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CN防雷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轻松注册
查看: 376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齐齐哈尔市工商银行营业办公楼弱电系统工程设计方案(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9-7 18:3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齐齐哈尔市工商银行营业办公楼弱电系统工程设计方案(上)

时间:2007-3-1 作者:不详 来源:不详 点击数: 870

统介绍:

1、计算机网络系统
1.1计算机网络系统概述
1.2 网络系统总体结构
1.3 N-Base局域网解决方案
2、综合布线系统
2.1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2.2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功能介绍
2.3 设计依据
2.4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产品选型
2.5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说明
2.6 综合布线测试标准
3、程控交换系统
4、IC卡管理系统
4.1 IC卡管理系统概述
4.2 设计方案说明
4.3 感应IC卡门禁管理系统
4.4 感应IC卡考勤管理系统
4.5 停车自动化管理系统
5、公共广播系统
5.1 系统介绍
5.2 设计依据
5.3 设计方案说明
5.4 背景音乐/紧急广播系统的设计及功能
6、数字会议系统
6.1 数字会议系统概述
6.2 系统设备功能
6.3 系统配置
7、卫星电视系统
7.1 系统概述
7.2 卫星有线电视系统设计说明
7.3 土建与环境要求
8、照明监控系统

1.计算机网络系统

1.1 计算机网络系统概述
1.1.1 综述
齐齐哈尔工商行营业大楼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与上下属部门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交流,智能化网络系统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正如各个行业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一样,可靠的结构化网络也需要一套新的网络管理方案以进行控制和监视,使网络能可靠有效地工作。最重要的一点是可以象监控实质物理网络一样监控逻辑网络。网络管理系统还必须监视和管理结构化网络中所有互连的网络组件。网络管理设计的一个重要目的应当是从局域布线装置集线器、路由器、服务器和终端用户工作站收集信息,同时送到你桌上计算机的系统级视图上,以供网络管理人员进行分析和调配,从而达到最佳的网络性能。

在今天激烈的行业中,信息就意味着成功;而计算机网络-将各种个人电脑、服务器、工作站和其它硬件通过相应软件全部联接于一个共用的系统-在帮助企业赢得战略优势上起着重要作用,让你跨越办公室地理位置的限制快速、方便、可靠地传送数据。

但是,今天的网络将不能满足明日的需求。功能日益强大的应用系统,不断增加的用户,以及近来出现的对声音、图像和多媒体信息的支持,使现有网络解决方案不堪重负。为了配合形势,需要一种从根本上全新的技术来支持实时的信息系统,以便在未来数年内保持竞争优势。

交换技术是未来网络发展的方向,是提高网络带宽到100M/1000M的关键,交换技术主持用户之间多条专有线路的高速连接,消除带宽的瓶颈,同时为大型网络提供了一个强而有力的、大规模可伸缩的解决方案。交换式的互联网络提供使您的业务走向未来的虚拟网络能力。从今日网络的实际限制中解脱出来,这一体系结构让您建立一个可伸缩的、高性能的、易于使用的企业信息系统。另外,这项技术不仅支持数据,还支持声音、影像和多媒体的应用,这正满足了您对未来的需要。

1.1.2 设计原则

对该计算机网络系统按照以下原则进行方案设计:

先进性
在方案中将应使用符合当代计算机系统及网络技术发展势,技术先进并趋于成熟的、被公众认可、先进的优质产品,推荐具有Client/Server结构,技术先进、可靠性强、简单易用且用户界面良好的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及软件开发工具。

实用性
提出最适合解决问题的方案,获得最优性能/价格比。

可靠性
系统的稳定性是企业信誉与成功的关键。要选用质量可靠的产品,并带有系统冗余性的方案(如MC/Service Guard),以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

可扩充性
由于目前计算机信息领域发展十分迅速,应用环境、系统硬件及系统软件都会不可避免地加以更新,因此系统的可扩充性及版本兼容性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速度,我们将本着最大限度地满足现有投资及最大限度地提供升级解决方案来满足系统灵活扩充。

1.2. 网络系统总体结构

1.2.1 网络结构概述

齐齐哈尔工商行营业大楼的计算机网络工程系统的总体结构包括如下部分:

1.2.1.1主干网

主干网是数据信息流动的动脉,同时担负着信息流动总调度任务。从功能上看有四个方面:

为子网间互联提供高速路由,实现核心高速交换;
连接全网共享的高性能服务器;
实现全网的系统管理和安全管理;
实现远程数据传送和拨号接入。
主干网交换核心使用数台高性能、高可靠性、具有冗余配置的交换机,实现冗余备份,方便管理与维护。主干网交换机配置VLANs路由处理模块,通过高速交换链路连接各交换子网,全网统一进行VLANs划分与管理。

1.2.1.2子网

按齐齐哈尔工商行营业大楼内各部门的地理分布进行划分。每个子网覆盖一层楼或楼的某些层。子网通过楼层间的垂直主干与网络中心连接。子网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局域网,内部采用快速交换技术作为主要连接手段,通过高速交换链路与主干网汇接。

1.2.1.3工作组网

可以按行政部门,也可以按地理分布划分,是子网的组成部分,采用交换式以太网作为工作组网的组网方案。每个工作组网的交换机连接到子网交换机上。工作组内设置工作组共享的服务器,各工作组采用与主干网一致的通信协议。工作组内采用共享或独占10M/100M端口的方式组网。

1.2.1.4基层网段

基层网段可以是一间办公室,或其他划分。基层网段的连接设备是集线器,采用共享式以太网集线器(最好采用带网管功能的集线器,这样便于管理和维护)。基层网段的集线器通过交换机实现互连。各桌面计算机连接到基层网段的集线器上。基层网段的桌面计算机共享10M/100Mbps的带宽。

1.2.2 VLANs(Visual LANs虚拟网络)

VLANs允许网络管理人员使用相应的虚拟网络软件设计、修改和管理网络而无需改变网络的物理结构。一个虚拟网是一个广播域,它不受路由器的限制。实现虚拟网后,网管人员无需改变网络物理结构,就可根据部门的性质和企业的需求建立和配置"虚拟网络"。

使用VLAN管理软件创建虚拟网具有很多优点:

快速组成VLAN而无需改变其网络物理结构;
为每个VLAN分配它所需要的带宽;
在网络环境中增加安全性;
优化VLANs以适应某种特殊应用的需要;
虚拟网设计中主要考虑了下面的因素:

1.2.2.1 定义:虚拟网的定义决定了实现虚拟网的方案。

1)根据交换机的端口定义:可以设定一系列端口,使它们在同一个广播域中。

2)根据MAC地址定义:将特定MAC地址集合聚集成虚拟网。

3)根据IP定义:根据计算机IP地址的子网号划分虚拟网。

1.2.2.2 监控:能够监视虚拟网的运行状态、阻塞情况、安全状况等。

传统的LAN一般是以广播方式工作的,而网络监控是通过一台相连的网控设备收集并处理。交换机由于有专门的连接而改变了这种网络监控技术,主要方式有:

1) 嵌入式监控

2) 外部监控

3) 内置智能代理

2.2.3 路由:虚拟网之间如何互连,包括虚拟网互连的路由算法及实现方式。

1) 使用传统的路由器

2) 分布式/集中式虚拟路由

1.2.3 组网方案

网络系统采用网络交换核心通过高速链路连接各子网的组网方案。

交换中心使用多台冗余配置的高性能中心交换机。为了保证系统的先进性和超前性,交换核心在千兆网、ATM交换、快速以太网交换和FDDI交换之间作出选择。下面对四种方案做了比较:

  快速以太网
FDDI
ATM
千兆以太网

传输速率
100M
100M
155M/622M
1000M

访问方式
CSMA/CD,碰撞
TOKEN PROTOCOL,无碰撞
QoS信元交换
带优先级的CSMA/CD,碰撞

介质类型
双绞线

多模光纤

单模光纤
双绞线

(CDDI)

多模光纤

单模光纤
双绞线

多模光纤

单模光纤
双绞线

多模光纤

单模光纤

产品标准化
程度高
程度高
实现方案接近标准
实现方案已成标准

价格



较高

拓扑结构
星型结构
双环结构
星型结构
星型结构


ATM是高速网络、特别是网络主干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加之在企业级VLANs支持方面ATM LANE局域网仿真技术又优于FDDI和快速以太网。

千兆以太网目前正处于强劲势头,并且已被确认为 IEEE802.Z标准。千兆以太网在保持快速以太网CSMA/CD基本结构的同时提供1000M带宽和优先级支持,基本上兼容广泛使用的交换以太网,同时具备一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类别(Qos/Cos)能力,具备平滑升级特性和优异传输性能。

针对齐齐哈尔工商行营业大楼的具体情况和要求,本方案中选择了价格较高,具备平滑升级特点的千兆以太网方案,具体配置将在以下的章节中具体阐述。

1.3. N-Base局域网解决方案

1.3.1 INTEL 网络技术的优势

INTEL公司是为数不多地能够提供局域网全面解决方案的公司,从PC网卡、服务器专用网卡、各类集线器到10/100/1000M的交换机、路由起器等硬件设施;同时还提供网络防病毒软件、PC管理软件、视频会议系统等。特别是购买INTEL交换机,还附送Device View软件,使得INTEL交换机的硬件功能发挥到极至。

INTEL公司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制造工艺是举世公认的,其规模化的生产使其网络产品有着极高的性能价格比。

INTEL公司是IT业界的领袖,质量、信誉都有充分的保证,从1994年起开始力推网络产品,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五大网络产品制造商之一。网络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作为业界领袖的INTEL在以后将不断推出其新产品。着眼这一点,现在采用INTEL的网络构架方案对以后网络改造和升级都有着极大的好处。

1.3.2 网络设计

本方案选用了美国英特尔(INTEL)公司的网络设备,拟建立具有快速以太100Base-T和以太交换10Base-T交换技术为核心的先进而可靠的网络系统。整个系统为网状和星状网络相结合的混合拓扑结构。

局域网中的交换技术是作为对共享的局域网进行最有效的网段划分的解决方案而出现的,它可以为每一个用户尽可能地分享到最大带宽。今年来,随着以太网交换技术的普遍成熟的应用,价格也一降再降,而千兆比以太网标准的出现,更使交换式以太网的应用前景一片光明。

INTEL EXPRESS 500系列交换机通过推出快速以太网交换器将高性能的可扩展性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们专为灵活、高性价比地实现网络增长而设计,除端口易扩展外,还提供了许多其它功能。借助INTEL公司的SCALABLE STACHING TECHNOLOGY技术(SST背板交换技术)可对系统性能进行扩充。用户往组中每增加一个交换机,SST就为系统多增加2.1G的带宽。因此,随着网络的成长,其交换能力也会增长以满足需要。

所有INTEL EXPRESS SWITCH 均包含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高级管理工具,用以简化安装、管理和设置工作。用户借助一体化的RMON和SNMP可监控交换机中每一端口的工作情况。直观的界面可简化故障检错工作,从而使用户在网络性能受影响之前,迅速找到问题所在。

由于在交换机的每一端口都有10/100M子适应能力,INTEL EXPRESS 500系列交换机允许在任何交换机上将快速以太网和标准以太网混合连接。因此,即使用户还有要求标准以太网的老式计算机和工作组。网络的每一部分也均可以享用专用带宽带来的好处。这种解决方案的可扩展性意味着用户可随网络的成长逐步改进连接方式,增加用户数量。

INTEL公司的ADAPTIVE TECHNOLIGY自适应技术分别对每个端口进行优化,即根据当前的流量状况动态地调整交换模式。这不仅提高性能,而且可延长交换设备的使用寿命,这是因为交换机可以自动适应用户网络中未来的流量变化。

该交换机也支持基于策略的VLANS,允许用户分割网络以提高性能、增强安全性和更有效地利用资源。这一强大的工具允许根据企业的逻辑结构需要划分小组,而不受布线结构的限制。

由于集成有IP和IPX路由模块(LAYER 3 SWITCHING),EXPRESS 550 SWITCH的性能远远超过传统交换的概念。如同路由器一样,它分割网络,以降低网络拥挤程度,确保安全。

INTEL EXPRESS 220T堆叠式集线器有24个10/100M端口,既适合新建的100M网络,也适合原来的10M网络。因此,220T与其它设备的兼容性非常好,可以实现无缝过度。

INTEL公司的8480网卡,是服务器专用网卡,本身带有CPU,可确保消除网络瓶颈。

2. 综合布线系统

2.1.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建筑物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SCS)又称开放式布线系统,是一种在建筑物和建筑群中综合数据传输的网络系统。它是把建筑物内部的话音交换、智能数据处理设备及其它广义的数据通信设施相互连接起来,并采用必要的设备同建筑物外部数据网络或电话局线路相连接。结构化布线系统是根据各节点的地理分布情况、网络配置情况和通信要求,安装适当的布线介质和连接设备,使整个网络的连接、维护和管理变得简单易行。
  根据齐齐哈尔工商行营业大楼工程的具体情况,大楼内水平子系统中的语音与数据布线全部采用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支持100M快速以太网和155/622M ATM连接。垂直干线语音系统采用三类大对数电缆;数据系统采用六芯62.5/125um多模光纤和2根8芯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互为备份方式,支持100M快速以太网连接和155/622M ATM及千兆以太网(光纤)等高速网络连接。配线管理语音系统采用110AB型背架式配线架,数据网络系统采用PM2150B型模块配线架,便于互换和管理。
  本方案参考了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提供的电讯设计施工图,具体规划将在后面详细论述。

2.2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功能介绍
  布线系统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传输网络。根据EIA/TIA568标准,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分为六个子

统: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7-9-7 18:34:00 | 只看该作者
通讯和数据处理的各种需求确定了所需的

子系统。从理论上讲,大型通信系统可能需要用铜介质和光纤介质把全部上述子系统集成在一起。
  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

Lucent SYSTIMAXÒ SYS 子系统

 

2.2.1. 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布线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或软线)组成,它包括装配软线、适配器和连接所需的扩展软线,并在终端设备和I/O之间搭桥。
  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


2.2.2. 水平布线子系统
  水平子系统的作用是将干线子系统线路延伸到用户工作区,水平子系统区别于干线子系统的区别是:水平布线系统处于同一楼层,并端接在信息插座或区域布线的中转点上。SYSTIMAX SCS将上述的电缆数限制为4对或25对UTP(非屏蔽双绞线),它们能支持大多数现代通信设备。在需要某些宽带应用时,可以采用光缆。
  水平布线子系统一端端接于信息插座上,另一端端接在干线接线间、卫星接线间或设备机房的管理配线架上。
  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


2.2.3. 管理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由交连、互连和配线架和信息插座式配线架以及相关跳线组成。管理点为连接其它子系统提供连接手段。交连和互连允许你将通信线路定位或重新定位到建筑物的不同部分,以便能更容易地管理通信线路。
  通过卡接或插接式跳线,交叉连接允许你将端接在配线架一端的通信线路与端接于另一端配线架上的线路相连。插入线为重新安排线路提供一种简易的方法,而且不需要安装跨接线时使用的专用工具。
  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


2.2.4. 干线子系统
  干线子系统是建筑物内网络系统的中枢,该子系统把公共系统设备互连起来,由它将各楼层的水平子系统联系起来。它提供建筑物的干线(馈电线)电缆的路由。通常由垂直大对数铜缆或光缆组成,它的一端端接于设备机房的主配线架上,另一端通常端接在楼层接线间的各个管理分配线架上。
  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


2.2.5. 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间子系统由设备间中的跳线电缆、适配器组成,它把中央主配线架与各种不同设备互连起来,如PBX,网络设备和监控设备等与主配线架之间的连接。通常该子系统设计与网络具体应用有关,相对独立于通用的结构布线系统。
  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


2.2.6. 建筑群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将一个建筑物中的电缆延伸到建筑群的另外一些建筑物中的通信设备和装置上。它是整个布线系统中的一部分(包括传输介质)并支持提供楼群之间通信设施所需的硬件,其中有导线电缆、光缆和防止电缆的浪涌电压进入建筑物的电气保护设备。
  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


2.3.设计依据
2.3.1 综合布线应符合的标准

美国电子工业/通信协会EIA/TIA 568工业标准及国际商务建筑布线标准;
美国电子工业/通信协会EIA/TIA-TSB-36标准;
美国电子工业/通信协会EIA/TIA-TSB-40标准;
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802标准;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CECS72:9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2.3.2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和安装所涉及的标准与规范
<<工业企业通讯设计规范>>(GBJ42-81);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79-85);
<<Lucent(AT&T) SYSTIMAX SCS 结构化布线系统设计规范>>。

2.4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产品选型
  随着现代化通讯需求的不断发展,对布线系统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应从整体角度来考虑一种标准布线系统。本设计方案中选用了美国朗讯科技(Lucent Technologies)公司的结构化布线系统SYSTIMAX SCS。
  SYSTIMAX SCS是1985年由美国朗讯科技(Lucent Technologies)公司的贝尔实验室首先推出,并于1986年通过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和通信工业协会(TIA)的认证,于是很快得到世界广泛认同并在全球范围内推广。SYSTIMAX SCS出现的意义,在于它彻底打破了数据传输和话音传输的界限,并使这两种不同的信号在一条线路中传输,从而为迎接未来综合业务数据网络(ISDN)的实施提供了传输保证。
  SYSTIMAX SCS采用由贝尔实验室设计的一整套高品质、多元性器件,能够适应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办公环境的变更。同时,朗讯科技公司的承诺是一次布线十五至二十年不落后,并颁发全球认可的15年质保证书。

2.5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说明
  齐齐哈尔工商行营业大楼地下2层,地上25层,该大楼营业区和办公区组成。
大楼层数: 地下2层 地上25层
布线楼层: 地下2层 地上25层
计算机房位置: 地上3层
交换机房位置: 地上2层
  整个布线系统由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干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五个子系统构成。充分考虑了高度的可靠性,高速率传输特性及可扩充性。
  设计细节及选用产品的性能参数详述如下:

2.5.1 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由各个办公区域构成,语音、数据信息点全部为五类配置,可支持100M的数据通讯(包括155M ATM应用)。
  铜缆系统全部采用MPS100E-262型信息座(CAT5),其触点采用镀金工艺,是一种新型的超五类信息插座,符合EIA/TIA-568标准,接口形式全部为RJ45并与现行电话系统RJ11型接口兼容。针对100M高速数据传输采用D8SA型工作区用户软线连接用户设备;话音设备采用话机自备带RJ11接头的用户线即可。

2.5.2 水平干线子系统
  水平干线子系统由各管理间至各个工作区之间的电缆构成。语音、低速数据系统和高速数据系统传输都采用1061C型超五类8芯双绞线,1061C是专为配合SYSTIMAX SCS布线计划的高速、100欧姆高性能电缆。这些电缆可在楼宇布线内,以高速把信息传送到更远的距离,它们可以支持100Mbps TP-PMD和155.5Mbps的ATM,与其他SYSTIMAX SCS元件连接时,该线可支援622Mbps ATM并行传送技术。
  楼内4层以下水平线的平均长度为48米,5层以上为36米,其计算方法如下:
水平线缆计算公式:
水平线平均距离=(最远点距离+最近点距离)/2x1.1+6 (米)
线缆箱数=总点数/(305米/水平线平均距离)
  所选线缆具有极高的抗扰性,具备很高的备用冗余,使系统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及灵活性。配电间内接线端子与信息插座之间均为点到点端接,任何改变系统的操作(如增减用户、用户地址改变等)都不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增减用户只需做必要的跳线即可,使系统具有极强的灵活性,时为系统线路故障检修提供极大方便。
  水平干线子系统传输线缆由同一金属线槽引向用户区,详细做法有待施工图阶段确定。

2.5.3 垂直主干线系统
  垂直主干线系统由连接设备间与各管理子系统之间的干线电缆构成,设备间以放射方式向各层设备间配出线缆,计算机系统采用LGBC-006型多模光纤和五类干线互为备份的方式,由主机房向各管理间敷设。主要用于支持网络状态工作的用户,可提供高品质数据传输通道,采用光缆可不受电磁信号干扰,大大提高网络可靠性,同时使系统具备极高的升级能力,可支持目前最先进的网络技术(如FDDI、ATM及100BaseT等)。
  话音系统及低速数据传输采用1010型多对双绞线,可提供10M信息通道,由通讯机房向各管理间敷设。通过跳结管理可灵活配置楼内信息网络,同时可采用双绞线缆开通各楼层的多用户终端。

2.5.4 管理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由若干层合设的管理间构成,本建议方案设计为根据信息点分布情况将地下1、2层信息点直接纳入地上1层管理,地上2层语音点直接纳入通讯机房管理,地上3层数据点直接纳入计算机房管理。此种方式具有结构紧凑、便于管理的特点。
  采用110AB型双绞线跳线架管理系统铜缆干线及语音点水平线采用110A3过线槽整理跳线。采用110AB型跳线架的另一个优点是此种配置干线及水平信息点应用的灵活性最大。110AB型跳线架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用来端接垂直主干线,另一部分用来端接水平干线。
  用CCW-F型简易跳线跳结语音、数据系统端子,根据实际需要可将水平干线分别跳结到不同的垂直主干线系统上,使系统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及经济性。
  采用带RJ45接口的五类PM2150B型双绞线跳线架管理计算机系统等五类信息点;采用PM2150B型跳线架具有结构紧凑、整齐美观、开通方便、便于管理的优点;可与网络集线器完美结合,构成高效灵活的网络体系。
  每个管理间设600A1标准19英寸光纤跳线架,用于主干光缆的机柜内的端接。采用P2020C-C-125型陶瓷ST头端接光纤,最大端接损耗小于0.5DB;采用C-2000A-2型金属耦合器对接光缆,最大端接损耗为0.2DB。采用FL2EP-SC-10型ST-SC光纤跳线,以便端接ST型光纤接口的网络设备,共配置18根。

2.5.5 设备间子系统
  主设备间向各管理间星形配出多模光纤、数据干线和1010型三类大对数干线。多模光纤和数据干线用以沟通主设备间与各管理间中网络设备的主干光纤高速数据通道;1010型多对双绞线用以开通楼内的语音终端及电信局远程通道及通过双绞线开通各楼层多用户终端。
  主设备间内铜缆系统干线及语音水平线都采用110AB2-300FT型配线架管理,并留有端接空间。干线光缆采用600A1型19英寸标准光纤配线架管理,可一并端接于主机柜内,通过光纤跳线可灵活的实现光缆配置的改变。

2.5.6 系统主设备间配置

2.6.综合布线测试标准

2.6.1铜缆系统测试
  为确保系统性能,确认系统的元器件性能及安装质量,工程完工后需按EIA/TIA568规定的CAT3及CAT5标准分别三类和五类线缆进行测试,铜缆系统采用专用电子仪器进行测试,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 极性、连续性、短路、断路测试。
2>. 信号衰减测试。
3>. 信号串扰测试。

  铜缆采用以下仪器: AT&T KS23763L1、FLUKE DSP-100、
  测试指标如下:

线路衰减指标 dB/305米

信号频率
三类标准
五类标准

0.064MHZ
2.3
 
0.256MHZ
3.4
 
0.512MHZ
4.9
 
0.772MHZ
6.0
5.5

1.0MHZ
7.0
6.3

4.0MHZ
15.0
13

8.0MHZ
23.0
18

10.0MHZ
26.0
20

16.0MHZ
35
25

20.0MHZ
-------
28

25.0MHZ
-------
32

31.2MHZ
-------
36

62.5MHZ
-------
53

100MHZ
-------
67


线对间近端串扰衰减指标(大于) dB/305米

信号频率
三类标准
五类标准

0.772MHZ
43
64

1.0MHZ
41
62

4.0MHZ
32
53

8.0MHZ
27
48

10.0MHZ
26
47

16.0MHZ
23
44

20.0MHZ
-------
42

25.0MHZ
-------
41

31.2MHZ
-------
39

62.5MHZ
-------
35

100MHZ
-------
32


2.6.2光缆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标准按EIA/TIA568标准执行,光缆系统包括以下内容:
1>. 连通性测试
2>. 信号衰减测试

光缆测试采用以下仪器:AT&T 938A型仪器

对多模光缆测试指标

信 号 波 长
最大衰减dB/KM
最小信息容量MHZ/KM

850nm
3.75
160

1300nm
1.5
5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07-9-13 20:10:00 | 只看该作者
匪城进出现金区小心点,最好穿上防弹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下水道
发表于 2007-11-23 11:24:00 | 只看该作者

怎么不全?郁闷

[em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轻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沪ICP备13015411号-2|ASPCN防雷技术论坛.

GMT+8, 2024-6-11 15:5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