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CN防雷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轻松注册
查看: 5028|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建筑物综合防雷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7-20 15:2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试述建筑物综合防雷的设计

现代建筑物的综合防雷包括了直击雷、侧击雷、感应雷防护三大部分。建筑物防雷设施三大部分是从其对雷电的不同危害形式的防护功能上来区分的。

一套完善的防雷设施,为了实现其对不同雷害的防护目的,必须采取接闪、分流、屏蔽、均压、接地等技术措施。因此,建筑物防雷设施应包括接地体、引下线、避雷网格、避雷带、避雷针、均压环、等电位、避雷器等八个技术环节。

从设计到施工应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随建筑物一体化施工的直(侧)击雷防护设施,其设计的目的是保护建筑物本身不受雷电损害以及尽最大可能去减弱雷击时对建筑物内的电磁效应,同时为建筑物内部设备的感应雷防护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它的特点是与建筑工程的土建部分同步进行。第二阶段设计的目的是保护建筑物内的弱电设备安全,如通信系统、计算机系统、家用电气等,即建筑物防雷设施的感应雷防护部分,它的特点是与建筑工程设备安装同步进行。在第二阶段中应特别强调的是在安装计算机、通信设备等抗干扰(或过电压)能力比较低的电子设备前,首先必须弄清设备安装所在建筑物的直击雷防护设施的基本情况,包括:接闪器、网格、防雷接地体的形式及工频电阻值、等电位连接、引下线分布、动力进线形式、高低压避雷器安装等情况;高层建筑还要了解均压环和玻璃幕墙接地的形式及过渡电阻值等基本设计参数,才能确定机房的位置,缆线的分布,接地系统的形式和限压分流等技术方案。否则,脱离实际的设计将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沙发
发表于 2004-7-24 09:24:0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为什么非要用GB50057标准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04-7-25 12:27:00 | 只看该作者
大桥不是建构筑物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下水道
发表于 2004-7-26 08:10:00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还是多找个这方面的标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4-7-26 12:44:00 | 只看该作者
下面引用由呆鸟2004/07/25 12:27pm 发表的内容:
大桥不是建构筑物吗?

是。但是,桥梁本身有它自己的防雷方面的标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4-7-26 21:57:00 | 只看该作者
GB50057-94(2000)基本上反映了防雷规范的全部,只是难吃透,有些洋理论似是而非,在保护范围方面仍按50年代的经济观考虑,防雷电二次效应也是如此,有点守旧和八股的味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4-7-27 10:07:00 | 只看该作者
下面引用由ccy38402004/07/26 09:57pm 发表的内容:
GB50057-94(2000)基本上反映了防雷规范的全部,只是难吃透,有些洋理论似是而非,在保护范围方面仍按50年代的经济观考虑,防雷电二次效应也是如此,有点守旧和八股的味道.

如果说是对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那么需要参考的是GB 19271-2003标准。而不是GB50057-94(2000)标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4-7-27 13:17:00 | 只看该作者
真正的对雷电电磁脉冲防护还没有一本规范将其说透.回击的瞬间产生的电磁辐射似乎关注的不够.近距离接闪造成的破坏也似乎缺乏充分的认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4-7-28 12:28:0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1:应该说,在没有确实的资料可以证明理论模型的错误前,这样的认识已经够了。况且,对首次雷击在本质上有争议。

关于2:雷电本身的各种破坏效应众多,不仅仅是电磁脉冲而已。如谈破坏,不应该在‘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这一部分,而应该在‘风险评估’那一部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4-7-29 14:43:00 | 只看该作者
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轻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沪ICP备13015411号-2|ASPCN防雷技术论坛.

GMT+8, 2024-6-24 02:5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