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D设计使用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关鍵词/Keywords: 雷击电磁脉冲防护;电涌保护器SPD;波形选择;设置配合;后备保护 最近我刊进行的SPD产品应用调查结果显示,业内专家特别关注在实际的工程中,SPD应用中存在着的如被保护的系统屏蔽差、没有采取等电位连接措施、接地不规范、安装SPD不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等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使雷电感应高电压以及雷击电磁脉冲入侵概率大大提高,从而造成相应的电子、电气设备的损失。 为此,我们结合调查中广大读者所普遍关注的问题,专程请教了我国著名防雷专家、《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2000年版)的主要起草人林维勇教授级高工。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供广大技术人员参考。 目前我国关于雷电防护的标准主要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以及其他行业例如电力、石油、铁道、邮电通信、气象等的行业规范中的有关条款。其中涉及SPD产品使用的条款很多,但也多有矛盾之处。 虽然国家规范《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2000年版)第六章防雷击电磁脉冲对SPD的设计有一定的规定,对SPD的选用也提出了相关的设计要求。但还是有电气设计人员提出其可操作性和实践性不强,比如第六章第6.1.2条“一个信息系统是否需要防雷击电磁脉冲,应在完成直接、间接损失评估和建设、维护投资预测后认真分析综合考虑,做到安全、适用、经济。”的可操作的问题。 作为国家规范《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2000年版)的主要起草人,请您介绍一下对于《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2000年版)未来的修订方向? 您提到了GB 50057—1994(2000年版)第六章6.1.2条的可操作性问题,是的,它的确是很难定出一个具体且简单的计算方法的,其最关键之处是如何估算出间接损失,这是很难的。因此,只能定出一个模糊的逻辑概念。 综观国际电工委员会TC8l编制的标准,已公布出版的IEC TR 61662:1995《雷击损害风险的评估》(Assessment of the risk of damage due to lightning)及其修改1(Amendment l:1996)均是技术报告(TR),而非标准,仅供各国制定标准参考。其计算方法过于繁杂,难于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应用。 近一段时期以来,TC81正全面修订其以前的所有出版物,包括上述的IEC TR 61662,其标准号定为IEC 62305—2《防雷,第2部分: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其81/241A/CDV草案经投票,已通过。但投反对票者占24%,略少于25%的界限值,如果反对者>25%将通不过。因此,负责编制这部分标准的第9工作组(WG9)在其活动报告中指出,工作组讨论了这24%的反对票,一些代表表示了意见,即如果IEC 62305—2改为技术规定(TS),则其最后草案(FDIS)的投票将会得到更多投赞成票的结果。讨论的结论是,仅在对最后草案(FDIS)的投票没有通过后TC81可考虑将其改为技术规定(TS)。此外,与81/241A/CDV文件配套另编了一个软件(输入一些特定数值,很快就得出结果)征求意见,以供实际应用。活动报告对该软件的意见是:讨论证实了,并不想将软件与所编标准分开销售。其重要原因是:不能将该软件视为使用整本标准的替代物。 从以上的介绍可看出,风险评估不是从计算几个简单算式就可得出结果的。 我建议在即将进行修订的防雷规范中应尽可能将此问题反映在建筑物防雷分类和防雷措施上,以便于实际的应用。 在有关低压电源系统SPD的选用标准中,对电源线路进户处所安装的第一级SPD要求采用GB 18802.1—2002/IEC 61643—1:1998标准规定的I级试验,而雷电流的分流基准采取建筑物防雷分类的第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遭雷击时的雷击总电流。 争论的焦点在于I级试验的电流波形(10/350μs)的波尾长度较传统的试验电流波形(8/20μs)长得多,而且对SPD的放电电流要求比现在的高低压避雷器标称电流(标称放电电流通常为5、10kA,8/20μs)大得多,因此SPD的标称放电电流没有必要定到40~100kA或更高,最多用20~30kA也就足够了。争论的另一种意见从我国通信基站SPD雷击损坏的比例高达5%~7%这一事实出发,提出60kA不行就上80kA,80kA不行就100kA。 这样使得是否应该采用10/350μs电流波存在着明显的两极分化,一种是没有严格区分不同工程的具体条件滥用了10/350μs波形,并且对这种波形下SPD的Iimp。电流也扩大到几十千安甚至100kA:另一种意见是拒绝采用10/350μs波形,只认可8/20μs。 您对这些争论有何看法?您的意见是什么?
[此贴子已经被通天雷神于2007-11-2 12:57:4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