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CN防雷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轻松注册
查看: 278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简单谈谈闭路监视电视系统防雷防护技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3-29 13:3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简单谈谈闭路监视电视系统防雷防护技术

--------------------------------------------------------------------------------


   一、 闭路监视电视系统简介:
   
   CCTV系统结构:
   
   电视监控系统(Closed Circuit Television,简称CCTV),一般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前端部分:
   主要由黑白(彩色)摄像机、镜头、云台、防护罩、支架等组成。
   
   传输部分:
   使用同轴电缆、电线、多芯线采取架空、地埋或沿墙敷设等方式传输视频、音频或控制信号等。
   
   终端部分:
   主要由画面分割器、监视器、控制设备等组成。
   
   二、 雷击破坏途径:
   
   中达电通认为,CCTV这样一个电视监控系统如果遭受雷击,将可能由以下几种途径对系统产生破坏。
   
   ①、直击雷:
   
   雷电直接击在露天的摄像机上造成设备损坏;雷电直接击在架空线缆上造成线缆熔断。
   
   ②、雷电波侵入:
   
   CCTV的电源线、信号传输或进入监控室的金属管线遭到雷击或被雷电感应时,雷电波沿这些金属导线侵入设备,造成电位差使设备损坏。
   
   ③、雷电感应:
   
   当雷击中避雷针时,在引下线周围会产生很强的瞬变电磁场。处在电磁场中的监控设备和传输线路会感应出较大的电动势。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
   
   当有带电的雷云出现时,在雷云下面的建筑物和传输线路上都会感应出与雷云相反的电荷。这种感应电荷在低压架空线路上可达100kv,信号线路上可40-60kv。这种现象叫静电感应。研究表明:静电感应方式引起的浪涌数倍于电磁感应引起的浪涌。
   
   电磁感应和静电感应称为感应雷,又叫二次雷击。它对设备的损害没有直击雷来的猛然,但它要比直击雷发生的机率大得多,按原邮电部的统计感应雷造成的雷击事故约占雷击事故总和的80%。
   
   三、 CCTV系统防雷措施:
   
   根据对CCTV电视监控系统的结构分析,以及雷电可能的侵入途径,中达电通为CCTV的电视监控系统设计了以下防雷解决方案。
   
   1、 前端设备的防雷
   
   典型监控架构
   
   前端设备有室外和室内安装两种情况,安装在室内的设备一般不会遭受直击雷击,但需考虑防止雷电过电压对设备的侵害,而室外的设备则同时需考虑防止直击雷击。
   
   前端设备如摄像头应置于接闪器(避雷针或其它接闪导体)有效保护范围之内。当摄像机独立架设时,原则上为了防止避雷针及引下线上的暂态高电位,避雷针最好距摄像机3-4米的距离。如有困难避雷针也可以架设在摄像机的支撑杆上,引下线可直接利用金属杆本身或选用Φ 8的镀锌圆钢。
   
   为防止电磁感应,沿电线杆引上的摄像机电源线和信号线应穿在金属管内以达到屏蔽作用,屏蔽金属管的两端均应接地。
   
   为防止雷电波沿线路侵入前端设备,应在设备前的每条线路上加装合适的避雷器,如电源线(DC24V或220V)、视频线、信号线和云台控制线。中达电通为此专门开发了监控摄像机多功能浪涌保护器SV3-24DC,如直流电源传输距离大于15米,则摄像机端还应串接低压 直流避雷器。
   
   电源输入前端还应加装B、C级防雷器。
   
   信号线传输距离长,耐压水平低,极易感应雷电流而损坏设备,为了将雷电流从信号传输线传导入地,信号过电压保护器须快速响应,在设计信号传输线的保护时必须考虑实际情况,根据信号的传输速率、信号电平,启动电压以及雷电通量等参数等选取正确的防雷设备。中达SV系列 交/直流供电监控摄像机电涌保护器为一体化功能防雷器,可以分为对摄像机的电源、视频/音频、云台控制线路实施浪涌保护,最高通流容量可达10000A。而限制电压则可低至15V,反应速度为皮秒级,可充分保护采用最新技术的监控设备。
   
   2、 传输线路的防雷
   
   CCTV系统中的线路主要是传输信号线和电源线。室外摄像机的电源可从终端设备处引入,也可从监视点附近的电源引入。
   
   控制信号传输线和报警信号传输线一般选用有加强芯屏蔽软线,架设(或敷设)在前端与终端之间,其中的加强芯与屏蔽层两端均应做良好的接地。
   
    GB50198-1994规定,传输部分的线路在城市郊区、乡村敷设时,可采用直埋敷设方式。当条件不充许时,可采用通信管道或架空方式。
   
   从防雷角度看,直埋敷设方式防雷效果最佳,架空线最容易遭受雷击,并且破坏性大,波及范围广,为避免首尾端设备损坏,架空线传输时应在每一电杆上做接地处理,架空线缆的吊线和架空线缆线路中的金属管道均应接地。中间放大器输入端的信号源和电源均应分别接入合适的避雷器。
   
   传输线埋地敷设并不能阻止雷击的发生,大量的事实显示,雷击造成埋地线缆故障,大约占总故障的30%左右,即使距离雷击比较远的地方,也仍然会有部分雷电流流入电缆。所以采用带屏蔽层的线缆或线缆穿钢管埋地敷设,保持钢管的电气连通,对防护电磁干扰和电磁感应非常有效,这主要是由于金属管的屏蔽作用和雷电流的集肤效应。如电缆全程穿金属管有困难,可在电缆进入终端和前端设备前穿金属管埋地引入,但埋地长度不得小于15米,在入户端将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同防雷接地装置相连。

沙发
发表于 2006-3-30 16:12:00 | 只看该作者
“B、C级防雷器”怎么理解?请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06-3-30 16:14:00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在努力学习内部防雷措施的一些做法,方便以后验收时运用  胡子给我介绍介绍吧  应注意哪些?我知道的有:选型,能量配合,接地线截面积,别的就不是很清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下水道
发表于 2006-4-30 23:46:00 | 只看该作者
下面引用由浩瀚2006/03/30 04:14pm 发表的内容:
最近在努力学习内部防雷措施的一些做法,方便以后验收时运用  胡子给我介绍介绍吧  应注意哪些?我知道的有:选型,能量配合,接地线截面积,别的就不是很清楚了

没有固定的格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轻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沪ICP备13015411号-2|ASPCN防雷技术论坛.

GMT+8, 2024-6-2 07:3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