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CN防雷技术论坛
标题: 奇妙的视觉 [打印本页]
作者: ASP 时间: 2003-6-21 10:44
标题: 奇妙的视觉
凝视上图中间4个点15-30秒
然后闭上眼然后告诉大家你看见了什么
作者: cpu50436 时间: 2003-6-21 10:53
是不是一个长头发,还有大胡子的男人?
作者: cpu50436 时间: 2003-6-21 11:33
我也来凑凑热闹:)
作者: taojun 时间: 2003-6-21 11:35
什么也没看到:(
作者: cpu50436 时间: 2003-6-21 11:36
这个据说有4张脸?
作者: cpu50436 时间: 2003-6-21 11:38
这个呢?应该叫吻更好:)
作者: cpu50436 时间: 2003-6-21 11:50
[这个贴子最后由cpu50436在 2003/06/21 11:53am 第 1 次编辑]
有些画看了还挺有意思的。
作者: cnsh1315 时间: 2003-6-21 12:03
我晕了
作者: cpu50436 时间: 2003-6-21 12:12
哈哈,我说13,晕了吧:))
想要更详细了解所有种类的视觉错觉,可以点击如下:
http://edu.xinli.net/qq/illusion/hall/right.html
作者: cpu50436 时间: 2003-6-21 12:20
盯着灯泡看三十秒种以上,尽力不要移动你的目光。
然后把你的目光移到灯泡右边的区域(或者任何白色的区域),
你将看到灯泡发光了!
这是怎么回事?!
凝视黑灯之后看白色屏幕然后看到的明灯被称作后象。当你集中注意力注视黑灯时,视网膜上的明度感受器接受外来光线,其它的神经细胞从这些感受器上接受信息的输入,当你凝视时你的感受器逐渐变得不敏感了。
当你持续看某个刺激物时你的视色素被漂白了,去敏感性的细胞对观察图形亮的部分更为敏感,但对暗的部分不敏感。所以当刺激变成白色时,原来最疲劳的细胞的反应比它邻近细胞更强,产生更亮的后象,好象是一盏点燃的灯。这是一个负后象,亮区域变暗,正后象也存在。
大多数后象只能存在几秒种,因为光刺激不是足够强,所以神经细胞很快就能恢复疲劳。
视网膜的去敏感化是很重要,与变化的刺激相比一个不变的刺激往往会被大脑忽略,这是因为变化的刺激通常更重要。去敏感化也造成了后象。
我们常常注意到后象,比如看到灯的闪光,太阳或是被突如其来的车灯照得眩晕时。这些后象有些是有益的有些是有害的。
为保护你的眼睛,决不要看强的光源,尤其是太阳。英国心理学家Kenneth Craik右眼视网膜有一个永久的小孔,这是他在注视太阳两分钟时留下的。在这个实验后接下来的几天里,他想看看这种损伤是否对视觉有影响,他闭上眼睛时看到一个淡绿色的圆盘(正后象),睁开眼睛时后象就成了黑色的。幸运的是几年之后他的视觉恢复了正常,这是由于他的大脑的功能弥补了视网膜上的损伤。
我想这个和ASP的那个图的道理是一样的吧:)
作者: cnsh1315 时间: 2003-6-21 12:28
我投降。真的不行。忘记说了,我色盲,黑白色盲。
作者: cpu50436 时间: 2003-6-21 12:32
倒,还有盲黑白的啊~~~岂不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是白天还是晚上^^
作者: cnsh1315 时间: 2003-6-21 12:34
刚知道?
作者: 通天雷神 时间: 2003-6-21 14:18
老兄,还是不行啊……
作者: yunpiaoxue 时间: 2003-6-22 09:18
带眼镜看有时看不出来的,不要带眼镜试试
作者: cpu50436 时间: 2003-6-22 10:46
那就是带的涂了黑漆的眼镜^^
作者: ASP 时间: 2003-6-22 23:15
注意要凝视
作者: richard 时间: 2003-6-23 11:30
斗鸡眼不行。
作者: 小雷仙 时间: 2003-6-23 12:42
有些图,还真得用斗鸡眼看。
作者: richard 时间: 2003-6-23 12:48
哈哈。你绝。
作者: ASP 时间: 2003-6-23 13:20
看来你们离耶稣还有一点距离
作者: underarm 时间: 2003-6-23 14:38
下面引用由cpu50436在 2003/06/21 11:33am 发表的内容:
(www.nutuge.com/php/bbs/upload/forum24_f_41.jpg)
我也来凑凑热闹:)
向后或向前移动时,可以看见两个齿轮在向不同的方向旋转。
作者: richard 时间: 2003-6-23 16:50
我眼晕。
作者: 焱 时间: 2003-6-24 22:50
我头晕了……
刚打这个“头”字的时候,眼睛看见的是一个好奇怪的字,倒……
欢迎光临 ASPCN防雷技术论坛 (http://asp.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