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CN防雷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轻松注册
查看: 12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冬雷震震夏雨雪”释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7-13 09:05: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汉古诗中有一首《上邪》的诗: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诗中女子列举了导致分手的五种因素。从中可以看出,冬天打雷、夏天下雪与山无陵、江水为竭、天地合一起,被列为不可能发生的自然现象。   11月上旬,北京、天津和河北普降大雪,并伴有隆隆的雷声。临近“立冬”出现这种罕见的天气现象,人们纷纷议论,甚至出现了一些不利于稳定的谣言。   气象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冬天打雷、夏天下雪属于特定条件下天气现象,虽然异常,绝非不祥之兆。   为何出现“冬打雷”   冬天打雷,俗称“冬打雷”,并不是今年才出现,近几年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发生过。据中央气象台副台长姚学祥介绍,雷电的形成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即空气中要有充足的水汽,要有使暖湿空气上升的动力,空气要能产生剧烈的上下对流运动。春夏为什么多雷电呢?这是因为暖湿气流活跃,空气潮湿,同时太阳辐射强烈,近地面空气不断受热而上升,形成强烈的上下对流,这样就易出现雷电现象。而在冬季,受大陆冷气团控制,空气寒冷而干燥,加之太阳辐射弱,空气不易形成剧烈对流,很少出现雷电现象。但是,当出现强盛的暖湿空气北上,遇上冷空气被迫抬升后,也会产生强烈对流,到一定强度就会出现雷电现象,在暖湿气流特别强、对流特别旺盛的情况下,还可降雹。   姚学祥认为,雷暴的产生不是取决于温度本身,而是取决于温度的上下分布。夏天地面温度高,对流比较强烈,容易产生雷暴;冬天的降水不是强对流降水,比较稳定,但如果上面的温度和下面的温度差达到一定值时,也能形成强对流,产生雷暴。因为下层空气相对暖和湿,就会产生浮力,破坏大气的稳定性。   今年11月上旬,北京、天津和河北等地受异常强盛的暖湿气流影响,又有强冷空气南下,低层暖而潮湿的空气被强迫抬升,产生了强烈的对流,为雷电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也就在“立冬”前一日的夜间出现了“冬打雷”。   姚学祥补充说,这样的天气在北京等地少见,而在加拿大多伦多的冬天就经常出现“雷暴雪”。说明“冬打雷”不过是一种天气现象,跟兆头无关。   为何出现“六月雪”   元代戏剧大师关汉卿在《窦娥冤》中写道:良家女子窦娥受冤枉,于暑热的六月被押赴刑场问斩。这起冤案感动了苍天,下了一场大雪。“六月飞雪”的故事于是流传下来。   夏天真能下雪吗?当然能!1947年6月4日,莫斯科气温骤降,开始时,天上下着毛毛细雨,后来转成片片雪花。5日,继续大雪纷飞。1982年7月24日,印度尼西亚伊里安岛上的一个小村下了一天的大雪。由于地处赤道,该地常年不见雪影,人们没有御寒的准备。因此许多人不得不全身涂上猪油来避寒。   在我国,1958年,新疆乌鲁木齐出现过“六月雪”;1987年6月5日,张家口地区下了一场大雪,48小时降温12℃;今年刚入夏,拉萨下起了让许多人始料不及的大雪,而在历史上,拉萨夏日降雪的最晚记录是6月19日。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在人们的印象里,雪花是冬天的精灵,与严寒为伴,但夏天也有可能飘雪。姚学祥说,云是由冰晶和水滴组成的,夏天地面比较暖,但如果近地面往上的一段距离比较冷,冰晶在下降过程中来不及化掉,就有可能下雪。当然,这种现象不多见,如果出现了,不要大惊小怪,它是特定条件下奇特的天气现象。   客观认识异常天气   在古时,由于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有限,古人认为一切天象变化皆与人事相通,诸如白天昏暗、夜晚明亮、山岭崩裂、河流干涸、冬天打雷、夏天降雪、气候失常、南冷北暖,都会被当作是某种征兆。   宋代的真宗皇帝就曾利用人们这种心理,在长达14年的时间里,自欺欺人地伪造出“天书”。每当“天书”降临,百官争言祥瑞。唯有龙图阁侍制孙某对真宗说:“我听过一句话:‘天何言哉!’天连话都不会说,怎么会有书呢?”他还一针见血地揭露群臣的丑态:“现在见到一只野雕、山鹿就当成祥瑞奏报,连冬天打雷这类事情也要作为吉兆称贺,而在背地里取笑的人有的是。”   今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我们应破除迷信思想,以科学的视角客观面对这些奇特的天气现象。[color=red]本文的真实发布时间与本贴发布时间可能不一致,请留意!:[/colo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轻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沪ICP备13015411号-2|ASPCN防雷技术论坛.

GMT+8, 2024-5-19 02:3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