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09月01日 10:38 凤凰卫视9月1日消息,香港成报8月30日刊出文章《中国不再抗美援朝 关系变化北京文件露玄机》全文如下: 在北京举行的朝鲜核危机六方会谈周六结束,会议连日成为各国媒体的报道焦点,在美国与朝鲜之间扮演「和事老」的会谈东道主中国,究竟近年与朝鲜关系如何?一份来自北京的「内参」道出了颇多玄机。
该份中共内部文件于本月中旬印发,封面注明:「仅供领导参考,严禁外传」,题为「中国在朝鲜危机中发挥关键作用」。文件指出,北京对朝鲜核武问题曾本着「事不关己」的态度,不愿介入过深,但后来积极斡旋,并成功破解华府与平壤间为时半年的僵局,重开谈判大门。
文件指出,北京态度转变是因为发现朝鲜核问题可能走向两个极端:一是危机升级为军事冲突甚至战争,一是朝鲜最终形成核武库;无论哪个极端都会「严重影响中国国家利益,威胁中国的战略安全。」
为国家利益可牺牲平壤
北京认为战端一启,朝鲜难民必大量涉过鸭绿江涌入中国;而如果平壤拥有核武,又会引发东南亚各国竞相效尤,加速美日两国构筑防御系统,使大陆周边地区出现更加难以收拾的局面。因此,北京必须设法阻止事态向两极化发展,尽快让各方直接谈判。
西方普遍认为北京与平壤份属「盟友」,但文件指出:「中朝(中国与朝鲜)关系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结束了同盟国的蜜月期。」
文件列举北京与平壤的多种摩擦:一、朝鲜民众频频偷渡到中国东北,不少人还硬闯驻北京的外国大使馆,既制造麻烦,又使吉林省延边等地治安恶化;二、朝鲜的原油与粮食一向由中方支持,朝鲜境内恶劣的经济环境使中方背负沉重包袱;三、中方希望平壤实行经济改革,平壤却把「经济特区」设在与辽宁省丹东市一江之隔的新义州,不打招呼就任命中国籍商人杨斌为「特首」,企图大量吸纳中国资金,挖中方墙角;四、中方多年来在朝鲜境内精心布设的情报网去年被对方「重金收买内线而侦破」。
文件最后说,在朝鲜核武问题方面,中方肯定不会「抗美援朝」。当年的朝鲜战争影响了中国经济发展,也使北京失去了收复台湾的良机,若再来一次「抗美援朝」,只会更严重损害大陆发展,甚至「可能使台湾走向独立之路」。所以,为不影响建设经济与统一台湾的大计,朝鲜对中国来说「最终是可以牺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