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自:
好文采
修复现场。 包康轩 摄摘自:
好文采
6500万年前的恐龙将“站”起来
东阳恐龙化石预计6月份修复完工,与市民见面
□通讯员 胡灵敏
本报驻金华记者 刘伟
早报讯 “去年9月发现的恐龙化石室内修复工作目前已经取得了新的进展。修复好以后,这只恐龙应该是一个高6米、体长15米的庞然大物。”
昨天下午,东阳市文物办主任陈荣军告诉记者,如果进展顺利,这头生活在6500万年前的庞然大物将在今年6月份“站起来”,与广大老百姓见面。
种荞麦发现恐龙化石
去年9月1日,东阳市白云街道白殿小区居民李永财在小区边的胡公山西侧种荞麦。不经意间地一个回头,他竟发现了一段奇异的红褐色“骨头”。
经省自然博物馆专家认定,这段骨头是恐龙椎骨化石,而且是我省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好的恐龙化石之一,也是华东地区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完整的恐龙化石。(本报曾作详细报道)
后来经过20多天的艰苦挖掘,工作人员将包含恐龙化石的整个土层块从山体上剥离出来,并用石膏整体打包后,运到东阳市博物馆进行室内修复。
已画出完整骨骼图形
“在室内,我们专门为恐龙化石腾出了场所,并邀请了省自然博物馆和重庆市自然博物馆的古生物专家与我们文物办工作人员一起共同修复恐龙化石。”陈荣军说。
据陈荣军介绍,经过工作人员3个多月的努力,恐龙化石的大部分骨骼化石已从泥土里分离出来。恐龙背部的脊椎、大腿骨骼,尾巴上的部分椎体骨骼,腰带和坐骨骨骼等均已完好呈现,化石不仅连续完好,而且纹理清晰。
根据化石大小比例,考古人员已画出整条恐龙的骨骼效果图,并利用雕塑泥,正将缺失的头部、颈部、尾部、小腿以及脚掌骨骼逐块制作模型,然后根据模型制造模具,利用模具,以玻璃钢为材料,制作拼装骨骼模型。
最后,对玻璃钢模型进行着色。等所有骨骼配齐后,进行整体拼装。
可能命名为“东阳龙”
随着恐龙骨骼修复工作的推进,有关恐龙属种问题的研究也在进一步深入中。
“这条恐龙基本确定属于蜥脚类草食性巨龙科恐龙。”来自重庆自然博物馆的古生物学专家张奕宏认为,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这条恐龙具有许多新特征,是其他地方发现的恐龙身上所没有的,所以经过有关程序,最后被命名为“东阳龙”的可能性较大。
“这也意味着恐龙家族将增添新成员,如果世界上其他地方发现同种恐龙化石,也都将归入到这个种类。”专家说。
摘自:
好文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