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CN防雷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轻松注册
查看: 153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茶叶楹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6-21 15:3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茶叶,源远流长。茶联又称对联,乃是我国楹联宝库中的一技夺目鲜花。现将常见内容广泛,意义深刻,集录如下:郑燮(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郑曼在镇江焦山别峰庵求学时就曾写过茶联: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将名茶好水,青山美景融人茶联。

  在家乡,郑燮用方言俚语写过茶联使乡亲们读来感到格外亲切,其中写道: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

  这种粗茶、菜根的清贫生活,是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写照,使人看了,既感到贴切,又富含情趣。

  悬挂茶联古代如此,近代又何尝不是这样,仅以杭州的(茶人之家)为例在正门上,就有这样一副茶联: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

  这里既说明了以茶留客,又说出了用茶清心和飘飘欲仙的感受。

  北京前门,大茶馆门楼的茶联:大碗茶广交九洲宾客,老二分奉献一片丹心。

  以茶联谊的本色,而且还进一步阐明茶馆的经营宗旨。

  杭州藕香居茶室的茶联: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

  君山银针是著名的历史名茶,其茶联:柳井有水好作饮,君山无处不宜茶。

  上海天然茶楼的对联更是匠心独具,顺念倒念都成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人来交易所,所易交来人。

  吸引游客五岳山茶联:红透夕阳,如趁余辉停马走,茶烹活水,须从前路汲水泉。

  成都望江楼茶联,作者清代何绍基:花笺茗碗香千载,云影波光活一楼。

  当代书法家启功先生茶联:若能杯水如名淡,应信春茶比酒浓。

  成都早年间有家茶酒铺,联曰: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一杯酒来。

  这副茶酒联,奇特、贴切,茶酒客人前往,结果经营日盛。

  几种历史悠久名茶综合联:龙井云雾毛尖瓜片碧螺春,银针毛峰猴魁甘露紫笋茶。

  美酒千杯难成知己,清茶一盏也能醉人。

  四海咸来不速客,一当相聚知音人。

  为爱情香频入座,欣同知己细谈心。

  菜在街面摊卖,茶在壶中吐香。

  飘香屋内外,味醇一杯中。

  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

  甘泉天际流,香茗雾中飘。

  欲买先品味,方识雾中茶。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4-6-21 15:35:00 | 只看该作者
茶联欣赏
(1)  
  茶联作为诗词形式的一种变体﹐以对联为形式﹐对偶工整﹐平仄谐调﹐往往悬挂于门庭上或室内﹐以茶事生活为内容﹐不但古朴高雅且能陶冶人的情操﹐为古代文人所擅长和推崇﹐现摘录茶对联20副以飨读者。
(1)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杯茶去﹔
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快拿壶酒来。
(2)
扫来竹叶烹茶叶﹔
劈碎松根煮菜根。
(3)
花笺茗碗香千载﹔
云影波光活一楼。
(4)
得与天下同其乐﹔
不可一日无此君。
(5)
山好好﹐水好好﹐开门一笑无烦恼﹔
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各西东。
(6)
坐﹐请坐﹐请上座﹔
茶﹐敬茶﹐敬香茶。
(7)
泉从石出情宜冽﹐
茶自峰生味更圆。
(8)
诗写梅花月﹔
茶烹谷雨香。
(9)
草泥来趁蟹傲建﹔
茗鼎香伴小龙团。
(10)
酒醒饭饱茶香﹔
花好月圆人寿。
(11)
若能杯酒比名淡﹔
应信村茶比酒香。
(12)
四大皆空﹐坐片刻无分你我﹔
两头是道﹐吃一盏莫问东西。
(13)
汲来江水烹新茗﹔
买尽青山当画屏。
(14)
美酒千杯难成知己﹔
清茶一盏也能醉人。
(15)
欲把西湖比西子﹔
从来佳茗似佳人。
(16)
茗外风清移月影﹔
壶过夜静听松涛。
(17)
泉香好解相如渴﹔
火候闲评东坡诗。
(18)
陶潜善饮﹐易牙善烹﹐饮烹有度﹔
陶侃惜分﹐夏禹惜寸﹐分寸无遗。
(19)
采向雨前﹐烹宜竹里﹔
经翻陆羽﹐歌记卢仝。
(20)
香分花上露﹔
水吸石中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4-6-21 15:36:00 | 只看该作者
茶联作为诗词形式的一种变体﹐以对联为形式﹐对偶工整﹐平仄谐调﹐往往悬挂于门庭上或室内﹐以茶事生活为内容﹐不但古朴高雅且能陶冶人的情操﹐为古代文人所擅长和推崇﹐现摘录茶联23副以飨读者。
(1)
红透夕阳﹐好趁余辉停马足﹔
烹茶活水﹐须从前路汲龙泉。
(2)
鹿鸣饮宴﹐迎我佳客﹔
阁下请坐﹐喝杯清茶。
(3)
煮沸三江水﹔
同饮五岳茶。
(4)
花间渴想相如露﹔
竹下闲参陆羽经。
(5)
歇一歇消消暑气﹔
喝二杯品品香茗。
(6)
竹雨松风琴韵﹔
茶烟梧月书声。
(7)
阁构三层读书论世﹔
泉飞云壑听瀑煮茗。
(8)
松涛烹雪醒诗梦﹔
竹院浮烟荡俗尘。
(9)
瓦壶水沸邀宾客﹐列位请进请进﹔
茗碗香腾破睡魔﹐诸君快来快来。
(10)
来不拈﹐去不送﹐礼义不拘方便地﹔
烟自奉﹐茶自酌﹐悠游自得大罗天。
(11)
小天地﹐大场合﹐让我一席﹔
论英雄﹐谈古今﹐喝它几杯。
(12)
斗酒恣欢﹐方向骚人正妙述﹔
杯茶泛碧﹐庵前过客暂停车。
(13)
茶可清心﹔
酒能乱性。
(14)
好事不容易做﹐大包不容易卖﹐针鼻铁﹐薄利只凭微中削﹔
携子饮茶者多﹐同父饮茶者少﹐檐前水﹐点滴何曾倒转流。
(15)
最宜茶梦同圆﹐海上壶天容小隐﹔
休得酒家借问﹐座中春色亦常春。
(16)
世间重担实难挑﹐菱角凹中﹐也好息肩聊坐凳﹔
天下长途不易走﹐梅花岭上﹐何妨歇脚且斟茶。
(17)
酒好能引八方客﹔
茶香可会千里友。
(18)
消愁不用一杯酒﹔
遣兴当喝几碗茶。
(19)
酒可宁心少饮有益﹔
茶能醒脑常喝无妨。
(20)
瑞草抽芽分雀舌﹔
名花采蕊结龙团。
(21)
品泉茶三口白水﹔
竹仙寺两个山人。
(22)
看《水许》想喝大碗酒﹔
读《红楼》举杯思品茶。
(23)
为爱清香频入座﹔
欣同知己细谈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下水道
 楼主| 发表于 2004-6-21 15:37:00 | 只看该作者
茶诗妙句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 (佚名)

    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 (魏时敏)

    卧云歌德,对雨著“茶经”。    (詹同)

    小桥小店沽洒,初火新烟煮茶。   (杨基)

    蚕熟新丝后,茶香煮洒前。     (杨基)

    花沟安钓艇,蕉地著茶瓯。     (德祥)

    春风修禊忆江南,洒榼茶炉共一担。 (唐寅)

    寒灯新茗月同煎。浅瓯吹雪试新茶。 (文征明)

    草堂幽事许谁分,石鼎茶烟隔户闻。 (浦瑾)

    平生于物之无取,消受山中水一杯。 (孙一元)

    加起炊茶灶,声闻汲井瓯。     (吴兆)

    幽人采摘日当午,黄鸟流歌声正长。 (佚名)

    竹灶烟轻香不变,石泉水活味逾新。 (蓝仁)

    冷然一啜烦襟涤,欲御天风弄紫霞。 (潘允哲)

    济入茶水行方便;悟道庵门洗俗尘。 (周杏村)

    闲是闲非休要管,渴饮清泉闷煮茶。 (选自《金瓶梅》)

    风流茶说合,洒是色媒人。     (选自《金瓶梅》)

    春风解恼诗人鼻,非叶非花自是香。 (杨万里)

    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 (苏轼)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杜耒)

    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汤生玑珠。 (苏轼)

    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     (苏轼)

    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     (文同)

    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大碗茶。 (苏轼)

    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雪落。     (陆游)

    茶映盏毫新乳上,琴横荐石细泉鸣。 (陆游)

    寒涧挹泉供试墨,堕巢篝火吹煎茶。 (陆游)

    更作茶瓯清绝梦,小窗横幅画江南。 (陆游)

    长安酒价减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范仲淹)

    银瓶泻油浮蚁酒,紫碗铺粟盘龙茶。 (苏轼)

    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 (林逋)

    茶鼓适敲灵鹫院,夕阳欲压赭圻城。 (陈选)

    寒泉自换菖蒲水,活火闲煎橄榄茶。 (陆游)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范仲淹)

    小石冷泉留翠味,紫泥新品泛春华。 (梅尧臣)

    样叠鱼鳞碎,香分雀舌鲜。     (佚名)

    绿甲蝉膏泛,红丁蟹眼遮。     (佚名)

    舌本芳频漱,头纲味最佳。     (佚名)

    瀹泉尝玉茗,泼乳试金瓯。     (佚名)

    茶甘酒美汲双井,鱼肥稻香派百泉。 (黄庭坚)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佚名)

    兼然幽兴处,院里满茶烟。     (佚名)

    吟诗不厌捣香茗,乘兴偏宜听雅弹。 (佚名)

    茶香高山云雾质,水甜幽泉霜当魂。 (佚名)

    心随流水去,身与风云闲。     (佚名)

    茶鼎夜烹千古雪,花影晨动九天风。 (黄镇成)

    欲试点茶三味手,上山亲汲云间泉。 (韩奕)

    入社陶公宁止洒,品泉陆子解煎茶。 (韩奕)

    玉杵和云春素月,金刀带雨剪黄芽。 (耶律楚材)

    舌底朝朝茶味,眼前处处诗题。   (张可久)

    诗床竹雨凉,茶鼎松风细。     (张可久)

    乘兴诗人棹,新烹学士茶。     (张可久)

    媚春光草草花花,惹风声盼盼茶茶。 (张可久)

    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郑板桥镇江焦山吸江楼)

    花笺茗碗香千载,云影波光一楼。  (何绍基)

    一瓯解却山中醉,便觉身轻欲上天。 (崔道融)

    味为甘露胜醍醐,服之顿觉沉疴苏。 (葛长庚)

    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 (郑板桥四川青城山天师洞联)

    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 (乾隆与大臣联)

    竹露松凤蕉雨,茶烟琴韵书声。   (张鳌)

    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郑板桥)

    烹调味尽东南美,最是工夫茶与汤。 (冼玉清)

    试院煎茶并饮甘泉一勺水,仙潭分竹常平苦海万重波。(王师俭)

    润畦舒茶甲,暧树拆花枪。     (黄遵宪)

    拣茶为款同心友,筑室因藏善本书。 (张延济)

    白菜青盐糁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郑板桥)

    墨兰数枝宣德纸,苦茗一杯成人窑。 (郑板桥)

    楚尾吴头,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郑板桥)

    山光扑面因朝雨,江水回头为晚潮。 (郑板桥)

    雷文古泉八九个日铸新茶三两瓯。  (郑板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4-6-22 08:41:00 | 只看该作者
又一个老酒徒!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轻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沪ICP备13015411号-2|ASPCN防雷技术论坛.

GMT+8, 2025-7-12 06:5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