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CN防雷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轻松注册
查看: 335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雷击事故摘抄(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2-11-1 16:5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辽宁平地惊雷击伤28名师生

   直到6月12日,记者在辽宁省开原市业民镇小学采访中看到,遭受雷击的五年一班、五年二班、六年一班、六年二班4个班级的120名学生,仍是惊魂未定。至今仍有两名老师和三名同学分别在家中和医院治疗。如此惊雷一次击伤这么多人,在我省还属首次。

     一声炸雷,四团火球,飞进四个班级

   在校领导的陪同下,记者来到业民镇小学出事的地点。这是一座长约16米、高约3米的砖瓦平房。五年一班、五年二班、六年一班、六年二班4个班级的120名学生就在这里上课。窗分南北两排,南北窗的对面都是操场。见到记者的相机,刚下课的孩子纷纷向记者介绍教室被毁的情况。据介绍,雷是在北窗炸响的,记者却发现南面窗有40块玻璃被炸得碎片无存,空留下窗框。四个班级教室的天棚被震裂,原本雪白的天花板中央留下一大片仿佛被烟熏火燎过的黑色痕迹。在5扇被毁的窗户上可清晰地看到呈放射状的带颜色的花斑。有两个班级的木门框被劈裂,风吹过来,上下摇摆。还有,房脊上的瓦片有几块被雷击得“站立”起来。教室里已经被抹平的烟道,又被雷重新“掏空”。现在,六年一班和二班的教室已经停止使用,学生们都担心被震裂的顶棚会随时塌下来,谁也不敢进去。五年一班的张东同学拿着一把烧黑的竹条扫帚对记者说,他当时就坐在靠南窗的最后一排,两个扫帚就放在自己旁边的角落里。当时他正在上语文课,就在还有20分钟下课时,忽然身上一麻,灼热难挨,昏迷中,他看见一团火球将角落里的扫帚烧着了。

   由于事发过程中,同学都在上课,没有人能完全说清那几秒中的灾难。在业民镇广播站工作了30多年的刘兴凡说,那天有一位在操场上的老师目睹了雷击经过。6月7日上午是一个晴天,仍然是持续的高温天气。11时左右,突然乌云密布,学校上空的云越聚越多,而且雷声滚滚。11时10分,一声响彻云霄般的炸雷划下来,划到业民小学的操场时变成了一个直径半米左右的大火球,炸开后分成4个小火球分别从4个班级的北窗飞进教室。瞬间,教室乱成了一团,哭喊声阵阵。不一会儿,同学们就冲出教室,跑到操场上。雷击后,便下起了豆粒大的雨点,几分钟就结束了。

   据了解,这场雷击造成的物质损失和医疗费用加起来达2万多元。

     “雷来了,快跑啊!”

   28名被雷击伤送进医院的师生,大多数在12日都开始陆续上课,至今回想起来他们仍是不寒而栗。

   六年二班的徐强说,当天是语文课,当时老师正让默写《草船借箭》课后生词,写着写着,他闻到一股焦糊的味道,身上像过电一样颤栗不止,两三分钟后,肩膀就开始麻了,耳鸣不断。当时像我一样靠北窗的同学都被震坏了,女生们不知所措地抱头痛哭。我当时都吓傻了,是同学把我拽出来的。现在腋窝还像马蜂蜇的一样疼。

   13岁的关亭玉说,她是被一声巨响击昏的,等她清醒时,已被同学拉出教室。当时腿疼得厉害,已经站不起来了。

   在开原市中心医院里,至今还有2名男生1名女生正在接受治疗。其中,一名学生心律不齐,一名学生腿脚麻木,另一名叫吴雅南的女生,当时就被击昏了,是被同学硬拽出去的。她的精神受到了强烈刺激,一见到生人就喊“雷来了,快跑啊!”

   记者看到刘兴凡当时所拍的录像,20多名被击伤的学生,人人的“伤处”都在前胸和背部,都呈树状,有枝有叶,十分清晰。

   六年二班吴永平对记者说,大约三四天后,他身上的花纹才下去,起初有些灼痛,打了两瓶“滴流”渐渐好了。

   业民小学校长说,事件发生后的10分钟,学校就与镇卫生院和镇政府取得了联系,有两名伤势严重的同学还被送进市医院。镇政府还迅速成立了急救工作组,实行3名教师包一名受伤学生,直到康复为止。

     30年未遇的怪事

   业民小学校长对记者说,学校已经有30年的历史了,但发生雷击事件还是第一次。

   不少村民谈起此事也是纳闷不止。即使学校的屋脊也仅有5米高,根本不用安装避雷针。怎么平地起惊雷呢?

   对此记者又专门采访了开原市气象局。据一位来过现场勘察的工作人员介绍,雷击事件那几天,开原市的温度一直都是历史上的最高温度37.1℃,致使热气流不断上升,冷气流不断下降,形成强对流天气,而对流云最容易形成雷击。

   再者,业民小学虽是平房,但周围是操场,非常空旷。致使学校显得很突出,形成相对的高度,暴露在雷击下。

   据介绍,此雷属于球状直击雷,危害性非常大,但如果安装避雷针就平安无事了。

   据了解,这场雷击后,镇政府已准备在这所全镇惟一的小学里安装避雷装置。
   
作者:记者 王志东

稿源:【辽沈晚报】 (本文摘自人民日报联报网)

沙发
发表于 2004-9-10 09:04:00 | 只看该作者
当时老师正让默写《草船借箭》,以后不能再让默写这个了,切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轻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沪ICP备13015411号-2|ASPCN防雷技术论坛.

GMT+8, 2024-6-7 22:2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