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CN防雷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轻松注册
查看: 3241|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传统闪电理论错误 闪电的起源仍是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0 14:3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传统闪电理论错误 闪电的起源仍是谜

据《自然》杂志网站11月17日报导,一位美国物理学家建立的模型显示,现有闪电理论中的电场不能大到足以产生雷电,有关产生闪电的传统理论是错误的。
美国佛罗里达技术学院的Joseph Dwyer进行的计算表明,仅靠大气中的电场是不能大到足以触发闪电的。他说,“这就意味着(有关理论)得从头做起。”

Dwyer主要从事空间高能颗粒的研究,然而当他两年前搬到作为世界上最容易产生闪电的地区之一的佛罗里达中部以后,他激起了对与闪电相联系的巨大伽马射线和X射线爆发的报导的兴趣。这些高能辐射一般只在空间的外层容易看见,而且当通过大气层的时候速度降低下来了。

大多数科学家相信,当大气中一个巨大的电场建立起来之后,闪电就会产生。虽然没有人见过这种电场,研究人员设想这仅仅是由于他们没有看到足够强的闪电。

当Dwyer把高能辐射产生的因素建立模型对雷电中电场的建立进行描述的时候,他震惊不已。他发现伽马射线和X射线的释放使电场扩散、阻止电场大到足以能产生闪电。

“这可能是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佛罗里达大学研究闪电的Martin Uman说,“它显示了在小的体积中能够形成多大剂量的X射线和伽马射线。”

在雷暴中当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推动水分子互相碰撞产生电子导致电场增长。这些电子最终会克服穿过空气所产生的阻力并得以加速,一些电子的速度接近光速。根据 Dwyer的模型,这些高速电子与其它粒子相撞,在产生伽马射线或X射线爆发使能量从电场中释放之前,会击落更多的电子从而降低电荷。Dwyer认为, “这确实是关于在电场中能存在多大的电压的一个基本的界限。” 目前,有关闪电的真正起源还是一个谜。

资料来源:
http://www.nature.com/nsu/031110/031110-19.html

沙发
发表于 2003-11-20 15:48:00 | 只看该作者
 有新意,但前人的大量工作并非全是错的,该文涉及到高能粒子相互作用的问题,我表示赞同,但并非是引发雷电的充分条件.
   本人(LDX)认为,如下的现象也不可忽视:
  ‘ 雷云顶层‘界面’,对太阳辐射的强烈反射、和吸收,造成云顶上方空间的大气结构和成分发生'突变',使得太阳辐射中的充当电离剂的高能离子持续地作用于云层,而使得云层离子浓度持续增大,这对雷电产生过程有贡献。’(LD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03-11-21 10:54:00 | 只看该作者
“传统闪电理论错误 闪电的起源仍是谜”一文并没有说明什么问题。它并没有发现新大陆!
“这些高速电子与其它粒子相撞,在产生伽马射线或X射线”之说也值得怀疑。电子相撞就可产生伽马射线?通常伽马射线是当原子核碰撞时才可产生。它是从原子核中发射出来的,电子怎能发出伽马射线?
文中说用雷云电场的平均值来衡量,它不足以引起闪电,闪电不可能发生,这是对长间隙高压放电论理的不懂。文章以此否定几百年来建立的雷电学说,就有点谬误了。
闪电发生时雷云与大地之间的平均电场并不大,而是局部的电场集中增大,放电从这里开始发生、发展,到整个间隙的闪电。
本来嘛,长间隙与短间隙,其放电机理完全不同。长间隙击穿时其平均电场强度并不大,它比短间隙击穿时的电场强度小得多。
西方有些人总爱“发现新大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下水道
发表于 2003-11-21 12:00:00 | 只看该作者
个人观点:

被外界能量加速而产生的高能粒子之间相互碰撞是可能产生γ射线的。但是其强度和产生的几率到底多大值得讨论。雷暴的能量是由太阳辐射能转化的大气不稳定能所供给的,这一点我个人认为不能被怀疑。

再有,雷电的发展是靠电场下的辉光放电诱导先导向下发展的,因此昆雷先生所说的是有道理的,长间隙击穿比短间隙击穿时的电场强度小得多。所以枉谈‘仅靠大气中的电场是不能大到足以触发闪电’这样的观点有待商榷。

最后,那天和劳动戏先生谈了一晚的雷电的发展,我依旧要坚持我的观点:我不相信在雷电通道内存在以质子为正电中心的粒子流。因为雷电就是雷电,它不是太阳风,它不是由核爆炸产生的。如果说雷电通道内存在质子的高能粒子流,那太可怕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3-11-21 18:28:0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贴子最后由劳动戏在 2003/11/21 07:17pm 第 1 次编辑]

看下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3-11-21 19:13:00 | 只看该作者
'最后,那天和劳动戏先生谈了一晚的雷电的发展,我依旧要坚持我的观点:我不相信在雷电通道内存在以质子为正电中心的粒子流。因为雷电就是雷电,它不是太阳风,它不是由核爆炸产生的。如果说雷电通道内存在质子的高能粒子流,那太可怕了。'
   哪天是讲‘电光球’我并没有说‘雷电通道内存在以质子为正电中心的粒子流’,只是说到大气中有游离的-H存在。关于作为主放电的载流带电粒子成分,前人已作了大量的研究。我相信这些问题是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的 。因为作为闪电的‘载流子’的成分原则上是可以通过雷电的光谱分析来解决的。所以这个问题不会成为雷电科学的迷团。
  18世纪中叶HERSCHEL、GIBBONS、HOLDEN、CLARK是这方面的先驱,HESCHEL发现氮的谱线是可见光光谱中的最亮线,还有是氢的锐利的Hα谱线,后来相继发现了OH、NO、带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3-11-21 21:59:00 | 只看该作者
明白了。我那天说球形闪电的时候说到雷电放电,然后说到雷电可见外区域为红区,因此基本不存在正离子流。呵呵。可能是我最后弄混了吧。

不过闪电通道内到底有没有大的带电粒子流呢?记得您说有的,我回去查了资料,没有查到关于大的带电粒子流的资料,仅找到关于射线的,还有闪电光谱分析的。能提供一些给我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轻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沪ICP备13015411号-2|ASPCN防雷技术论坛.

GMT+8, 2024-5-14 17:2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