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贴子最后由通天雷神在 2004/03/09 00:12am 第 3 次编辑]
3.2 SPD对核电磁脉冲的防护早在80年代,就有人开始设计和制造一种装置,通过线路设计和采用特殊元件,使其能承受强电磁脉冲,或者当其感受到核电磁脉冲时,靠此装置切断设备通路的方法,用以阻止核电磁脉冲的输入,来对核电磁脉冲进行防护。90年代后,由于SPD设备的不断更新和新元件的开发研制,这种技术逐渐走向成熟。 由于核电磁脉冲具有幅度大、作用时间短、频谱宽、作用范围广的特点,要对其进行有效防护,就需要依据其特点,对其进入设备的电源、信号线路安装专用的防护装置。该装置的响应时间必须小于10纳秒;工作频率应该在0到150兆赫现代军用电子设备使用的频段;尖峰抑制电压应大于100kV;电源线路脉冲电流泻放能力应大于100kA;外置天线馈线线路脉冲电流泻放能力应大于100kA;信号传输线路脉冲电流泻放能力应大于10kA。这样的参数对SPD设备的研制提出了重大的挑战。 依据核电磁脉冲特点及军用设备使用条件,可分为设备电源、外置通讯天线馈线、信号传输线三部分对核电磁脉冲进行防护。 (1) 设备电源的防护 电源线路的波阻抗Z为一常量,其大小决定于单位长度导线的电感和电容,它是一个具有阻抗的量纲,故称之为波阻抗,并用Z来表示。即: http://www.lightning.com.cn/uploadFiles/uploadFilesMD/ps3-2_040308113622.GIF (3-2) 架空导线的L0≈1.6×10-6 H/m,C0≈7×10-12 F/m,代入(3-2),可得架空线的波阻抗为470Ω。如果将电力电缆的L0和 C0代入,可得电力电缆的波阻抗为10~50Ω。 电磁波的能量密度包括电场分量能量密度和磁场分量能量密度。其场源总能量密度由下式确定: 电场分量能量密度(3-3) http://www.lightning.com.cn/uploadFiles/uploadFilesMD/ps3-3_040308113709.GIF 磁场分量能量密度(3-4) http://www.lightning.com.cn/uploadFiles/uploadFilesMD/ps3-4_040308113748.GIF 场源总能量密度 (3-5) http://www.lightning.com.cn/uploadFiles/uploadFilesMD/ps3-5_040308113945.GIF 核电磁脉冲的电场强度最大可达100kV/m,是无线电波电磁场的几百万倍。若以电力电缆的波阻抗为10~50Ω计算,依据其电场变化,其在10~20μs间的电源线路脉冲电流峰值将大于100kA。
因此,在对电源线路进行保护时,依据习惯上的SPD测试波形,其SPD需要注重3个参数:①其响应时间应小于10ns;②其1.2/50μs电压脉冲承受峰值应大于100kV;③其8/20μs电流脉冲承受峰值应大于100kA。这样的参数对SPD设备的要求是极为苛刻的,只有极少数的SPD设备可以达到。 (2)外置通讯天线馈线的防护 军用天线常采用八木定向天线。其输入阻抗为 Zin = 73.1+j42.5 (Ω)。天线的输入阻抗 Zin 定义为:天线输入端信号电压与信号电流之比。输入阻抗具有电阻分量 Rin 和电抗分量 Xin。即 Zin = Rin + j Xin 。电抗分量的存在会减少天线从馈线对信号功率的提取,因此,常把其长度缩短(3~5%),来消除其中的电抗分量。 现代军用电子设备使用的频段在几兆赫到100兆赫之间,是一个接受频率低且窄的频段。而依据核电磁脉冲的防护要求,期望得到一种响应时间小于10ns、电压脉冲承受峰值大于100kV、电流脉冲承受峰值大于100kA、工作频率在几兆赫到100兆赫之间的天馈线路SPD设备是很难的。 (3)信号传输线的防护 对于具有屏蔽层的,且屏蔽层良好接地的信号传输线路,其受核电磁脉冲的破坏要小于电源和外置通讯天线馈线线路,其对尖峰电压抑制能力大于20kV,脉冲电流泻放能力大于10kA。但因受工作频率的限制,其响应时间应小于1ns。这个要求使许多使用MOV、TVS、GDT元件的SPD产品的保护能力变得不可靠,只有使用响应皮秒级的SIDACtor元件的SPD产品才具有可靠的保护能力。并且对于SPD产品本身,其内部电路也应具备尖峰电压抑制和脉冲电流泻放两套分立的电路。这样品质的SPD产品,在目前国内的防雷产品中也只有极少数。 综上所述,屏蔽与接地是防护核电磁脉冲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使用SPD设备是可以有效的对核电磁脉冲武器进行电磁防护的。 2 结 论 核电磁脉冲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可怕,是无坚不摧、无孔不入的。只要了解了它的破坏机理,针对其幅度大、作用时间短、频谱宽、作用范围广的特点,可采用钢、铁、坡莫合金等高磁导率材料和合理的屏蔽体机构,对其进行屏蔽。对设备电源、信号线路安装专用的高性能SPD,核电磁脉冲也可以象雷电电磁脉冲、无线电干扰波、雷达波一样,根据电磁原理是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防护的。 参考文献 1 白同云、吕晓德编著.电磁兼容设计[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1. 2 王庆斌、刘萍、尤利文等.电磁干扰与电磁兼容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3 军用通信设备及系统安全要求(GJB663--89). 4 核电磁脉冲对兵器电子元件的破坏.物理探索[J]. 注:拙论发表于2004年第一期《防雷技术》,经ASP和余乃纵老先生校审,特表示感谢。感谢webfair安排的作业。文中如有不恰当的观点望网友指正。感谢万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