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贴子最后由红蜻蜓在 2005/02/28 03:26pm 第 3 次编辑]
据新华社电岁末年初,湖南娄底市中心医院副主任医师、心脑血管专科门诊负责人胡卫民,做了一件被不少当地人认为“有血性”的事——因无法容忍身边体制性、系统化的医疗腐败,书面要求辞职。医生站出来抗争雷打不动的医院“潜规则”,在“看病难、看不起病”困扰全社会的背景下,得到了各界人士和媒体的同情、声援。 医院:他不务正业处事怪异 患者:他是真正的为民医生 “我不能出卖良知来完成创收任务,只能痛苦地选择辞职!”胡卫民对记者说,“我致力于心脑血管病的诊疗、预防和科普宣教,被医院看作‘不务正业’;我给患者开该开的药,收该住院的病人,但院领导为此两次要我放下听诊器去工会当干事。”胡卫民在去年12月6日的辞职报告中写道:“医院个别领导两眼盯着病人的钱袋子,而我关注的是病人的健康。病人花钱多,病难好,不是医术下降,而是医德滑坡……”娄底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谭华清称,胡卫民处事怪异,喜欢“自吹自擂”。至于胡的医术,谭作了“一票否决”:“胡如果在我们心血管内科排位,有10个医生他就排第10位。”在患者中,记者听到了完全不同的说法。在娄底,胡卫民共建立了三个社区科普点,办定期讲座,义务出诊,为娄底成为全国心脑血管病防治科普示范区作出了贡献。在娄底市电业局老年活动中心,十几名老人跑来为胡卫民“说话”:“胡医生是真正的为民医生。让他多干几年,我们也可以多活几年!”长期的社区服务,胡卫民摸索出了一套防治高血压的疗法。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家余振球教授评价胡卫民是“真正找到了让每一个患高血压的中国人服得起降压药的方法,在当代高血压防治工作中走在了前列。” 贴告示拒吃请回扣 “另类”医生妻离子散 娄底市中心医院院长杨志毅一再表示:“中心医院是娄底人民的医院,我们绝不能宰一个算一个。”杨从2001年底上任以来,医院年收入达到1.1亿元,翻了近一番。收入增加、职工待遇大幅提高、基础建设提速(新门诊、外科大楼即将落成),在娄底,中心医院的“票子”“房子”和“机子”(大型设备)是“标志性政绩”。但胡卫民却说,娄底中心医院“公开倡导医疗腐败”,用“原始积累”换取“快速发展”。湖南省卫生厅随机抽取了该院8份病历,全部存在乱收费现象。“一次有选择性的抽查就发现违规收费达90万元。”一知情人说。娄底市中心医院原院长姚增力介绍,目前中心医院外科医生的收入=工资+奖金+开单提成+点名费+站台费+误餐费+药品回扣+红包。但杨志毅矢口否认有开单提成的明文规定。胡卫民拿出中心医院《2003年经济管理方案实施细则》,上面明文规定,医生能从住院证、光子刀、磁共振等项目中取得20元至300元不等的“提成”,此外西药、成药开单,个人和科室提成6%;中草药,个人与科室提成10%……2004年医院又追加“激励举措”,如光子刀每次开单提成由150元飙升到500元。跨科室的业务提成,被美其名曰“科协奖”!在利益的诱惑下,各科室争抢病人,甚至出现了门诊收治一个患传染病的病人,先把他留在普通病室,过一阵子再转到传染科,以便于两个病室共同创收的怪事!2003年至2004年,医院上千万元设备仪器采购绕过了政府。在市场药价总体降低的背景下,医院竟有大批药品最终成交价高于合同价。在这种环境下,胡卫民却在诊室里贴出“医药代表谢绝入内,本人拒绝吃请回扣”,还经常披露医疗腐败问题,其“另类行径”成了少数人的眼中钉、肉中刺。“1999年,为了阻挠我进病房,一同事将我的下身踢伤,导致我丧失性生活能力,最终夫妻离婚(胡伤感地出示了法医鉴定);专科门诊牌子也10多次被人砸烂,还收到画有斧头白骨、写有‘小心狗命’的恐吓信,家中恐吓电话不断;我的小孩在街上被人扭住脖子威胁:‘小心小命!’……”胡卫民递交辞职报告后,市委主要领导多次与他长谈,安慰、挽留。胡矛盾地说,我留在这种地方,岂不是同流合污! 创收与为民的冲突 体制变革箭在弦上 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我国现行的医疗卫生制度安排保障不了“胡卫民们”应有的生存地位与业务发展环境,改变不了大医院乱收费的“常态”。“国家交付的任务、责任和投入是相矛盾的。”中心医院院长杨志毅表示,医院包括离退休人员有1100人,但每年财政拨款只有300多万元,只够发10%至20%的职工工资,“医院不创收,优秀医生会流失,基础设施不升级,就诊患者也会流失。”早期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强调了减轻政府负担,导致政府或财政在公共卫生领域缺位,医疗和药品都变成一种“买卖”后,带来的是新一轮困惑:有钱的病人跑到做“买卖”的医院“挨剁”,没钱的躲在家里“死扛”,或到“医药超市”乱买药。“我的志向是做第三种医生。”胡卫民说,“第三种医生”就是服务于社区,治病的同时辅以心理治疗,平时开展健康科普,让老百姓少花钱,疗养慢性病或者强身健体。用胡为民的话说,他与“人民医院”行规之间是“两种不同价值观的冲突”。但深层意义却是中国医疗体制嬗变又到了一个节点,新一轮符合国情、行之有效的卫生制度改革已经“箭在弦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