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CN防雷技术论坛

标题: [转帖]周渔的时代 [打印本页]

作者: richard    时间: 2003-9-15 10:21
标题: [转帖]周渔的时代

                周渔的时代

                ・竺 风・

                  一

  听见不少人说,周渔的火车一点不好看。我还是看了一遍。觉得这影片确实不
是一般人能看懂的。没有相当的人生经历,特别是对诗人、诗、热恋、失恋、多角
恋爱没有深刻感受的,很难理解这个影片。笔者也不认为难于理解是影片的缺点。
一来是电影这种手段本身有其局限性。如果要追求简洁,必然牺牲详尽。二来这种
影片本来就需要有人解释。

  周渔代表一种特殊的女人。或者说,代表女性性格中一种特殊倾向。这种倾向
就是对诗和诗人的向往。人们都知道“少女情怀总是诗”。在商业社会时代,钱当
然比诗重要得多。但是即使如此,在某些女性心目中,诗和诗人还是有其特殊的吸
引力。究其原因。应该上朔到旧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极其漫长,大约有500万年。旧石器时代结束于大约10万年前
。之后就是新石器时代。从新石器时代到现在,不过几万年。人类的生理(包括大
脑)进化过程,完全是在旧石器完成的。在旧石器时代开始的时候,人和猿猴没什
么区别。在旧时期时代结束的时候,人已经和现代的人类完全一样了。从旧时期时
代结束到今天的几万年中,人类在生理上没有什么变化。

  人类大脑的进化,和语言的发展同步。人类的巨大的大脑皮层,和大块的额叶
(它使我们有高耸的额头),都和语言能力有关。而在漫长的旧石器时代,推动语
言发展的,也就是推动人类进化的,就是当时的诗人。每天晚上,部落全体挤在山
洞里,听诗人用新奇的语音,吟唱过去和身边发生的事情,以消磨漫漫长夜。诗人
就是在语言方面有特殊才能的人。而语言是用语音表示的概念。诗人在塑造和使用
语言的时候,也塑造和使用了概念。塑造概念就是塑造思想。

  所以当时的诗人,同时承担着现代的理论家、电视主持人、影视明星、教师、
导演编剧等各种人物的任务。角色如此重要,必然受人敬爱,并吸引异性。实际上
,美丽敏感,喜欢诗歌的女性(假设诗人是男性――其实并不一定),和诗人是一
对推动人类进化的伙伴。因为美女可以激发诗人的情绪,给诗人以动力。有了情绪
和动力,才能在语言和概念方面“有所创新”。美女的青睐是对诗人的最高奖励。
这种奖励和鼓励人们都去在语言和概念方面创新,不能创新的也努力学习,不使自
己落伍。人类的进化因而得以实现。

  可以设想,如果美女不青睐会作诗的人,而喜欢会倒立的人,那么大家都将努
力学习倒立。500万年的进化的结果,将是一种大型的螃蟹。

  在进化的优胜劣汰的过程中,那些喜欢倒立的物种,被淘汰了。他们如果遇见
喜欢诗人的物种,二者之间一定会发生竞争。爱诗人的物种,凭借其发达的大脑,
很容易把倒立一族消灭干净。即使珍稀动物保护协会赶来干涉,也来不及了。

                  二

  人类到了旧石器时代结束的时候,语言和大脑的进化,已经完成。诗人也完成
了其历史使命。这时候独领风骚,吸引女性的,变成了其他类型的人物。比如勇士
,大款。但是旧石器时代实在太漫长了。在这么漫长的时代中,已经把对诗人和诗
的向往,注入了女性的基因。所以即使这几万年的社会环境要求女性追求其他类型
的人,以获得自身生存繁殖的机会,但是仍然有相当一批女性,向往诗和诗人。特
别在少女时代,在心里未受社会加工(或扭曲)的阶段,这种向往更为突出。

  周渔这种女性的特殊之处,在于对诗和诗人的向往极端强烈,而且即使在生活
中为此吃尽苦头,也不能改变。周渔这种女人,在石器时代是最为优秀的人物,她
们感受敏锐,激情澎湃,并用自己的激情激励诗人。而且因为她们心灵手巧,勇于
拼搏,一定是母系时代部落首领的人选。我们说过,人类的进化靠她们领导。

  但是在现代社会,周渔这样的人就有很多麻烦。在现代社会,找诗人结婚的女
性,大多没有好结果。诗人的时代在十万年前就结束了。现代社会――不管是资本
主义的还是社会主义的,或者共产主义的,都和诗人格格不入。好比影片中的诗人
,如果不援藏,就只有下岗。下岗之后诗人问题也比其他人多。成功的诗人问题更
多。顾城和他太太谢烨的命运,就是最好的说明。

  周渔另外一个问题,是她对诗的追求太过强烈。她要求诗人经常、源源不断地
为她写诗。她买了个BB机之后,让诗人写出诗来就马上传给他。可见她对诗的需
求的殷切。但是诗这东西不是那么容易就写出来的。整个影片反反复复就吟诵那一
首诗。还是诗人在一开始为周渔写的。后来他就写不出来了。

  周渔对诗的需求,让诗人感到压力。这种压力再加上另外一种压力,就把诗人
压垮了。这另外一种压力也来自周渔。周渔想让诗人出诗集,开朗诵会。换句话说
,就是让诗人在这个社会争取“成功”。结果遭到惨败。原因也很明显:现代不是
石器时代。

  但是这也不能责怪周渔。因为身具母系社会首领禀赋的周渔,必然努力地让诗
人被部落全体所接受。只有这样才能带领整个部落的大脑进化。

  现代的诗人,为了写诗,必然要把挣钱或往上爬等更重要事业,放在一边。能
这样作的人,必然比较内向。因为外面的社会不允许你不赶紧着作那更重要的事情
。诗人又比平常的人敏感。结果内向而敏感的诗人,更经不起挫折。在诗歌朗诵会
失败之后,诗人抱着周渔痛哭流涕。要求周渔不要再逼他。逼他什么?逼他不停地
写诗,和努力地在社会中争取成功。但是周渔并不理解诗人的苦衷。她会觉得诗人
懦弱。女首领就是女首领。顽强拼搏是她的个性。

  参加援藏是诗人的解脱。如果不援藏,他就得下岗,然后会喝上酒,得忧郁症
。最后导致周渔对他的彻底失望。爱情也会因此消失。虽然诗人爱周渔,但是周渔
对他不但是安慰,也是压力。这安慰虽然是药膏,这压力却制造伤口。实际上,诗
人本来把周渔当作他逃避现实的仙湖。但是发现这个仙湖里面也有鲨鱼。所以赶快
从湖里爬出来,跑到西藏远远地观看仙湖的风景。

  西藏的大草原,空气很新鲜。没人等他写诗,也没人让他成功。他甚至已经察
觉,保持周渔对他的爱情的最好办法,就是及时出走。

                  三

  诗人的援藏给周渔带来了很多问题。首先,周渔对诗和诗人的追求,没有人可
以代替诗人使其满足。诗人在现代仍是稀缺人才――原因是诗和成功和挣钱都没有
关系。特别是影片上的那种年轻、强壮、无不良嗜好,有个单位又能正常工作,自
己养活自己的单身男性诗人,是非常非常稀少的。所以周渔只能在诗人走后,仍然
每周两次去诗人的住处。这就是《周渔的火车》的来历。她坐火车去远处的城市,
寻找一个已经离去的诗和诗人――这种行为本身就是诗。靠这种行为的诗意,周渔
部分地满足她对诗的向往。

  诗人援藏还给周渔带来另外一种问题:她是个健康的青年女性,需要男性的爱
抚,也需要和一个男性共同生活。诗人没走的时候,可以满足这些要求。诗人走了
就需要其他人来满足。这时候兽医出现了。兽医是个相当不错的男人。健康自信善
良,而且高大强壮――性能力也卓而不凡,因为他们很喜欢用从牲口身上骟掉的部
分,炒来下酒。但是兽医并不能满足周渔对诗的追求。这对兽医造成很大的心理压
力。因为他爱周渔,但是他知道周渔在执着地追求着诗和诗人。而他又不能提供这
方面的服务。所以本来十分自信的兽医,随着对周渔的了解日渐加深,反而失去了
自信。甚至产生了自卑。

  在影片中,周渔和诗人已经结婚。兽医是个第三者。他也没有权力要求周渔放
弃诗人,留在他的身边。他自己知道,在周渔的生活和感情世界中,他只是一个辅
助人员。按山西的土话,叫作“拉帮套”。意思是驾辕的那匹马,是女人的丈夫。
第三者是在辕马旁边拉套的。山西山区极度贫穷,有时候一对夫妻不能维持生活(
或不能生育),另外找一个光棍帮助。这光棍就是“拉帮套”。丈夫在适当的时候
出去办事,给拉套的男人和女主人共同生活的机会。

  但是兽医并不满足于拉套的角色。周渔占有他全部的爱情。为了和诗人抗争,
他否定诗人的存在。为了求证,他去了趟重阳(诗人工作的城市)。没找到诗人。
但是已经可以证实确有其人。兽医知道自己永远地失败了。别说是诗人走了,就是
诗人死了,周渔对诗和诗人的追求,将仍和周渔同在,而他(兽医)不能使其满足
。甚至不知道如何满足。诗人写给周渔的诗里,有一个仙湖,兽医知道周渔在寻找
这个仙湖。兽医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在一个真的湖上为周渔准备了一个游园会。还
专门放了烟花――这就是兽医的仙湖。但是周渔的仙湖里面并不是水。而是诗。诗
人的仙湖则是他逃避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的场所。那里面躺着周渔。

  晚上在凉台上的那场戏中,在交欢之后,兽医念诗人写给周渔的诗。算是他努
力地补足周渔这方面的需要。将是被周渔拒绝。周渔并不指望从兽医身上得到诗人
能给的东西。她必须到西藏――诗人的身边,去寻求满足。

  影片安排周渔在去西藏的路上,因事故死亡。实际上,诗人的爱人或太太,一
般比诗人要命长很多。更常见的结局是,诗人死了,周渔另嫁。和兽医生儿育女,
安分度日,或许白头偕老。她会把和诗人的一段恋情,珍藏在心。作为对青春时代
的回忆。

  但是也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周渔执着地追求着诗人和诗。她会成为一个不安
分的女性。她的爱情将激励一拨又一拨的诗人。在一个诗人因她的压力而准备出走
(或得精神病)之时,另外的诗人已奋勇地补上。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她会对
人生世事有更深刻的认识。诗人不但能从她那里得到灵感,也得到教诲。这种女性
可能青春常驻。实际上,作上述这些事情,本是母系部落首领的本分。

                  四

  影片中巩利还饰另外一个短头发的女性。她和周渔一样,向往着诗人。不远万
里,到西藏去探望诗人。她继承了周渔的事业。或者说,她和周渔一样,也是旧石
器时代漫漫长夜的牺牲品――对诗人和诗的向往,已经深藏在她的基因之中。现代
商业社会,父母、朋友的劝说,都不能改变这一本性。

  但是当她终于到达西藏,看到诗人的时候,诗人已经失去了作诗的能力。周渔
的死把诗人的思想冷冻在过去。他拒绝接受现实。更拒绝接受周渔有另外一个男人
的事实。一个封闭了自己的诗人,和诗没什么关系。他的激情已经和周渔一起沉在
河底――那河就是诗人逃避现世的仙湖。短头发的姑娘虽然富有魅力,但是也很难
把他从仙湖里捞起,再次激发他的诗情画意。

  不过不要紧。只要世上还有喜欢诗的漂亮女人,就不愁没有诗人的出现。

  应该说影片中的诗人水平实在不怎么样。禀赋高超的诗人,是不会被失败、失
恋、失去亲人压垮的。这些经历,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可能把激情升华为深刻广
博的思想。这样诗人就可以重生――语言的发展虽然结束了,思想的发展正方兴未
艾――必须马上声明,不管是重生还是死挺了,都和在本社会的成功无关。这种升
华过程,需要一个结实的容器。影片中的诗人的心理,没有这么结实。他受不了这
种升华过程。很多在年轻的时候崭露头角的诗人,心理往往都不够结实。他们的心
理很容易因不快的经历而崩溃。从而生病或者逃避。或者,他们会改行,作一些社
会或命运对之更为宽容的行当。

  我们知道歌德先生,在晚年因为对一个小姑娘失恋,激情澎湃,写出了《浮士
德》。可以把他当作石器时代诗人重生的样板。因为他不但是诗人,也是科学家和
思想家。对人生世事有深得独到的见解。他的工作领域超出语言,进入了思想。这
类诗人十分罕见。

                  五

  还是让我们想象石器时代的情景。旧石器时代悄悄地结束,不知不觉地进入新
石器时代。这时候人们仍然处于部落群婚的状态。部落中的男性和女性,共用生活
。人们只知谁是母亲,不知道谁是父亲。部落中的全体男性,都承担父亲的责任。
晚上男女互相依偎,听诗人吟唱,同时发生着性关系。部落中最聪明美丽的女性,
喜欢把头枕在诗人的腿上。

  但是这时已经有了新兴的产业,那就是陶器制作。陶器制作是新石器时代文明
最显著的特征。制陶产业主要由女性操持,使用者也是她们。她们按自己的喜爱,
在陶器表面画上了图案。这些图案可能受诗歌启发。但是由于那时还没有文字,所
以诗已经失传了。但是陶器和上面的画,仍然让我们欣赏。

  这也是周渔的工作――在新石器时代就作这个,现在还作这个。你看她扛着那
么多瓷碗,脚步平稳地行走,就知道她干这种工作,已经有几万年了。

  但是陶器的出现,也就标志着诗人的没落。因为在新石器时代开始之时,语言
的发展已经基本完成,这时出现了另外一种特别被人敬重的人物,那就是“巫”。
巫是宗教祭师,也是医生和兽医。现在很多地方仍然用巫(如跳大神)治病(包括
给牲口治病)。巫不会作诗,但是会念咒。咒语谁也听不懂,威力却很大。巫之所
以念咒,有可能是因为和诗人竞争――我虽然念的不那么好听。但是我念的力量更
大。

  诗人和巫师的竞争,不知道持续了多长时间。结局是巫师胜利,诗人失败。因
为巫师手中实际上掌握着一些科学技术。他们能用草药治病。就是跳神也有其科学
基础。

  也就是说,在语言的发展完成的时候,在语言的基础上,科学技术渐渐崭露头
角。

  在巫和诗的竞争过程中,女性的陶器越作越好。巫的发展,和诗的发展一样,
也是受到美丽女性的刺激。部落里的女性,对巫这么重要的人物,当然也是非常看
重的。好在当时是群婚时代,女性门可以既和诗人交合,也和巫师交合。再和其他
什么喜欢的人交合。那时候的周渔,并没有被迫二者选一的苦恼。

  巫和诗人之间可能有很激烈的斗争――诗人的处境会变得很坏。但是那是发生
在母系社会之后的事情。只要周渔这样的女性主持大政,诗人会很得宠。巫师和诗
人的竞争会被控制在良性竞争的范围之内――他们会为争夺女性的青睐而竞争。这
对文化发展有好处:巫师会学习念诗。而诗人会学习跳神。我们看到影片中兽医已
经开始念诗了。草原上的诗人,也一定会被迫给人看病。

  母系社会以后的事情,我们就不说了。因为这部电影和血雨腥风的阶级社会没
什么关系。

  在2003年的情人节,放映这么一部表现石器时代故事的影片,一定会让人
莫名其妙。或者,在现代社会中,母系社会的特征已经渐渐抬头?

  像我们这样的人,还是很喜欢这部影片的。应该祝贺影片的创作者。在他们的
努力下,中国艺术电影,在思想深度方面,已经达到世界最高水平。编导演摄录美
都很不错。唯一的缺点可能是兽医的动作太多,但农村汉子的动作特征却很不明显
。相比而言,梁先生(饰诗人)的表演更为成熟,而且更适合电影。为了表示对影
片创作者、诗人,以及周渔这样的女性的尊敬,我们也作首诗:

    森林中一片寂静,
    篝火上面挂满星星。
    诗人吟唱着久远的故事,
    姑娘在悄悄地向他靠近。
    巫师在陶釜中多加了草药,
    既可解乏,又可催情。

    突然有人拧开了电视,
    诗人闭上了嘴巴,
    姑娘瞪大了眼睛。
    一百个频道无所不包,
    日日夜夜永远不停。

    诗人说我不能和这竞争。
    我还是走吧,
    到西藏呼吸清风。
    这时出现了一个女人,
    她会制作陶器
    使人不再像牛一样趴在水边渴饮。
    诗人或许为她留下
    也或许为她得病。

    仙湖里一定荡漾着酒精
    投水的往往是些诗人
    他们喜欢在湖里避风
    甚至在梦里成功
    女人为他们招魂:
    回来吧,
    为我重生。
    难道真的让我翻进湖里
    用身体把它填满,
    而你们却依然搜索枯肠
    把女人的皮肤,
    比作这个那个,
    或者干脆
    怅惋沉沦


作者: sunshine    时间: 2003-9-15 12:27
仔细地读完.........
作者: zengkui    时间: 2003-9-15 12:40
这部影片我看了几遍了!
作者: cpu50436    时间: 2003-9-16 13:24
我是一边也没看过,现在很少看电影了,或者说几乎不看了,等电视里播有机会再看。不过这一部听说过,前段时间挺火。




欢迎光临 ASPCN防雷技术论坛 (http://asp.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