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CN防雷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轻松注册
查看: 214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广东每年80天雷暴日居全国之首!防雷漫不经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9-21 12:0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广东每年80天雷暴日居全国之首!防雷漫不经心
 撰文/本报记者 童雯霞 通讯员 魏青 摄影/本报记者 陈秋明

  广东每年80天雷暴日居全国之首,但不少单位和市民防雷意识淡薄状况令人忧虑 雷暴惊心!防雷漫不经心

  今年入夏,挟带着雷鸣闪电的雷暴频频“发作”,至今仍让人心有余悸。进入9月,雷暴期基本过去,防雷设施在战斗了大半年后有的伤痕累累、有的完全失效,正进入防雷设施检测、修复的黄金季节。但近日对广州市内一些单位、住宅区的防雷设施检查发现,超过60%的管理者没有按照要求做检测!


  过去30年,广东省雷暴日每年都保持在80天左右,雷暴持续的时间之长堪居全国之首。以目前的防雷设施的检测状况,专家们担忧:“广州明年的雷期恐怕难以安全度过啊!”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立法防御雷电的国家。但记者调查发现,处于雷暴多发区的广州人,防雷意识确实令人担忧……

  一组数字十分惊心,既是天灾也是人祸


  一组数字触目心惊:今年截至9月,广州市内发生雷灾事故170宗,死亡11人,伤20多人;仅8月份,市内就出现接近20宗雷电伤人、损坏物件事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


  7月3日,花都区赤坭供电所遭雷击,烧毁变压器7台,直接经济损失达20万元;时隔8日,该所再遭雷击,又烧毁价值2.8万元的50kVA变压器一台。防雷专家说:“实在是很可惜。如果做好防雷工作,这些损失本可避免。”


  7月24日下午3时,南沙经济开发区南沙港客运公司内的办公楼屋脊遭雷击,屋角一个2米长的造型被击落,从3米高空坠落;8月20日下午3时,白云区犀牛角一栋6层高民房的顶被炸雷劈中,人民南路37号5层楼的一个阳台被闷雷打缺一个角……


  “雷灾是天灾,但如果不做防范或防范不力,那便是人祸!”广州市防雷减灾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邓春林说,“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90%的损失本来都可以通过做好防灾措施来避免的。”


  在过去的30年内,广东省雷暴日每年都保持在80天左右,雷暴持续的时间之长堪居全国之首,而且近年来还有增加的趋势。现在雷暴期基本已过,正是防雷检测、修复的黄金季节,但是市民和一些单位管理者的检测意识薄弱、检测工作不足。8月28、29日,广州市气象局会同市法制办、市安监局、市建设局、市消防局对市内一些单位、住宅区的防雷设施进行检查,在抽查的19个单位、住宅区中,竟有超过60%的管理者没有按照要求做检测!


  广东省防雷中心专家们颇为担忧:“广州明年的雷期恐怕难以安全度过啊!”


  买房不知看避雷针,电器不懂防雷检测


  提起灾害,许多人都认为雷电是自然灾害、无法抵挡,懂得预防措施的寥寥无已。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市民在买房时,比较注重楼房的朝向、采光、通风、楼层数及小区环境等,往往忽视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防御雷电安全功能。刚搬入天河北某小区的黄先生承认:“在买房时我从未考虑过察看建筑物有没有《防雷设施合格证》,有没有达到防雷专业技术要求的标准。”


  家住正南路的陈小姐说:“我住在这栋楼都有10年了,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有上天台去看看避雷设施有没有更换、还能不能使用。”在记者提醒之后,陈小姐10年来第一次跑上天台去看避雷针,回来很紧张地告诉记者:“楼顶的防雷针有的生锈了,有的全烧黑了,东南角的竟然被小孩子玩的时候弄断了。如果被雷打中,真是很危险!”


  信息系统及易燃易爆场所最容易在这种高雷暴天气遭雷击,但目前市内大量通信、计算机系统网络等弱电设备并未按照国家技术规范进行防雷设计便投入业务使用。今年8个月内发生的170宗雷击事故中,有160宗事故的信息系统、科技设备遭受雷击。从事软件编程工作的梁先生说:“我只知道打雷的时候要关掉电视、拔去家电的开关。但办公室和家里的电器开关还要进行防雷检测?这我倒真是没想过!”


  老迈避雷针难防雷,防雷设施先天缺位


  据专家介绍,每年过了雷暴期后应该对避雷针等防雷设施进行检测。比如避雷针发黑,说明它曾被雷击中并且发挥了作用;生锈的避雷针说明它服役期满已失去效力,需要及时更换,为第二年的防雷做好准备。


  记者翻阅《广州市2004年雷电灾害实例汇编》后发现,在今年8个月内发生的170宗雷击事故中,80%以上的事故与旧建筑物不按时做好防雷检测和修复工作有关。7月11日凌晨,一个大雷劈中了五羊新城某高层居民建筑物东塔顶层建筑物的墙角(本报曾作报道),碎石从顶层的34楼飞落,碎石散落了一地。该楼在去年的9月16日也出现过被雷劈烂墙角的事情。该楼物业管理处的李主任说,去年发生雷劈中建筑物顶层的事情后,防雷所前来鉴定时表示,顶层防雷防护网出了问题,需要整改。防雷所的工作人员说,事实上他们迟迟未能整改,以至于今年又遭雷击。


  按照规定,易燃易爆场所的防雷设施应每半年检测一次;普通建筑物每年都需要做至少一次的防雷检查,对已经毁坏或者遗失的避雷设施应及时进行修复。广东省防雷中心的江良梧总工程师担忧地告诉记者,目前大部分管理者总是等到事故发生后才去“补牢”,为时已晚。


  另一方面,防雷设施缺位情况严重。广东省防雷中心的江良梧总工程师告诉记者:“市内相当一部分的建筑商没有这种科学知识和防雷意识,有的建筑物无防雷设计或不按规范设计,也有的先开工、后设计,还有些‘有设计无施工’,造成无法弥补的防雷功能缺陷、建筑物防雷能力先天不足,留下永久的安全隐患。”


  今年5月,白云区广花八路某山坡地带正在修建的别墅群遭遇雷击、发生意外,市防雷设施检测所白云分所的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实地考察后发现,该别墅群从设计到施工均未考虑到修建防雷设施。“确保防雷设施的建设质量,必须做到‘三同时’,即防雷设计与建筑设计同步进行、防雷施工与建筑施工同步进行、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邓主任说,“没有人愿意看到灾难的重复发生,对安全工作的不负责,同时也是对消费者和住户的不负责。”


  我国立法防御雷电,有人无知阻挡查雷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对雷电防御进行立法的国家。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所有新建建筑物都必须依法进行防雷设计审核。今年6月29日,温家宝总理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12号令———《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证的决定》。邓主任说:“原来国家有4000多个项目需要颁发许可证,现在只保留了500项,其中防雷检测占了2项。可见防雷检测工作的重要。”


  但执法难的问题一直比较突出。在上月的检查中执法队员就遭遇重重阻碍。在检查广州某鞋袋有限公司时,发现该厂厂区存放易燃易爆物品、防雷设施简陋、无防雷证,执法人员多次上门进行防雷执法检查、传达文件时均被态度恶劣的管理人员拒之门外;黄埔区某村委会属下的十几栋出租厂房防雷设施存在的问题相当严重,村委会把守村口,不让执法队员进入……


  负责执法工作的许主任感叹道:“这项的工作推进确有难度。有的企业,既拒绝检查、也拒绝整改。有的单位、楼房只是象征性地竖几枚避雷针,没有任何意义,不仅不能将雷引入地下,反而会将雷引来并造成意外。”


  防雷重在消除误区,防雷不当可以索赔


  邓主任说:“在与建筑商、物业管理人员等接触时,很多人都认为防雷成本高。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据了解,如果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设施按照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建设的话,每年广州市可直接节省工程建设投资1.5亿元以上(以每栋楼最少节省20万元计算,综合性建筑每栋可节省50万元以上)。


  江总工程师说:“比如在挖地基时,每条钢筋连在一起,层层相通。这个工作不需花费太多成本,防雷效果特别好。防雷设施从建房的基础做起,实际上节省了时间和成本,还能保证安全。推倒重来其实更费事儿。”


  刘先生6月份在中华广场参加了防雷知识宣传活动,了解到,市民如果购买的商品房因没有防雷设施或防雷设施不合格而遭雷击造成的损失,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31条第二款“安装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应当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使用要求。”向主管部门进行索赔。刘先生说:“在老观念里,我们觉得雷公发怒是天灾,挡也挡不住。现在如果发生类似事件,我们就会有办法处理了。”

  相关链接:防雷合格证可上网查询

  从今年1月起,广州市防雷减灾管理办公室已把今年以来广州市所有新建筑物的《防雷设施合格证》号码登录到广州气象防雷行政审批网站,以方便市民查询(查询防雷设施合格证网址为:http://www.qxsp.gov.cn)。市民也可致电广州市防雷减灾管理办公室灾情调查科寻求帮助(37651279,87616667)。《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中已把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人身安全等方面的安全事故纳入行政责任追究的范畴。今后,凡是人为过失导致雷击事故发生,有关责任人员都将受到法律制裁和行政责任追究。

沙发
发表于 2004-10-26 12:34:00 | 只看该作者
也不会是全国之首吧,广东做得在全国还算是比较好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04-10-27 09:28:00 | 只看该作者
瞧瞧人家内蒙古防雷中心,雷还没来先防患于未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轻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沪ICP备13015411号-2|ASPCN防雷技术论坛.

GMT+8, 2024-12-23 12:3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