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行——拉卜楞寺 作者独自莫凭栏 穿行甘南、川西北 序 蓝天、白云、红衣喇嘛……我终于看见了,就这样真真实实得展现在面前,草地上开满了不知名的野花,清澈的溪水蜿蜒流过,机灵的高原旱獭四处奔窜,身着厚厚藏袍的高原汉子在马背上友好的和我“确德莫”(藏语:你好)……梦萦中的幻想终于就在身边,扑到草地上结结实实得打个滚,起来满身浸满草药味的芳香。 初进草原 从乘上兰州开往夏河的大巴开始,眼睛就开始不断的探望,车行约两三个钟头我终于看见了!正如攻略上所说,七月正是高原草原的春天,道路两旁一片片黄黄的油菜花正在盛开,此时心中不免窃喜,自己一年之中即将经历两个春天! 转经 去夏河是为了去拉卜楞寺体会那里的宗教氛围。午时车行至夏河,匆匆用完午餐就迫不及待的往拉寺的方向迈去。未行几步,传说中那几里的长长经廊已经出现在面前,入乡随俗、入地随佛,即随朝圣的信徒顺时针转起了经轮,起初的转经轮还有新鲜猎奇的意思,没走多远发觉要将整个经桶都圆满的转上一圈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渐渐手臂发软,发力迟磋,转身看看那些步履蹒跚的老妇人,我从未有的体会到了宗教的力量,虔诚与执着信念写在她们近似沉睡的脸上,却印刻在心上。为了观风景,我上了拉寺西边的山坡地,这里游人很少,渐行不远发现这是一个被封闭的的通道,左边是山坡,右边有长长的土墙与拉寺分隔,我忽然意识到这就是拉卜楞寺大转经的圈线,估摸算下来走上这一圈要花上两到三个钟头,再看看路上确实只有一些朝圣者和喇嘛了,跟随转经的人们走了几步,就有人象我立起了大拇指,后来听同伴说这个是他们对一起转经轮与转寺院的人是表示感谢,我就这样在糊里糊涂的被他们赞扬了一番,至今想起来还有些内疚。 长头 在拉寺大殿后的一个供堂外,一些信徒正在磕长头,脚下的木板已经被身体和四肢擦滑得如抛过光的器具一般,看着木板上凸起的木结,它不仅仅只再是课本上所讲述的物质硬度问题了,这一条条木板被浸染上了浓浓的宗教情节。 当我举起好奇的镜头对准这个磕长头的小尼姑时,她对我露出了羞涩的笑容。她只会说一些简单的汉语,来自百公里之外的玛曲县玛迈寺,来这里每天要磕三、四千个的长头,这样的回答使我惊谔,不是不敢相信,而是敬佩她的执着和毅力以及对宗教的信仰,我想除了日常的生活必需之外她所有的时间与精力都奉献给她的信仰了。 当地的一个漂亮的藏族初三女学生很热心的充当了我们谈话的翻译,她自己也经常在放学和暑假来磕长头,时常一磕就是一千,并说磕长头能够治病,自己的胃不好,经常来磕长头现在胃已经好多了。我还不能理解这其中到玄机,或者她只是心理暗示上的一种治疗,但生命在于运动,长期坐在办公室里人是该多起身运动运动啦。 小喇嘛 次日下午转山的时候忽然下起了阵雨,急忙跑到一个寺院屋檐下先避上一避。门口有一群小喇嘛(准确说应该叫阿可,在藏区把有学问有威望的出家人称为喇嘛,其它都称为阿可。我猜想想升级为喇嘛要经过类似我们这里的职称考试,喇嘛起码应该是高级职称吧。)在玩耍,他们有着同龄人的活泼与爱好,非常友好与热情的邀请我吃葡萄。面对镜头他们很放松,也很调皮,做着怪脸,摆着自己得意的POSE。我问他们的地址怎么写,回去可以把照片寄给过来,其中一个小喇嘛说的一句话让我很惊异:“你发誓!”竟然是这样突然的回答!估想曾经有人答应过邮寄照片却没有能够兑现,在这个小喇嘛的心里已经有了些不信任,好久没有说过发誓的话了,印象中那只是孩童时代的话语,但是面对这群小喇嘛郑重的神态与期望我说了“我发誓。”回旅馆后我将这几张照片锁定了,又在同伴的数码伴侣上备了份,心中祈祷千万不能丢失了!这不仅仅是几张纪念照片,还包含孩子纯真的期待。 天变 随着那场雨的到来气温骤变。 在这之后的两天让我们领略到高原气候的带给身体的严重不适。刚入此地同伴中就有人小视高原的阳光一天之内就被晒的掉了皮,耳背了晒烂出了晶亮的黄油,嘴唇干裂得象是干涸的地皮。亡羊补牢急忙买纱巾、涂防晒霜、抹唇膏……再出去时浑身都上下裹了个严严实实,打扮就和塔利班一样。雨点落地之后是一个阴冷夜晚,把所带的衣服都穿上后又忙着大街上买棉毛衫、抓绒、冲锋衣,忙得不亦乐乎,入睡之前冲上一碗板蓝根,含上一粒维C,吓怕了。 老外 老外名叫林森特,一个二十来岁的德国人,一脸大胡子遮住了半拉子脑袋,来中国留学已经有两三年了,汉语说的不错。第一次遇见他的时候是在唐克的黄河边,当时我们一行人从头到脚武装个严严实实,大家很惊异的望着这个只穿着短褂头上顶了个工艺圆帽的家伙,问他怎么不怕晒?林森特说:“我们欧洲很少见到那么好的阳光,大家都喜欢晒太阳,也不怕晒。”似乎有越晒越白的错觉,那个羡慕啊,嫉妒啊! 第二日在红原的赛马会上我们又见到了林森特,问起他对赛马会的感觉时,他却回答:“太晒了,太晒了!”哈哈,再瞧他已满脸通红,看来高原强烈的紫外线并不搞种族歧视,心理顿时平衡多了。 山上有个庙 到达玛曲外香寺的时候正下着小雨,虽说雨量不大,但温差的变化和舟车劳累却使人感到浑身困乏和畏寒,尽管山坡上的野花非常漂亮,同去的伙伴大多在山脚止步,只有我和老葛还想再猎取点异样风景向山坡走去。 路倒也不难走,只是在雨中走走拍拍显得有些龌龊,看着脚下路又得防着镜头被雨水打湿,跌跌撞撞在雨中确有些辛苦。行有百余米山坡有几间不大的石土房,转至屋前,吱呀一声门开了,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喇嘛很友好的邀请我们进去坐坐,正对门的建筑是个经堂,占了这个院子大半的地方,左侧是个小土屋,里面不大,只有五、六平方,踏进屋内,眼镜片上立即蒙上了一层白雾,屋里正生着炉火,很是暖和,这时好象又找到冬天进屋的感觉了,舒服多啦。喇嘛就独自住在这里,屋内的摆设非常简单,几乎找不到一件生活奢侈品。得了个舒适的地儿还能和异域的人交流真是个难得的机会,遗憾的是这个喇嘛汉语词汇非常有限,交流起来连蒙带猜也只能明白个小半,每想问点想知道的事情,语言一用到初中文化以上词汇喇嘛就不大明白了,就不住的恩、恩,或只是笑笑,干着急!罢了,转场吧。 离开时再看看院内那高大于小屋数倍的经堂,不由感叹:喇嘛的精神生活远远高于物质生活。 使用器材:CANON10D,CANON70-200XXB,CANON50/1.4,TRMRON17-35 http://image2.xitek.com/forum/200508/688/68860/68860_1123059721.jpg
原文详见:http://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3050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