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CN防雷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轻松注册
楼主: 雷震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盾牌防雷产品的使用调查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04-10-14 17:25:00 | 只看该作者
ABB、ABC、ASP、BLB、BVB、CITEL、CYLIX、DEHN、DUVAL-MESSIEN、EFI、ERICO、FRANKLIN、FURSE、GBF、GERMANN、HELITA、HW、INGESCO、ISKRAZASCITE、JINGDA、JOSLYN、KANSAI、K.T、LEUTRON、LPI、MCG、MGE、NEXTEK、NIMBUS、OBO、OUBUT、PANAMAX、PHOENIX、—QUNLEI—、REDON、SIEMENS、SOULE、TEK、THINKER、UNITECH、VALLION、VOLE、WILCAN、XS、XIERLI、XIT、ZSELA、ZG、ZT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04-10-15 09:30:00 | 只看该作者
下面引用由通天雷神2004/10/14 03:03pm 发表的内容:
我只见过传输所的报告。需要用测试数据减空导线传输时间。


判定标准是什么

如果 反映时间 = t2-t1

那么t1 取哪个点?
那么t2 又取哪个点?

在哪一个标准或者定义中对此有定义

如果定义都没有或者每家都不一样,测试有什么意义??

电脑比西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04-10-15 16:01:00 | 只看该作者
老兄啊,西安传输研究所做压敏的响应时间的实验就是这么做啊。

2000米空载导线5次脉冲回波时间平均值为T1;接入MOV后,5次脉冲回波时间平均值为T2;[T2-T1]/2就是响应时间参数了。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实验方法是写在IEEE C42附录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04-10-15 17:07:0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实验方法是写在IEEE C42附录里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你记错了 ,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04-10-15 18:01:00 | 只看该作者
开玩笑,老大自然不会记错。

1998年和2000年先后发表的关于电涌保护器的重要国际技术标准,IEC61643-1和IEC61643-21都没有提及响应时间。

2000年发表的IEEE标准C62.62第7.12条款对此作了明确的说明:"SPD对冲击电压波前的响应特性,依赖于侵入波的上升速率、冲击源阻抗、保护器件内部电抗的作用,以及抑制元件内部导电机理所决定的响应特性。

换句话说, 对波前的响应,除了受抑制元件响应速度的影响外,更多地受包括连结线阻抗在内的试验线路状态的制约。此外,在规定条件下测得的相应电压的峰值,对冲击保护目的而言,才是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特征。因此,对于本标准所述器件的典型应用而言,对波前的响应,被认为是一个可能引起误导的且没有必要的技术要求。因此,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对波前响应不规定技术要求,也不进行试验、测量、计算或认证。"
  
美国GE公司实际测量了压敏电阻抑制冲击电压的过程,得出的结论是压敏电阻在不到1ns的时间内即对冲击电压发生抑制作用,其原因是因为压敏电阻的导电机理与其它半导体器件相类似,所以本质上是很快的,即使在ns范围内页看不到明显的响应滞后。在实用中,引线和连结线的电感,完全抹杀了压敏电阻的快速响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04-10-15 18:03:00 | 只看该作者
不过IEEE C62.41-1992中的确有关于响应时间的测试实验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04-10-16 09:26:00 | 只看该作者

贴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04-10-16 09:55:00 | 只看该作者
用压敏电阻构成的SPD响应时间r≤25ns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技术标准IEEEC62.33-1982[2]中定义的响应时间,它是一个用来表征‘过冲’特性的物理量,与通常意义上的响应时间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个概念。为了说明这一点,下面将IEEEC62.33-1982第6.3条款引述如下。

IEEE C62.33(6.3)电压过冲(UOS)。在冲击电流波前很陡、数值又很大时,测量带引线压敏电阻的限制电压的结果表明,它大于以8/20标准波时的限制电压。这种电压增量UOS称作‘过冲’。

尽管压敏电阻材料本身对陡冲击的响应时间有所不同,但差别不大。造成过冲的主要原因是在器件的载流引线周围建立起了磁场,该此磁场在器件引线和被保护线路之间的环路中,或者在引线与模拟被保护线路的测量电路之间的环路感应出电压。
  
在典型的使用情况下,一定的引线长度是不可避免的,这种附加电压将加在压敏电阻器后面的被保护线路上,所以在冲击波波前很陡而数值又很大的条件下测量限制电压时,必须认识到电压过冲对于引线长度和环路耦合的依赖关系,而不能把过冲作为器件内在的特性来看待。

近几年来发表的国际电工委员会关于SPD的技术标准IEC61643-1和IEC6163-21都没有引入响应时间这一参数:IEEE技术标准C62.62-2000更明确指出:波前响应的技术要求对SPD的典型应用而言是没有必要的,可能引起技术要求上的误导,因此如无特别要求,不规定该技术要求,也不进行试验、测量、计算或其他认证。

这是因为:

(1) 对于冲击保护这一目的而言,在规定条件下测得的限制电压,才是十分重要的特性。
(2) SPD对波前的响应特性不仅与SPD的内部电抗以及对冲击电压起限制作用的非线性元件的导电机理有关,还与侵入冲击波的上升速率和冲击源阻抗有关,连接线的长短和接线方式也有重要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04-10-16 10:01:00 | 只看该作者
IEEE C62.33  ——  IEEE C62.41……

不搜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04-10-16 10:13:00 | 只看该作者

它是一个用来表征‘过冲’特性的物理量,与通常意义上的响应时间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个概念

这是响应时间的“试验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轻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沪ICP备13015411号-2|ASPCN防雷技术论坛.

GMT+8, 2024-11-25 01:4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