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强对流天气相对集中,雷声特别响,给人的感觉是今年的雷特别多又特别猛。”市气象台台长崔少萍介绍说,根据气象记录,历史上惠州曾经有一年的强对流天气更集中,有过1个月发生26天雷暴的记录。 6月以来,市气象台和市防雷所就接到100多个咨询如何预防雷击的电话。市防雷所所长陈雷文说,如果全社会有足够的防雷安全意识,雷击这一灾害是完全可以防御的。
雷暴记录:惠州雷暴天气主要出现在4至9月
雷电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我市所处的华南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高居全国之首。因此,了解雷电的规律,掌握正确的预防措施和自救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雷暴天气主要出现在4至9月,我市4至9月雷暴日数占全年总雷暴日数的90%以上。据历史资料统计,我市年平均雷暴日数为81.8天,历史上一年12个月均有雷暴记录,但一般而言,初雷平均出现在2月末,终雷平均出现在10月中。2007年我市三、四、五月的雷暴日数分别为2天、9天和10天,进入6月以来,只有6月3日没有雷暴。
今年情况:雷击事故频发,至今已发生20多宗
崔少萍介绍说,雷暴属于强对流天气的一种,雷声本身无伤害作用。雷声是闪电成百万伏的电流碰击所造成的空气热膨胀爆炸而形成的,听见雷声时,闪电已经发生。闪电总是蜿蜒曲折沿着电阻最小的路径行进。一般来说,突出的高大物体易遭受雷击。
近期,我市的强对流天气明显,雷雨增多,雷击事故频发。截至6月10日,今年全市共发生雷击事故20多宗,死亡1人,直接经济损失达21.4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陈雷文说,在雷雨中遭雷击的可能性很小,不过,雷电交加现象不能完全准确预测,所以应小心防范,减少危险。
户外防雷:打雷时切忌赤足或狂奔
崔少萍说,气象台发布的雷雨大风预警信号由低到高依次分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4级。这些信号的发布,是提醒人们要设法到安全的地方避雷雨,出外要预防雷击,在家要关门窗,不要站在楼顶上,要防“雷打出头物”。
陈雷文说,只要掌握一些防雷的小常识,我们也可以对“雷公”说“不”。他建议,夏季外出最好携带非金属的防雨用具,如塑料雨衣、木柄或塑料柄雨伞。旷野中避雷时最好将身上金属物摘下,放在几米之外。打雷时切忌赤足行走或狂奔,因为步子迈得越大,通过身体的跨步电压越大,伤害越大。不要随便在楼顶或屋顶设置金属天线、晒衣铁丝等。
陈雷文还说,寻找避雷场所时,可选择装有避雷针、钢架或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物,但是注意不要靠近防雷装置。若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可以蹲下,两脚并拢,双手抱膝,尽量降低身体重心,减少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如能立即披上塑料雨衣,防雷效果更好。
雷雨天气时,不要接触天线、煤气管道、铁丝网、金属窗、建筑物外墙等;远离带电设备;不要赤脚站在水泥地上,更不要在雷电交加时用喷头洗澡。
家电防雷:电器不宜靠近外墙,避免间接雷击
陈雷文介绍说,在频繁的雷电灾害威胁下,人们对家电的防雷措施似乎还不足。据统计,我市每年受雷击损坏最频繁的就是家用电器。
他说在一般人眼里,只要楼顶安装了避雷针,把雷电引入大地,家里就万事大吉了。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避雷针固然可以保护家电免遭直接雷击,但是家电的损坏绝大部分是来自于间接雷击,也就是通常说的感应雷。因此,陈雷文建议,大厦安装的避雷针、避雷带和避雷网,要能预防直击雷和感应雷,所采用材料一定要精密。市民家用彩电、音响、影碟机等电器设备不宜靠近外墙。其电源、有线电视、电话、网络等线路的入室线路尽量采用套金属管埋地敷设,注意合理布线,同时还应在各种线路端加装避雷器,对从线路上侵入的感应电压进行分流限压。在家防雷最好把家用电器的电源切断,并拔掉电源插头;不要接打固定电话。
他说,雷电灾害虽是天灾,但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人祸,如果全社会有足够的防雷安全意识,这一灾害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特别注意:打雷时别接打手机,驾车时紧闭车窗
金属框眼镜一定要拿下来:要把带在身上的一切金属物拿下放在背包中,尤其金属框眼镜一定要拿下来。
不要接打手机:尽量不要使用设有外接天线的收音机和电视机,不要接打手机,身处空旷地带最好关闭手机。
不宜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锄头等:应立即停止高尔夫球、足球、攀登、钓鱼、游泳等户外活动。 要避免开摩托车、骑自行车在雷雨中狂奔:人乘坐在汽车内一般不会遭遇雷电袭击,因为汽车是一个封闭的金属体,具有很好的防雷电功能,一些油车后面拖着一条铁链,也是一种防雷设备。驾车遭遇雷电时,要关好车门车窗,切勿将头手伸出窗外。
高压电线遭雷击落地时要跳离:高压电线遭雷击落地时近旁的人要保持高度警觉,当心地面“跨步电压”的电击。逃离时的正确方法是双脚并拢,跳着离开危险地带。
当您头发竖起或皮肤发生显著颤动时立即蹲下:头发竖起或皮肤发生显著颤动时是受到电击的表现,要立即蹲下,尽量降低自己的高度;同时将双脚并拢,向前弯曲,双手抱膝坐下,让双脚和臀部与地面接触,而手或臂不接地面,可减轻其伤害程度。
本报记者吕 明 通讯员杨 柳 李明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