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远的徕卡 文:李江树 2003年1月,历时18年的徕卡M6停产。2月下旬,徕卡开始销售最后999台机身刻有“1984~2002”字样的M6,自此,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徕卡M6在它的故乡终老乡梓。这一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发了世界各地许多摄影家、徕卡的研究者爱好者的叹惋。 徕卡的历程就是平视取景相机制造史的历程。就是现代报道摄影的历程。作为第一代真正成功的35mm相机的活水源头,90年来,徕卡历经了水与火的试炼,经历了动乱、饥荒、天灾、战祸,经历了强暴与铁血,探险与牺牲。徕卡乌黑通透的紫红色镜头去蔽、无遮、澄明、敝亮,它截留并坐实了社会历史,文化人类,宇宙之大,昆虫之微。它凝聚了几代人心灵的悸动和他们聚散随风、游弋飘飞的心绪。徕卡创造了奇迹同时也摆脱了奇迹——它所定格的胶片令全球数以亿计的庸常平凡的人群走入了历史。 1913年,由奥斯卡•巴纳克博士研制的世界上第一台具有塔基性质的135相机——42mm,f 4.5镜头,1/40秒速度的原型徕卡,现如今以年200万马克的保险额,存放在徕卡相机博物馆。每年,都有许多人前往参观,并在它面前脱帽致敬——这台原型徕卡所涵藏的技术美学和工艺产品中所饱浸的人文精神,令每一位参观者心中杂糅交汇着一种宗仰崇敬的心绪。 1925年,徕卡推出了没有测距装置的徕长Ⅰ型。7年后徕卡Ⅱ型实现了“联动测距”。事实上,徕卡Ⅱ型的最重要意义在于可更换镜头的L39螺纹卡口,如同格林威治时间一样,直至今天,它仍是全球公认的一个标准。 徕长ⅢC型出现于1940年。它的机械性能经过了多项改良,其联动测距系统也更趋完善。它的镜头卡座不是用螺钉拧在机身前脸上的,而是一体铸造。这样它就可以承载更长更重的镜头了。从1940年到20世纪50年代这一期间,徕卡ⅢC是最好的135相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共同珍爱徕卡相机的巴顿将军和“沙漠之狐”隆美尔各自立于战车,用这玲珑就手的器物向对方的阵地拍摄。 今天,你完全可以忽略徕卡ⅢC的实用性。数码时代,欧洲喜欢保持绅士风度的男人喜欢在公共场合挂一部徕卡ⅢC,这就像外祖母留下来的祖母绿宝石项链,坠在女人脖颈上,这女人会因这年代久远的项链而显得沉稳、高贵、静穆、端庄。徕卡ⅢC古雅、纤巧,褪色磨光的皮套放散着绵长的历史感和悠远的桑沧感——传统超越了时尚,获得的将是一种永恒的文化价值。中国的一些摄影记者找到了一个窍门,在参加欧洲体育比赛或重大事件的采访时,常常会因抢不到好的位置而与国外记者发生争执。但你如果胸前挂着一部徕卡,尽管可能派不上用场,但对方看到你胸前的徕卡会对你表示友好。 1954年出品的徕卡M3是徕卡火炬家族中的蚌中珍珠,它的革命性突破在于两个合并和两项革新:把慢速快门盘与快速快门盘合为一盘,使操作变得顺畅。把取景与测距两窗合为一窗,使拍摄更为快捷;两项革新:螺纹卡口改成了插刀卡口,卷片板手替代了把拇指、食指捻出膙子的麻纹卷片钮。现在看来这似乎不是一件什么了不得的事,但在世界相机制造史上,它的意义却是震古烁今、石破天惊的。自徕卡M3以降,几手所有徕卡的摹本都依寻了M3这几个基本准则。 20世纪60~70年代,是单镜头反光相机尚未成熟的年代,M3独步全球,是多数最重要的摄影家、新闻记者的标配相机。尼康S-2平视取景型则是辅助机。越战中的记者多为这样的塔配。可靠性是摄影家出行前最重要的考虑。在大量拍摄的情况下,尼康、佳能的可靠性在5~10年,而M3在高频使用了40年后依然完好。 70年代以后,日本的单镜头反光相机已经成熟,但徕卡仍坚守着“旁轴取景”的阵地,所推出的M2、M4不过是M3所衍生出来的简化版本。1971年出品的M5是世界上第一台旁轴取景TTL相机。其生产量很小,只有4万部。除却“TTL”,其它技术也未见突破。M3的巅峰时代过去了,这一情形一直持续了30年,直到1984年M6的出现才告结束。 我们检测1998年9月推出的M6TTL,发现由机内数字电路所控制曝光的精准度竟与R8毫厘不差。而它的快门释放时滞也只有20毫秒(尼康F5为47毫秒,佳能EOS—IV为57毫秒)。用黄铜制作底盖,用锌铝合金整体压铸的机壳坚实厚重。斜向的退片轮设计是为了更好地抵抗冲击和压力。 2002年,M7面世。它与M6外形尺寸并无二致。它仍沿着1925年生产的徕长Ⅰ型的操作理念。改由电子控制的横走式焦平面机械快门依旧是那么柔滑、宁静,它前方1.5米处的噪音不大于1.5分贝。与许多猜测不同,M7虽然由机械改为电子,但在全世界各种相机都使用铰链式“大开门”的情况下,徕卡厂根本不理会业界人士和用家的指责,它仍坚持围壳金属结构的“小开门”。的确,底盖一旦装好,用力将徕卡摔向水泥地,底盖绝不会松脱。有摄影家从腾格里沙漠拍摄回来,从尼康F5中倒出了一小瓶盖沙子,而徕卡M6中却找不到一丁点沙沫。至于上片速度,经许多专家证实,操作熟练,“小开门”并不比“大开门”慢。 徕茨、蔡司•依康、禄莱、罗敦斯德、施奈德、爱克发、福伦达、依哈哥这些德国光学、照相机企业在19世纪末就建立起了自己最初的根基。在众多企业中,徕卡无可置疑地被置于第一洪炉的地位。徕卡的意义不在于制造了一部旁轴取景照相机,而在于启迪了好几代相机设计家。 徕卡的巨大成功刺激了蔡司公司。1932年,蔡司公司推出了康泰克斯Ⅰ型135联动测距仪式旁轴取景相机。二战初期,康泰克斯Ⅱ型、Ⅲ型已经可以与徕卡分庭抗礼了。蔡司公司在光学上有自己的优势,甚至可以说当今人类所能制作出的最好的光学镜头是蔡司镜头。徕卡与蔡司在光学玻璃的制作中都有各自的传承和相互保密的配方,如熔融玻璃时投入的三百种以上的化学原料,冷却的处理方式,毛坯的成形,研磨镜片的泥液,镀膜的蒸熏……徕卡公司使用极为昂贵的耐高温耐腐蚀的白金熔炉对玻璃溶液进行搅拌和退火。其他厂家采用高温镀膜,而徕卡公司则用低温镀膜。低温镀膜有着更好的抗磨擦、抗眩光和吸收紫外线的能力。你能看到你就能拍到,你没有看到你也能拍到——徕卡最经典的镜头甚至能把阴影处人眼分辨不出的极为潜隐的过渡层次传递到胶片上。这与光波有关,徕卡镜头对蓝紫色尤为敏感,而影像暗部与蓝紫色同属短波光。 徕卡与蔡司的镜头孰优孰劣,这是专家长期探讨的问题。然而,对于这两个世界顶尖级的厂家,这个立论就错了。并不存在孰优孰劣,只凸突和彰显着各自的特色。蔡司镜头拍出的东西像油画般浓郁、浏亮、丰沛;徕卡镜头拍出的东西更接近国画:纯净、润泽、温婉,有着水墨晕染出的最为丰富的灰色阶。 1965年,徕卡推出R系统。20世纪70年代,旁轴取景相机式微,这一情景逼迫着徕卡与日本人合作,引进美能达技术,开发出R4、R5、R6.2、R7、R8和2002年出品的顶级机R9,以应对尼康和佳能的自动对焦单反相机。然而,徕卡的意义不在于R系统。R系统并不能光大徕卡,它也无法与尼康F5、佳能EOS—IV较一日之短长。永远的徕卡的潜文本只能是徕卡M系列。 单镜头反光相机的优势是在200mm以上的镜头中体现的。基于旁轴取景相机“对焦精度恒定,测量基线统一”的特点,在镜头焦距短于135mm时,135旁轴取景的对焦精度要比单反相机高出数倍;且镜头越短,影像清晰度的差别越大。 2000年,徕卡推出了1923年徕卡O型相机的仿制品。当时,设计师赴黑森州威兹勒小镇的郊外徕卡库房。这里的高大铁架上,按年代码放着上千件模具。徕卡80余年来的秘密尽在于此(二战时盟军没有对徕卡厂进行轰炸,而蔡司厂却几乎被夷为平地)。设计师翻出尘封了77年的模具和图纸。生产时严格地依循着1923年时O型徕长的每一个细节,除了镜头镀膜使用了最新的蒸薰工艺,其它制作一如昔年。有人就此相机问徕卡总裁柯亨(Cohn):“你们生产如此复古的相机是否想以摄影作为一种深思的方式?”柯亨回答:“这是我最初的想法。其实我一直觉得现在的摄影似乎缺少一点什么。透过这台相机,摄影家必须回到原始的摄影状态;他必须是一位善于思考的人,必须考虑到光、距离、速度等一系列关系,然后通过相机将这些要素整合为一帧图像。图像真正的主宰是摄影家,而不是一台全自动照相机。” 今天,M6的模具、图纸已被置放在威兹勒徕卡库房的大铁架上,然而M6所代表的一种思想和精神却不会被封存。真正有价值的传统永远会超越时尚。经典的意义就在于不会简单地追随时尚,甚至不会追随时代而随波伏动。这就尤如一个人,他应该坚持一种永生不变的东西,比如友爱、怜悯、牺牲、互助,否则,他将毫无价值。 随着CCD与C-MOS技术的发展,1000万以上像素的数码相机已经问世。存储是无限的,摄影者可以无所顾忌地快门,但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因为过于方便、迅捷,摄影者很容易处于一种心态的浮躁与心态的狂欢。概率上的优势使他们放弃了对每一格的沉思与谨严。“我们的生活的机械化和非人性化,这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灾难性副产品。”(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利用新技术,但必须对新技术保持警觉,否则,早晚有一天人类会因盲目的进步而使自己彻底崩盘。从这个意义上着眼,充讱着古典主义、人文情神和人性意味的徕卡及此一类浸透着传统工业精髓的相机不会也不可能消失,它们将一如既往地为人的自主性操作提供更广大的空间。它们是对科学主义、工业主义和“技术上升为统治原则”的一种平衡,一个制约。它们将始终成为与数码相机平衡向前发展的两条线索。这一点,正是以徕卡M系列为代表的传统相机继续存在下去的理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