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CN防雷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轻松注册
查看: 254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城市防雷:准备好了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8-23 22:5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城市防雷:准备好了吗?

雷电看上去很美,但却威胁着城市的安全。

  ●城市日益密布的计算机网络、通信设备、地铁、电缆等设施,正在成为雷电袭击的主要对象,要建设一个安全的城市,面对雷电灾害,必须防患于未然

  ●只要掌握雷电的活动规律,辅以必要的技术手段和措施,雷电灾害是可以得到有效防范并减少损失的

  ●城市防雷不仅仅是气象部门的事,需要多方面的配合

  由中国气象局和中国气象学会举办的“2005防雷技术与设备展”及“2005中国国际防雷论坛”上周在上海举行,城市防雷已经成为城市建设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雷电是发生在大气层中的一种声、光、电混合现象,全球每天约发生800万次闪电,平均每分钟有2000个地区遭遇雷暴。根据论坛发布的资料,我国雷暴活动十分频繁,全国有21个省会城市年平均雷暴日都在50天以上。我国每年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达3000至4000人,财产损失在50亿到100亿元。

  作为大城市,上海年平均雷暴日也近50天。最近几年,雷电灾害给上海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都在2亿元以上,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从这些情况看,防范雷电灾害,是保障城市安全的重要课题。

  城市中的隐患:电子时代雷电危害更甚

  2002年夏,一列行驶到龙阳路站附近的地铁列车被雷暴击中,致使上海地铁2号线部分停运20分钟。今年8月7日、8月16日,上海青浦消防队119火警报警中心两次遭雷击,造成设备损坏。

  据防雷专家介绍,城市供电系统、计算机网络、程控电话网和有线电视网,都是靠集成电路芯片运行的,芯片正常运作时电压在5伏至12伏之间,网络操作人员必须消除身上的静电才能入室操作。如果没有完善的防雷系统,1公里之外打雷,这些弱电系统就会感应到浪涌电流,遭到感应雷击。

  城市日益密布的计算机信息、通信、地铁、电力等网络,正在成为雷电袭击的主要对象,城市防雷系统应加强对此类雷击灾害的预防。从事高电压技术和雷电保护研究的高级工程师刘继说:“过去人们都说雷电是天上的事情,我们在地上,管不着。现在技术成熟了,我们不但要管,而且必须管好。”

  另一方面,城市防雷措施的落实却并不乐观。根据上海市防雷中心2004年的全市检查报告,目前上海新建楼房未加装防雷感应设施的超过50%,特别是有电梯的大楼,如果没有防范措施,遭遇雷击,电梯就可能失控。一些单位虽然加装了设施,但日常检测维修不足,隐患较大。

  另据南京市防雷中心的调查显示,南京8成新建项目的防雷设施未送审。

  风云难测,雷电无情。要建设一个安全的城市,面对雷电灾害,必须防患于未然。

城市如何防雷:技术先行,重在预防

  防雷专家王德言在此次论坛的论文中写道:“就防雷产业而言,欧美起步最早、规模最大,亚洲相对滞后,中国要更晚些。”我国防雷减灾能力和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

  上海的城市防雷建设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目前使用的闪电定位系统是从芬兰引进的。在防雷技术展上,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说:“我们在技术上需要进一步探索,因为有些雷电形成的机理、致灾的机理,现在还不是很清楚。这些问题不解决,单方面的设备技术研究是不够的,产品也很难再提高。”

  产品性能的提高依赖于技术发展,技术发展则需要大量的研究资金。目前,我国雷电研究经费的投入主要依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和中国科学院,相应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雷电物理和雷电应用基础方面,雷电防护技术的研究投入较少,而且雷电应用与雷电防护两方面的结合也较少。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只要掌握雷电的活动规律,辅以必要的技术手段和措施,雷电灾害是可以得到有效防范并减少损失的。而且,在技术防护之外,人们的避雷击意识和常识也很重要。比如,在电闪雷鸣的时候,市民应该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员应躲入建筑物内;减少使用电话和手提电话;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不宜进行室外球类运动;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羽毛球、高尔夫球棍等扛在肩上;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等等。

  在谈到城市如何防雷时,许小峰补充说:“除了单纯的防护,更重要的是要把监测系统建好,能够及时地预报,准确定位哪些地方是需要重点防护的地方,让防雷工作有重点地开展。”

  据了解,中国气象局在京津冀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的区域性闪电监测系统已经建成,这将对城市防雷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防雷如何取得实效:多管齐下,增强防范意识

  “《气象法》颁布之前,防雷减灾工作没有一个明确归口管理部门,防雷工程和产品市场一直处于无序状态,防雷产品达不到质量要求,防雷工程建设也不规范,防雷装置没有安装或安装不合规范,即使安装了也没有定期检测。”上海市防雷中心的蔡振新说,“我们曾经到一个大型国有企业检测防雷设备,3个设备中就有2个不合格。”

  虽然《气象法》明确了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对防雷减灾工作的行业管理职能,但由于一些防雷产品技术要求不高,利润空间较大,多头管理的问题仍十分突出。防雷工程市场无序竞争严重,高层次防护技术人员的培训也不足,防雷的社会管理任务越来越重。

  许小峰在看完防雷技术和设备展后说:“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展出,值得我们去进一步研究探讨。以展览这种形式做防雷宣传,对技术的推广很有帮助,除了宣传技术本身,还可以加强防雷知识的宣传,让大家提高防护减灾的意识。”

  正如中国气象局副局长郑国光所说:“抓住雷电灾害典型事例,大力宣传防雷减灾有关法律规章和科普知识,进一步提高公众的防雷减灾意识,扩大社会影响,进一步加强与各行各业的联系和交流,凝聚和联合社会各界力量,才能共同推进防雷减灾工作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城市防雷,不仅仅是气象部门的事,需要多方的配合。目前,很多城市对防雷的重视还不够,防雷检测的强制性也并没有做到位,公众对雷电知识的掌握也十分有限,这些都需要政府相关的管理规划部门抓住城市防雷的源头,从预报、防范、宣传多方面入手,才能将雷电灾害挡在城市之外,使城市更加安全。

沙发
发表于 2007-8-24 01:27:00 | 只看该作者

哦。早在02年坛子里我和马雷有过段城市整体防雷的论述。

包含雷电预警、激光引雷、火箭引雷、人身防护、雷电利用等等。

那时候纯粹是瞎侃侃。没想到才几年,很多技术已经广泛被应用了。真快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7-8-31 18:42:0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世界就是这个样人人都必须面对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人类的发展是更定的。机会是要自己把握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轻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沪ICP备13015411号-2|ASPCN防雷技术论坛.

GMT+8, 2024-11-16 21:0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