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CN防雷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轻松注册
查看: 203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计算机安全与防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3-9-11 16:1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是行业和用户最为关心的重要问题.过去提出了许多解决办法,诸如备份、容错、UPS、放火墙和种类繁多的网络管理软件。他们对系统网络安全运行起了重要的作用,但对雷击这个自然界中强大威胁还是无能为力。雷击对计算机系统的危害很大,轻则造成丢失数据、重则损失控制设备的误操作人员的生命。
就电子设备而言,由于高集成半导体元器件的快速发展,使体积趋于细小,同时,对过电压和过电流的敏感程度也越来越高,拒美国研究报告(AD-722675)指出当雷电活动时,磁感应强度达到0.07GS时,计算机发生误动,当磁感应强度超过2.4GS时,计算机网络设备将永久性损坏.除直接雷击影响外,雷电引起的瞬间过电压与过电流已造成电子设备损坏和工作中断的主要原因之一.
   雷电是如何侵入计算机系统的呢?直击雷威力巨大,雷电压可达几万伏至几十万伏,瞬间电流可达十几万安培,在雷电通路上,物体会被高温烧伤甚至融化。通常在建筑物顶部安装避雷针防雷,但雷电流流经引下导体时会在周围产生高频电场和磁场。这个高频电场和磁场会通过偶合和传导进入计算机系统。避雷针的接地系统不同程度地存在电阻,它将引起接地地网电位升高而向电源反击。电源线路,特别是电源架空线路容易着雷。雷电经电源传导进入室内产生雷害是较为常见的,一旦发生,所有电器都将受波及,破坏的程度相当严重。1994年5月,深圳机场某高地雷达站,雷电击中山坡的低压架空电线或雷电感应使电线带上高电压,将山下水泵房配电盘烧坏。山上配电箱15A的13只保险管烧断,进口雷达的十几块电路板损坏,经济损失达200多万元。
   附近雷击或空中闪电产生强大电磁脉冲辐射(LEMP),其威力虽比不上直击雷,但分布范围大,发生几率要多得多。此电磁脉冲辐射会通过传导和偶合到金属导线、金属构件上,使其带上高电压,再沿着计算机系统的连线(如网络线、信号线、电源线等)进入系统内部,干扰、损坏计算机设备严重的还会造成人员伤亡,甚至几里以外的雷击和空中闪电损坏计算机也常有发生。感应雷击引起的雷害事故约占雷害事故的80%~90%。
   计算机系统如何防雷?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94)对建筑物防直击雷已有明细规定。计算机系统及机房应有更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安装在高楼内的计算机系统,楼房越高,遭雷击的概率越大。高楼及机房的避雷系统一定要搞好。但对计算机系统,仅靠避雷针防雷已远远不够。为防直击雷和直击雷引下线而引起的反击及二次效应-----雷电感应电磁波,还必须采取分流、搭接、等电位、屏蔽、统一接地等措施,尽可能减少从避雷针“引雷”入室而造成对计算机系统的影响和破坏。
   就计算机系统而言,必须做好电源防雷和网络线路的防雷。进入大楼的电源线路宜采用埋地电力电缆线,若是架空线路,则在进入大楼时安装隔离变压器,并在变压器进线和出线处安装避雷器。计算机总电源或UPS进行应安装大通流量的电源防雷保护装置,对关键的系统设备,如服务器、主机、路由器等,还要在其电源上加装第二级电源防雷器。网络线路防雷是在计算机系统的线路入口处都安装与之相适应的线路防雷保护器,它包括DDN专线、电话线、MODEM、信号线等。通常的线路防雷器都采用二级以上的过压和过流保护,遇雷电压时,立即与地导通,将雷电流分流引入大地,雷电过后又恢复正常而不会影响系统的工作。线路防雷器还可抗工业浪涌和放静电,大的工业浪涌和静电也会损坏计算机系统,这对计算机平常的保护也是不能缺少的。
   计算机系统防雷,不但与系统本身的配置、使用条件、场所、周围环境有关,而且还与其连接的网络、电源紧密相关。雷电“无孔不入”,因此计算机系统的防雷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简单了事,应采取现代综合防雷措施,在雷电有可能侵入的各个关口层层设防。
随着国际互连网INTERNET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空间飞跃扩大,占用的时间大大延长,雷电的几率和危害也将按比例而增加,雷电对计算机和其它电器设备的威胁已发展到十分严重的地步。来点的防护不容忽视,不能抱着“过去都未发生”的侥幸心理。
沙发
发表于 2003-9-13 18:05:00 | 只看该作者
请问:网络防雷应那些事项?望赐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03-12-9 16:55:00 | 只看该作者
布线/电源/网络端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轻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沪ICP备13015411号-2|ASPCN防雷技术论坛.

GMT+8, 2024-12-25 00:4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