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CN防雷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轻松注册
查看: 10309|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历史随笔]永恒的瞬间——二战历史的若干碎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10-9 21:3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买狗食的奥贝斯坦 回复日期:2004-10-7 19:56:14   
  (一) 鹰击长空
  “我希望,我们能拥有更多象您这样的人。”
   ——德国元首希特勒
  人类历史上曾有过这样年轻的英雄,骁勇的男儿吗?也许,二十二岁时率军远征,历十年之功开创横跨三洲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是他的前生吧!
  对于那些矢志要当世界头号王牌杀手的世界各国王牌飞行员来说,埃里希.哈特曼(1922-1993)一定是最让他们痛恨的人。这座几乎永远也无法攀越的高峰,迫使哈特曼的后来者们无可奈何地永久生活在他的阴影下。
  从1942年11月首获战果始,至1945年5月德国投降止,仅仅二年半的时间,化为灰烬的352架敌机,燃烧着23岁的青年的勇敢的心。他被苏联人称为“南方黑色魔鬼”,机徽为黑色郁金香。
  1944年8月27日,哈特曼少校畅饮了第300杯美酒,由是获得德国空军的最高奖励――钻石骑士十字勋章,希特勒决定再次接见他。授勋时,元首只说了一句话:“我希望,我们能拥有更多像您这样的人。”
  定格瞬间:在接见前发生了军官叛乱,安全措施异常严密,哈特曼被要求在晋见前交出配枪,他拒绝了。年青的狮子骄傲地昂起头来,“请告诉元首,若他对自己的前线军官都不能信任的话,那我就不要勋章了”。
16
发表于 2004-10-30 10:52:00 | 只看该作者
年轻时难免偏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8 23:35:00 | 只看该作者
搁哪里,都会有人骂死你的,如果你真写了这个东东的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4-10-28 19:44:0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关键问题是俺写了篇自由命题的作文,好象叫《一代枭雄——希特勒的辉煌》拿他和列宁、毛泽东、曹操、成吉思汗相比。说人的一生,如果不能象列宁、毛泽东、成吉思汗一样流芳百世,至少要象曹操、希特勒一样遗臭万年。结果查点被骂死。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8 14:07:00 | 只看该作者
第三帝国的兴亡,我也看过,看完之后,才发现老希真牛,记得里面有句话,“不管历史怎么评价希特勒,但是从他保障了从柏林到莫斯科的后勤来看,无疑他是个天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4-10-27 12:35:00 | 只看该作者
满有意思:)

上中学的时候读过夏伊洛的《第三帝国的兴亡》。被老师骂做不务正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4-10-27 11:38:00 | 只看该作者
呆鸟 你好象满喜欢历史的嘛,有空切磋切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4-10-9 21:36:00 | 只看该作者
作者:寂静的河 回复日期:2004-10-9 12:56:55   
  大和号的碎片
  
  大和”号周围的海面上,鱼雷像洁白的银丝,笔直而来,有架幸夫指挥着庞大的军舰作钮齿形机动,然而,躲了这个躲不过那个,不断有鱼雷命中的爆炸声。周围护航的驱逐舰也有几艘受伤,它们仍对“大和”号紧跟不舍,试图挡住鱼雷,但无任何效果。美机中也有中弹起火的,但中弹时都把鱼雷和炸弹投躲出来,其勇猛之态不亚于冲绳海域的日本神风机。军舰上的日本官兵有些想不通,因为长官一贯教导他们,大鼻子的美国人都是“脓包”。
    第二波攻击,“大和”号左舷中了三枚鱼雷。第三波中了五枚。有架和伊藤在指挥舱看到,倾斜器的指针表示舰体横倾已达18度,左部舱室不断传来进水的报告。甲板上命中了多少炸弹已不可计数。
    “快,右舱室注水,恢复平衡!”有架抓过通往右舱室的话筒,高声叫着。这是唯一的挽救办法,舰体横倾到一定程度,就会翻覆。
    右舷轮机舱的水手匆忙打开注水开关。但这时右舷也被鱼雷击中,大量的海水突涌而进,一百多名水手来不及撤出,竟被淹在舱内。“大和”号横倾还在加剧,航速已降到九节。
    这一切伊藤都看在眼里,他取下眼镜,用手绢擦了擦,对有贺说:
    “有贺君,一切由你指挥,拜托了。”
    “长官,您?”
    “我回舱去!”
    鱼雷仍在不断地命中,舰体横倾到30度,左舷已贴近水面,恢复平衡已属妄然。有贺决定弃舰,但在弃舰前,他必须完成一个动作:
    “转左舵,舰首向北!”
    按日本民间习俗,死人应该头向北。“大和”也应这样。再则,北边是日本列岛,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大和”利用残剩的一点动力,扭动着笨重的躯体,但只转到一半角度,再也转不动了。
    有贺要通了伊藤的舱室,请长官离舰。伊藤拒绝了,他站在倾斜的司令舱门口,尽力保持身体平衡。他握了握副官的手,反身把自己扣在舱里。舱里的一切摆设物都滑到了一角。在沉入海底前的这一刻,伊藤不知应做些什么。他想起等他归去赏樱花的妻子,不觉黯默泪下。
    军舰的倾斜度还在不可遏止地增大,命中的炸弹爆炸声不断。有贺获悉伊藤的决定后,也安排好了自己的结局。他让一个士兵找来一根绳子,把自己绑在罗盘仪上。他怕万一自沉不成,当战俘受辱。几个士兵也想学有贺的样子,他的副官则拔出指挥刀,准备切腹。有贺一脚把他踢翻,暴叫道:
    “八格!年轻人要活下去效忠天皇,快去跳海!”
    成群的士兵,有的穿着救生衣,有的抱着一块木块,跑向大海。
    “矢矧”号已经沉没了,护卫的八艘驱逐舰四艘沉没,其余均受创。美国飞机显然对剩下的几个小不点不感兴趣,攻击减弱,准备打道回府了。
    下午2时25分,“大和”号终于横倒在海面上,主桅上的太阳旗也落水。弹药舱特制的1170发巨型炮弹只打了三发,随着舱体的旋转开始猛烈撞击,只要有一发爆炸,就会引起全舰爆炸,“大和”号将粉身碎骨。
    战舰在急速下沉,就在没入水的那一刹那,海面形成一个深50米的巨大水窝,许多临近的落水者也被吸了进去。紧接着,弹药舱在水下爆炸,溅起的水柱直升云霄,几乎要吞噬低空掠过的美机。
    “大和”魂归海底,带着伊藤、有贺和不愿离舰的官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4-10-9 21:36:00 | 只看该作者
作者:寂静的河 回复日期:2004-10-9 12:34:08   
  我也来加一个
  
  在六月二十六日,一名来自党卫军第十二工兵营第四连的工兵列兵-- pelzmann悄悄埋伏到了一棵小树下,他是个前哨观察员。他首先挖了一个洞,然后盖了块四号坦克上的装甲板,又铺了些草在上面。只留个一个小缝观察敌人,根本没人能够发现到他。透过那个小缝中他打死了大批的英国士兵,直到最后耗尽了所有的弹药。于是他拿着他的狙击枪爬出掩体,朝树上狠狠砸碎。然后抛开枪大喊到:"好了,我已经没有任何弹药了,你们被我干掉得足够多了,现在你可以朝我开枪了!"
  
    一个红发的高个子英国人随即走上前来,抓住 pelzmann 的胳臂,掏出自己的左轮手枪对着他的头开了一枪。 pelzmann 当即倒地毙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4-10-9 21:35:00 | 只看该作者
  (六) 命运悲歌
  “如果我们为命运女神所抛弃,如果我们从此不能回到故乡,如果子弹结束了我们的生命,如果我们在劫难逃,那至少我们忠实的坦克,会给我们一个金属的坟墓。”
   ——第三帝国《装甲兵之歌》
  1944,1月。东线。切尔卡瑟。
  自1942年夏天以来,南线一直是苏德战场上的焦点,双方最大最强的主力集团在这里展开着激烈的厮杀。1944年初,苏联军两个方面军对德军的卡涅夫突出部形成挟击之势。为掌握主动权,苏军不顾冬春泥泞地形,决心拔除这枚钢钉。
  1月28日,以苏联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为首的精锐部队完成了对突出部德军的合围,史称“切尔卡瑟钢铁口袋”。德军两个军近6万人被困,其中唯一的装甲师是著名的武装SS“维京师”。
  德国元帅曼施坦因决心集结兵力,在解围的同时重创苏军,不幸的是他高估了此时手中握有的实力。自2月10日至2月15日,十余万德军与更多的苏军殊死血战。包围圈内外的德军仅距离不到10千米,但是这最后几千米的路程,对外围业已精疲力尽的帝国军人而言,是无论如何也走不完的。
  曼施坦因无奈地电告被围部队:救援部队力量以耗尽,你部只能自行突围。风雪交加、连夜血战中的被围德军心情异常沉重。
  被围德军最高指挥官是施特默尔曼将军,不愧为典型的德意志军官,期间他整编部队,保持士气,顽强抵抗,拒绝投降。苏军派来使者要求德军投降,将军尽可能找来好酒好菜招待了使者,并约定战场上再见。此时将军下定决心,自行突出重围。
  2月16日,暴风雪夜。被困德军丢弃了所有辎重,含泪放弃了两千余名重伤员(在东线,无论苏德都没有收容敌方重伤员的习惯)。施特默尔曼将军布置好突围步骤后,平静地对部属说:“我将与后卫部队在一起,兄弟们,包围圈外见。”
  五万五千名德军以维京师为先头,企图悄悄突围,但很快就被苏军发现,熊熊烈火中,腥风血雨,尸横遍野。骄傲的维京尖刀捅开了缺口,被围德军在2月17日中午冲到格尼洛伊提基河边,友军就在彼岸——但是,没有桥,也没有船。在放弃了所有重装备后,德军自发组织起来,维持秩序,三万五千人在浅水区成功渡河。
  尽管后卫部队殊死抵抗,但强大的苏军仍然切断了缺口,没来得及渡河的还有两万多德军。他们在冰凉的荒野中,没有任何重武器,又累又饿。苏联将军的指示是:“我们已经给过德国人不止一次投降的机会了,既然他们不珍惜,那么,骑兵小伙子们,尽情地攻击吧!”在密集的炮火攻击后,骑兵冲上来猛砍猛杀,许多投降德军举起的双手也被劈掉。
  定格瞬间:战后,苏军打扫战场时,在战况最激烈的高地上发现了施特默尔曼将军的尸体,手里紧紧握着一枝步枪。他的制服血迹斑斑,但胸前的勋章却熠熠生辉;他的身旁,横七竖八地躺着维京师的后卫营——担任阻击任务的这支小部队,以尽数战死的代价,换来了大量同胞的生还。
  苏联人默然良久,最后以军礼安葬了这位从容倒在后卫阵地上的德国将军。
  
  天空依然阴霾,依然有鸽子在飞翔,谁来证明那些,没有墓碑的爱情和生命,雪依然在下那村庄依然安祥,年轻的人们消逝在白桦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轻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沪ICP备13015411号-2|ASPCN防雷技术论坛.

GMT+8, 2024-12-22 21:4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