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难得大家都愿意把事情弄明白的。那我就讲讲吧。呵呵。 其实道理是很简单的。主要原因如下: 1、地网很才长而土壤电阻率分布的不均匀。原先的地网所在的区域土壤电阻率比新做的地网区域的土壤电阻率低且潮湿,这样复合后的地网的有效的利用系数被降低。也就是接地电阻低的区域在总地网中反到少了。那么接地电阻自然就高了。 2、地网埋深不一样。原先的地网的埋深比较深,因此它所处的位置比较潮湿。而新做的地网比较浅,那么它所处的位置比较干燥。在测量工频接地电阻的时候,电流极的电流仅在地表很浅的范围内传输。这样,等于原先的地网全部被屏蔽掉了。假如你新做的地网没有原先的长,没有原先的埋深深,没有原先的所处的区域的土壤电阻率低,那接地电阻能小才怪。 你改造后的地网所测的接地电阻值仅仅等于你后来做的地网的接地电阻值。不信,你将原先的地网和后来增加的地网断开,分别去测量,那么没改造前的接地电阻值等于原地网的;改造后的接地电阻值仅仅等于你后来做的这部分的。 3、改造后的非闭合接地网的长度超过该土壤电阻率下水平接地网的有效长度。新做的等于没有做,浪费掉了。而且它们之间还因为垂直接地体的存在而相互屏蔽,利用率大大降低。这样做了等于白做,做了不如不做。为这个我和刘继老爷子在北京专门做过实验。 以上结论都是针对“非闭合”接地网的,对于闭合接地网就不一样了。因此,虽然闭合接地网因为垂直接地体间相互屏蔽的效率比非闭合的接地网大,存在接地环路电流的影响,地网系数比较大,但是,对于“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地网埋深无法在同一平面同一高度的地区”“多种土壤电阻率地区”等等,其地网的总体接地电阻要比非闭合的地网小的多的多。 呵呵。大概就是这么些原因吧。还有些特殊环境下的特殊原因,一般也用不到,况且影响的力度也要小的多,比如降阻剂和土壤的PH值不兼容等,所以就不多说了。要说的话打的字就多了。哈哈。
前不久遇到个山上的工程,接地电阻越做越高,没做前8欧姆,做完12欧姆,没办法,把我拉到山上去,我看完,拿一根35平方导线直接把不闭合的接地网接成闭合的,让他再测量,结果不到5欧姆,我让他用扁钢埋深0.5米把地网焊接成闭合的,结果接地电阻才2欧姆。 我比较懒,一般不喜欢讲理论,只要教怎么解决问题怎么做就可以了。其实也没有多少人喜欢听公式,都不喜欢听我长篇大论,所以我到省心了:)所以他们解决了问题也不明白道理。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