆军的先天缺陷不是信息化技术能够予以弥补的。”这样一来倒也干脆,不管是“万岁军”还是“红军团”,也不管是“光荣传统”还是“优良作风”,反正现在统统成了有“先天缺陷”、无法弥补、“走到尽头”的“老古董”,全都要随着那些看着不顺眼、用着不顺手、留着不放心的“老家伙”们一锅端个精光,而从此全由“自家人”另起炉灶。从权术的角度看这确是很高明的手段,至于这是否符合国家根本利益则是另外一回事。

  顺便说一句,作为作家搞文学创作不妨渲染夸大,但如果是军事学术论文则应该实事求是。美国人最近几次战争伤亡很小的确不假,但如果说是“零伤亡”那就吹过头了。阿富汗战争中美国不是没有使用地面部队,只是没有使用美国的地面部队,用的是“北方联盟”的部队。要说“零伤亡”那也只能说是美国人的“零伤亡”,真正的地面作战的伤亡不是没有,只不过是由别人来当替死鬼,不列入美国人的伤亡统计而已。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出动了地面部队,其伤亡数字的统计也有名堂。由于美国有规定在美军中服过役的人可以优先加入美国国籍,在美军中服役的所谓“绿卡士兵”、“外籍士兵”为数很不少。但美军的伤亡统计数字一般只包括拥有美国国籍的士兵,非美国籍士兵的伤亡并不一定列入美军的伤亡统计数字之中。美军中的位置是由拥有美国国籍的士兵优先挑选,非美国籍士兵只能干别人挑剩的差事,从事危险性高的活动的机会要比公民士兵多,其伤亡概率也高。这些人的伤亡不列入统计,整体伤亡数字自然显得很好看。有个英国记者追踪采访美军偷偷把死于伊拉克战争的非美国籍士兵的尸体就地掩埋从而隐瞒真正的伤亡数字,结果被美军“误击”,见上帝去了。非美国籍士兵不拥有美国国籍,不能享受美国公民的权益,美军如此统计处理从法律上也还说得过去。但作为一个中国的将军则用不着如此体贴入微地替美国人维护美国“零伤亡”的神话,更用不着跟着美国人鹦鹉学舌,人云亦云,也把“没有使用美国地面部队”硬说成“没有使用地面部队”,以此证明陆军过时,空军主宰一切。

  (重复一遍,因为作者没有直接给出自己的结论,其真正用意老夫只能推断猜测。如果作者确实并无老夫推论的意思,只要公开出面澄清,老夫乐于收回自己的上述推断。)

  总之,作者提出了问题,但没有直接给出结论。作为领导干部,这是很反常、很失职的事。一般而言,发现问题是记者的职责,罗列问题是编辑的职责,解决问题是领导的职责,预见并筹划未来是领袖的职责。如果作者以作家的身份通过此文罗列问题,我决不敢苛求。但既然作者标明了自己的官方职务,那就是以领导的身份在说话(如果不是在以领袖的身份在说话的话)。那提出了问题却不给出明确的结论和答案,究竟是要达到什么效果?作者文中曾经特别强调了信息战和心理战的关系,那为什么不反躬自问,这样光提问题不给答案,客观上是不是在替人家打心理战?

  我不知道作者是不是能力超凡,应付区区一个军区空军政委的工作还绰绰有余,因此谈了伊拉克,又写《美国论》,再写《西部论》,的确有点“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味道。如果那么有危机感、使命感,何必专论高科技,为何不就中国的能源问题上的严峻形势如实做做文章呢?这可既跟空军的长远建设密不可分,又跟整个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建国五十多年了,被人家封锁了二十多年,却等到自己的陆地石油快采光了,沿海石油快被别人占光了,世界主要油田快被美国控制光了才突然发现自己还没建立起战略石油储备,整个国家的石油储备才区区几个星期,才突然发现中国的石油运输通道极其脆弱,才慌慌张张忙不迭到处买油。要真有事,人家只要把你的石油供应一掐你就立刻瘫痪,何须玩什么高科技。就这样还不急着发展替代能源,赶紧建立、储备利用煤炭大规模提取人造石油的生产能力,不久前甚至还限制电站发展,而且现在还一窝蜂大力发展私人汽车,惟恐中国石油耗费太少。所有这一切能沾得上“高瞻远瞩”、“英明伟大”、“远见卓识”吗?这难道不应该引起真正的有识之士们的大声疾呼吗?克林顿访华演讲时说过一句话,大意是:如果中国象美国一样消耗能源,那这个世界的污染就受不了了。这话其实只说了一半,没说出的另一半意思是:如果中国发展到美国那个能耗水平,那世界上的能源就不够用的了。这才是美国人真正关心的问题。布什上台以来,美国油价几乎翻了一番,普通美国人都叫苦连天。中国进口石油越多,看着有气的美国人也就越多。别看美国人自己不管耗费多少石油都觉得天经地义,但如果别人耗费石油多了,那他就不干了,认为是你把石油价格抬高了,损害了他的利益。你以为你“和平崛起”碍着谁了,殊不知就凭资源这一项,你已经招了人家的忌了。美国已经有人写书,认为世界资源承受不起一个现代化的中国,鼓吹只有美国及其铁杆盟友才有资格享受有限的世界资源,其他国家必须保持不发达状态,免得资源危机。一旦世界现有能源供不应求,资源危机,那发生战争的机会一定大增。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未必十分遥远。比如,谁能预见到中国这么快就从石油输出国变成石油进口大国呢?这难道不应该引以为鉴吗?而台湾问题不解决,中国的出海口被封得死死的,南海石油资源也好,钓鱼岛石油资源也好,一切都可望而不可及。真到了无油可用之际只能眼睁睁被人困死。这难道是危言耸听吗?

  总之,此文如果是作者以作家身份而作,那我没什么可说的,顶多某些观点有所不同而已;如果是以官方身份而行私人之事,那我只觉得有点好玩,一笑置之;如果是得到授权做某种政治性试探,那我将毛骨竦然,冷汗如浆,坚决抨击;如果确是在忧国忧民,力主振作奋发,那我要说作者文不及义,应该补充澄清,避免人们以讹传讹,同时建议作者别光盯着高科技,应该在中国的能源危机也大声疾呼。事实上到底属于哪一种情况老夫现在实在吃不准,要看作者自己如何澄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4-7-2 18:30:00 | 只看该作者
再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4-7-2 19:06:00 | 只看该作者
能不能分析中国目前的空军实力?世界排名多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4-7-3 09:47:00 | 只看该作者
空军能征服一支军队,却征服不了一个国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4-7-5 11:49:00 | 只看该作者
下面引用由呆鸟2004/07/03 09:47am 发表的内容:
空军能征服一支军队,却征服不了一个国家

我认为是:空军能击败而不是能征服一支军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4-7-5 11:54:00 | 只看该作者
军事革命不是正在进行中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4-7-6 14:23:00 | 只看该作者
作者:蔗蔗(guobin57)  日期: 07-06 07:17 到顶部 上一帖子 下一帖子 到底部 回复  

刘亚洲必读! 搜索引擎  



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役高级军官,自诩精通世界战略格局,又崇拜、熟悉和了解世界古今中外的军事家,既然有这么好的能耐,但是为何你对自己国家和军队的缔造者――毛泽东主席的了解却不如这位作者呢(下文作者)?我不知道作者的地位和军阶是否比你高,但是他却能看到和体会到、总结出毛泽东主席军事才华的真谛,而你又是个什么东西?!如果你老爸在世,看到你如此蔑视毛泽东主席,坚信老人家会打烂你的臭嘴!因为这世界上还是有老子与儿子、正义与邪恶之区分!
如果你还是个人,请认真阅读下文。

中华之铸(uuwyf) 日期: 07-05 17:36 到顶部 上一帖子 下一帖子 到底部 回复


兵家泰斗问谁属?――说不尽的毛泽东


兵家泰斗问谁属?如果用这样的题目设问,相信会有多种回答。譬如有人立马就会举出拿破仑、朱可夫、蒙哥马利、隆美尔、古德里安、巴顿……等等,这些人,都是著名的战争统帅,从战争实践的意义上来说,他们都是同时代兵家中的皎皎者。可能还有人会举出卡尔?克劳塞维茨、利德尔?哈特、约翰?弗里、德里克?富勒、安?薄富尔、安托万?约米尼……等等,这些人,都是著名的军事理论家,从战争理论的层次上来说,他们都是他们所处时代军事思想的先驱。

  然而,泰斗级的兵家,应该是战略级别和谋略层次的战争艺术的全能大师。很荣幸,这样的兵家泰斗,不多,出自我们的国度就有两位,而且都是世界冠军级别的。――古有孙武子,今有毛泽东。

  孙武子,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理论家,其《孙子兵法》是世界上刊印最多的兵书,也是影响最为持久的兵书,甚至在象发生最近的海湾战争,你也能从多国部队的军人们手中发现这本两千多年前的兵书。孙子的遗憾是其战争实践活动不多,不光是无法与现如今的军事大家们相比,就是与他同时代的将帅相比,他的军事实践活动在排行榜上的位置也不会太靠前。

  那么毛泽东呢?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毛泽东是世界全能冠军级的兵家泰斗。毛泽东是集战略家、军事理论家和统帅于一身的战争艺术大师,也是世界历史上少有的经历冲突类型最多而又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统帅。他从千余人的农民队伍起家,经过22年的武装斗争,直到成为数百万大军的统帅。他平生直接或间接指挥了四百多个堪称经典的战役和战斗,留下了五百多万字的军事著作和军事文电,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以人民战争为主体的毛泽东军事思想体系,对战后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他指挥他一手创立并发展壮大起来的人民军队,与内外敌人作战二十余年――包括日本军队、美国军队这样非常强悍的军队,歼灭敌军千余万人;他领导他一直都处在弱者地位的国家和人民,一直都在战胜处于强者地位的敌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支军队象他所领导的人民解放军一样,在连续22年的严酷战争中,都是在劣势的情况与强大的敌人作斗争而最终能立于不败之地。

  试问这还不叫奇迹的话世界上还有什么可称作奇迹呢?

  有人读了几本洋人的书,每每言必称巴顿。事实上,巴顿整个一生的作战经历不超过3年,而毛泽东麾下的我人民解放军授衔时的千员战将,哪个不是15年以上的作战经历?从土地革命战争参加革命的红军将领,一生作战已不能用“身经百战”来形容,而是货真价实的“身经千战”――据已故肖锋少将留下的日记所载,他平生作战1365次。这,大概可以入吉尼斯世界纪录了吧?而且,肖锋将军肯定不是我军将领中作战纪录最高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有几千个“巴顿”。而纵观第二次大战中美英苏等强国军队和将领的表演,除了在战争强度上胜我一筹外,无论从战略的远视,谋略的高明,斗争的复杂等方面,都不能与毛泽东所指导的中国革命战争相提并论。艾森豪威尔、朱可夫等著名统帅都是其国家强大的物质条件的保障之下去指导战争的。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之,非善之善者也”,这不是高明中最高明的!而毛泽东的条件则简直不能与之相提并论――他一切本钱都要自己凑,要边凑本钱边打仗,这才是高明之中最高明的。

  毛泽东这样的兵家泰斗,古今中外,谁人能匹?我们身为中国人,为能在我们的国度产生这样的兵家泰斗而骄傲和自豪。令人难已理解的是,有人不光睁着眼睛看不到我们民族的英雄和伟人,还跟着别人瞎起哄去抵毁他、贬损他,这的确是非常可悲的。不过这样的人之所以让某些对中华民族不怀好意的美国人觉得还有作用,恰恰说明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所创立的新中国在他们心目中那种举足轻重的份量?试想,如果中国还是50年前那种萎糜的形象,他用得着费那么大神来说三道四吗?还用得着祭起中情局与李志绥这等角色来炮制所谓“私人医生”的天方夜谭吗?

  毛泽东,为病弱古国振军威,让一个趴在地下任人宰割的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样的历史功绩谁人能匹?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专门为弱者提供的战胜强者的思想武器,在二十世纪所有统帅中,就指挥战争的时间之漫长,规模之浩大,情况之复杂,内容之丰富,条件之艰苦而言,毛泽东都是首屈一指的。西方军界公认的兵家泰斗拿破仑,一生从事战争二十余年,从一个炮兵少尉直到法兰西皇帝,指挥过60 个战役,其中有少数是以少胜多的,其对手也很少有超过自己一倍以上的力量。而且,拿破仑自己也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只有流传下来的几百条语录。如果与毛泽东相比,那就只能是“稍逊风骚”了。笔者斗胆妄言,就凭毛泽东成名之作的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战役,也足以让拿破仑叹为观止,狠狠地嫉妒一回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毛泽东所指导的革命战争,也毫不逊色于其它强国。

  苏联的卫国战争,该是战争史上无以伦比的宏篇巨制了吧?然而从双方的投入和战果来看,苏军的战略指导却很难称之为高超。苏军总兵力一直占优势,装备水平也不弱于对手,在某些方面甚至还占优势,可作战付出的代价却高于德军。比如人员伤亡和兵器损失,就大大高于对方。

  美、英、法等国也好不了哪里去,即或是蒙哥马利和艾森豪威尔等名将,其取胜的前提无一不是已方军力远优于对手。而与他们同时代的、远在中国黄土高坡窑洞中穿着破衣烂衫的毛泽东需要面对的对手,却远不是大自己一倍两倍的概念。区区数万兵力,要在敌伪顽夹击的环境中生存下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更不要说发展壮大去战胜对手。

  有人曾说毛泽东沾了日本人的光,其实这是一种最没出息的人看着人家成功说出来的混账话,和毛泽东同时代的各路豪杰,哪一个不比毛泽东的本钱大?可这些人怎么没沾上日本人的光?国军当年在敌后滞留下来的近百万部队,为什么没有象新四军八路军那样生存下来并且发展壮大起来?面对一个已经很凶悍的对手的同时还要面对另一个随时瞅冷子在背后下刀子的“伙伴”,试问谁能有这样的气魄和胆略应对裕如?还有人声称,共产党是沾了西安事变的光,要没张杨犯上作乱的西安事变,共产党早让蒋先生给灭喽。说这话的人真该好好学学历史,知道张杨之前是谁先跟共产党套近乎的么?是蒋先生自己!蒋先生早在1935年部署对共党军事围剿的同时,就在秘密寻找共产党谈判。如果张杨不是了解到蒋先生在秘密寻找共产党谈判,不是相信共产党有蒋介石也无法战胜的力量,他们是否会考虑与共产党结盟?是否会冒险发动西安事变?再进而推想,西安事变结束之后,全面抗战尚未展开,如果蒋先生有力量有决心,依蒋先生之脾气,何以还要留这无穷的隐患,而要与之和平谈判?如果八路军军区区数万兵力真象有朋友所说的那样何足道哉,蒋先生何以在谈判条件上一让再让,最终还不得不同意共产党人保有事实上的独立的军权与政权?试比较一下1949年的国共谈判,那会儿,蒋先生尚有半壁江山和数百万军队,只因共产党人不想与之妥协,结果竟想要保有部分的政权和军权而终不可得。

  把握形势和机会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自己要有不可战胜的力量。

  全面抗战那会儿,一遇上日本人和蒋先生眉来眼去暗递秋波之时,最先被出卖的就是毛泽东领导的中共。可笑到最后的是谁?蒋先生当年总骂共产党的靠卢布喂大的?可是细究起来,蒋先生拿的卢布是共产党的几百倍,且不说当年黄埔军就是苏联装备起来的,蒋先生的中央银行是一千万金卢布奠的底!而同时期的中共却只在北伐那几年每年从共产国际领过几十万银元,蒋先生和共产党一翻脸,共产党这份钱就没地拿了――关山阻隔,蒋先生的队伍封着哩,想拿也没法拿。而蒋先生可是照拿不误!抗战那年头,蒋先生独揽了几亿美元的苏援,共产党除了从老毛子那里领回几次文件来,也就只能星星点点得点零头,最大的一笔也就是王稼祥带回的30万美元。难怪那会儿延安的人们常常自嘲:“书本给了无产阶级,银子给了资产阶级。”

  至于抗战胜利,中共也就是在东北从老毛子手中得了三十万支日本步枪,还大部分是连偷带抢,还有不少是通过金日成从朝鲜弄回来的。而我军从蒋先生手中夺得的枪棒棒是三百万支。你看从天安门前走过的解放军部队,拿的是什么家伙?日本家伙,美国家伙!――那可都是蒋先生送的。连刚穿上军装的我军士兵们都会唱:“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就连最亲蒋的美国总统特使魏德迈将军也说了句公道话:“中共既使有苏援,也不能和蒋先生的美援相提并论。”

  试问,毛泽东在这样的环境下铸造了一支无敌的铁军,不叫奇迹叫什么?

  倘不论战争的强度(强度是由客观情况决定的,不是毛泽东决定的),毛泽东的谋略高明,战略的远见,战术的灵活,是任何人都不能否定的。有人把世界列强的军事指导艺术分为美英为代表的技术型、苏联为代表的力量型,那么中国为代表的就是最高层次――谋略型。以此为据,有人曾戏言,让诸葛亮与巴顿在同等情况下对垒,巴顿极有可能败北!同样,毛泽东彼时倘有美英苏等国的物质力量,和彼辈对垒,鹿死谁手,谁能测之?

  “图书馆的书架被那些称颂毛泽东为卓越的游击战权威的书本压弯了。但是,毛何止是一位游击战士!他是位伟大的战略家。在本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初期,他在一系列辉煌的游击作战中,把蒋介石及其国民党政府弄得痛苦不堪。10年后,他以游击战和运动战相结合,在中国打败了日本人。40年代后期,他在一系列得心应手的运动战中征服了中国。最后,他的部队在朝鲜的阵地战中顶住了美国。哪个领袖能象他这样在这么多不同类型的冲突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美国前国防部助理部长菲利普?戴维逊在其著作《毛泽东的战略》开篇就发出了这一连串的惊叹。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也提醒人们:“关于共产党军事思想的最好阐述,不见诸于苏联的著作,而见诸于中国的著作。这并不是偶然的。苏联的势力扩张,主要得力于政治斗争的巧妙运用,以及德国在中欧垮台后所造成的许多有利条件。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全部胜利,或更确切一点地说,他们之所以能维持生存,其原因在于他们能够利用军事行动获得政治上的利益。” 这位国际关系大师还警告西方:“如果你对毛泽东一切都不记得了,那么,你只要记住,他是一切战略家中最重实效,最主张批判地接受的经验的一个。”

  毛泽东,既是一位军事理论巨匠,也是一位举世闻名的战争艺术大师。毛泽东众多的军事理论论著,奠定了现代中国军事理论、军事思想的基础,培养出许许多多著名将领,至今仍是现代中国军人学习军事,了解战争,研究战争的钥匙,并常年置之于世界各国政治家和军人的案头。毛泽东一生指挥过众多富于传奇色彩的大小战斗,更是现代中国军人引为自豪的战争艺术精品。

  西方军事学校目前学习战略思想的基本方法主要还是学习战争史,读战例,这就使他们比我们许多似乎懂很多现代战争知识的人更注重从巨人们身上汲取战争艺术的养料,而我们一些人,看了几本洋人自吹自擂的传记什么的,凭着对军事历史的一知半解,盲目就对人家顶膜拜礼,而对自己国度产生的伟人妄加褒贬,这实在是非常可悲的。

  曾经有这样一件事,苏联元帅马利诺夫斯基报告赫鲁晓夫,苏联军方印发出版了一批俄文版的毛泽东军事著作。赫鲁晓夫极为反感,说:咱在大兵团机械化作战的时候,毛还在玩红缨枪呢!替他吹呼什么?遂停止发行。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赫氏浅薄和无知。

  对于战略家来说,玩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将就你所玩的家伙,去挣到你想要的东西。表述清楚一点,就在客观条件界定范围内,去达到你想要达到的目的。就象一个生意人一样,本钱雄厚挣钱不算什么本事,本钱小挣大钱才算真功夫。倘若你老毛子也只是玩红缨枪的条件,你是否还能象毛氏一样玩出个天下来?军备和技术可以日新月异千变万化,而思想的火花却光艳夺目永恒不朽?否则为什么几千年前的《孙子兵法》还被今天的军界奉为圣经宝典?包括美利坚合众国这样的头号强国的军队,在打最现代化的海湾战争时,还要捡起孙子的法宝?

  毛泽东是游击战的大师,又岂止是游击战的大师。游击战不是毛泽东的发明,但让旁门左道为正规(?)军事家们所不耻的游击战在战略思想的圣殿登堂入室,则是毛泽东的非凡贡献。遍查打上了毛氏鲜明烙印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无一不有毛泽东所擅长的大规模运动战的胎记。毛泽东的游击战,是上升到战略高度的游击战,是包含了战略进攻战役迂回包围战术突击的游击战。战争史上所有的游击战争,无论从承担的重负、起到的作用和规模的巨大等皆无法与之同日而语。

  与草寇之举更有天壤之别,无统一协调无统一组织无调度配合的游击战始终不能成就大气。有人曾说,毛泽东的军队在敌后是“游而不击”,以致“坐大”。殊不知,在强大的敌人后方建立根据地,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必然会和敌人发生根本冲突,招致敌人的围剿和扫荡。倘毛氏真是“游而不击”,焉能“坐大”?恐怕连生存都成问题。又要保存和发展自己,又要消灭敌人。这种题目,不是谁都能应付裕如游刃有余的。以平型关战斗为例,象那种两头都是敌人的缝隙中设伏,当时也就只有毛氏的队伍敢作这样的表演,这是战略思想的影响所致。纵观国军在抗战时的全部上佳表演,鲜有向敌后大踏步的战略前进,连战役性的迂回动作都很少,多是正面硬顶,下层官兵固然英勇,但牺牲巨大也让人扼腕。向敌后迂回这种动作,风险很大,非有胆略和才力者不能为之――尤其是战略动作。否则国军滞留敌后的百万部队,怎么会是要么投敌“曲线救国”,要么在敌伪的剿杀中自生自灭(只有傅作义部在绥远的夹缝中生存下来了),而唯共产党的军队是蓬勃兴旺呢?曾是国军悍将的卫立煌将军也慨叹:“八路的打法好是好,咱们学不了。咱们的部队一撒出去,就收不拢来罗!”“别说让总司令和大家同甘共苦,就是让一个连长和士兵一样,恐怕他也不会干!”。

  1941年12月8日(夏威夷时间12月8日),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给美太平洋舰队以毁灭性打击,同时向英美宣战。这个时候,谁也没有料到,在中国黄土高坡的窑洞中有一个中国人在发表他对世界战争局势惊人的预言!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讨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时局时这样说:“自罗斯托夫胜利开始,苏德战争的好转已确定。日美战争爆发后已解除日苏战争危险。日美战争爆发,对中苏有利处有六点:第一、华北华中日军的扫荡势将减弱,即是说无大举增兵之可能了;第二、国民党对边区进攻的可能会减少;第三、给亲德亲日两派一致命打击,我们使国民党既不能投降又不能剿共的可能性增大了;第四、中国民主政治的前途也更加大了;第五、苏联可从东方抽调一部分兵力向西;第六、欧州有建立第二条战线之可能。将来战争欧洲会短些,亚洲会长些。日美战争前途,最初对日会有利,战争会延长,将要在两三年后,英、美准备好才能决战。英、美可能集中力量先打败德国,然后英、美力量均向东打败日本。”彼时距珍珠港战事爆发后仅几个小时,日后的战争进程竟被他完全言中!这不是神话又是什么?几天后,毛泽东在给周恩来的电报中更完整地构想了战争的进程:“在半年之内,英、美均非日本之敌,但只要留得新加坡、马尼拉、达尔文等二三据点,即可在半年后造成对日相持局面,以待日本之敝,然后举行反攻。……英、美的总方针可能是对日取守,而对德取攻,先集合英、美、苏力量解决德国,然后集合英、美、苏、中力量解决日本,而两方面苏联都将是决定力量。……德国目前进入了进退维谷的歧途,但东线既无路可走,便有迫使希特勒在东线取守势,在南线或西线取攻势的可能,如此则是希特勒自己造成第二条战线,也有了迫使英、美采取集中主力打德之可能性。”希特勒、东条英机、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彼年彼月彼日彼时,没有一个人能产生出象这样完整的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构想。而蒋先生呢,此时还在做着让英、美将战略重点放到亚洲来的一厢情愿的美梦。作为战略家、军事家,放眼世界,同时代人再无出毛泽东之右者!他之所以创造出让世界匪夷所思的奇迹,实在是历史的选择!

  作为伟大的战略家和统帅,毛泽东指导战争与其它同时代的统帅有很大不同,毛泽东是从战役指挥起家的,他在后来进行战略指导的同时,也对每一个具体的战役,为战场指挥员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斯大林等统帅指导战争,主要是通大本营总参谋部实施,斯大林本人进行战略决策,从不参与战役指挥。而毛泽东除了进行战略决策,还对每一个战役提出具体的指导性意见,甚至连电报也自己起草。这在二战中的战略统帅中你肯定找不到第二个!同时还非常尊重战场指挥员的意见,每封电报最后都有“熟筹见复”、“视情况且酌定”等,给战场指挥员以充分的机断行事的余地。有心者不妨读读《毛泽东军事文选》,看看那些闪烁着思想火花的奇招妙数,看看那些战争艺术的杰作是怎么来的。从辽沈战役策划过程中,毛、林之间往返多达百余封的电报中就可看出,毛泽东从不强拧不甜的瓜,在条件和时间允许的情况下甚至不惜等待,一定要战场指挥员从根本上理解自己的战略构想。这在苏军是不能理解的,发个命令就得了嘛,讨论什么啊?

  斯大林从来不这样。抗美援朝期间苏联顾问就曾对代总长聂荣臻说:“这叫命令吗?”聂答:“毛泽东就是这样的,就是这样领导我们打胜仗得天下的,你们不懂!”出身行伍的彭德怀、刘伯承、叶剑英、贺龙、林彪、粟裕、陈赓等战将对毛泽东从心悦臣服衷心拥戴直到顶礼膜拜,首先是缘于对其战争指导艺术的认识和倾倒,缘于其“用兵如神”。如第二次反围剿后彭就说“还是摇鹅毛扇的人厉害”,至于林彪,那根本就是毛一手裁陪起来的。有人说毛只会“将将”不会“用兵”实在是没有任何道理。别的甭说,光说那些行伍出身正经进过科班的战将,你没两招谁会服你?你光会将将谁搭理你?――毛泽东最先就不被行伍们搭理――最早和毛泽东合作的余洒度等黄埔生就因瞧不起毛泽东而扬长离去,最后投了蒋。而历史却选择了伟大的军事天才毛泽东,而余洒度也就混了个象牛毛一样多的国军少将,最后还被蒋先生摘了脑袋!毛泽东带领泥腿子们造反那会儿可不是领袖,一句顶一万句,红军发展的事实也说明,无论是建军还是打仗,离开了毛泽东就有问题。有了毛泽东就有声有色,这是中共将帅们通过事实比较作出的选择。事实证明,毛指挥小部队游刃有余,指挥百万大军亦得心应手;转战陕北,既指挥警卫部队让统帅部充当诱饵,又指挥陕北战事遥控全国战争,一心三用,这是何等的磅薄气慨!又是何等具有科学态度!请问历史上有过这种先例吗?有朋友褒扬被毛泽东思想体系武装起来培育起来的将领,却贬斥创立了这个思想体系的人,这不是很荒唐的事情么?笔者当时因工作原因,曾多次与当年跟毛麾下的战将探讨,他们说起毛的指挥艺术都素然起敬。当年我与红26军的李赤然将军(55年少将)交谈,他说起毛亲自指挥直罗镇战役和东征的――包括毛等候敌人几天不致时毛跟他们作工作――情况非常激动和振奋,“毛主席真是用兵如神!”这样的话他反复重复了数遍。

  毛泽东用兵如神,是一句带有文学色彩的褒扬。毛泽东是人不是神,他出的招有高招,也有不那么高的招,比如他遵义会议后指挥的第一仗土城战斗就是个失利战斗――话又说回来,任何人都是这样――如果说用兵如神就是判断上不出一点毛病的话,我估计这样的人是没有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世界上既没有用兵如神的人,也没有将将如神的人。说毛泽东用兵如神,只在一个意义上是正确的,那就是:毛泽东极善于因势利导将不利转化为有利,譬如前言的土城战斗虽失利,毛就审时度势断然撤出;一渡赤水调动敌人,最后演出了四渡赤水大幅度机动制敌歼敌的神来之笔;再如在很多人眼中,皖南事变是中共的大悲剧,中共的力量遭到前所未有的大损失。可毛泽东却因势利导,发起政治攻势,重建新四军军部,把新四军从带有统一战线色彩的军队变成了由中共完全独立控制的武装,使其在大江南北迅猛发展,成为日后与蒋争天下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即便后来壮得不得了的林彪,其麾下战将和王牌劲旅也有不少来自华中新四军。又如解放台湾搁浅攻金门不克,后来却因势利导干脆不攻,演出了金门炮战这样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杰作。

  在毛泽东的军事生涯中,我们既能找到大量军事战场的传世之作,也能见到大量的以其它斗争方式配合军事斗争的高妙之笔。尤其是后者,几乎成了毛泽东指导战争不同于一般统帅的最突出的特点之一。

  他一生军事生涯可以用这样两句话来形容:当一般统帅把注意集中于战场时,他却能跳出战场的有限范围,看到更高层次的政治斗争,把许多见不到刀光血影的斗争方式信手拈来,结果换来了一般统帅不敢想象的战场胜利;而当一般的政治家仅把注意力放在政治斗争舞台上时,他又能跳到战场上去,利用军事打击去为政治斗争开劈道路,提供后盾,从而常常得到一般的政治家不敢企望的收获。超越军事的政治指导,善于用军事方式去解决政治问题,用政治方式去加速军事斗争的进程,或许就是他一生在军事领域里能获得比一般统帅更大成就的关键。

  有人把毛泽东战争指导艺术归结为打运动战,归结为“十六字诀”,归结为“十大军事原则”,其实这些东西都不是毛泽东战争指导艺术的真谛所在。尽管他确实是一位运动战和游击战大师。自古以来有许多这样的“秘诀”,譬如“三十六计”,熟读“三十六计”的人多如牛毛,能大谈特谈“三十六计”的人也不稀罕。可真正能在战争中措置裕如,自由往来者又有几人?毛泽东有超人的指挥艺术,不在于他背过或说出过多少秘诀。而在于他能根据环境和条件,根据敌我双方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具体的战法。比如在朝鲜,就打了他一生都在避免的阵地战,打了他一直反对的“短促突击”。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髓并不在几句秘诀上,也不在于他创造了什么具体的打法,而在于他尊重实际和批判地接受他人的理论和经验的思想。毛的某些具体的打法当然不会放之四海而皆准,但毛的思想只要在,他在四川或别的什么地方就会创造出四川地打法或别的什么地方的打法。实际上,毛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也总结了徐帅等四川的经验。我因工作关系,与徐向前元帅传记组的同志有过接触,据他们说,徐帅非常严肃,有一是一,有二是二,非常尊崇毛泽东和毛泽东军事思想。至于林、陈、粟等将有不同意见最后按其意见办取得胜利这很正常,而且毛太喜欢这种将领,毛也鼓励这些将领大胆陈述意见。不存在所谓抗命问题;同时,毛很少下硬性的死命令,“行动方向让你们自决”、“熟筹见复”、“视情况且酌定”等,给战场指挥员以充分的机断行事的余地,这是毛泽东军事民主和指挥艺术最高明的地方。而且就总的来说,毛的战略指导确实要高出众将一头,比如粟裕只有战役企图的“小淮海”,到毛这里就被升华成了“大淮海”,最后酿成战略总决战的。而事实证明,毛泽东对战略和战役的指导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正确的――能做到这一点就已经不得了,可以称作奇迹了。毛的战略预见绝大多数都得到也事实的验证,这在古今中外的将帅中有几人能达此境界?如果有人告诉你某某某从来不打败仗从来不失算,那是扯蛋!这种人要么就是没一辈子没打过仗,要么就是一辈子就打过那么一两仗。

寄语轻薄评毛者,请先好好学习毛泽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轻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沪ICP备13015411号-2|ASPCN防雷技术论坛.

GMT+8, 2024-12-26 09:1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