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CN防雷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轻松注册
查看: 16927|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历史随笔]一世风华写人生: 谢安的精彩小故事 作者:佳人和泪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6 16:2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直想说说谢安。吼吼,一千七百年,如果问中国历史上谁最被文化人推崇,那我肯定一下子先想起两位来,一个是诸葛亮,另一个就是谢安。下决心认真查了一把,结果从唐开始,直到明清,称赞谢安的诗歌数不胜数。至少李白一人就贡献了20首,要再加上他写谢灵运,谢脁的,那就更多了。瞧这: “安石在东山,无心济天下。一起振横流,功成复潇洒。” “安石泛溟渤,独啸长风还。逸韵动海上, 高情出人间。”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靖胡沙。” “谢公东山三十春,傲然携妓出风尘。” ………… (小注一个:谢安,自安石,呵呵,跟王安石的名相同。王安石自己也觉得这很有趣,所以在走访谢安遗迹之后,他就颇欣慰地写诗说,“我名君字偶相同”。这句诗《辞源》上都有。)再瞧瞧偶们苏学士的: “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 (小注:这里用的是谢安晚年的典故。)轩稼先生的: “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唯消棋局。” ………… 不举了,不举了 …… 其实除了文学家,历代的史学家对谢安的功业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不过再写这些空话,想必大家也不爱看,史学家的评述,就留待后面再提吧。言归正传,那就有个问题产生了,为什么谢安一直这么让文化人推崇,李诗仙对他是一生念念不忘,几乎到了崇拜的程度。究其原因,大抵应该在此:谢安的人生,实际是文人心目中最理想的人生。成就了功业,而又不失自己的性情;艰险中拒权臣匡扶国家,却从不做卑躬屈膝的事。不结私党,功成不居。去留无意,宠辱不惊。一句话来说,处身世间,无论外界如何险恶污玷,他却能站在高处,始终不曾失去内心的高贵。所以《蒙求》中用两个字评价他:高洁。周旋官场而能不失自己的尊严,这可实在是文人心里最大的渴望了。别说古代,就说现在,其实也是一样啊。那么就来瞧瞧,谢安都有哪些精彩的故事,以至于让偶们的文化人倾心如此吧。偶先大致分了几篇:“潇洒俊雅的风度”、“早早成名的童年”、“逍遥东山”、“周旋桓温”、“高明的政治手段”、“崇尚真情的人”、“谢安的朋友们”、“谢安眼里的女人”。偶依次写出来,贴给大家,引用皆有出处,有的来不及注明,有疑问的朋友请提出来,偶会提供给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26 20:03:19编辑过]
沙发
发表于 2006-10-26 19:35:00 | 只看该作者
长见识了.支持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6 20:07:00 | 只看该作者

第一篇:潇洒俊雅的风度

既然是要说一个人,那么还得按这个老套路,先来说,外貌!

说谢安的外貌,这个无可争议,一个字,帅! “谢家兰玉真门户”,这句话的确不是瞎说,谢安这一辈里,谢安和他的堂兄谢尚,弟弟谢万,都是风流美男子。谢安的小儿子谢琰,后来参加了淝水之战,也是从小就“美风姿”,后来谢琰的第三个儿子谢混,长大后“风华江左第一”,是那段时期的江南第一美男(呵呵,果然代代精传)。谢混不仅美得无人能及,诗也写得很好,清华大学校名的出处,“寒裳顺兰芷,水木湛清华”,就是他诗里的句子。

不过,要说谢安,只说“帅”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一方面,还得说他的风度。

 

故事一:风神秀彻

谢安还只有四岁的时候,桓温的老爸桓彝到谢家来做客。这桓彝也是个有名的大名士,桓家后来那么风光的基业,都是从他过江后,慢慢建立起来的。桓大名士到了谢府,一下子就看上了这孩子。古人的眼光,对偶们现代人来说可能不容易理解,东汉时评论人看“骨相”,魏晋时评论人重“风神”,桓大名士一见四岁的谢安,立刻就喜欢上了,忍不住地赞叹,哎呀,这孩子好啊,“风神秀彻,后当不减王东海!”这个王东海就是王承,也是当时很出名的人物,为官清静,很受百姓爱戴,并且极有风度。不过,后来看,桓大名士这话,还是颇有道理,谢安后来果然是“不减王东海”。谢安很小就出名,大概就是从这一天开始的。

故事二:“潇洒”的来历

有件事很有趣,谢安和王羲之是非常好的朋友,但谢安和王献之也是非常好的朋友。大家知道吧,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大书法家,继谢安之后的又一代风流领袖。谢安跟父亲和儿子的关系都很好,全当是平等的朋友,王献之对谢安说话,也常没大没小。王羲之另一个著名的儿子,那个“乘兴而来,兴尽而去”的王徽之,同谢安交往时,也常如此。但谢安从来没有不高兴,好像还挺喜欢。

王献之一生都是非常爱戴谢安的,并在他的官府里做长史。一次,王献之也不知怎么来了兴致,忽然称赞谢安说:“您本来就是最潇洒的。”谢安回答说,“我不潇洒,你这么说我很高兴,我自己就是身心比较顺畅罢了。”哈哈,潇洒!这很可能就是这个词儿的最早出处!偶求证了好久,也没有发现更早的。(如哪位朋友指出,偶将不胜感激)

故事三:偶像效应

谢安俊雅的容貌,潇洒的风度,很快就使他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偶像。有一回,还因为这偶像效应,让他的一位穷老乡发了笔不小的财呢。他这位穷老乡最早是个县令,后来被免了官,日子过得不咋样,想从建康回家里去,盘缠都不够用。谢安有心赠他些盘缠,但又怕伤了他的面子。于是就问他还有什么能换钱的东西。这个穷老乡说,他别的啥也没有,就有去年想做生意没做好,剩下的五万把根本卖不出去的蒲葵扇。谢安想想说,不如我给你推销推销吧。于是,他就从中随意地拿了一把,平时与名流们交谈的时候,就总是拿在手里,显得很喜欢的样子。诸位名流见此,想,哎呀,原来这蒲葵扇也很好啊,拿在手里也蛮潇洒嘛,于是名士们还有那些倾慕名士的人,纷纷购买,建康居然掀起了一股蒲葵扇抢购风,五万把蒲葵扇不久就倾销一空。谢安这个穷老乡,不但挣了盘缠,还发了笔不小的财,喜滋滋地回家去了。

哈哈,这就是“新会蒲葵”的故事,一直到清末民初,“新会蒲葵”都是个很响亮的品牌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下水道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6 20:12:0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篇:早早成名的童年

谢安从小就很有名,第一篇里说了,那开头得从四岁算起。不过,他少年时的确有一些很精彩的故事,这个“少有重名”,仅仅就凭长得好,出身好,还是得不来的。那么瞧瞧他少年时的故事。

故事一:老翁可念

谢安从小性情温和,不很爱说话,是那种比较懂事的乖孩子类型。他七八岁的时候,大哥谢奕(就是谢玄和谢道韫的父亲)刚刚开始作官,在剡县当县令。谢奕可是个极有个性的人,常常想起什么是什么,后来他到桓温那儿当下属,还逼着顶头上司桓温天天陪他喝酒呢。

谢奕当县令,就把小谢安接到身边来玩儿。有一回,他审案子,谢安穿着青布裤,乖乖坐在一边儿看着。结果正有一个老头儿犯了法,谢奕想不出好办法惩罚他,这老东西,打也打不得,关也关不得,可怎么办?他忽然脑袋一热,想出了个妙法。他让手下取来两壶酒,命令老头儿喝下去,都喝了,就饶了他。老头儿虽然害怕,但也没办法,咕咚咕咚就喝起来了。古代南方的酒度数低,不然换成偶们“二锅头”,这老头儿也肯定玩儿完。老头儿喝完一壶,醉得满脸通红,实在喝不下了。谢奕看见,就哈哈大笑起来,命令他接着喝。这时,谢安忽然对谢奕说,阿兄,这老翁多可怜,你怎么能这样做呢!谢奕没想到这孩子居然来教育他,但看看谢安十分郑重的表情,也觉得有点儿不合适了。于是说,你是想放了他吧。说完,就下令把那老头儿放走了。

故事二:少年慕容垂

这个故事是鲁迅先生《三闲集》里记载的,第一次看到时,吓了偶一跳。谢安和慕容垂居然还曾有过一回神交呢!

《三闲集》里是这样记载的,谢安小的时候名声就很大,远在辽东的人都听说了他的美誉。于是慕容垂就派人给谢安送了一对白狼眊去,这时的谢安正是十三岁。

多有人情味的故事,真是英雄相惜。哈哈,赶紧查。结果发现,谢安十三岁时,慕容垂正是七岁。那这个“白狼眊”,没准儿是他头回出猎所得呢。只是这个“眊”,却始终查不出来是个什么东西,我就把它理解成狼尾巴之类(估计不对)。

哈哈,慕容垂7岁就有结交远方名士的心思,难怪后来叱咤风云,果然是英雄出少年。

故事三:两位宰相的“会晤”

历史上东晋两位最有名的宰相,一个是王导,一个就是谢安,东晋能够维持这么多年,他们俩是最大的功臣了。有趣的是,这两位宰相,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首先他们都是道家的推崇者,执政时都采用清静不扰民的政策,让百姓休养生息,所以两人当政时,都把国家治理得十分安定。其次,他们都风度潇洒,是一代风流领袖。哈哈,都属于那种偶像型领导人。

当时人们常把他们两个相提并论。只是说,谢安要更文雅一些。“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里的王谢就指王导的家族瑯琊王氏(王羲之他们家)和谢安的家族陈郡谢氏。他俩都是各自家族里最辉煌的人物。

哈哈,在谢安十几岁的时候,这两位宰相,还曾经有过一次“会晤”呢。其实,王导比谢安大44岁,王导去世那年,谢安才19。王导去世的前几年,谢安曾经去拜访他,结果彼此都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王丞相对这个后辈大为欣赏,结果很快,谢安的名声就又上了一个台阶。而王导也给谢安留下了终生不忘的好印象,当他执政时,对当年王导的很多治国之道,仍然十分认可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 11:29:0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篇:逍遥东山(一)

先来说说东山吧。东山,在当时的会稽郡,现在的上虞市郊。几年前,大导演谢晋到东山登山祭祖,称其为“娟雅第一山”。谢安是从20多岁开始到东山隐居的,直到40岁离开,接受桓温的邀请,去做他帐下的司马,这才踏上仕途。

这不到二十年里,可说的故事很多,就拣有名的、有趣的说来听听。

故事一:兰亭雅集

这个是必须得说啊。王羲之的古今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大家一定都知道,这故事肯定也熟得很了。那偶就把内容整理下儿写出来,好看得清楚些。

时间:永和九年的三月三,公元353年。

地点:会稽郡山阴之兰亭,现在的绍兴市西南。

人物:东道主王羲之(这时他是会稽郡的内史,其实就是郡太守)、当时最有名的40多位名士。其中有谢安、谢万、孙绰、王凝之(谢道韫的夫婿)、王徽之、王献之等等。

人物概况:谢安当时是33岁,王羲之的年龄现在有争议,反正比谢安大一些。最小的王献之才7岁,呵呵,跟着老爹来凑热闹的。

活动内容:一边畅谈人生哲理,一边曲水流觞,饮酒赋诗。说具体点儿,就是名士们沿小溪而坐,把盛满酒的酒杯放在水面上,让它沿着溪水漂动,漂到谁面前,谁就喝干这杯酒,然后赋诗一首。做不出来就罚酒。(王献之因为年龄小,写不出,居然被罚,怪可怜)

丰硕成果:共得诗37首。当然最最丰硕的,还是那幅千古一序。王羲之最后总结,微醉之中,振笔直遂,《兰亭集序》由此诞生。

精品举例:兰亭诗里佳作不少。把谢安和王羲之的两首拣几句来瞧:

王羲之的:

虽无丝与竹,玄泉有清音。虽无啸与歌,咏言有余馨……

谢安的:

薄云罗阳景,微风翼轻航……万殊混一理,安复觉彭殇!

(突然想起这个,就小注一下儿“三月三”吧。“三月三”在魏晋时叫做“上巳”节,那是个很盛大的节日,上至贵族王公,下至小民百姓,都要出去到水边过节。甚至女子们都要穿上艳丽的服装,走出门去。“曲水流觞”是过节的一个重要项目,人人如此,可并不是这回兰亭会名士们的发明。不过饮酒赋诗却是他们的专利了。不光汉人,北方也过“三月三”,石虎时的三月三盛会,就热闹得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6-11-2 14:28:0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文人论品级,没有几个可以比上谢安老人家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6-11-8 17:10:0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篇:逍遥东山(二)

偶们一千七百年的文化名人们,对谢太傅这“东山逍遥”羡慕得不得了,但是,谢安的东山真的逍遥吗?并不是的!至少他有两大摊子事儿必须得做,做好后才能跟他的名士朋友们饮酒作诗去。

故事一:难缠的爱弟

谢安的第一个摊子,就是应付他的好弟弟谢万,替谢万收拾残局。

可别小看这个摊子,因为它可维系着谢家这三代人好不容易才得到的门户地位呢。

谢万实在是个让人哭笑不得的人。这兄弟是个风流名士的确不假,诗也写得好,可是实在不经世务,啥实际事儿也干不了,是那个时代著名的“白望”之一。他二十岁左右吧,听说有人送了谢安一领“裘”(其实就可理解为“裘皮大衣”,在那时也同样贵重),就惦记上了,来跟谢安要。但他却不直说,却谎称,“我怕冷。”谢安岂不知这个爱弟的小心眼儿,估计他对谢万一贯的精神折磨,也的确有点儿受不了了,就说,你别胡说了,你不过是想穿出去炫耀罢了。然后又说,你不是怕冷吗?好啊,那没有比绵更保暖的了,给你三十斤绵,拿去吧。谢万怏怏抱着三十斤绵,又不敢不拿走,呵呵,这一对兄弟。

谢万后来当了官,谢安深知他不是那块料儿,就老得给他出主意,想办法,还时不常到他当官的地方去(吴兴郡),每天早上叩屏风叫他赶紧起床办公;谢万当将军,谢安得一一亲自去拜访他的手下,以“深著恩信”。后来要不是谢安替他聚拢了人心,谢万不战即溃后,就差点儿被手下们杀了。谢安出仕前,估计有30%的心思都花在了这好弟弟身上。不过奇怪的是,谢安居然一辈子都十分喜欢他,除了裘皮大衣的事,谢安从来没有教训过他(其实那回也不算教训)。后来谢万死了,谢安伤心得不得了,居然十年不听音乐。

下面开始说“逍遥东山”这一篇最重要的内容——谢家的才子才女们。

这就是谢安的另一大摊子事儿。这时候说最合适,也只有这个时候,他们还都在谢安身边。后来他们长大,当官的当官,嫁人的嫁人,再没有这时的热闹了。

不过在说之前,得先插一笔,谈谈概况,这很重要噢!

要说偶们谢家这些“芝兰玉树”和金枝玉叶们,先得知道,对当时那个士族社会来说,子弟们成器不成器,直接关系着这个家族将来的社会地位,可是件不得了的事。谢安在他的兄弟里排行第三,老大是谢奕,老二谢据(就是那个“空中撒盐”的胡儿的爹,很早就死了,把遗孤们都扔给了谢安),老四是谢万,老五是谢石(大家一定听说过,淝水之战的前线主帅),老六谢铁(这一位,除了当永嘉太守之外,史书就没见什么记载,他的后代倒是有些故事)。

这兄弟六人,除了谢安是个闲人,余下死的死,作官的作官,谁也没空儿教育孩子。于是,谢安就成了谢氏这一大家子的“贤内柱”,他得给“芝兰玉树”们讲诗文,让他们懂得思考,明白做人的道理。他们渐渐长大,他还得给他们筹划前途,并开始替他们求亲,给女儿侄女们物色夫婿 …… 呵呵,偶们谢太傅做人也真是不易,瞧个统计数字,看看这些小“玉树”到底有多少:仅史书中有记载的儿子就有11个,女儿偶至少知道4个(很可能有偶没发现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事实上远不止这些)。守着这些怠慢不得的宝贝儿们,可如何能逍遥得了?

不过,也许谢安是真的逍遥,因为他的确对这些孩子都喜欢得不得了。极有可能,他就以给小“玉树”们当老师兼老爸为乐呢,呵呵,天伦之乐,当然也算“逍遥”啦。

故事二:言传与身教

呵呵,谢安绝对是个温存的家长,他是从不训斥子弟们的,体罚那就更不可能。这就是老子说的“行不言之教”,再明白点儿,就是以身作则。有一回,他的夫人刘氏管教儿子(夫人可是个既机智又厉害的女人噢,不然谢安的惧内也不会那么出名),她教训了儿子半天,可谢安却在一边儿一语不发。夫人一看他的悠闲,立刻不满意了,问他,哎?我怎么从来没看见你教训儿子啊?谢安倒也老实,笑答,噢,我只是喜欢用自己来教育他们罢了。

呵呵,十分典型的老庄人生观噢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6-11-8 17:12:0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篇:逍遥东山()

这部分来说说偶们谢太傅亲手调教出来的子弟们。他们中最出名的是“封”“胡”“羯”“末”四兄弟(这名字很奇怪吧。其实这都是小名,那时的小名都是贱名,很多人都有。比如王导丞相的孙子王珣的小名,就叫阿瓜,呵呵,就像过去老人给儿子起名“狗剩儿”那意思差不多)。当然了,最不能忘的,还有我们的道韫MM啊。

第一个人物:说说谢家这一辈里最了不起的子弟——谢玄!

故事一:紫罗香囊

谢玄就是四兄弟中的“羯”,那时,不仅谢安,也包括社会上的不少名流,也都常常亲切地称他“阿羯”。

别看谢玄一生戎马,从桓温手下一个小武将“司马”做起,一直做到北府兵统帅,车骑将军,但他小时候,可曾经是个标准的小纨裤模样。就喜欢华丽的衣服,手里拿个漂亮的紫罗香囊,腰上还要挂条别致的手巾。整个一个娇贵十足的公子哥儿。

还好,他这状态维持的时间不长,是被谢安早早地给调理过来了。谢安是一见他那模样就头疼,《世说新语》说“患之”,呵呵,意动用法,就是“以之为患”,足见谢安心里有多烦。不过,谢安是一向不训斥子弟的,这回也一样。他倒是真没少花心思,一个要让谢玄改了这毛病,另一个还不能伤他的自尊。

有一天,他把谢玄叫来,说要跟他打赌玩儿。谢玄一听,立刻欣然答应。于是,叔侄俩就下赌注。谢安说,别的不要,就要他那个紫罗香囊。不一会儿,谢安把那香囊赢到了手。他思考一下,就当着谢玄的面儿,轻轻扔到火里,把它烧掉了,然后又若无其事地继续跟谢玄玩儿。小谢玄见到,这才一下子明白了,原来那东西不是好玩意儿,至少叔叔是很不喜欢的。但谢安没有训斥他,反倒让他觉得心里很惭愧。

从此,偶们的谢将军一改前非,再没做过那半男不女的装束,很是个男子汉的模样,为最后当上北府兵统帅,保卫国家,打下了最最最早的基础。

故事二:芝兰玉树

呵呵,这个词儿大家可能都听说过,“芝兰玉树”后来一直被用来指代谢氏子弟,再后来,就变成有风度的美男子的代称了。但是它的最早出现,却是偶们谢玄将军说的。

有一回,那大概是谢玄已经二十岁之后的事,谢安像往常一样,把子弟们叫到一起,跟他们谈论人生之道。这时,他突然问了个问题,大意是,你们打算怎样面对人世间的事情,而让自己成为有才能的人呢?孩子们一下子被问住了,这个问题听起来好深奥啊,不少孩子都还没认真想过呢。这时,偏是偶们谢将军开口了,他说,就该像那“芝兰玉树”,在自家门庭前无拘无束地自由地生长!谢安微笑,觉得他答得很妙,由此也更加欣赏这个阿羯了。“芝兰玉树”这个词儿,也一下子流传开来。

偶还是来解释解释这个问答吧。因为这里面可实在不简单噢。

先得大概知道下儿当时天下的局势。谢安出山前,正是大权臣桓温的势力正在膨胀的时候,他的篡位之心更加显现,从皇帝到百官,人人惧三分。有表现出不支持他,而要忠心晋室的,都被整得很惨,重的诛三族,轻的也要下狱。就连出身琅玡王氏这么厉害的家族的王彪之,因为不买桓温的帐,都被整进了监狱。

谢安这时候问孩子们这个问题,呵呵,多少是有点儿目的的。那时,这些孩子不少都过了二十岁,开始到四处去做官了。本来谢家势力在那时就远不上王家,子弟也没有人家那么多。他好不放心呀,生怕这些孩子干些蠢事,不但帮不了朝廷,还会搭上自己的小命儿。所以他才这么隐晦地问,好听听他们的态度。

谢玄的话最让他满意,因为谢玄正是借“芝兰玉树”来自比,隐晦地说明,这时的谢家子弟,最应该的就是韬晦自处,少说多做(最好是别说),把自己本份的事处理好,不去干预其他家族的事。谢安觉得这孩子真是明白了他的心思,所以很高兴。

呵呵,蛮深奥啊,这里,偶们谢将军的悟性的确可见一斑。

(注一个:后来,谢玄的第一个官职是在桓温帐下当司马。那时,他就是把工作做得很出色,但绝不参与什么党争,他心里不支持桓温,但也从不当面跟他做对。其实如果他不是这样的话,他也许就等不到后来,成为北府兵的最高统帅了。呵呵,偶们谢玄还真是很懂些做人的道行的,他只不过是不说罢了,但却是个有智慧的人噢。)

谢玄小时候的故事就先说到这里,简短节说,下面来说,偶们最了不起的MM——谢道韫!

谢道韫是谢安大哥谢奕的女儿,谢玄的姐姐。谢奕就是那个灌老翁喝酒的县令。当然,后来他可不止是个县令了,而是接了堂兄谢尚的官职,当了豫州刺史,安西将军。不过谢奕的确是没啥才能,比不了堂兄谢尚,更比不上谢安,但比谢万要强些。只是,他从小就跟桓温是好朋友。但他当安西将军没一年,就死去了。这样,道韫和谢玄都变成了没爹的孩子,就一直跟着谢安。所以,道韫MM的故事,留传下来的,都是在跟着谢安之后。

故事一:堪怜咏絮才

林黛玉“咏絮才”的典故,是源于偶们道韫MM,不过,一些人把谢道韫看成林黛玉那样多愁善感,可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其实谢道韫和林黛玉是两种人啊。只是说起才气,倒是相当。呵呵,这个“咏絮才”的故事非常著名,大致是这样:

道韫很小的时候,大约六七岁七八岁(考证不足,待强人指点),有一回忽然下起了大雪(在江南,大雪还是不多见啊),谢安就把孩子召集起来,给他们讲文章义理。这时,雪下得更大了,谢安忽然兴致大起,欣然问孩子们:白雪纷纷何所似?这时胡儿谢朗立刻回答:空中撒盐差可拟!而小道韫想了想,忽然充满暇想地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听后,十分欣赏,笑得合不拢嘴。

这就是“咏絮才”的来历。小道韫那充满暇想的愉快的神色,想一想,就像在眼前似的,呵呵,谁不喜欢。难怪偶们谢太傅高兴得不得了。

不过这里,偶想为谢朗说句话。谢朗就是四兄弟中的“胡”,大家都叫他“胡儿”。胡儿明显不是搞文学的料啊,如果当时的雪是那种小雪粒的话,胡儿的话就十分实在噢,明摆更像“撒盐”嘛,呵呵。道韫说的,显然是加入了自己的暇想,这在文学行家看来,自然很欣赏,一看道韫就是个才女的好苗儿。不过实诚的胡儿变成了偶们大才女的反面儿对比,倒挺让人同情,呵呵。

故事二:姐弟之情

道韫MM是谢玄的姐姐,老实说,在那种时代,女人的名气,都必须得依附个什么男人才行,依附娘家父亲叔伯兄弟,依附夫家势力名声,等等等等,反正如果你们家男人没一个有出息的,一个女人再有才华,也难出名。道韫可是得天地之精华,用网上一个朋友的文章所说(偶不知作者姓名,冒昧引来),“她身后,众神喧哗”啊。嘿嘿,不能否认,这是外因。道韫的大才是内因,但没这外因,她也难以名垂千古。

而那时,谢玄渐渐有了名气,人们谈起她,会津津乐道说,那是谢安的侄女,王羲之的儿媳,谢玄的姐姐呀!而且谢玄也十分敬重欣赏她,每每向别人说起姐姐来,总是十分自豪。但道韫MM却还常常觉得这弟弟不长进,曾嘲笑他说,“你到底是太沉迷俗务呢,还是天资有限?”谢玄听后,知道姐姐有见识,争辩也未必是她的对手,只好就笑笑算了。

不过,在谢玄心里,是一直为有这么一个姐姐而骄傲的,下面“林下风气”的故事,就恰恰是最好的证明啦。

故事三:林下风气

在道韫的那个时代,她曾经好一段时间和另一个女子齐名。这个女子娘家姓张,她的哥哥叫张玄,也是个名士。而有趣的是,那段时间,人们也一直喜欢把张玄和谢玄并称,把他们叫作“南北二玄”。而这两“玄”,张玄十分欣赏他的妹妹,谢玄则极为推祟他的姐姐.这回倒好,一下子,到底是“张玄的妹妹更出色还是谢玄的姐姐更出色”这事儿,就成了无数没事儿人谈论的话题。

张玄和谢玄是很好的朋友,不过一见面,谈起姐姐妹妹的事儿,就立刻争执起来,互不相让。这争论还真持续了好一阵儿,男人们都这个恨,这俩好女子都嫁了人啊,见是难见着了,真是终生遗憾。直到有个尼姑说了句话,这事儿才算有了个结果。这尼姑也是个有学问的,并且两位MM她都见过,她说,真要比起来,张玄的妹妹可算是大家闺秀里最出众的啦,而谢玄的姐姐,神情洒脱自然,有竹林七贤一样的襟怀风度呀!

呵呵,到这里,大家都不争了。偶们道韫MM当之无愧地占了上锋。其实是怎么回事呢?道韫的风度胸襟,并不是那种小女儿家所能比的,一个女子,居然有竹林七贤那样的胸襟!论才华,道韫比不了李清照,论美貌,道韫更比不了西施杨贵妃,但论风度襟怀,呵呵,道韫MM可却是冠绝古今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6-11-8 17:13:00 | 只看该作者

故事四:说不尽的婚姻 ——— 天地间竟有王郎?

道韫MM的婚姻,一直被人们说个不停,但到底这婚姻是不是不幸呢?那么来瞧瞧:

谢道韫是嫁给了王羲之第二个儿子王凝之。首先偶肯定说,这是一桩政治婚姻,而且当时士族只能跟士族通婚,所以王谢桓庾殷等等贵族,噢,还有皇家司马氏,组成了个大圈子,娶妻嫁女,反正都是这几个姓。幸亏这几家都子女众多,还基本够嫁的,不然这近亲结婚恐怕是避免不了啦。另外,当时谢安和王羲之是很好的朋友,这婚事也就显得顺理成章。

其实谢安是最喜欢王献之的,但王献之那时太小啦,才十四五岁。道韫在谢家的女儿里,是年龄比较大的,在谢安出山前,她就嫁到王家去了。

道韫出嫁不久,回到娘家就十分不高兴,对谢安抱怨说,咱们家的叔伯们,有二叔,有您,有万叔,(哪个不是风度翩翩呢)?就算是同辈的兄弟们,有封儿,胡儿,羯儿,末儿,(谁又是那迂腐不堪的愚人)?想不到,这天地之间,竟有像凝之这样的男人!

其实道韫真正看不上凝之的,是她觉得凝之迂腐,风度不洒脱。偶曾窃想,如果当时王献之已经二十岁,而谢安正好把道韫嫁给了她,是不是就完美了呢?呵呵,但历史不能假设,反正道韫是嫁给凝之了。

不过,偶们得掉头来看看,凝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首先,王凝之人品并不坏,长相也不差,他也没做过什么对不起道韫MM的事。他的最大问题就是太迂腐,但他并不是那种奸险的小人。其实对古代的一般女子来说,能嫁个王凝之这样儿的,就已经高兴得不行啦。其次,凝之的书法很好的,呵呵,王家书法谢家诗,这是他们家的传家之宝嘛,他虽迂腐,但可不是个白痴噢。

偶们道韫MM眼光非比一般啊,连谢玄这样儿的,她都觉得不长进,更别提王凝之了。道韫聪明活泼,极有灵性,看不上凝之本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MM最让人敬佩的是,虽然她有些不满意,但她并不没有使小性儿,而是很识大体。她跟叔叔私下抱怨完了,就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一辈子做王家的媳妇,做得又得体又大度,不仅王家人认可她,连社会上的名流后来也十分敬仰她呢,这跟偶们的林妹妹可是完全不同噢。

故事五:雅人深致

谢安教孩子们读书,《诗经》自然是必修课啦。有一回,他问大家,《诗经》里面,你们认为哪一句最好啊?这个问题比较好回答,于是孩子纷纷说起来。谢玄的回答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呵呵,好伤感,也十分温情噢。而这时,道韫却回答:“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这一句出自《诗经 大雅 荡之什》,表达的是周王朝老臣忧心国事的咏叹。"穆如清风",是指像清风那样有化养万物的雅德。呵呵,道韫选的这一句明显比谢玄要更深沉,更有高境啊。于是,谢安称赞道韫有"雅人深致"。而这时,谢安也表达了他的看法,他说,他最喜欢“訏谟定命,远犹辰告”,这一句是出自《诗经 大雅 抑》,它的意思是说:“把宏伟规划审查制定下来,把远大的谋略传达给众人”。呵呵,这毫无疑问是政治家的思想啊,果然,后来当他作宰相执政时,就是这个思路噢。

故事六:解围王献之

道韫生性活泼而富有灵性,小时候在家里,叔叔并不重视那些繁琐的规矩礼仪,所以她总能和兄弟们在一起,尽情地畅谈哲理文思。而嫁了王凝之,她就不免时常感到寂寞了。有一天,她听说小叔王献之正在和几个朋友谈论人生义理,就忍不住跑去,躲在壁后偷听。原本王献之也是很厉害的,很少输给旁人,但那一回不知怎么,跟人家辩着辩着,就越来越支持不住了。道韫听着,心里着急,再听王献之说的,越来越不对点儿。于是她灵机一动,就派婢女悄悄去对王献之说:“嫂子愿替小郎解围。”王献之微微吃惊,立刻又高兴起来。嫂子的才华,他是很了解的,另外,对于道韫的这种“真性情”,他也十分欣赏,立刻就答应了下来。于是,仆人们就在大厅里摆下了青绫步障,道韫就坐在后面,开始同客人们辩论。呵呵,怪麻烦,古代女子终规是不能见外客啊,就跟皇太后训政,也必须垂个帘一样。道韫就接着王献之的观点,跟客人们辩驳起来,呵呵,不一会儿,居然把人家说得个个无言以对。王献之一边坐着,心里这个得意,颇以这位嫂嫂为骄傲。

故事七:临危不惧

谢安的临危不惧在历史上是出了名儿的,而他这气度,领悟得最深的孩子,正是道韫。所以,当家里遭逢大难的时候,男人都没用了,倒是她一个弱女子挺身而出,保护了性命和家里的孩子。

唉,这就得说说,王凝之这兄弟的迂腐果然是世间少有了。孙恩作乱,在会稽郡起事,王凝之是会稽内史,就是太守。这样危急的时刻,作为一郡最高长官,您倒是赶快调兵防备,征讨叛匪呀。但王凝之不这么做,人家有自己的打算。王羲之他们家一直崇信五斗米教,王凝之更是迷信得不行。而这个孙恩,恰是五斗米教的领袖。王凝之丝毫不设防,天天在家里祈祷天师。部下劝他防备,他就说:“我已经请了道祖派神兵天将援救的,你们无须担心。”唉,说来好笑,人家孙恩是五斗米教的领袖,就算他请来了神兵,天师是帮孙恩还是帮他啊?

这一回海匪作乱,王凝之满门被杀。身历这样的灾祸,换作一般女子,估计早吓得魂飞魄散了。但道韫竟然并不慌乱,十分镇定,又大义凛然。她命令婢女们和她一起,都各自拿起武器来,反正要死,不如出去跟他们拼了。她坐上肩舆(一种类似平板的坐具,偶觉得有点儿像《明成皇后》里那些大人们坐的那个),怀里还抱着三岁的外孙,让婢女们抬着出门去,她还亲手杀死了几个贼人。但这些小女子哪里抵得过潮水一样涌来的叛匪,最后还是被他们抓住了。孙恩是要把王家赶尽杀绝的,一看到道韫手里的孩子,立刻就想杀了她。这时道韫毫不畏惧,义正辞严地说:“你们既然是来杀王家人的,和这孩子有什么关系?要杀他,就先杀了我吧!

不能不相信,有时一个人的气度,真的能够改变事情的结果。孙恩看着道韫凛然的神气,竟然有些畏惧了。好一会儿,他竟改变了态度,恭敬地放了谢道韫和小外孙,并派人把她送回故乡去……

(小注:这故事看起来,好像当年谢安付桓温的鸿门宴,无所畏惧而最终保住晋室天下的事啊。看来,道韫真是深得叔叔的真谛……)

故事八:高贵人生

谢道韫一直在会稽寡居,主持残局,但仍不堕家风。多年后,会稽太守刘柳倾慕她的高名,特地前去拜访她。这时的道韫已经是鬓发苍白的老人了。刘柳对她来说,是一个晚辈。两人谈起来,谢道韫真情流露,陈述了自己家门不幸,不尽落泪沾襟。而后和刘柳畅谈了很久。说得言语流畅,义理通达。刘柳见她虽已年老,又遭遇这样大的不幸,但却风韵高迈,丝毫不失内心的高贵,不尽十分敬佩她。这件事后来也被人们传为佳话。

说起来,道韫出生在这样的人家,而又嫁到这样的人家,真的就是幸运吗,那也未必啊。

呵呵,为道韫MM做个总结:

说起魏晋时的女性,“贤媛”实在不少,但谢道韫无疑是魏晋风度中,女性的最杰出代表。偶一直认为,在谢家子弟里,领会谢安最深的,不是谢玄,也不是谢琰,而是谢道韫。其实她真正最让人钦佩的,不是美貌,也不是文才,而是那种“雅人深致”,那种“林下风气”,那种“一任波澜既倒而宠辱不惊的淡定”,是一种高贵的人生境界。

对于男人来说,能做到的又有一个?而对于一个女子,那实在就是千载难寻了。

“熏老鼠”的故事

胡儿的爸爸是谢安早死的二哥谢据,胡儿打小身体就很不好,因为这些原因,谢安对这个孩子一直特别疼爱。谢据很小的时候,有老鼠常常跑到房顶来,他就曾经爬上房去,点起烟熏老鼠。后来,社会上的人说起这件事,都嘲笑谢据,觉得他这行为很愚蠢。有时当着小谢朗也会说,但只说“有人”,却不提是他老爸干的。傻谢朗一点儿不知道,就跟着人家一起嘲笑。这样的事儿还发生了不止一次。后来谢安觉得,这事儿得告诉胡儿了,老跟着人家嘲笑自己死去的爹,他自己还得意呢。于是,有一天,等谢朗又说起这事儿来,谢安就很温和但又很郑重地对他说,你知道吗?人们常拿这个来嘲笑你父亲,并且还说是我跟他一起干的。谢安不愿意让胡儿小看他父亲,就宁愿背黑锅,把自己也一起扯上,好让胡儿早点儿明白。好动人噢。。。。连《世说新语》的作者刘义庆,写到这里,都忍不住跑出来,写下了自己的评论:“谢公假托事情是自己干的,以启发诱导胡儿,真可谓是‘德教’啊”。

胡儿听了谢安的话,一下子就怔住了,好半天说不出话,想起自己从前的行为,羞愧得跑进屋子里,好几天不出门。而后来,当再听到别人嘲笑什么人什么事,他都不再随意地附和了,他已经认识到,嘲笑别人是不对的行为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3 10:09:0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篇:逍遥东山(四)

就像前面说的,当谢安把谢万以及孩子们这两大摊子事都搞定,那剩下的才是他自己的时间,不过也真剩得不太多了。那么这些才是偶们文化人所羡慕的真正的“东山逍遥”。

虽然实际上这种“逍遥”并不多,但故事却都很有名。就来瞧瞧这些著名的故事们:
  
  
  故事一:“谢公自有东山妓”
  
  
   “东山妓”可是十分有名的典故了。李诗仙对此羡慕得不行啊。还曾带着自己的歌妓们来东山,给谢安的在天之灵写诗,感叹时代的变迁,“我妓今朝如花月,他妓古坟荒草寒”。
   谢安在东山养了一些歌妓,偶所以说“一些”,是因为这个数量难考。不过,肯定不会多。当时他是在东山“寓”居,再搭上谢家那么多人,多了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世说新语》一个译本说“几个”,大略差不多。
   说说那年月的歌妓。两晋那时候,蓄养家妓成风,石崇在金谷园里就养了上千姑娘,还调教出了著名的绿珠和宋袆。那时士族蓄妓是家常便饭,不至家家如此,也差不太多。像偶们现在理解的那种挂牌拉客有老鸨的妓院,在那年头没什么市场。不过那时的“妓”也跟现在理解的有些差别,那时的“妓”大多是唱歌跳舞用的,而不是陪主人胡来,当然个把暖昧关系也免不了,但不是主流。所以历来这个“士大夫携妓”的“风流”,并不是偶们现在所理解的男女关系。打个比方,偶们现在听歌儿,遇到爱听的,下个MP3,不然买张光盘,问题就解决了。而那时没这个呀,可偏偏偶们士大夫又都“酷”好音律,谢安也是如此。那怎么办呢,就养些歌妓吧。就像在家里收藏了几张光盘一样。嘿嘿,古代歌妓的地位是十分低下的,对那时来说,就是一个活乐器而已。主人温和些的,境况就好些,主人厉害些或者随意些,那命运就不可知了。
   谢安在隐居时,常和朋友们到会稽周围的山林里游玩,饮酒赋诗,自然也要带上这些姑娘们,以娱耳目。姑娘也都个个倾慕他,据说东山保留下来的两处亭堂,就是以他的两个歌妓的名字来命名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轻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沪ICP备13015411号-2|ASPCN防雷技术论坛.

GMT+8, 2024-12-23 02:5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