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CN防雷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轻松注册
查看: 14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夏季当心雷电“杀手”突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7-13 11:35: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年,鞍山的雷暴天气远远超出历年平均值,而雷击事故总数也创下历史新高。往年,鞍山全年雷暴天气仅有30多天,但现在刚刚进入雷灾高发季节,鞍山就已出现雷暴天气29天,有3人因雷击死亡,已发生大小雷灾百余起,直接经济损失数十万元,而未经查证的财产损失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夏季7、8月份是雷电灾害的高发季节,阵雨、雷阵雨光临频繁,极易发生雷击事件。城市不规范的建设和市民不经意的举措,使雷电成为最大的自然“杀手”,防雷已成为市民的当务之急。   为了让百姓安全度过夏季,“百姓服务站”特推出防雷高招。 旷野避雷须知   ●不宜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建(构)筑物。   ●不宜在野外打金属柄雨伞。   ●不宜在水面或水陆交界处作业;远离江河、湖泊、池塘、坑边等处。   ●不宜在空旷地方开摩托车、骑自行车、在雨中狂奔。   ●不宜进行户外体育活动,不要将羽毛球拍等扛在肩上。   ●在水田里劳动或在河里游泳时,应立即离开水,以防雷电通过水的传导而遭雷击。在雷雨中,如果感到头、颈、身体有麻木的感觉,应该立即躺下。   ●不要站在高处,如山顶、楼顶或其他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而要站在地势比较低的不易导电的地方。   ●在野外遇到球形雷,不要动,可拾起身边的石块使劲向外扔去,将球形雷引开,以免误伤人群。   ●驾车遭遇打雷时,不要将头伸向车外,上下车时不宜一脚在地一脚在车,双脚应同时离地或离车。 市区户外防雷要领   ●雷雨天,在户外不要接听或拨打手机,因为手机的电磁波也会引雷。同时打雷时严禁接近一些正在作业的电力设施。   ●遇到突然的雷雨,当头发出现发硬竖起时,应该蹲下,降低自己的高度,同时将双脚并拢,减少跨步电压带来的危害。   ●不要在大树底下避雨,在打雷时最好离大树5米以外。   ●遇雷暴天气出门,最好穿胶鞋,这样可以起到绝缘作用。   ●应及时进入有避雷设施的场所。   ●不要在孤立的电杆、烟囱、房檐下躲避,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以及电力设备;当雷电距离很近时,头顶上方要避开金属物。   ●户外巨大广告牌容易成为雷击隐患,因此安装户外广告牌时,最好在防雷专家的指导下,加装必要的防雷设备。同时,市民在雷雨天气应远离户外广告牌。 室内避雷常识   ●打雷时,首先关好门窗,防止雷电直接进入室内或者防止球形雷进入室内。   ●遇到雷雨天气,人不要站在灯泡下,应将家用电器的电源切断,并拔掉电话插头,以免损坏电器。   ●雷雨天时,尽量不要拨打、接听电话或使用电话上网,应拔掉电源和电话线及电视闭路线等可能将雷电引入的金属导线。   ●居民在家里最好不要接触煤气管道、自来水管道以及各种带电装置,也不宜在雷电交加时用喷头淋浴,离开进户的金属水管以及跟屋顶相连的水管等。   ●晾晒衣服被褥等不要用铁丝,以防铁丝引雷致人死亡。   ●目前,住宅在防雷设施设计时,并未考虑对太阳能热水器的防护。要减少雷击隐患,居民必须在防雷专家指导下,在成片的热水器边增设避雷针。如果没有避雷针,在雷电发生时,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感谢鞍山市防雷中心提供相关资料,市民如果想进一步了解防雷知识,请拨打防雷中心电话:0412—5834085、0412—5851959。 链接   今年以来,雷击事故频发,百姓人身财产受损。   ●5月31日,海城市感王镇西良村,一位妇女在水稻田中插秧时,遭受雷击死亡。   ●20日傍晚,台安县桓洞镇九间村一男子在水稻田里被雷击致死。   ●7月12日,千山区城昂堡村一户村民家中的两头猪被雷击死亡。   ●7月11日下午5点半左右,一位正在赶马车的男子手撑巨大的遮阳伞途经立山区北出口北星小学北门时,不幸被雷击中,被送到医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7月10日,鞍山市某蔬菜批发市场内,被雷击坏监控头5个。   ●6月24日下午5点左右,深沟寺7区10户左右居民家中电器遭受雷击。   ●6月20日,鞍山市某水泥厂内被雷击坏电机一台。   ●5月23日,大孤山镇一村民,遭遇雷击,击坏两部电话及多台电视机。   ●4月17日,鞍山市千山区新浦村居民家中10台左右电视被击坏,一部电话被击坏。[color=red]本文的真实发布时间与本贴发布时间可能不一致,请留意!:[/colo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轻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沪ICP备13015411号-2|ASPCN防雷技术论坛.

GMT+8, 2024-11-16 22:0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