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CN防雷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轻松注册
查看: 144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我的梦遗落在稻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7-29 12:1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的梦遗落在稻城--稻城纪行

寻找童话
泡菜  

 出行如此匆忙,我们甚至没有好好研究线路。反正被斥为菜驴,有老驴一路电话指导,索性菜到底吧。一行三人就这样来到成都,走向梦中的稻城。

行色匆匆
由于准备不充分,我们到了成都又重新找车和司机,折腾了一晚上才定下来。第二天没能早起,九点多才驶上了成雅高速。老驴千叮万嘱的9:00—9:30赶到二郎山口是绝对不可能的了。不过后来的事比想象的还要糟。首先是周师傅根本没跑过这条线,在高速公路上要不是我们眼尖并大胆倒车,雅安的出口就被错过了。刚下高速就发现堵起了长龙,据说前面翻了车,七点堵到现在了。我晕!到中午一点,总算疏通了,四个饥肠辘辘的人冲向一间路边店,猛点了八个菜,青菜极有菜味,一买单,四十元。安逸!
过了天全,很快就到了老驴所说的二郎山单边放行路口。有了上午的经验,知道急也急不来,我们索性下车买了几根烤玉米,金黄的玉米香气四溢。等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在四点十分被放行了。过了二郎山地界,大渡河呈现于眼前。可能是季节的原因吧,大渡河并没有我想象中的湍急。
为了解决周师傅路不熟的问题,我们决定在康定另请高明。从外围进入康定,以为是和天全一样的小镇子,没想到转弯处,一座繁华的城市呈现眼前。来自于大都市的我们自然不是倾慕其繁华,而是被高原湍急的河边突现这样一做海市蜃楼般的城市而感动。整个城市依水而建,小城居民伴着高原流水,唱着一代代的情歌。我来自运河边的江南小城,在高原小城丽江深深陶醉过,但这座建在奔腾的大河边的城市让我有一种晕眩般的喜爱。恰逢“康巴文化艺术节”在这里上演,吃完了四川特色的“肥肠豆花”,我们几个带着胀鼓鼓的肚子走向广场。广场挤满了人,据说正在选“康巴汉子”和“康巴之花”,人太多,挤不进去,只好作罢。
为了当天赶到心中向往的稻城,我们六点就起了床,会合了新请的罗师傅。罗师傅是康定当地人,漆黑的头发和胡须,如果他不说,还真看不出他已经五十多岁,开了三十多年的车。不过他的眼神和面容还是透着高原特有的沧桑。可爱的罗师傅从来没有开过自动波,一上车就左脚踩刹车,右脚踩油门,猛拽方向盘边的档杆。虽经我们全车一个专业三个业余司机的一再解说,他还是半天改不过来。就这样跌跌撞撞出了城,来到城南郊一小店,要了热腾腾的稀饭、包子、面条,吃得满嘴流油,一结帐,十七元!
昨晚下了一夜的雨,整座折多山被云雾缭绕。穿行在山间,雾气扑面而来。正沮丧间,远处的云层开了一个口子,洒下了几缕阳关。罗师傅告诉我,那是新都桥的上空。依山势前行,远处的霞光下居然出现了远山,而且还有一座雪山!全车的人都欢呼起来。然而,好景不长,天很快又阴了下来,我们只能默默体会那云遮雾绕的神秘仙境。折多山比我们想象的要平缓,带着紧张的心情来到4298米高处,居然没什么感觉,自信心陡增。
过了新都桥,下一座高尔寺山却远较高尔寺山险峻。深不见底的悬崖随处可见,山坡上和山谷里各色的经幡在风中飘动,更添一份神秘。经常过一段就有一条长长的经幡挂在悬崖下或河流上。我问罗师傅这代表了什么,罗师傅的脸色很凝重。他说这些都是夺取过生命的地方。一旦翻车并有人丧生,家人就会在这里挂一面经幡,是祭奠亡灵,也是警示路人。
高尔寺山最高为4412米,一路下山前往雅江,我们发现许多人家都种了向日葵,鲜黄的花盘映衬在阳光下,鲜亮而充满生机。一路上,我们发现大多数藏民(不论贫富,而且贫者居多)会在家门口或露台外墙用废弃的盆罐种上一些不知名的花朵。虽然绝非名贵,但这些红、黄、紫色的花朵在墙边争相怒放,给灰色的石屋添上了无限生机。每当看到这些花儿,我心中就有阵莫名的感动,感动于生活清苦的藏民对生活的诚挚与热爱。
经过雅江再往前,我们的车便开始爬行并奔驰于莽莽高原。山间的路如同一条玉带,盘旋在大山的山脊上。我们的车沿着这条玉带,投入大山的怀抱。可能是非旅游旺季的缘故吧,路上几乎没什么车,我们默默前行,将一座座高山甩在身后。高原气候,十里不同天,一会儿阳光普照,一会儿大雨倾盆,我们便穿行于阳光和雨雾间,感受大山在不同性格下的壮美。路边偶有藏民经过,尤其是带者可爱的孩子的,我都忍不住要多看两眼。
最打动我的,除了大山的雄伟与壮美,还有就是那散落在山坡上的牦牛群了。当发现遥远的山坡上的黑点居然是大批的牦牛时,我深深地震撼了。无论多么陡峭的山坡,他们都安详地站着,偶有一条在路边贴近你的,回眸望着你,我居然觉得能与它交流。牦牛群是庄严的,却极具灵性,它与大山融为一体,共同托起藏区的神圣。
奔腾的河流一路都未离开过我们。它时而湍急,在宽阔处稍做休整,又夹带着浪花向前翻滚而去。罗师傅告诉我们,这里的黄鱼味道极鲜美,“雅江、雅鱼、雅女”中的“雅鱼”大部分都是这里的土鱼冒充的。在如此诱惑下,我们这群谗猫在大河边距理塘十八公里处杀进一家藏庄饭店。主人正认真地按照一本教科书所写在加工野生菌,看见我们来,热情地请我们入座。我们点菜后来到后院。其实不能叫后院,因为后门外是一面宽阔的草场,满地黄、白、紫、蓝四色鲜花盛开,星星点点铺在草原上。我忍不住翻过围拦,去抚触这些可爱的花朵。远山、白云、草地、鲜花,我这个业余摄影者也忍不住连按快门。
“开饭罗”,热情的主人准备了一大锅热气腾腾的酸菜鱼,用筷子夹起一条,入口即化,肉味极其鲜美。主人告诉我们,因为是高寒地带,鱼儿长得极慢,两斤重的鱼要十年才能长成,这些年是越来越少了。在我们的一再要求下,主人给我们加了一盘新鲜的“鸡蛋菌”,状似鸡蛋,入口鲜脆,几下就被我们扫了干净。主食是一锅土豆饭,土豆与饭煮在一起我还真是第一次吃,但尝了一口马上拍案叫绝。饭有土豆清香,土豆掺着饭香,真乃绝品!
吃饱了出门,大家赞不绝口,我冒出一句“安逸惨了”,罗师傅乐开了花,说这是标准的康定话。鉴于一车除了我有四个四川人,我决定戒普通话。(在本次行程结束时,我已经能用非常地道的当地话问路了)。
吃饱了,人也困了,兔耳山基本上是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翻过的。可能有点兴奋过度,大家都有些轻微的高原反应。不过当又一条美丽的河流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那点反应基本上不算什么了。宽阔的河床让湍急的河水放缓了脚步,河水冲刷着嶙峋的怪石,带着欢腾的轻歌向前奔流。为了亲近这河流,我们几次下车。适逢一个藏人的小集市,男男女女们聚在一起,论价交易,结伴前行,这是我所见过的最大的藏民集合。
匆匆赶到稻城,已是傍晚,我们在老杨的电话指点下住进了三星级的亚丁宾馆。(后来被他一阵挖苦,说我们腐朽堕落,没有情趣)。
明天,我们要去亚丁。

藏家小伙旺堆
冲过多处塌方的险路,我们在中午抵达了亚丁。在一个二十二岁藏族姑娘(她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得多)的厨房里,罗师傅亲自下厨炒了一桌菜,味道还真不比饭馆差。饭后出发,骑马上山,目力所及处,雪山在云雾遮盖下,显得格外神秘与肃穆。
我们是在鹿绒牛场遇到旺堆的。小伙子黝黑的肌肤显示着高原的粗旷。旺堆是个生意人,专在鹿绒牛场拦截我们这样的蒙头蒙脑上山的游客。已是下午四点,旺堆告诉我们去牛奶海是绝对来不及的了。我心中冒出一句话“不听老驴言,吃亏在眼前”,今天该去珍珠海的。不过,山边那一排派帐篷倒深深吸引了我,住一晚帐篷多过瘾!事后证明,这是一个严重错误的选择,那是后话了。
旺堆带了几个小伙子挤进了我们的帐篷,开始跟我们谈生意。从当导游到牵马上牛奶海,设计了无数方案,最后以200元/人游完主要景点成交。小伙子们兴高采烈地走了。旺堆极有组织能力,很快到牛场的老乡那里补足了五匹马,准备明天一早出发。
夜晚来临了,我们聚在火堆边烤火。对面是五个从佛山来的游客,颇健谈,盛赞稻城的藏家住宿。其中有个小伙子据说在新都桥就开吐了,但仍情绪极好。我们把旺堆的计划告诉他们,他们颇感兴趣。正好旺堆和他的小伙子们也来了,但询问下已没有更多的马匹。于是我们慷慨让出两匹,商量好大家轮流骑,一个美妙的计划就此构筑完成。吃完晚饭,跨出帐篷,一抹美丽的火烧云飘在雪山顶上。“明天是个大晴天,牛奶海会很美”旺堆说。
夜晚的开端还是不错的。我们在帐篷里点了蜡烛,开起了“卧谈会”。罗师傅跑了三十多年的山路,奇闻佚事装了一腹,从开夜车遇夜鬼到第一任女朋友,他的率真可爱感染了全帐篷。到最后,他居然提起了狼,让大家多少有写毛骨悚然。我战战兢兢地问“罗师傅,今晚不会有狼吧”,罗师傅笑了:“高山上草枯了,羊群下来了,狼才会跟着下来。再说,咱门外还有两头牦牛呢,要吃先吃它们……”
随后的事告诉我,今天怂恿大家住帐篷真是大错特错。两位赵兄在这4180米海拔处的夜晚,产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漆黑的夜里,除了几阵淅淅沥沥的雨声把我惊醒,就是两位赵兄辗转反侧使床板发出的吱吱声。我打开手机看了一下时间:三点,两位赵兄发出绝望的惊呼:快死了!夜怎么这么长啊,赶快天亮下山!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旺堆如约掀开了我们的帐篷。他一身湿淋淋的,说是早上找马弄的。听说我们准备下山,他的脸上一脸失望。两位赵兄嚷嚷着不下山就没命了,旺堆无奈,只得告诉佛山那几位哥们要送我们下山,价格也由公价单边六十五涨到了一百。转头一想,白损失了五百,心有不甘,想再加价,在被斥之以“趁火打劫”之后,很讲理地让了步。
当然,最不甘心的还是我,清晨的清朗空气下,我神采奕奕,宣称要跟“佛山客”们去牛奶海,然后下山与同伴们会合。但头痛欲裂的赵兄狠狠地瞪了一眼那几个频频点头的大小伙子,坚决地把我的提议否决了。
旺堆很健谈,也是这几个藏族小伙子里面唯一能说熟练的普通话的。坐他牵的马,还真长见识。他告诉我这些山川河流的名字(由于是藏语发音,记不住),告诉我马泥堆的石板上都刻着藏语的经文。我仔细一看,青黑色的石板上果然都刻有图案型的文字。我调侃旺堆,问他怎么不去参选“康巴汉子”,他的回答让我哑然失笑:“我穿汉人的衣服穿惯了,藏袍穿不惯”。
我是带着一肚子郁闷骑马下山的。尤其看到天色转晴,阳光初现,心中的委屈与不甘搞得我十分沮丧。随着海拔的降低,两位赵兄的头痛在迅速消减。旺堆察言观色,适时地提出绕道珍珠海。于是我们一行人跨过木桥,从冲古寺背后向珍珠海进发。冲古寺正在翻修,又是清晨,周围没有一个游客,只有居民的袅袅炊烟和几声鸡鸣冲破寂静。太阳的金色光芒从云层后透了出来,雾气散去了一些,仙乃日露出了半遮的真容。我们的惊呼声被旺堆的一句提醒打断了:“到了珍珠海,不能大声说话,这是我们的圣山。”雪山在蓝天的背景下展现着特有的圣洁与美丽。旺堆告诉我们,仙乃日代表的是观世音菩萨,山腰那一块块巨石是活佛的化身。他还告诉我们,周围大部分的雪山包括梅里雪山他都去过。我不由又重新打量这个皮肤黝黑的健壮小伙。与我们在山脚分手说再见时,旺堆的笑容很灿烂。当小马队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山林中时,我们批着几日来难得一见的阳光和满心的遗憾,离开了亚丁。

归程依依
回程的线路是稻城—理塘—雅江—八美—丹巴—日隆—成都。经过理塘时,因为不再赶时间,我们来到了甘孜州最大的喇嘛寺。寺庙里很空旷,没什么人,在大殿前遇到了三个小喇嘛。小喇嘛们很调皮,跟我们枪相机,还扒在车后跟着车跑。这些顽童也就是不到十岁的样子,毕竟还是天真烂漫的孩子,僧服压不住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到后来他们的侵犯渐渐升格,我们消受不起,赶紧上车逃跑。
从理塘一路翻山,沿路风景极美。正是夕阳斜照的时候,高原草甸在湛蓝的天空和白云的映衬下,展现出另人惊叹的壮阔与绮丽。当金色的阳光洒在连绵的山坡上,成群的牛羊静静地站立着倾听大自然的细语,我们深深地陶醉了。绵延的山坡上,各色无名的野花亲吻着绿毡般的草地。他们并不显眼,需细细观察才能体会到它们的存在。然而正是这些数不清的生命的精灵,让高原的春秋充满了色彩与魅力。有一种兰色的花我特别喜欢,因为不知道名字,我给它取名“高原蓝”。采了一朵夹在笔记本里,将它与高原的美丽共同珍藏。夕阳斜照下的草原绚烂得另人窒息,远处隐隐现着雪山的轮廓。天边,一道彩虹从山间拂袖起舞,七色光的编织给草原抹上了一笔水彩。
太阳下山了,我们的车也缓缓驶入峡谷中。峡谷中奔腾着不知名的河流,轻轻哼着潺潺的歌一路陪伴着我们。我忽然想起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恍惚中觉得溯流而下,是否就能到桃花源。在一路遐想和陶醉间,车子驶进了一个小县城,雅江到了。雅江不是桃花源,不过依山傍水,是一座舒适的小城市,用不到二十分钟就能步行走遍。小镇上的人们靠做点小买卖服务南来北往的过客维生。从言语和行为间,觉得山中的人们与我们生活的世界整整差了一个年代,时间在这里放慢了脚步。第二天早上,煮面的小妹告诉我,我们昨天顺流而下的是雅砻江的支流,雅砻江就在这里汇入金沙江。
9月3日清晨,从雅江出发,告别了金沙江口的古老小镇。河流将大山切开,我们在青山绿水间逆流而上。路边藏民家的苹果挂满了枝头,人们还用原始的方式生活着。河水宽阔处如涵碧玉,湍急处卷起千重浪花,带着河两岸千百年的沧桑不息地翻滚向前。
回程依然要经过新都桥。新都桥两边,成片的庄稼泛着金黄,坡上的树叶也开始泛出微微的黄色,金秋时节,这里一定很美。
塔公快到了。罗师傅说,这里是甘孜的佛教圣地。果不其然,还未走近,便看到漫山遍野到处插满了经幡,心中神圣之感油然而生。塔公寺规模极大,我们幸运地遇上了一年一度的开光仪式,喇嘛们盛装吹奏着法器饶整个寺庙转经。二楼藏经阁供着文成公主塑像,寺中喇嘛告诉我们,塔公寺是唐朝文成公主入藏时所建。打开一扇小门,藏经阁中供着的两尊佛祖像品相庄严,金身熠熠生辉,据说为镇寺之宝,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看守经阁的喇嘛告诉我们,若非今天开光,这两尊佛像是不轻易向世人展示的。
塔公草原的野花开得更盛,或许是善男信女们洒下的美好心愿吧。
中午在八美吃饭修车,罗师傅说,这里有些人家两兄弟娶同一个媳妇,目的是避免分家,呵呵,真有意思。
从八美往丹巴,路两边是茂盛的野生桦树林,随着山势攀升,一幅大自然与人文结合的至美画卷展现眼前:重重山峦下,四方的田地,石制的民居和炊烟烘托出一片祥和与宁静。沿着峡谷一路下行,偶见一幅“美男出浴图”。四个康巴汉子在路边温泉中洗浴,看到有人来,他们赶紧转身,露出光溜溜的屁股,仍忍不住回头好奇地看看我们。
这一段峡谷很险峻,黑色的绝壁和湍急的河流在视野中冲击着我。崖壁上,丛林掩映间,居然有两户人家,红、白、黄三色的建筑极富艺术性。后来听说,这一带的藏家建筑是整个地区最漂亮的。
车在山间走,人在画中行。路边偶有几户人家,都在门口种了一种火红色的花,在清山绿水间摇弋生辉。两岸的植被包裹着一层浓郁的绿,绿得让人透不过气来。穿行于绿影中的杨树林,恍似在梦中飘过。
河水汇流处,出现一块路牌,告诉我们刚才经过的是“牦牛谷天然盆景区”。
罗师傅在丹巴下车了,还真有点舍不得他。我们一一握手,留下他的电话。等秋天来的时候,我们也许还会来。
从丹巴往上,大渡河开阔起来。沿途山坡上有小片的藏寨,错落有致的民居镶嵌在绿色的树丛中,留在记忆深处。沿途的学童每见有车驶来,纷纷举手敬礼,我在前座大笑,还礼不迭。这些孩子脸上挂着纯真,在青山绿水间无忧无虑地打闹,比城里养尊处优的孩子何止快乐上百倍。多可爱的孩子,多幸福的孩子!
途经一座漂亮的藏寨旅店,门口的牌子告诉我们,女主人是去年甘孜州选出的“康巴之花”。我们参观了一下房间,整洁而极富民族特色,暗下决心,下回来一定要住一住这间藏庄。借机仔细端详了一下女主人,眉目间有几分姿色,只是在高原的日晒雨淋下,失去了娇媚。小院子收拾得很漂亮,露台周围种满了各色的花,两组竹制桌椅在露台上炫耀着川人特有的安逸与情趣。
一路行过金川,小赵同志突然举着地图小心翼翼地说:咱们好象走错了。晕菜!本应向东,我们居然已向北走了近一百公里。经研究,除了掉头回丹巴,没有任何办法。
回到丹巴,暮色初降,已是六点多钟。合议之下,决定放弃晚餐连夜赶路。今天不到日隆誓不罢休!
夜行大山,别有一番体验。暮色下,重重山峦黑黝黝地扑面压来,大河泛着银光,如小憩的巨龙盘亘在山间,准备投入夜的怀抱。此时的大山,神秘而苍凉。天色越来越黑,渐渐地,山水溶入了沉沉的夜色中,除了车灯光束所及的范围,周围已是漆黑一片。打开车窗,听到湍急的水流就在脚下哗哗作响,心中还真有些打鼓。远远地看见小金了。夹岸的山崖上灯火阑珊,好一座热闹的高山小镇。镇子里各种小铺林立。由于前面走错路的教训,我们一步三停,问了许多人。小镇的居民淳朴而热情,详详细细地指明了道路,临行还叮嘱我们一路小心。

四姑娘山下
夜宿日隆,第二天我们早早起床。因为要赶回成都,所以只能选择游览四姑娘山下的双桥沟。我们是旅游车站的第一批客人。虽然极不情愿,旅游车还是载着我们一车四个客人出发了。
因为下雨,沟内所有冠名的象形山我们都看不见。但褶皱形山脉在雾气的萦绕下,半露峥嵘,恍如仙境,有梦幻般的美丽。导游是个藏族小伙子,用标准普通话给我们作了一长串的解说。因为看不到什么山,任务也就基本完成。当他放下话筒与我们聊天时,普通话俨然没那么熟练,看样子前面那一大段完全是死记硬背的。
沙棘树是双桥沟的一大特色。虬劲的枝干赋予它秀逸的姿态,在云雾缭绕的朦胧山色下,带着沧桑与包容,千百年来静静地伫立着,见证着沟里藏民一代代的繁衍生息。
在沟顶遇到了两位意大利来的登山客。我们到达时,他们正在洗漱,地上的防潮垫还未及卷起。煤油炉上煮着一壶水,因为开着盖子,能看到里面放着绿茶叶。我笑了,西方人正用他们的方式在品尝着中国文化。两个英俊的汉子英文说得很好,告诉我他们来自意大利,要用一星期时间攀面前的这座雪山。此时,我从他们的眼中看到了征服大山渴望与冲动。

回到人间
从浓雾中顺利冲出了巴朗山,我们匆匆回程。在汶川境内遭遇修水库工程,天昏地暗、尘土飞扬,从青山绿水间走来的我们不禁慨叹人类的出现真是大自然的一场灾难。回想一路行程,奔腾的河流始终没有离开过我们,于是竟想起小说名《沿着河走》,且给此次出行命名“沿着河走”。

沙发
发表于 2005-8-6 09:31:00 | 只看该作者
好长呀,看不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05-8-7 17:23:00 | 只看该作者
我的梦 遗落在```
我的梦遗~~落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下水道
发表于 2005-8-8 09:22:00 | 只看该作者
唉,看到这些游记真是让人心动。
上次去云南差一点就去了稻城的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轻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沪ICP备13015411号-2|ASPCN防雷技术论坛.

GMT+8, 2025-5-18 01:0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