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CN防雷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轻松注册
查看: 1401|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方周末专访冯锦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5-14 12:3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南方周末专访冯锦华
记者 方三文

  戴着一副秀气的无框眼镜,文静、纤弱得像一个在校大学生————如
果不是亲眼所见,我简直无法相信冯锦华就是这样一个人。就是这个人,于
2001年8月14日,在日本靖国神社门口,用红漆写下了两个诅咒的字
眼,酿成了轰动一时的“冯锦华事件”;就是这个人,在本报举办的“南方
周末年度人物”评选网上投票中,得票高居榜首,众多的网民在评论中将其
称为“中国的脊梁”。2001年12月23日,应本报邀请,冯锦华提前
从日本回国探亲,在北京接受了采访。

并不觉得平时受日本人歧视
  冯锦华,男,1970年生于山西太原市一个普通干部家庭,在当地接
受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学的是财会专业。1992年毕业以后,在当地一
家国有公司里工作。
  因为太原与日本国琦玉县是友好城市,1994年,冯锦华有了这样一
次机会,赴日交流。在去日本之前,他对日本的认识,“就知道抗日战争,
知道有个电视连续剧《血疑》"。
  在日本的头两年,他都是在语言学校学习日文,两年后考进东洋大学学
习法律,毕业后在一家日本电讯公司的中国业务部工作。他的主要工作是向
当地的华人用户推销国际长途电话服务。无论是作为一个学生还是一个职员
,他都不算是一个特别惊世骇俗的人,除了有时和朋友们“争论国家大事”
,会显得特别激动,甚至和人吵架。

在日本的几年间,他接触了很多日本人,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日本人
的敬业、认真和精益求精。他说,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大多是友善的,他
也不觉得平时受到了日本人的歧视,或者说这种歧视“还不如中国当地人对
外地人的歧视那么厉害”。
  使他作出靖国神社前的惊人举止的是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
事件。小泉将参拜靖国神社的消息传出后,中国、韩国等国的人民和政府通
过多种渠道表示反对、抗议,但小泉仍在8月13日以首相身份参拜了靖国
神社。冯锦华,作为一个中国人,觉得很受刺激,决定做点什么。“想过很
多很可怕的念头”,最后,他从商店买了9瓶油漆,于8月14日下班后只
身一人前往靖国神社。到了靖国神社,他发现戒备森严。瞅着两组警察巡逻
的空档,他往神社门前的石狗前座上喷了两个日文字,翻译成中文就是“该
死”。
  冯锦华说,他喷字的灵感来自于早年看过的一部抗日影片《夜幕下的哈
尔滨》。“这不是抗议,是进攻。”他说。
  还没等他喷完一瓶油漆,日本警察就把他抓住了。他在警署呆了21天
,后被保释出来。12月10日,东京地方法院以“器物损坏”罪判处他有
期徒刑10个月,缓期3年执行。

“我只是一个符号而已”
  在冯锦华被抓进日本警署的第二天,事件就引起了日本当地媒体的关注
。而《东方时报》等中文报纸更是刊发了篇幅很大的报道,“冯锦华事件”
一时轰动海内外,国内媒体尤其是网络的反应更为强烈。国内网民将冯称为
“民族英雄”的同时,他也被海外一些人认为是中国的“极端民族主义分子
”,“冯锦华事件”被认为是民族主义情绪在中国青年中蔓延的标志之一。
有国外的观察家据此认为,中国的年轻一代有浓重的民族主义情绪。
  “中国需要民族主义。”12月23日,冯锦华对记者说,“我自己愿
意成为一个民族主义者,但客观条件上达不到一个民族主义者的要求。我个
人能力有限,为国家作不了显著的贡献。”
  记者请他解释“民族主义”,他说:“民族主义就是热爱自己的民族,
把自己民族的利益摆在第一位。”
  “中国也不缺民族主义。”冯锦华说,“我只是一个符号而已。”
  12月24日上午,记者陪同刚刚回国的冯锦华参观了北京卢沟桥的中
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给记者印象最深的是人体活体解剖的腊像。一个中
国人被紧紧绑在手术台上,一团破布塞住他的嘴。两个日本军医手拿手术刀
,从中国人的腹部掏出血淋淋的内脏。一个穿西装,另一个穿军装的日本人
在冷静地观看。据史料载,二战期间,日本731部队多次用活人做细菌战
实验,甚至在人未死的情况下进行活体解剖。在纪念馆幽暗的灯光下,如此
场景令人毛骨耸然。我突然明白冯锦华在某些情境下的感受了。在中国的年
轻人愤怒的背后是上两个世纪中日两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结下的仇恨。仅在二
战期间,中国就有3000万军民命丧日本军队之手,南京大屠杀、慰安妇
、细菌战,这都是中日之间难解的结。

深感健全法制的重要
  但冯锦华并不赞成类似于抵制日货之类的提法。“没办法抵制啊,我们
的不如人家。你不能限制百姓用好的东西。要是我们做得比人家好了或者差
不多了,那还可以。”“中国人受歧视也好,受外国的压制也好,关键还是
中国不够强大。”
  他说,从他出去那一天起,就特别想回国。“因为日本人把他们的国家
建得太好了,每个人都会羡慕。我们也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建设得更好。”他
希望能回国从事法律工作,“如果能从事反贪污贿赂的工作的话,1000
块钱一个月也干”。
  但在回国与阔别一年的妻子,与刚刚出生100天的女儿相聚十几天后
,他仍将东渡日本。
  并不是只有冯锦华一个人留在了日本。中国留学生学成后回国率低,是
他们饱受指责的一个问题。至于不回国的原因,除了个人问题之外,冯锦华
说得很具体:“外国的空气清新,警察不打人骂人。”他说,他通过在日本
被捕、被关、被审的一系列过程,深深意识到健全的法制的重要性。他被关
押21天,“首先他们没有进行身体上的接触,虐待。至少表面上没任何区
别对待。经常有被拘留的人和警察吵起来,警察也不敢打骂。在法庭上,想
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叫谁来出庭作证,只要预先要求都可以。”
  他说,在日本,他觉得活得轻松,单纯,“每个人只要完成自己的工作
,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没人打搅你,没人故意找你的麻烦。”而在国内,
问题就没那么简单。
  国内一些事情让他感到伤心。“1996年,在南方的一个机场,在海
外呆6个月以上的中国人,进关必须接受艾滋病检查,费用自己付。外国人
不用检。此类事件最近在中国北方某机场又重演。就是说,中国人和动植物
需要检疫。这个事情在海外影响特别强烈。这些规定从哪里来,经过了哪里
的审批,谁也没有给海外华人一个合理的解释。这些问题,伤害了海外华人
的心。当一个人回国,迎接他的是一个检疫的话,心里有多么痛苦。”
  谈到自己在南方周末年度人物评选中得高票时,他说,他认为最应该选
的是龚文辉这样的人,因为他们在扎扎实实地做事情。“一个国家没有教育
,怎么能行呢?"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4-5-14 12:33:00 | 只看该作者
冯锦华说:没有必要为此攻击姜文

6月30日中午,记者电话采访了在太原家中的冯锦华。去年8月14日,在日中国人冯锦华为抗议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孤身一人赴靖国神社用红漆涂神社前石狮,事后被东京地裁判为“有期徒刑缓期执行”。因此,日本入管局对他的在留资格未能给予延期。6月23日冯锦华回国。

相关“姜文前往靖国神社”一事的媒体报道和各方议论,冯锦华先前并未耳闻。但在记者详细转述有关情况后,他很快有了态度鲜明的回应。虽然回国后一直属意平淡生活,冯锦华对又现身媒体颇有顾虑,但最后他还是同意通过本报表明他对此事的看法:

姜文去过靖国神社的事我早就知道,我觉得没有必要为此攻击姜文。

我也不止一次去过靖国神社,但去那里不是为了参拜,而是为了了解靖国神社为什么能够存在以及香火那么旺盛的原因,为了体验那种气氛,从而思考军国主义在日本民众心中到底是什么地位。这都是中国人所不了解的。所以全面、客观、冷静地了解、研究、介绍这些情况,是对中国人民负责、也对日本人民负责的一个举动。把“去”等同于“参拜”是一种幼稚、狭隘的看法,我觉得任何明白事理的人都不应该这样看这件事情。

如果姜文真如他所说去靖国神社“不是参拜而是研究”,那么我觉得我跟他的性质其实是一样的——要战胜对手必须先了解对手。在这件事上,中国人应该更客观一点。为什么总是要攻击真正的在做事情的人呢?媒体如果仅是抓住姜文去靖国神社这件事就不问缘由夸大地、片面地攻击他,我觉得挺不可思议的,好像又回到了大革命时代。

我倒觉得中国应该更多一点姜文这样的人,他有客观做事的态度,并可借助他的影响力更好地沟通中国和日本,他通过他的作品把中国人的真实想法告诉日本人,他在做有意义的事。而有一些去日本的中国人,他们绝对不会去靖国神社,不是因为他们会感到耻辱,而是他们根本就不关心国家,不关心民族,他们去日本只是为了耗费公款,这些人让日本人非常地小看。我觉得我们的媒体更应该攻击这些人,尽管他们没有去靖国神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4-5-14 12:46:00 | 只看该作者
冯锦华:草民爱国代价是违法

程铁良

第一次跟冯锦华通电话,是2001年12月16日,他在日本。他婉拒我关于访谈的建议:“我不是一个靠说话来表达自己的人,我喜欢做给别人看。而且我已经觉得我说得太多了,好多问题不是我一个小人物能够回答的,人应该有自知之明。”声音里是那种极有节制的礼貌和显得难以撼动的冷静。

这略略让人有些意外。那些日子散见报章的那些照片里,他像极了当年那个高歌《我的未来不是梦》的张雨生,少年的脸,意气飞扬。

2001年岁末,他是《新周刊》“2001大盘点”出来的“10张脸”之一,主题词是“刚烈爱国”;《南方周末》和新浪网合作的“年度人物评选”,他在网上投票中得票居首。那张站在卢沟桥头的照片里,猎猎风中,他被拍得像一面旗。

见到冯锦华,是1月7日,他回国探亲的最后一天。这天一早他坐上从太原到北京的大巴,然后从中午开始,陆续是上海电视台的采访,做客搜狐网、人民网的聊天室,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采访。轮到我已经是晚上10点多,待采访完毕告辞出来,时间已经是新一天了。

8日,冯锦华乘早班飞机回日本,因为9日他就要上班,重新开始他作为一个小职员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老实人的一天。”

与“老实人”冯锦华的一个多小时访谈,进行得不太容易。他是言笑温文、体贴有礼却内心敏感强硬的那种人。而我,很多问题想问,也有些问题必须问,以至于刚聊了头10分钟,他便总结我是在“攻击”他。“攻击让我兴奋。”他这样说。

■我承认我被大家拔高了

□记者:感觉怎么样这一天,电视、网络、电台、报纸,被这么挨个儿轰炸过一遍?尤其网友们,什么说法都有。

■冯锦华:对对,网上什么说法都有。朋友们都是对我关心,才批评我、教育我,非常感谢大家。

□记者:看来你注意到批评你的观点并不少,你对此敏感也很在意。现在海外已经有观点把你这个事件认为是民族主义情绪在中国青年中蔓延的标志之一。所以今天看到你被南方的报纸拉到卢沟桥拍了那么一张照片,我在想这好像有点儿放大了你在这件事情中情绪化的部分。

■冯锦华:那他们把我拉到哪儿合适?我不能去卢沟桥吗?我没有去过卢沟桥,我很愿意去卢沟桥,因为我无意当中把这事件发展得越来越大,我反而觉得应该自己去一下。

□记者:你愿意把这事儿闹得这么大?我之前和你打电话,你一再强调不太想接受采访,你说你只是一个普通人,做了自己认为对的事。当时我感觉你并不愿意被这么强地聚光,被大家赋予那么多意义。我的理解对吗?

■冯锦华:你的理解是对的,但是我后来身不由己了。大家都知道我的电话,都要问我。另外现在有很多说法,比如“他这是一种冲动的行为,一种有破坏性的行为”,“这样做是助长了一种民族主义或者是过度的极端主义情绪”等等,我也想出来通过媒体向大家表达一下我真实的想法、立场,这样算是给这个事情一个圆满的结束吧,也利用这次机会向大家表示一下感谢。

而且,我觉得并不是大家赋予我什么意义。我偶然的机会这次站出来了,成了大家对于日本军国主义一个出气的地方。大家的心情并不是对我的,只是抒发自己一种心情而已,我这点看得很清楚。

至于我,我以前是一个普通小职员,现在也是,我马上还要回到日本,开始我正常的工作、本本分分的生活,还是一个小人物,不是因此我就光辉起来,形象高大起来了。

□记者:那大家加诸你身上很多的词汇,比如说“新抗日青年”、“民族英雄”等等,包括网友有人在问“你会不会带领大家去保钓”。你有没有觉得自己被拔高了?

■冯锦华:单纯地说我肯定是被拔高了,我和大家说了,我没有那个能力,我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中国人,为国家做不了显著的贡献。

■我并不否认我的行为违法

□记者:大家对你的争议其实集中在一点:是不是只要目的是表达一种正义的情绪就可以采取一种违法的行为?就像大家无法认可前不久袭击赵薇的那个行为一样。

■冯锦华:我不同意拿这两件事相比。赵薇只是走红了的一个女孩子而已,她穿日本军旗服装,我相信她是无知而引发这个错误,如果她真挚地向大家道歉,而且做出一些实际的行为来挽回,她是可以被谅解的。而作为一国首相,在大家一再劝阻之下,非要去参拜靖国神社,无异是向全体中国人民发起一种挑衅,那么就必须跟他对抗一下。而且赵薇那件事,是一个壮汉对手无缚鸡之力的女人施暴,而我面对的是势力强大的靖国神社,它们比我强大很多。

□记者:那么,就没有别的方式可选择吗?

■冯锦华:有别的方式,很多人都在用别的方式。我尊敬那些用其他方式表示爱国的行为。可我一个人做不了那么多的事情,我以我自己的方式去抗议。

□记者:为什么最后往上喷漆变成是首选方案,鲜明?

■冯锦华:鲜明!而且给人的触动还是很大的,起码对这些右翼军国主义分子,有人直接往他们的“圣地”上涂了两个字,对他们是一种攻击。这不仅仅是一个抗议,这是一个攻击。我们仅仅抗议已经没什么意义,没什么用了。

□记者:我注意到你11月28日在法庭上宣读的陈述,开篇明义:“我此次的器物损坏行为,并不是为了要扰乱治安,只是为了表达我无比愤怒的心情。当然,在别人的建筑物上随便涂写,是一种不当的行为。”你并不否认这一点。

■冯锦华:对,如果这是犯罪的话,如果我伤害了日本右翼的话,我愿意当犯罪分子,我就想伤害伤害他们。我觉得不去的话太窝囊了。

□记者:和你同在日本的那些华人他们一般是什么反应?

■冯锦华:大家都很气愤,也有很多人发表一些文章、评论来反对这个事情。你不可能想象让一个大学教授深更半夜去涂油漆去,这种事情只能是我们小人物、草民来做。

■我问心无愧没有伤害善良的人

□记者:那么这件事情,你觉得就没有什么可检讨的地方吗?有意见认为你这种鲁莽之举,图一时之快,并无益于问题的解决。

■冯锦华:我明白大家这样说我,也是担心,担心中日关系走向恶化,或者担心海外中国人的名誉受到什么损害。这个担心不必要。如果中日关系走向恶化的话也不是中国来让它恶化的,是有些人想恶化它。我没有伤害任何善良的人,没有给这个社会带来太大的危害,我只不过写了两个字而已。

要说危害的话,只能是给日本右翼的心灵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我做得问心无愧。

□记者:这件事情在日本到底影响有多大?

■冯锦华:在日本的话报道不是很强。对日本人来说,8月份一过,靖国神社的事就结束了,任何报纸不愿意把它拿出来继续不断地炒作。因为它涉及到日本民族的认罪问题,他们心里边多多少少想避开它。

□记者:那你的行为给日本人的震撼力大概没有你想象的大?

■冯锦华:我不是要给日本人震撼力,我要给靖国神社,我已经做到了。

靖国神社是日本军国主义的圣地,我直接对它动了手了。我自己没有什么崇高的理想,我只是要抗击,我要进攻,用这种危害性不大的一种犯罪行为来表达中国人的气愤。

□记者:这会不会让大家觉得中国人不守法?

■冯锦华:中国人守法不守法不需要在靖国神社表达,在靖国神社表达的只有中国人的愤怒,因为它毕竟对中国人太侮辱了。守法,日本当年侵略中国靠的是什么法,对不对?一次大战以后,列强瓜分中国,德国的殖民地变成日本的殖民地,那是靠什么法?没有法可循。

■国家强大才能被尊重

□记者:你现在也是一个做父亲的人了,这件事情你将来会怎么去告诉她?有的人就觉得让孩子心里有那么多仇恨,是不是并不好?

■冯锦华:仇恨不是无缘无故来的,是有其原因的。你要是简单地忘记过去的仇恨,那你重新被欺负的时候你都不知道为什么会被欺负。就好像现在有许多人不理解,甚至许多中国人都不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对日本人这样,让他一再地道歉认错,说现在日本人不是挺好的吗,已经离战争这么远了,怎么还要让日本人赔偿道歉呢?这个说法多么无知,日本就从来没有正式地道过歉,而且从来没有赔偿过,现在可以看出来他们还要不断地参拜靖国神社,为军国主义招魂。所以,不仅是我们中国人不想忘记过去。

□记者:有网友提问:你如何看待不少日本人对他们发动的侵略战争的回避?德国人就比日本人好,什么时候都能诚恳地道歉而不诡辩。你的回答是:也许日本的对手和德国的对手不一样。潜台词是不是说中国太软了?

■冯锦华:也不一定,因为中国弱嘛。在欧洲,德国面对的是欧洲列强。

而日本面对的是一片混乱的亚洲,现在中国也还没有真正强大起来。

■我迟早要回到自己的国家

□记者:所以你一再强调:关键是国家要强大,然后才能得到尊重。这是一切的根源。

■冯锦华:这一点很多人都体会到了,这不是我的观点,只不过是我现在出了这么个事情,大家都想听听我的意见,而我的意见也和大家一样。

我希望永远跟大家在一起,所以我要出来向许多关心我、支持我的朋友们表白,让他们知道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要过分地升华我,也不要把我理解成一个极端的民族主义分子。为了民族利益我们应该团结起来。

□记者:你这件事情注定会是一个事件了,很多年之后都会被人提起来,会被用带有历史意义的眼光去审视。那你,你希望这件事情如何被评价?

■冯锦华:只有一点,当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时候有中国人站出来了。不是说只有韩国人在抗议,我们中国人也在抗议,而且有很多人在支持我,我不是孤单的。我们中国人是有血有肉的,我们有气节,只要表达了这一点就可以了。

□记者:对于将来怎么考虑?如果你想申请在日本永久居留,这件事会影响你吗?

■冯锦华:那当然会影响,但是我对这个不在意,我迟早要回到我自己的国家。

□记者:你要是这个时候回来,这件事情对你可能会有用。但我觉得其实也不好,在日本至少你可以比较正常地生活。关键是你心态要平,要很好地自己来掌控。在你之前我采访了张海迪,她就跟我讲,即使是1983年最火的那会儿她也明白,“有潮起就有潮落,有花开就有花谢,将来等宣传大潮落下去之后,沙滩上可能就剩下我孤零零的轮椅,以后还有长长的路我得自己走。”

■冯锦华:对,张海迪的话说得很好的。

■采写/本报记者吴菲

■背景

冯锦华事件

2001年8月13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以首相身份参拜靖国神社。14日,冯锦华于下班后携9瓶油漆只身前往靖国神社,用红漆向神社门前的石狗前座喷涂日文“该死”字样,随即被日本警察拘捕。21天后被保释。

其间,中国驻日本大使馆领事部出面与日本外务省交涉,希望日方考虑到政治和历史因素,不要起诉冯锦华。12月10日,冯锦华被东京地方法院以“器物损坏”罪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缓期3年执行。

“冯锦华事件”轰动海内外。香港《明报》指出:“这是迄今为止,全球华人中抗议小泉参拜最激烈的行动。”

■冯锦华

山西人。1970年生于太原。大学学财会,1994年去日本。两年后考入东洋大学学法律。毕业后任职某日本电讯公司的中国业务部工作,主要工作是向当地华人用户推销国际长途电话服务。

《北京青年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下水道
发表于 2004-5-14 12:55:00 | 只看该作者
这才是真正的爱国者。尽自己所能,不可以去做噱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4-5-14 14:11:00 | 只看该作者
(冯锦华 山西人。1970年生于太原。)

为什么这个年代左右的人抗日情节巨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4-5-14 14:15:00 | 只看该作者
难道你我不爱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4-5-14 14:17:00 | 只看该作者
俺是问理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4-5-14 14:17:00 | 只看该作者
下面引用由大胡子2004/05/14 02:11pm 发表的内容:
(冯锦华 山西人。1970年生于太原。)
为什么这个年代左右的人抗日情节巨深?

我小的时候也爱看日本动画片、电视连续剧,在读大学时对日本的东东还是很感兴趣。但渐渐的,对外部世界的资讯了解越来越多后,对日本的好感没有了。相反,有的只是仇恨。原因就不想多说了。
上次在苏州见谢泽民老先生,我特别激动。因为中国还是有这样铁骨铮铮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轻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沪ICP备13015411号-2|ASPCN防雷技术论坛.

GMT+8, 2024-11-16 08:3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