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CN防雷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轻松注册
查看: 8328|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大防雷误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10:11:51 | 只看该作者
总结的不错,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1-8-11 06:50:33 | 只看该作者
避雷针有什么不好吗?不要只迷信避雷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1-8-11 08:19:32 | 只看该作者
就怕打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下水道
发表于 2011-8-10 16:03:28 | 只看该作者
嗯。分析得还是挺实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8-9 16:52:00 | 只看该作者
不错!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1-8-9 14:31: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防雷避雷这个话题天天都在谈,但是每年因雷击造成的损失仍然存在,究其原因,防雷公司认为存在以下四大防雷误区。
防雷误区1:不少人认为遭雷击是小概率事件,尤其在城市,因雷击身亡的案例很少见,况且现代技术这么发达,一般雷电不会造成什么损害。
目前电子技术在城市生活中应用广泛,人们也很依赖电子技术,但它们正是雷电天气中最脆弱的一环,比如小区门禁、电梯和其他的监控设施。雷击小能损坏家中电器,雷击大能造成城市公共系统的瘫痪。纵然不考虑经济方面的损失,生命宝贵,遭受任何不测都是不可挽回的。
防雷误区2:迷信避雷针
现在很多房顶都设置了避雷针等装置。难道有了这些防雷装置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当然不是。人们惯常提到的雷击主要指的是直接雷击,是指雷电直接打到楼房、树木或人身上。雷电“喜爱”在尖端放电,避雷针等防雷产品正是利用了雷电的这一习性,通过接闪(吸引闪电)、分流、接地将雷电导入地下,从而解除楼房的危险。但是这样做的效用只是保护楼体本身,并不能保证住户的绝对安全。除了直击雷,高层建筑还可能受到侧击雷的影响。此外,雷击改变磁场导致的感应雷是造成家电受损的重要元凶。
此外,容易被忽视的一点是,防雷装置也有其使用安全问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普通场所的防雷装置应当实行定期检查制度,每年一次;爆炸危险环境区域则应半年一次。如果不重视年检,防雷装置就可能形同虚设。
防雷误区3:引雷入室
有些人在阳台或室外的墙壁上设置天线、无线锅等信号接收器包括伸出阳台的晾衣架,这些设备在雷雨天气很容易引雷入室。裸露在外的电线、金属管道也可能成为雷电便捷的导体。交叉布局的电线是雷击起火的重大隐患,老旧小区里交叉如蜘蛛网的架空线附近一旦有落雷击中后果不堪设想。现在许多居民家里都盛行安装防盗门窗,雷雨交加时,一旦附近有落地雷发生,这种铁制或钢制的防盗门窗有时就会因磁场感应而带上电,接触者就易因接触电流而受雷击。
防雷误区4:盲目恐慌
不少人认为在雷雨天气,室内都不能接打手机或者收听MP3,否则会引雷上身。其实在室内打手机或接听无绳电话理论上不可能招致雷击事件的发生,听MP3也是同样的道理。但在户外就不一样了,手机本身就含有金属构件,有导雷的危险,因此雷雨天气应尽量避免在室外使用含金属构件的物品。
在此提醒大家要走出上述四大防雷误区,众志成城,让我们一起了解更多防雷知识及防雷器防雷的原理,共创美好家园!
7
发表于 2011-8-27 23:03:33 | 只看该作者
可我看过新闻 一个年轻的农民工在雷雨天 室内听手机 被雷击致死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1-8-30 10:17:17 | 只看该作者
大胡子``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1-10-19 11:08:44 | 只看该作者
xilankapu 发表于 2011-8-27 23:03
可我看过新闻 一个年轻的农民工在雷雨天 室内听手机 被雷击致死啊....

这个新闻来路大概是:爆料人——新闻记者——防雷专家——媒体传播。这中间环节肯定有不懂装懂的,自以为是的,上网搜下就把有争议的防雷贴士当真理了,我相信他是否在室内打手机和雷击致死没有直接联系。中国现状就是专家=“专家”,不管是某防雷公司还是当地防雷中心都有老多老多人在里面鱼目混珠,包括我自己在内,反正你不一定说的是对的,但一定要表现得比外行懂。这就是专家之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1-12-19 10:12:08 | 只看该作者
呵呵,看看学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轻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沪ICP备13015411号-2|ASPCN防雷技术论坛.

GMT+8, 2024-12-22 15:1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