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CN防雷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轻松注册
查看: 3024|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20世纪华人摄影经典作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3-12 20:2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http://photo.sohu.com/20050309/Img224610466.jpg

《物理学家杨振宁》

拍摄于1994年2月10日。作者邓伟在详细解读了杨振宁的精彩人生背景后拍摄了这幅作品。

40年代末,杨振宁从主持建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原子反应堆的费米教授,共同提出基本粒子的

结构模型,成为美国物理学界崛起的一颗新星。“美国氢弹之父”泰勒教授帮助杨振宁选择

了理论物理作为研究方向;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提出:宇称不守恒原理,促进了基本粒

子物理研究的新发展,从尔获得了当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当作者见到杨振宁教授时。他

已是72岁的老人,正在和学生谈话,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的多。他坐在一张沙发,背景是

书架,身边有电脑。“我认为这个位置不错,曾有人在这拍过。他提议说:。我说喜欢过道

墙上那几幅爱因斯坦的黑白肖像,拍的如同素描般简洁的,请杨教授坐到靠窗的长木桌前,

继续和学生交流,他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时常会双手合十,像是陷入短暂的沉思。作者

捕捉到了这个充分表现他性格的典型瞬间,他宁静的神态中蕴涵着悠远而跳跃的思绪。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5-3-12 20:25:00 | 只看该作者

http://photo.sohu.com/20050309/Img224610467.jpg

《历史性的握手》

     1972年初,周恩来总理要做一件大事,怎样接待中国长期视为敌人的美国总统

尼克松。既不失中国尊严,又不乏友好,这是挺有难度的一次外交活动。1972年2月21

日是尼克松访华的日子,这也是我们摄影记者的大事。为了让中外记者拍摄好这一历

史瞬间,有关部门第一次在机场边搭了一个阶梯式的大架子,距离宾主握手点约20米

远。上午11点,尼克松的专机出现在北京机场的上空。记者们屏声静气,紧张地等待

着中美两国领导人的历史性握手!舱门打开,第一个出现在门口的是满面笑容的尼克

松,接着是他的夫人,尼克松步子很快,他一会招手,一会鼓掌,一只脚刚落地,手

就笔直地伸向2-3米开外的周恩来。周恩来不卑不亢,面带笑容,等待着这只从太平洋

彼岸伸过来的手,就在双方即将握手的刹那间,我当机立断,按动了快门……。后来

由周恩来总理审定发表了这张照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5-3-12 20:26:00 | 只看该作者

http://photo.sohu.com/20050309/Img224610468.jpg

《入城式》

     1949年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了开进北平的入城式,上午10时,庄严的

入城式开始了,平津前委首长、北平市委、军管会的首长以及北平联合办事处的傅作

义方面的代表登上了正阳门(前门)城楼,检阅了入城部队,威武雄壮的入城部队受

到北平市民夹道热烈欢迎。当时我被任命为军管会与平津卫戍司令部记者,随部队采

访和拍照了入城式盛况及各界群众夹道欢迎入城部队的热烈场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下水道
 楼主| 发表于 2005-3-12 20:33:00 | 只看该作者
《热土》

     拍摄于舞蹈《绿地》。我在舞台摄影艺术创作中,运用多重曝光、慢门、变焦

等技法,对舞台上的物象结构、重构、打破原有的组织形式,完成视觉形象的再创

造,使原来完整的、简化的舞台形象复杂化,让清晰的舞台物象显现出模糊与多义

性,营造出物象之间矛盾与协调的,虚实相生的关系,引发人们在具象与抽象之间的

联想。使舞台上发生或即将发生的一切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成为自己理想的寄

托。《热土》运用多重曝光,慢门和色彩属相的感知力表现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民

族,在自己的这片“热土 ”上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拼搏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5-3-12 20:34:00 | 只看该作者

http://photo.sohu.com/20050309/Img224610470.jpg

《万头攒动看飞机》

     《万头攒动看飞机》——上海市民为支援抗战捐献5架飞机,照片是作者于1932

年10月在上海虹桥机场拍摄的。1932年1月28日日本海军陆站队夜袭淞沪,炮轰吴淞口

要塞,占领上海闸北一带,事变聚齐,群情鼎沸,驻沪十九路军奋起抗战,上海市民

纷纷捐款救国,并将全部捐款购买了五架战斗机,在虹桥机场举行了飞机命名典礼的

献机大会。市民踊跃参加达10多万人。作者到现场观察地形,选定一处高坡,待飞机

列队起飞的一刹那,用千分之一秒的快门速度拍下了万众欢腾,仰视天空飞机飞行的

壮丽场面,地面上欢呼雀跃,激情澎湃的观众与空中比翼翱翔的五架战机融入同一画

面上的新闻照片,生动的表现出我中华民族同仇敌杞的救国激情。报纸刊出后引起轰

动!当天报纸销售一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5-3-12 20:36:00 | 只看该作者

http://photo.sohu.com/20050309/Img224610471.jpg

《给藏族儿童理发》

     摄于1959年5月。一天我去郊区的一个连队,看着挤满屋子的一群藏族儿童,他

们有的做着鬼脸,有的用藏语和班长比划着,被这种天真活拨,亲密无间的情景吸引

了,当得知这些孩子是来找班长理发时,兴趣悠然而生,这不正是我要寻找的题材

吗?既和班长商量决定临时理发店就设在屋后的树林里,孩子们听说要去“林卡”

(花园的意思),特别活跃,为了使他们在相机前不感到紧张,作者先给他们每个人

照一次相,并让他们从取景景框看看自己的小摸样…..正式拍照已是中午,太阳“顶

尖”反差很大,请通讯员找来一块白布当反光板,这种散光反射柔和不刺眼,加强了

照片的艺术效果。为了突出主题,我屏弃地平线上杂乱的景物,用仰角度,使班长和

孩子们略腑的脸部突出地呈现在画面上。使读者从人物真实情感和内心世界的画和表

现上,解读西藏平判以后,发生的深刻变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5-3-12 20:37:00 | 只看该作者

http://photo.sohu.com/20050309/Img224610472.jpg

《我的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

     《我的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摄于1967年6月17日上午9时。需要指出的

是:世界主要国家从原子弹到氢弹试验成功的时间为:美国用了7年零4个月;英国用

了4年零7个月;前苏联用了整4年;法国用了8年零6个月;我国仅用了2年零8个月,这

是何等的奇迹和创举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5-3-12 20:39:00 | 只看该作者

http://photo.sohu.com/20050309/Img224610473.jpg

《西沙巡航》

     摄于1992年5月16日。当时,正受命宣传海军航空兵40年业绩的作者,几经努力

申请到一架残击教练机,随残8II编队出征。未经任何飞行训练的作者,身体被固定在

狭窄的机舱中,随战机一起跟踪拍摄编队大幅度的战术飞行。作者乘坐的老式喷气歼

击教练机机动性能差,油量有限,到达西沙上空只能在低空飞行两三分钟。庆幸的

是,为作者架机的海军王牌飞行员王文元上校,在编队大坡度转向七连屿的瞬间恰到

好处的抢占了有利的拍摄角度,作者忍受了强大的空气压力和晕机反应,按动了连拍

快门,相机以1/500秒的速度,把战机的飞行姿态和西沙最具代表性的地貌环境演于一

体,让国产先进战机首航西沙的历史瞬间永远凝固。突然,油量先急!飞机徒然拉起

急转返航。一阵强烈的晕眩,作者昏倒在剧烈跃升的机舱中……。这幅浓缩着“保卫

南海主权”重要内涵的记实照片,曾获各种摄影奖27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5-3-12 20:40:00 | 只看该作者

http://photo.sohu.com/20050309/Img224610475.jpg

《引洮上山》

     历史上甘肃省以干旱闻名,据记载从汉代到建国前为止的两千一百余年间,共

发生旱灾252次。1929年甘肃发生的一大旱灾,夺去了三百万人的生命。千万年来,当

地人民渴望改变干旱贫穷的面貌。1958年,在大跃进的背景下,甘肃省党和政府提出

一个彻底改变甘肃中部和东部地区干旱面貌的宏伟计划,在崇山峻岭上修建一条山上

运河,把洮河水引上山。建成后不仅可以灌溉1500万到2000万亩农田,还可以行船发

电,这正是饱受干旱之苦的甘肃人民梦寐以求的事,受到了有全省人民的拥护和支

持,十几万农民开赴工地,以气吞山河的气概,打响了一场改造自然的战斗。1958年

12月我奉派前往引洮工地采访。九甸峡名不虚传,洮河两岸高山夹峙,民工们在高数

百米的悬崖上,用极简单的工具打眼放炮,劈山筑渠。典型的环境突出了工程的艰

巨,虽然画面上出现的人并不多,但施工扬起的尘雾,增加了现场的气氮,给人以千

军万马的感觉 引洮上山这一改造自然的宏伟工程,由于决策者的冒进,超越了现实的

可能性,最终被迫下马,但广大农民兄弟为改变贫穷落后面貌,所迸发的社会主义建

设的积极性,则是可歌可泣的。1959年10月这幅作品曾分别在国际影展上获金牌奖和

一等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5-3-12 20:42:00 | 只看该作者

http://photo.sohu.com/20050309/Img224610476.jpg

《郭老拜师》

     1958年5月,我随以郭沫若为首的中国文联参观访问团到河北省张家口地区采

访。一路上,20多位作家、艺术家被农村的生产景象和农民的劳动热情所感动,纷纷

写诗作画,歌颂农村新生活。在怀来县花园乡,官厅水库修建扬水站的工人敲锣打鼓

前来报喜,少先队员给郭老献上了红领巾。当时郭老用手握着脖子上的红领巾说:

“我们这次下乡是向工人农民学习的……我一定要像红领巾一样红透,要像修建扬水

站的工人一样专深……。”在涿鹿县参观劈山大渠工地时,看到农民艰苦奋斗开山修

渠的场景,情绪更加激动,他反复强调:“来这里就是向工人农民学习的,自己是个

小学生,要拜工人农民为师,大家热烈鼓掌。就在他向农民作揖时我拍下了这张《郭

老拜师》的照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轻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沪ICP备13015411号-2|ASPCN防雷技术论坛.

GMT+8, 2025-1-11 01:3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