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雷神:http://asp.cn/bbs/dispbbs.asp?boardID=18&ID=15214&page=1
通天雷神:
重庆开县义和镇小学遭受后,对遭受雷击建筑物气象专家认为,事发教室的年预计雷击次数低于《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因此,该被雷击建筑物可不做防雷要求。此言论纯属胡说! 原文如下:重庆法制网据县委宣传部讯 经重庆市气象局专家现场勘踏测算,参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附录一,开县义和镇兴业村小学遭受雷击的教室的年预计雷击次数为 0.0118次/a (年雷暴日数Td=40d/a),少于0.06次/a,因此,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第2.0.4条、第3.1.1条规定,该建筑物可不做防雷要求。
对此歪曲事实真相,推卸责任的言论应当给予严厉抨击!对此,每一个有良心的从事防雷行业的技术人员都有责任站出来摆事实,讲真话。 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第2.0.4条,二款要求:“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2次/a,且小于或等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关于“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标准解释为:“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如集会、展览、博览、体育、商业、影剧院、医院、学校等建筑物。”
因此,该学校按照对此次事故鉴定的“防雷专家”的计算,年预计雷击次数为“0.0118次/a”,且不说这个“0.0118次/a”是怎么算来的,有无故意推卸责任的嫌疑,稍微有点数学常识的人也懂得“四舍五入”的原则吧?不知道这位“防雷专家”可敢将遭受雷击的建筑物的“长、宽、高”公布出来,让大家计算一下,看看这个“年预计雷击次数”究竟是多少?
依据报道所提供的不准确数字计算:(见人民网照片)
我们目测估计一下吧。教室:长约18米;宽约5米;高约4米;位于山坡上K应该取1.5;重庆地区年平均雷暴日36.0天。
按此数据计算的结果,此教室年预计雷击次数N=0.0146次/a!!!
再退一步,我们估计的保守一点。教室:长15米;宽约5米;高约3.5米;位于山坡上K应该取1.5;重庆地区年平均雷暴日36.0天。
按此数据计算的结果,此教室年预计雷击次数N=0.0125次/a!!!
大家要仔细想一下。15米长、5米宽,就是75平方米的区域要容纳100名学生和课桌。大家都读过小学吧。想想看……
由此可见,重庆开县义和镇小学遭受雷击建筑物可不做防雷纯属胡说!
请各位将此贴转发各个论坛以正视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