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CN防雷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轻松注册
查看: 9698|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石家庄市房屋倒塌不可能是雷击事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9-1 12:24: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jry8044 于 2009-9-2 11:41 编辑

2009年8月4日,石家庄市一所再建房屋倒塌,死亡17人。8月6日就有传媒报道,经有关机构组织建筑专家和防雷专家调查确定房屋倒塌的原因,是雷击造成的事故。
我和全国几位著名防雷专家分别交换意见,一致认为根据雷电的特性和能量守恒定律,这次房屋倒塌不可能是雷击事故。
大家知道雷击发生时,电压确实很高,一般都有几百万伏,甚至上千万伏,雷电流高达几万安培,这样雷击的功率确实是非常大的。但是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雷电的另一重要特性,这就是雷击作用的时间非常短,只有几十微秒。因此雷击产生的能量并不是很大,能量中包括光能、声能、热能、电磁波能和冲击波能等等,这些能量主要是指雷击发生时,在空气被击穿瞬间的能量,至于作用到受损物体上的能量就更小了。
我曾奉命到南方空军两个机场进行雷击事故的调查,看到两个机场跑道头的沥青地面上都有被雷击打出的几个小坑,最大的直径不过20-30公分,深度也不过10-20公分,这可以间接地看出雷击的能量并不像一些人想像的那么大。
另外,从全国每年雷击死亡的600-700人数来看,死者的脚底一般都要针孔大小的伤痕,但是还没有听说一例雷击把人砸倒在地下的案例。
这里我反复强调两点:一是分析事故一定要遵循能量守恒定律,第二是要清楚雷电的特性,把雷能量产生非常大的功率与雷击只能产生不大的能量区分来。
调查事故是很复杂也很困难的,难免会出现知识缺乏而造成判断的错误,只有不是故意隐瞒事实真相,有意推诿责任,一切错误都应该是可以原谅的。


石家庄房屋倒塌初步判定为雷击所致

评'专家揭秘雷电如何击倒在建楼房'---北京青年报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4
发表于 2009-12-1 13:40:25 | 只看该作者
顶楼主!分析的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9-11-19 09:37:20 | 只看该作者
小心跨省 追     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9-10-29 17:35:00 | 只看该作者
说成是雷击事故嘛,大家没有责任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09-10-14 11:18:55 | 只看该作者
河北石家庄房屋倒塌由调查组鉴定说雷击是诱因,就凭这鉴定,楼猪不懂得建筑结构知识!悲哀!
绝大多数防雷 ...
zhu8285 发表于 2009-10-14 10:27

原来现在的建筑是多米诺骨牌啊
某个钢筋或者什么构件出了一点问题,整个建筑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垮塌,阁下建设或者寄住的就是这种骨牌式的现代房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9-10-14 10:27:04 | 只看该作者
河北石家庄房屋倒塌由调查组鉴定说雷击是诱因,就凭这鉴定,楼猪不懂得建筑结构知识!悲哀!
绝大多数防雷中心的主任一般都不懂技术,悲哀!
雷电的能量不可能击倒一幢楼,但要改变某条钢筋的物理力学性能或击断某个构件还是有能力的,构件的弯折引起建筑结构受力的改变足以倒蹋一幢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9-9-27 18:08:02 | 只看该作者
雷电有哪么大的能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9-9-22 22:27:36 | 只看该作者
确实有雷发生,不过只是事故诱因!至于为什么定位雷击事故是有一定原因的,我们不好深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9-9-8 10:11:30 | 只看该作者
雷击事故调查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一个结果可能有多种原因,一个原因可能会导致多种结果,必须要综合各方面的资料,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去看待问题。有闪电观测资料和现场能够测试到剩磁仅能证明可能发生过雷击,仅此而已。

   “直击雷却能在瞬间形成上千千安培的电流”,我记得有记录的资料应该是瑞士观测到的400多A吧,就算是能够达到上千A,因为存在时间非常短暂,其包含的能量其实并不大。电源线路上安装的SPD,虽然能够在瞬间泄放大电流,却会因为长时间泄放小电流而损坏,也从另一个方面证实了一次雷击的能量到底有多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9-9-8 08:24:41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一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轻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沪ICP备13015411号-2|ASPCN防雷技术论坛.

GMT+8, 2024-6-3 09:4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