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CN防雷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轻松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zhenzaoshe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谁可否说一下广东防雷资格考试的具体情况的啊!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3-11-26 09:37:00 | 只看该作者
考试目的
通过本部分的考试,考核考生了解、熟悉和掌握国家和北京市有关防雷减灾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制度的程度,以提高考生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知识水平和法律意识。

考试内容
1.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以下简称《气象法》)中涉及防御雷电灾害的条款,熟悉《气象法》中气象灾害防御条款制定的目的和意义。

2.熟悉和掌握《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下列条款:
2.1  制定《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的目的。
2.2  遵守《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的主体。
2.3  防雷减灾工作方针。
2.4  全国防雷减灾工作的组织管理机构。
2.5  防雷工程专业设计与施工的管理条款。
2.6  对从事防雷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资格管理的条款。
2.7  对防雷产品管理的条款。
2.8  有关罚则的条款。
3.熟悉和掌握《北京市防御雷电灾害若干规定》中下列条款:
3.1  在北京市行政区域内防雷工作的组织管理和监督指导机构。
3.2  应当安装防雷装置的场所和设施。
3.3  市和区、县气象局对应安装防雷装置的场所和设施的防雷工程的检测、竣工验收规定。
3.4  有关罚则的条款。

4.熟悉《北京市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资质管理实施细则》中下列条款:
4.1  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范围。
4.2  资质等级的划分和各等级相应的设计、施工范围。
4.3  申请单位必备的基本条件。
4.4  申请单位应提交的书面材料。
4.5  资质申请受理和评审程序。
4.6  监督管理办法。

第二部分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和IEC60364―5―534:2002标准内容
考试目的
通过本部分的考试,考核考生对强制性国家防雷标准的熟悉和掌握程度,以促使从业人员自觉遵守国家标准,熟练运用国家标准中的先进技术于工程实践。

考试内容(基本上以GB50057为主,在6.4中加入IEC60364内容)
1.总则
1.1  掌握防雷设计的基本原则(1.0.1条)。
1.2  掌握防雷设计应在哪些基础上确定防雷装置的形式和布置(1.0.3条)。

2.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2.1  掌握根据那几项原则进行防雷分类(2.0.1条)。
2.2  掌握哪些建(构)筑物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2.3  掌握哪些建(构)筑物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2.4  掌握哪些建(构)筑物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2.5  熟悉爆炸、火灾等危险建筑的环境分类(2.0.2条的条文说明和GB50058—92内容)。

3.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3.1  一般规定
3.1.1  掌握各类防雷建筑物应分别采取哪些防护措施(3.1.1条)。
3.1.2  掌握在何种情况下应采取等电位连接。
3.2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3.2.1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应采取哪些防直击雷的措施。
3.2.2  掌握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网)的支柱及其接地装置至被保护建筑物及其管道、电缆等金属物的安全距离要求,能够计算。
3.2.3  掌握架空避雷线(网)至屋面和各种突出屋面的风帽、放散管等物体之间的距离要求,能够计算。
3.2.4  掌握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或架空避雷网的接地电阻值要求。
3.2.5  掌握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感应的措施(3.2.2条)。
3.2.6  掌握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3.2.3条)。
3.2.7  掌握当建筑物太高或其它原因难于装设独立接闪器时,如何将混合组成的接闪器安装在建筑物上(3.2.4条)。
3.2.8  掌握计算防直击雷的环行接地体所需补加人工水平接地体和人工垂直接地体的条件及方法(3.2.4条)。
3.2.9  掌握防侧击的措施。
3.3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3.3.1  掌握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应采取的防直击雷的措施。
3.3.2  掌握突出屋面的放散管、风管、烟囱等应采用的防雷措施。
3.3.3  掌握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引下线布设方式和间距、接地电阻值要求。
3.3.4  掌握防直击雷接地装置与防雷电感应、电气设备、信息系统等接地间关系和具体要求(3.3.4条)。
3.3.5  掌握利用建筑物的钢筋作防雷装置时的规定。
3.3.6  掌握当土壤电阻率≤3000Ω•m时,在采用公共接地情况下,应符合哪些规定,此时方可不计及接地电阻值(3.3.6条)。
3.3.7  掌握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感应的措施(3.3.7条)。
3.3.8  掌握防高电位反击的措施。
3.3.9  掌握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
3.3.10  掌握防侧击的措施。
3.3.11  掌握对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的防雷要求。
3.4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应的防雷措施
3.4.1  掌握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应采取的防直击雷的措施。
3.4.2  掌握当防雷接地装置与电气设备接地不共用,且与埋地金属管道不相连时,其安全距离的确定。
3.4.3  掌握利用基础内钢筋网做接地体时,在地面以下0.5m处,每根引下线所连接的钢筋表面积总和的要求。
3.4.4  掌握当土壤电阻率≤3000Ω•m时,在何种条件下,防雷的接地装置方可不计及接地电阻值。
3.4.5  掌握砖烟囱、钢筋混凝土烟囱防直击雷的措施。
3.4.6  掌握防雷电流高电位反击的措施。
3.4.7  掌握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
3.4.8  掌握防侧击的措施。
3.5  其它防雷措施
3.5.1  掌握一座建筑物中兼有第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时,确定其防雷分类的规定。
3.5.2  掌握一座建筑物中仅有部分为第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时,确定其防雷类别和防护措施的规定。
3.5.3  掌握固定在建筑物上的节日彩灯、航空障碍信号灯及其它用电设备的线路,应采取的防雷措施,其SPD的选择有何特殊要求(参IEC60364―534)。
3.5.4  掌握粮、棉及易燃物大量存放的露天场地的防直击雷要求。

4.防雷装置
4.1  掌握避雷针的材料和尺寸要求。
4.2  掌握避雷带的材料和尺寸要求。
4.3  掌握架空避雷线(网)的材料和尺寸要求。
4.4  掌握第二、三类防雷建筑物利用金属屋面做接闪物的要求。
4.5  掌握第二、三类防雷建筑物利用屋顶上永久性金属物质做接闪物时的要求。
4.6  掌握明装和暗装引下线的材料和尺寸要求。
4.7  掌握人工垂直接地体和人工水平接地体的材料和尺寸要求。
4.8  掌握人工接地体埋设的技术要求(4.3.3条)。
4.9  熟悉降低接地装置接地电阻的方法。
4.10  掌握防直击雷的人工接地体在靠近建筑物出入口或人行道3m以下时防跨步电压的措施。

5.接闪器的选择和布置
5.1 掌握各类防雷建筑物接闪器的滚动半径要求值。
5.2  掌握接闪器避雷网格尺寸的规定值。

6.防雷击电磁脉冲
6.1  一般规定
6.1.1  掌握防雷击电磁脉冲的一般规定。
6.1.2  掌握在何种情况下,应在建筑物预埋等电位连接板。
6.2  防雷区
6.2.1  掌握划分防雷区的原则,熟记防雷区的定义。
6.2.2  能熟练的填出GB50057图6.2的相关内容。
6.3  屏蔽、接地和等电位连接的要求
6.3.1  熟悉屏蔽的目的和基本屏蔽措施。
6.3.2掌握在格栅形大空间屏蔽物附近发生雷击时,屏蔽体外表面和内部的磁场强度计算方法。
6.3.3  掌握闪电直接击在建筑物上格栅形大空间屏蔽物磁场强度的计算方法。
6.3.4  掌握信息系统的接地除应符合一般建筑物的防雷要求外,还应符合哪些规定(6.3.3条及图6.3.3)。
6.3.5  掌握LPZOA或LPZOв与LPZ1区防雷区界面上的等电位连接措施和各种连接导体的最小截面积要求。
6.3.6  掌握LPZOA与LPZ1区界面处作等电位连接的接线夹和电涌保护器所通过的雷电流分流值的计算方法(含应熟练掌握条文说明中的例题计算)。
6.3.7  掌握LPZOв与LPZ1区界面处等电位连接的接线夹和电涌保护器所通过的雷电流分流值的计算方法。
6.3.8  掌握各后续防雷区界面处进行等电位连接的要求。
6.3.9  掌握一信息系统的各种箱体、壳体、机架等与建筑物共用接地系统的等电位连接方式。
6.4  电涌保护器(SPD)
6.4.1  掌握SPD的定义、分类(Ⅰ、Ⅱ、Ⅲ级试验;电压开关型、限压型和组合型)定义。
6.4.2  掌握SPD的重要技术参数定义(Uс、Uр、In、Iimp、Imax、Ipeak等)(参见QX10.1-2002)。
6.4.3  掌握当电源采用TN系统时,从建筑物内总配电盘引出的配电线路和分支线路必须采用YN-S系统的要求和其意义。
6.4.4  掌握选用SPD的三个主要条件(6.4.4条)。
6.4.5  掌握选用SPD的Up与被保护设备耐冲击过电压额定值的关系;IEC60364-5-534对LPZ0区与LPZ1区选用SPD的具体要求。
6.4.6  熟悉Uс值的选择要求。
6.4.7  掌握SPD前端剩余电流保护器(F2)与总配电柜上F1的选值比例(辅导课内容)。
6.4.8  掌握IEC60364-5-534中“按配电系统确定SPD装设”的要求(表53B)。
6.4.9  掌握计算安装了第一级SPD,如何计算是否需安装下一级SPD,要求如何。
6.4.10  掌握SPD的连接要求和多级SPD之间能量配合的要求(GB50057中6.4.4条、6.4.11条和IEC60364中534.2.9条)。

7.其他应掌握的内容(GB50057)
7.1  能熟练进行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计算。
7.2  在给出换算系数的情况下,能进行接地装置冲击接地电阻与工频接地电阻的换算。
7.3  熟练掌握用绘图法和计算法计算单支(双支等高、四支等高)避雷针保护范围。
7.4  掌握闪击时可能出现的三种雷击形式以及对应的雷电流参数。
7.5  掌握雷电流的电荷量(Qs),单位能量(W/R)与雷电流幅值(I)和半值时间(T2)的计算关系式。能计算出在电流值相同时,采用8/20μs波形试验与采用10/350μs波形试验的电荷量之比值。
7.6  熟悉并掌握GB50057附录八中名词解释的全部内容。

第三部分  雷电与电磁兼容的基本知识
考试目的
通过本部分的要求,使考生了解雷电的形成,熟悉或掌握雷电的分类,云地闪发生过程,雷电流参数,电磁耦合过程;了解电磁兼容(EMC)的基本知识,提高考生的防雷基本知识水平。

考试内容
1.了解雷电的形成
1.1  了解雷云形成的物理过程。
1.2  了解雷云的电结构(含正极性闪击、负极性闪击)。
1.3  了解雷云起电机制。

2.雷击(电)的分类
2.1  熟悉雷电的基本分类(形状分类、空间位置分类)。
2.2  掌握向下闪击的四种组合形式(GB50057、条文说明、附录六)。
2.3  掌握向上闪击的五种组合形式(GB50057、条文说明、附录六)。
2.4  了解云地闪(直击雷)的发生过程,掌握利用外部防雷装置拦截雷电的原理,重点掌握击距(滚球半径)与雷电流大小的关系式(GB50057、条文说明、第5.2.1条)。

3.雷电流参数
3.1  了解国内外数十年对雷电流特性观测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圣萨尔瓦托山记录的雷电流波形(苏邦礼  第一章  第二节)
3.2  通过对雷电流特性研究的了解,进一步掌握GB50057中雷电流参数。

4.了解雷电的季节分布和日变化规律。

5.了解雷电放电的危害形式和雷击选择性。
(以上内容可参见附录中20#、21#内容)

6.电磁兼容(EMC)需了解和掌握的内容
6.1  熟悉EMC的定义及其研究内容。
6.2  了解EMC在现代科技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6.3  掌握EMC的基本要素(含干扰源、耦合途径、敏感设备等),从理论的学习到对IEC61312-1附录D“电磁耦合过程”的掌握。
(以上内容参见:1.《电磁兼容原理及技术》第一章、第四章;2.IEC61312-1:附录D)

第四部分  被保护设备及相关标准
考试目的
通过本部分的考试,检验考生对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基本图形和文字符号、等电位联结安装,低压配电接地形式的掌握程度,同时要求考生熟悉或掌握相关标准。

考试内容
1.掌握等电位联结的位置和联结方法(GB50054、O2D501-2)。
2.掌握建筑电气工程设计中常用的基本图形和文字符号(OODX001)。
3.掌握低压配电系统的几种形式(GB50054和GB50057)。
4.掌握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基本要求和过电压保护(GB50173-94及《计算机机房环境技术》第六章)。
5.熟悉“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中防雷要求(GB50156-2002)。
6.熟悉“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设计规范”中防雷的要求(YD/T5098-2001)。
7.熟悉“气象信息系统雷击电磁脉冲防护规范”中防雷击电磁脉冲的要求(QX3-2000)。
8.熟悉“铁路信号设计规范”中信号设备的防雷要求(TB10007-99)。
9.熟悉“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中各智能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防雷要求(GB/T50314-2000)。
10.熟悉“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中防雷及防电磁干扰要求(GB/T50311-2000)。

附录  参阅文件、标准及书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1999年10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23号
2.《防雷减灾管理办法》2000年6月  中国气象局令  第3号
3.《北京市防御雷电灾害若干规定》北京市人民政府2002年第102号令
4.《北京市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资质管理实施细则》京气发[2002]116号文
(1#-3# 收入“防雷减灾法规汇编”中)
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174-94(2000年版)
6.《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7.《智能建筑设计规范》GB/T50314-2000
8.《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9.《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
10.《气象信息系统雷击电磁脉冲防护规范》QX3-2000
11.《铁路信号设计规范》TB10007-99
(5#-11# 收入《防雷技术标准规范汇编》2001年版中)
12.《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  第1部分  通则》IEC61312-1
13.《建筑物电气装置  第5-53部分  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隔离,开关和控制设备  534节  过电压保护器》IEC60364-5-534
14.《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
15.《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
16.《等电位联结安装》02D501-2
17.《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常用图形和文字符号》00DX001
18.《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设计规范》YD5098
19.《电涌保护器  第1部分  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QX10.1-2002
20.《雷电与避雷工程》中山大学出版社  苏邦礼
21.《现代防雷技术》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潘忠林
22.《现代防雷技术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  虞昊等
23.《建筑物内电子设备的防雷保护》电子工业出版社  张小青
24.《电磁兼容原理及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  刘鹏程
25.《计算机机房环境技术》人民出版社  叶佩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6 12:11:0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贴子最后由zhenzaosheng在 2003/11/26 12:15pm 第 1 次编辑]

题库八
一、填空题:1、防雷装置由           、        、          、          及         组成。
2、雷击电磁脉冲(LEMP)是一种         。主要指闪电       击在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和建筑物       所引起的效应。绝大多数是通过          的干扰以及           干扰。3、电涌保护器(SPD)是一种利用元件的               特点,起到限制          和分走            的器件。
4、SPD可按主要元件的特性组成              、            和             。
5、接地除应符合本规范(注GB50057-94)其他章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每幢建筑物本身应采用             系统;二、当互相邻近的建筑物之间有电力和通信电缆连通时,宜将                        。
6、当电源采用TN系统时,从建筑物内总配电盘(箱)开始引出的配电线路和          必须采用(TN-S)系统。
7、信息系统的各种箱体、壳体、机架等金属组件与建筑物的共用接地系统的等电位连接应采用两种基本形式的等电位连接网络为:                和                   。
8、在需要保护的空间内,当采用屏蔽电缆时其屏蔽层应至少在     并宜在              做等电位连接。
9、环形接地体和内部环形导体应连到          或            等其他屏蔽构件上,宜每隔     m连接一次。
10、SPD必须能承受预期通过它们的          ,并应符合以下两个附加要求:通过电涌时的          ,有能力熄灭在雷电流通过后产生的             。
二、选择题(单选)
1、在一般情况下,当在线路上多处安装SPD且无准确数据时,电压开关型SPD与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宜小于        m。A  8     B  10     C  5
2、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中当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大于         时,连接处应用金属线跨接。A  0.05Ω    B0.03Ω  C0.1Ω
3、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有:低压线路宜全线采用电缆直接埋地敷设,当全线埋地有困难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杆和铁横担的架空线,并应使用一段金属铠装电缆或排套电费话穿钢管直接埋地引入,其埋地长度不应小于        m。A  30     B  20     C  15
4、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有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距建筑物100m以内的管道,应每隔            m接地一次,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Ω。A  20m, 10Ω    B  25m, 10Ω    C  25m, 20Ω
5、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间距,在以下    种情况下,不应大于12m。A  金属屋面周边每隔12m应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B  现场绕制的或由预制构件组成的钢筋混凝土屋面,其钢筋宜绑扎或焊接成闭合回路,并应每隔12m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C  建筑物难于装设独立避雷针(线、网)时,可将针或网或由其混合的接闪器直接装在建筑物上,其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12m。
6、220/380V三相系统中耐冲击过电压为II类的用设备有:      A  配电盘    B  断路器    C  电气计量仪表    D  家用电器
7、在以下场合选用I级分类试验的SPD                A  LPZ0A与LPZ0B区交界处B  LPZ0B与LPZ1区交界处C  LPZ1与LPZ2区交界处
8、当受地质条件限制,难于实现接地电阻的最低要求时,可敷设防直击雷的环形接地体,在土壤电阻率为     时,对环形接地体所包围的面积的等效圆半径(A/∏)½大于或等于5m的情况下,不需补加人工水平和人工垂直接地体。A  ρ≤500Ω·m    B  ρ为500Ω·m以上,3000Ω·m以下
9、等电位连接带之间和等电位连接带与接地装置之间的连接导体,在预计流过的电流大于或等于25%的总雷电流时,应选       。   铜       铝        铁     (最小截面:mm2)A  6        10        16B  10       16        25C  16       25        50
10、TT系统中SPD安装在剩余电流保护器的负荷侧时,应装    只SPD,其最大持续运行电压VC应不小于VO的    倍。A  3只,1.55 倍B  4只,1.15倍C  4只,1.55倍
三、多选题
1、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A  国家级的博览建筑物  B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C  国际通讯枢纽  D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2次/a,且小于或等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
2、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分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A  内部设有信息系统需防LEMP的建筑物  B  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C  具有2区或1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D  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α/a的地区,高度在20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3、接闪器可采用下列材料制成:                 A  避雷针长1~2m时,圆钢直径为12mm,钢管直径为20mmB  避雷带(网)用圆钢直径≥8mm,扁钢截面≥48mm2,厚度≥4mmC  架空避雷线用截面≥35mm2的镀锌钢绞线D  钢质壁厚不小于2.5mm的汽油罐E  非金属材料或在其中串接电阻或电感的优化物
4、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的计算公式中,有下列建筑物校正系统K取1.5:A  位于旷野孤立的建筑物    D  地下水露头处B  金属屋面的砖木结构建筑物    E山谷风口处C  位于山坡下或山地中土壤电阻率较大处    F  河边、湖边
5、对坡度不大于1/10的屋面,易受雷击的部位为              A  檐角    B  女儿墙    C  屋檐    D屋脊    E  屋角
6、闪电中可能出现的三种雷击是:            A  短时首次雷击    B  感应雷击    C 向上闪击(上行雷)D  后续雷击    E  长时间雷击    F  雷电波侵入
7、短时首次雷击的雷电流参量中,幅值(KA)   ,波头时间(μs)   , 半值时间(μs)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设计用)幅值:430、300、200、150、100KA波头时间:0.25、8、10μs半值时间:20、100、350、700μs
8、人工接地体的敷设中,垂直接地体的长度          m,垂直接地体的间距        m,在土壤中的埋地深度为          m。(0.5、1.0、1.5、2.0、2.5、3.0、3.5、4.0、4.5、5.0m选填入)
四、问题1、          试从防雷如同防洪来叙述现代防雷系统的组成和关系。2、          为什么按GB50057-1994(2000版)做防雷设计和施工后,其防雷安全度不是100%?3、          湘西一山村,自通电后十年来,每年都有人因雷击身亡。现场勘察后,看到引入各自的220V照明线路均采用木质电线杆架空引入,村民房屋为木(竹)结构,无任何防雷措施。由于经济条件所限,请你以最小的投入进行综合防雷设计,以保护人身安全。(指示: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设计,GB50057-94第3.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6 12:17:00 | 只看该作者
上面的就是试题吗?
知到啦!谢谢各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6 12:21:00 | 只看该作者
我找了好久都没有找到答案
不知各位高有没有答案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3-11-26 19:27:00 | 只看该作者
我有,写信给我吧,email;rainbow_field@yahoo.com.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6 22:57:00 | 只看该作者
说笑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3-11-27 08:52:00 | 只看该作者
题库1

1、建筑物的防雷应根据其      、      、           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2、北京市毛主席纪念堂,其建筑物防雷应划为    类。

3、广州市有一个位于珠江畔的疗养院,建筑物群长200米,宽高20米,该疗养院年预计雷击次数为        次/a(广州市平均雷暴天数为87.6天)。

4、某厂区测得土壤电阻率为1000Ωm,用摇表测得避雷针的接地电阻为15.0Ω,引下线接地点到接地体最远端为25.3m,则计算出接地冲击电阻为    Ω。

5、有一座属于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高层大厦,高度为    米,在此应采用以下防侧击雷措施:

   米起每隔不大于    米沿建筑物四周设                ;   米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           。

6、建筑物的防雷区一般可划分为      、      、      、      

等区。

7、等电位连接的目的在于减少需要防雷的空间内各金属系统之间的

          。

8、防雷击电磁脉冲,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

9、第一、第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首次雷电流幅值分别为      KA、

   KA、    KA,其雷电流陡度di/dt分别为    KA、    KA/μs、

   KA/μs。

10、办理新建筑物的防雷手续,须提交                        

                 、                   、                  

                 、                   、                

二、问答题、计算题:

1、          如何进行对新建建筑物防雷设计图纸审核?应注意什么?

2、          有一栋15层二类防雷框架结构的建筑物,该楼设有15根引下线,计算机放在第10层的LPZ1区中,计算机房的六面体由Φ的网格1m×1m组成,计算机离楼顶为2米,离四壁最短距离,①邻近100米情况下发生首次雷击,求计算机房LPZ1区中的磁场强度和安全距离。②直击雷击中该大楼(注:首次雷击),求计算机房LPZ1区中的磁场强度和安全距离。

3、          有一栋12层高的二类防雷综合楼(长30米,宽9米),设防雷引下线,当在楼顶雷击点的雷电流为10KA(10/350μs),第11层和第9层在磁感应强度为2.4GS时的安全距离,并画出等高斯线。

四、设计题与计算题:

1、          有一个储存硝化棉的仓库,长21米,宽7.5米,要求设独立针保护,请设计绘制该仓库的hx高度的保护范围(注:要求独立针离仓库不小于3米,比例:1:300)。

2、          有一幢高25层(另地下室两层)二类防雷的框架结构办公楼,中央设两台电梯,天面安装高3米的卫星天线,另有发电机和程控交换机房、计算机房和卫星接收室,位置尚未确定,请做大楼的防雷设计方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3-11-27 08:52:00 | 只看该作者
题库2

一、     填空题

1、建筑物防雷设计,应在认真调查    、    、    、    、    等条件和                     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的基础上,详细确定防雷的形式及其布置。

2、现代防雷技术的基本原则               、                

                    和                       。

  防雷保护的对象是              、      和               。

3、建筑物应根据其        、           、                    

               ,按防雷要求分为        类。

4、各类防雷建筑物应采取          和           侵入的措施。

5、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滚球半径为    米,第二类防雷建筑物滚球半径为     米,第三类防雷建筑物滚球半径为    米。

6、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    米,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    米,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    米。

7、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天面网格应不大于                      

或                         ;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天面网格应不大于                      

或                         ;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天面网格应不大于                      

或                         ;

8、某加油站泵房应划为    类防雷建筑物,汽油金属罐罐壁厚度应不大于     毫米。

9、金属油罐必须      防雷接地,其接地点不应少于       处,其间弧形距离不应           ,接地体距罐壁的距离应大于      。

10、有一座属于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高层大厦,高度超过        时,尚应采取            和            的保护措施。

11、建筑物防雷带宜采用                 优先采用            。

圆钢直径不应小于        。扁钢截面不应小于             ,其厚度不应小于            。

12、防直击雷的人工接地体距建筑物出口或人行道应小于       米,

当小于     米时,应采取三条措施之任一条

                                                         

13、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于1995年10月26日中编发            

号文,关于印发《全国各地气象部门机构编制方案》的通知中第七条:归口管理人工影响局部天气和                    、            

                                       。

14、广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于1996年7月16日粤机编            

           号文,关于转发《广东省气象机构编制方案》的通知中第七条:归口管理人工影响局部天气和                        

                                                  。

15、《广东省气象管理规定》已由广东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6次会议于1997年1月18日通过,自1997年3月23日起施行。其中第十三条全文是                                  

                                                         

                                                         

                                                         

                                                       。

二、     问答题

1、          现代防雷技术主要采取哪些措施?

2、          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降低接地电阻通常采用哪些方法?

3、          压敏电阻避雷器工作原理,有哪些优缺点?

4、          绘图说明低压配电TN系统中TN-S、TN-C、TN-C-S的异同点?

5、          以预计雷击次数为指标,对第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作哪些规定?

三、     计算与设计题

1、          某厂区测得土壤电阻率为1000Ω·米,用摇表测得独立避雷针接地电阻为14.0Ω,引下线接地点至接地体最远端为12.6米,求独立针的冲击接地电阻为多少?

2、          广州白天鹅宾馆位于珠江河畔,该宾馆高95米,长100米,宽40米,计算其年预计雷击次数为多少?

3、          什么叫安全距离?有一栋高28层的大楼,在第19层中安放有计算机设备,问该设备至少离外墙有多少距离?(注:该大楼接闪器成闭合的多根引下线,但大楼的钢结构没有连成整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7 16:34:00 | 只看该作者
不是吧!
楼上你发那么多相同的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3-11-28 01:43:00 | 只看该作者
一共八套题呢。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轻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沪ICP备13015411号-2|ASPCN防雷技术论坛.

GMT+8, 2024-6-9 01:0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