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部分) 雷击风险评估方法原理的比较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叶蜚誉 雷击风险评估的定义和基本关系 1. 雷击风险R:表示某个防雷对象、在某一地区、平均在某一时间段内、在某种防雷系统之下,因雷击造成的损失。如有多种互不相干的风险存在,则R=∑RX 。 2. 有关雷击风险的基本关系是: R=N••L N ——防雷对象的年雷击次数, P ——雷击损坏的概率 L ——雷击损坏后果 实际上具体防雷对象发生首次雷击损坏的时间有迟有早,平均可能时间为1/NP。 3. 雷击风险评估基本要求: 对人身、历史文物和社会安全系统 ∑RX?QRc Rc——可容忍雷击风险率 对不会引起人身危害、历史文物和社会安全系统损失的设备、服务管线,可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国内标准如GB50057-94 2000年版提出了雷击风险评估的原则,但未给出方法。后来QX3-2000(还有,GB50343-2004,CECS 174:2004等)所用方法是基于早期的国外防雷标准中因子分析法,也称指数法:首先罗列各种影响因子,按其对防雷的影响趋势和程度对其分级赋值;然后用和或积的算法 将其集合;最后按其总的指数确定防雷方案等级(如英国BS6651标准)。还有的(如法国UTE,NFC标准)用类似的因子集合后先决定可接受雷击概率,然后与建筑物平均 年雷击次数相比较,决定防雷方案等级。这类方法综合考虑防雷的各种影响因素,按不同情况选择不同防雷方案。 这类方法的好处是:虽然粗略,却简单易行,能考虑各种因 素、包括互相矛盾的因素的综合作用,并能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防雷方案,有助于节约防雷投资,保证重点防护对象的安全性。对此,重要的是理顺并正确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因 素间的关系,不可混乱。其缺点是将所有风险分量都混在一起,也不能给出雷击风险值,所以不能区别不同来源雷害的风险值,不能区别不同防护措施减少风险的效果。这类方法在全 面的雷击风险分析方法实用化以前有一定的好处。但是这类方法无法分析比较各种风险,有针对性的采取防雷措施。因此它只能适合作局部/单项的雷击风险评估,如对建筑物的防雷 保护或对电气、电子设备的电涌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