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电直接击中地面物体,并通过该物体泄放入地的雷击称为直接雷击,俗称直接雷。直接雷击击中地面物体时一定伴随机械及热效应。直接雷击有时可能击中无线基站天线塔、架空明线、地下电缆,但概率极低。大量的铁路通信设备雷害主要是由感应雷击造成的,感应雷击又分为电磁感应和静电感应两种。雷击大地时,强大的雷电流在周围的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电磁场,同时在附近的金属物体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压,这种称为电磁感应,其感应电压一般在一万伏以下,若落雷点离通信设备只有数十米或更近,则最高可达数十万伏,不过这种高电压的感应雷击只占全部雷击总数的千分之一。另一类感应雷击称为静电感应,当雷云未放电前,云地间存在着很强的电场,它在地面凸出物如架空明线或金属管道上感应出与雷云电荷相反的束缚电荷,雷云放电后凸出物上的电荷失去束缚,而这些电荷又不能很快全部泄放入地,因此残余电荷沿着金属凸出物向两边移动形成雷电流。实践证明,对现代铁路通信设备危害最大的是电磁感应形成的感应雷击。 现代通信设备的增多必然使埋地电缆和架空电缆密度增大,传输线暴露在雷击点附近的强电磁场内的可能性增加,雷害也就增加。现在,通信大楼多为城市较高点,雷云本来就有向制高点放电的特性,而通信大楼上的避雷针、避雷带更易引雷,即通信局、站相对高度增加使雷击次数增加,邮电部华南某综合通信大楼模拟试验,用波形为5.8/70us峰值为600A的模拟电流波冲击大楼钢筋(钢筋和避雷针、避雷带联为一体形成法拉第笼)测得一至六楼,楼内部线电压2200V。实际上,由避雷针引入的雷电流可高达60KA左右,所以综合通信大楼和智能化大楼时有雷害。微波中继站往往建在四周空旷的高山阳面,形成雷暴的条件更充分,直接雷和感应雷侵入设备的机率都很大。另外,城市地下电缆金属管道纵横交错,改变了地下的结构,相当于降低了土壤电阻率,也增加了雷击次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