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CN防雷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轻松注册
查看: 264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庆高温41度,应该考虑三峡大坝的风阻效应 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4 09:4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庆高温41度,应该考虑三峡大坝的风阻效应

2006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重庆持续高温(8月10日达到41摄氏度),四川盆地干旱少雨。显然这与大气环流的变化有关,其中不能排除三峡大坝新地形地貌的影响。笔者长期关注人造地形地貌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问题,并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这个问题,特别是国家决策部门,在考虑上马大型人造工程时,首先要认真调查研究人为改变地形地貌对自然环境可能造成的正效应和负效应。而且,对那些已经施工完成的大型工程,也应该建立环境影响追踪档案,以便吸取经验教训。重构2006-8-11补注



三峡大坝与四川盆地的木桶效应

随着人类改变地形地貌能力的不断增长,由于人工地形所导致的气候变化也越来越明显,这种人为地形气候变化,通常都是多效应的,既有正面的良性的,也有负面的恶性的。例如,在大气环流主通道的河流上修建水库大坝,有可能减少这些河道的水汽输送功能,从而导致该河流上游地区的降雨量减少;反之,如果在大气环流经过的地区,通过人工改变地形地貌的方法,则有可能增加水汽的通过量,并为上游地区从空中输送更多的水资源量(笔者称这种方法为空中南水北调,详情可参阅《空中南水北调的科学原理》等文)。

有鉴于此,我们今天对那些会显著改变地形地貌的人造工程,不仅要论证其功能,还要论证其效应,特别是有必要进行相关地形变化效应的评估。众所周知,我国最大的工程项目之一是三峡水库大坝,因此本文就以其为例,探讨这样的人工地形地貌变化,将对周边自然环境以及四川盆地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和效应(其它地区的水库大坝也可能产生类似的效应,例如大渡河汉源县上游如果修建大水库,有可能影响三江源区域的水资源量)。

四川盆地是古蜀国所在地,从历史到今天它的状况对整个中国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直径约350公里,北面为秦巴山地,其中大巴山山脉,主峰神农顶海拔3105米;秦陵山脉,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西临青藏高原,其中岷山山脉,主峰雪宝顶海拔5588米;邛莱山山脉,主峰四姑娘山6250米;大凉山山脉,主峰捎瑙门车合海拔3962米。南有云贵高原,其中五连峰山脉,主峰镜子山海拔3189米;大娄山山脉,主峰金佛山海拔2251米;方斗山山脉,主峰方斗山海拔1680米;齐岳山山脉,主峰夹壁海拔1988米。在秦巴山地与云贵高原之间,则是狭长的长江三峡。

上述山脉所发源的诸多江河,均流经四川盆地并汇入长江,其中较大的河流有南江、嘉陵江、涪江、岷江、沱江、大渡河、金沙江、横江、赤水、乌江等。

四川盆地大体上西高东低、北高南低,西边海拔在三四百米,东边海拔在二百米左右。例如,岷江在犍为的水面海拔是373米,长江在重庆渝北的江面海拔是188米,在万县江面海拔是146米,在三峡巫峡的江面海拔是123米(三峡水库蓄水前),而在出了三峡的宜昌江面海拔只有59米。因此,如果把四川盆地比做一个大木桶,它的唯一出口就是长江三峡。也就是说,四川盆地这个天然大木桶,最短的一根木条所在地就是长江三峡。

在这种情况下,三峡大坝的横空出世,等于是把四川盆地这个大木桶最短的一根木条加长,从海拔120米增加到海拔185米(目前蓄水高度为135米,按工程预定目标几年后蓄水高度将增加到175米,大坝高度要高于蓄水高度)。也就是说,三峡大坝提高了四川盆地的凹陷程度,这种人造工程对地形地貌的改变,势必产生一系列地质、气候和生态效应(包括物种分布变化)。

三峡大坝及其蓄水高度(蓄水水位目前为海拔135米,如果今后进一步提高蓄水水位,其影响程度将进一步增加),首先是在三峡下游与上游之间形成一道挡风的墙,阻挡下游水汽沿长江三峡向上游的输送量。此外,其他主要效应有或者可能有如下方面:1、抬升原来河道的水位,淹没周边陆地(包括触发滑坡),迫使移民。2、蓄水量增加,导致地壳应力变化,有可能触发地震或其它地质事件。3、蓄水面积的增加,等于出现一个新的大面积的人造湖泊,周边气候、降水量亦将随之而发生相应的变化。4、四川盆地的低层水汽、粉尘、烟雾,将比以前更难以扩散,这有可能导致日照量降低,春季气温下降、农作物成熟慢、降雨量增加(粉尘微颗粒能促成水汽凝结)等一系列效应(上述诸多效应可能存在相互抵消或者相互叠加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自从三峡大坝蓄水之后,四川盆地的东部开县发生地壳压力骤增、人为应对不当而导致的严重井喷事故(2003年12月),开县、达县出现降雨量高达四五百毫米的罕见暴雨(2004年9月),上述事件应当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地区民众,以及相关科学研究领域学者的密切关注(参阅笔者《开县井喷是三峡、月亮惹得祸吗》一文),建立公开的真实的客观的足够的相关环境变化数据库,以便有助于政府和社会各界及早采取相应的正确的有效的应对措施。

补注:2006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重庆持续高温(8月10日达到41摄氏度),四川盆地干旱少雨。显然这与大气环流的变化有关,其中不能排除三峡大坝新地形地貌的影响。笔者长期关注人造地形地貌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问题,并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这个问题,特别是国家决策部门,在考虑上马大型人造工程时,首先要认真调查研究人为改变地形地貌对自然环境可能造成的正效应和负效应。而且,对那些已经施工完成的大型工程,也应该建立环境影响追踪档案,以便吸取经验教训。

重构(王红旗)电话51843850 信箱whqtpw@sohu.com

041110B28-1800

下水道
发表于 2006-11-30 16:36:00 | 只看该作者
明年不知道会是个什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06-11-30 14:51:00 | 只看该作者

"三峡大坝及其蓄水高度(蓄水水位目前为海拔135米,如果今后进一步提高蓄水水位,其影响程度将进一步增加),首先是在三峡下游与上游之间形成一道挡风的墙,阻挡下游水汽沿长江三峡向上游的输送量。此外,其他主要效应有或者可能有如下方面:1、抬升原来河道的水位,淹没周边陆地(包括触发滑坡),迫使移民。2、蓄水量增加,导致地壳应力变化,有可能触发地震或其它地质事件。3、蓄水面积的增加,等于出现一个新的大面积的人造湖泊,周边气候、降水量亦将随之而发生相应的变化。4、四川盆地的低层水汽、粉尘、烟雾,将比以前更难以扩散,这有可能导致日照量降低,春季气温下降、农作物成熟慢、降雨量增加(粉尘微颗粒能促成水汽凝结)等一系列效应(上述诸多效应可能存在相互抵消或者相互叠加情况)。 "

看最后一句话,基本是什么话都没说!水平啊!!

[em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06-11-20 09:45:00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应该引起大家的关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轻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沪ICP备13015411号-2|ASPCN防雷技术论坛.

GMT+8, 2024-12-23 15:0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