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最近一家广告公司为日本立邦漆设计了一则广告,画面上显示:不用立邦漆,巨龙可以盘在柱子上,但有了立邦漆,龙就跌落在地上。这则广告被某著名广告杂志登载,有关人士还给予了高度评价。
谁希望中华民族的图腾“跌落在地”?
很难相信,在中国,居然会有人不知道龙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会有人会将它随意践踏,还会有人大喊:践踏的好!
无独有偶,不久前,也是一则广告,广告的内容是屈原喝了他的啤酒,笑逐颜开,江也不跳了。【全文】
调侃我们民族文化的图腾,戏弄我们崇敬的英雄,拿爱国精神开涮,做笑资,这是创意吗?不,这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奸!
对于日本立邦漆这则广告有没有更深层次的涵义,我们无法考究。然而这广告的设计者、刊登者和叫好的人,难道不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不懂得尊重中华民族渊源流长的龙文化么?
“盘龙跌落”广告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投江殉志的故事妇孺皆知。但是,屈原喝酒之后还会跳江吗?湖南新闻频道的一则广告给出了“答案”:屈原悲闷地站在江边,一边口里念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边摆出要投江的架势。就在这时,坐在屈原身后的一位打扮洒脱的现代年轻人奉劝屈原说,“人都死了,你还能求索啥?”结果屈原一扫愁容,笑逐颜开,与这位现代年轻人席地而坐,开怀畅饮某品牌啤酒。(据9月15日新华网报道)
广告做到这个份儿上,实在令人痛心。爱国诗人以死殉志竟然也成了调侃的对象。倘若屈原真会让几瓶啤酒就灌得意乱情迷,想必也不会有大诗人屈原了。而这家啤酒企业做出这样的广告又是在传递什么信息呢?饮而忘志吗?
果真如此的话,这种啤酒成功人士大抵是不敢再喝的,喝过之后连爱国都忘了,还谈什么人生目标,还谈什么发展?未成功人士也是不敢喝的,喝过之后没了上下求索,没了拼搏奋斗,还谈什么成功?这样一来岂非适得其反?啤酒公司才不会像笔者这么“愚蠢”。人家广告一做,借着屈原的大名,一下子也就做到了妇孺皆知,自然可以借机大赚一笔。
稍加留意便不难发现,商业宣传中颠覆文化或历史名人的做法一直在“兴风作浪”。从历史名人到文化现象,从文革伤痕到日军侵华,几乎所有打上民族印迹的文化名人或特定时期社会痛点都被一些“精明”的商家挖掘出来作为卖点,把国难当成发财工具,把历史名人当成形象代言,还打着一副铭记历史、保持痛感的旗号,而其实质却是商业文化匮乏之下的文化狂躁!
而所有这些被颠覆被挑战的不仅仅是文化名人或历史现象,更为主要的是在挑衅民族信仰与情感。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而颠覆历史意味着对民族灵魂的挑衅。我们不主张全盘继承历史文化,但也并不意味着要把所有的历史文化全盘颠覆。当一个个被商业颠覆的文化名人以一种被颠覆的形象刻于我们的下一代心中时,我们的传统文化便会面临被全盘颠覆的危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并区别于他族的一种载体,当这种载体不复存在时,民族特征就将消失。
如今,屈原也要被颠覆了,下一个被颠覆的会是谁呢?真的要让商业利益就这样把一个个历史文化名人全部颠覆吗?
该为商业宣传立点儿规矩了!
2004年09月25日07:09 北京晨报
晨报讯(记者 杨丽丽)昨天,《国际广告》杂志社就“立邦漆广告作品事件”给本报发来声明,表示希望通过媒体向广大读者道歉。
9月23日,本报刊出《立邦漆广告网上起争议》一文。报道了《国际广告》杂志刊登的李奥贝纳广告公司作品《龙篇》,由于采用了“立邦漆滑倒盘龙”的创意,在网上引起争议一事。
此事很快引起广告公司和杂志社的高度重视,并先后向本报发来声明。
《国际广告》杂志社在昨天的声明中说,对于由作品《龙篇》引起一些读者的批评、质询等,“我社表示歉意”。声明中解释说,《龙篇》并非杂志刊登的商业广告,而只是被杂志中的一篇文章提及,发表的初衷仅仅是希望业界能够参考和评价。
《国际广告》杂志社表示:“我刊决不会有意做出任何伤害读者情感的事。”希望通过媒体向广大读者致歉,并表示将会适时组织专家对此进行深入讨论。
左立柱色彩黯淡,但龙紧紧紧攀附;右立柱色彩光鲜,龙却跌落到地上
今年9月份的《国际广告》杂志第48页,刊登了一则名叫“龙篇”的立邦漆广告作品,画面上有一个中国古典式的亭子,亭子的两根立柱各盘着一条龙,左立柱色彩黯淡,但龙紧紧紧攀附在柱子上;右立柱色彩光鲜,龙却跌落到地上。
画面旁附有对作品的介绍,大致内容是:右立柱因为涂抹了立邦漆,把盘龙都滑了下来。评价称:“创意非常棒,戏剧化地表现了产品的特点……结合周围环境进行贴切的广告创意,这个例子非常完美。”
就是这样一则广告,几天来却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成为各主要BBS上的热门话题。详细
[编者的话]
作为广告,在所谓行业的“创意”口号下,“盘龙滑落”总可以给人一个搪塞的理由。不过,在中日关系这个大背景下,尤其是日本当局总无法正确面对历史并屡屡伤害中国以及亚洲人民情感的条件下,我们已经作了最大的宽容,我们总希望用一种面向未来的心态与眼光来善待这个邻近的友邦!不过,回顾起丰田轿车让石狮敬礼等一系列所谓的广告创意,我们不能不问,作为广告商,到底是真正的江郎才尽,还是要故意屡屡撩拨国民敏感的爱国神经?
[网友评论]
立邦漆广告,与创意是否有关?
网友(220.188.79.*):这种事真是太气人了,一些外国公司完全不把中国人的爱国情结放在眼里,说什么有创意,完全不可信。
网友(61.174.213.*):泛政治化的问题,本来别人根本无此想法,是一些人自己念头太多,自寻烦恼。
日本产品广告屡伤我心!
网友(61.128.210.*):前面是丰田的“霸道”,现在是立邦的“滑龙”,这到底究竟怎么了?一次又一次地拿咱们开涮,难道仅仅是因为文化的不同造成的?还有,我们的广告公司怎么连基本的素质都没有,竟然设计出“创意具有相当高的吸引力”的广告,令人愤恨!
网友(221.224.38.*):这是日本企业第几次污辱中国了?
网友(218.201.70.*):这些人老是拿中国人精神上的东西开涮,挑战中国人的尊严,让中国人在意识形态和对传统的认知上产生争议,达到戏弄中国人和分化中国人思想的目的。
盘龙滑落有损中国人情感!
网友(218.18.133.*):这帮广告设计者是怎么了?!难道他自己就不知道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
网友(220.196.253.*):坚决不同意用这种有损国格的广告!
网友(61.48.20.*):别有用心的!
网友(152.104.150.*):为什么老搞这些名堂?为什么老是有那么些中国人这么做?可谓别有用心加上一群全无良心!
网友(221.204.26.*):立邦原本就是日本的一个军工企业,当年帮助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就有它的份!
给我们什么思考?
网友 遵守自己:建议以后再发现设计或者刊登这种类似的广告和宣传,国家要对其进行封杀,我们不能忘记自己的传统和文化。
网友(221.136.24.*):用了立邦漆,中国就像那条龙一样滑落了!所以,我肯定不会用立邦漆!
网友(222.132.125.*):建议大家都停止使用立邦漆,直至该广告停播为止。
网友(218.76.92.*):一则广告就这么劳神,把功夫用在技术创新上,发展自己、壮大自己吧。
今年9月份的《国际广告》杂志第48页,刊登了一则名叫“龙篇”的立邦漆广告作品,画面上有一个中国古典式的亭子,亭子的两根立柱各盘着一条龙,左立柱色彩黯淡,但龙紧紧紧攀附在柱子上;右立柱色彩光鲜,龙却跌落到地上。画面旁附有对作品的介绍,大致内容是:右立柱因为涂抹了立邦漆,把盘龙都滑了下来。评价称:“创意非常棒,戏剧化地表现了产品的特点……结合周围环境进行贴切的广告创意,这个例子非常完美。”
从这个广告策划的本意来讲,也许很有创意,但它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方面,那就是不应当拿中国龙来作文章。稍微有点儿常识的人都应当知道这个浅显的道理,那就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够拿我们大家所崇敬的东西来开涮、当笑资。正如同我们不能随意谈论肢残人一样,这涉及了一个人性尊严的问题。不管人们的感受如何,因为龙是中国的图腾,在一定意义上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拿中华民族象征的东西来做广告,甚至滑落成一堆,当然让人难以接受。
虽然每个国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不同,但在我国的文化中,龙的内涵非常丰富,已成为我们美好理想的象征。而在这个广告中,左立柱色彩黯淡,龙紧紧紧攀附在柱子上。右立柱色彩光鲜,却因为是刷了“立邦漆”,龙则跌落到了地上。因为这一广告是为立邦漆做的广告,这就更不能不使人浮想联翩,总体上给人以一种被戏弄的感觉。有人甚至认为“发布广告者别有用心”,其“恶劣程度比‘霸道广告’有过之而无不及”。
之所一再出现象“霸道广告——石狮敬礼”、某名星穿日本国旗招摇过市这种事情,除了其别有用心之外,我们看不到有什么新的创意。这些个事情之所以令人反感,是因为这种广告不仅仅是代表了产品本身的宣传,而是寓含有更为恶劣的象征意义。“霸道广告——石狮敬礼”在国人的一片指责声中,虽然销声匿迹了,但给我们精神上所造成的损害却是一时难以消除的。我们看到,在立邦漆这幅广告中,象征中华民族的龙掉落在地上,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其有什么别的用意,而不是其创意。事实上,广告的形式多种多样,完全可以避开这些容易引起人们联想的东西,用一种别的设想或者别的东西来代替,如果不是这家创意公司的人无知,而是特意拿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龙来嘲弄,就是真正的别有用意了。
我们希望有创新意义的广告,我们需要幽默风趣的广告,但我们绝不容许拿中华民族尊严的东西来做广告,拿我们所崇拜的象征——龙作为嘲弄的对象。因为这种广告的本身已不仅仅是个简单地广告,而是明显地带有戏弄的味道,这是为每个中华儿女所不能接受的,也是令人感到厌恶的。
该广告的设计公司针对公众的反应表示“始料不及,深感遗憾”。笔者并不认同,对其认识的诚意表示怀疑。象这种拿民族的尊严开玩笑的做法,如果该公司还不能从“这个例子非常完美”的认识中醒悟过来,只是简单地搪塞一下,恐怕会越滑越远。我们希望该公司能够真正地吸取教训,反思其给人们所带来的伤害,从而接受教训,避免再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网民小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乍一看还觉得挺有意思,可仔细一想就觉得别扭了。龙是中国的象征,怎么能遭到这样的戏弄!这个创意应该赶快改掉。”
更多的网民则认为,“发布广告者别有用心”,而且“恶劣程度比‘霸道广告’有过之而无不及”。
专家:忽略了文化因素
广告专家认为,从广告本身的三个因素考虑,这个创意没有问题。但是,广告设计和发布者显然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广告与文化的联系。
北京工商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副院长张翔在接受采访时说:“龙是中国的图腾,在一定意义上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每个国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不同,在我国的文化中,龙的内涵非常丰富。广告一旦忽略了与文化的联系,就会使受众感到不舒服甚至产生厌恶。”
杂志社:有创意才予刊登
《国际广告》杂志编辑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两天已经有一些读者打来电话询问此事。
“广告的设计单位是李奥贝纳广告公司广州分公司。在杂志上刊登的介绍和评价,是该公司自己做的点评。”
工作人员表示,刊登这篇广告绝没有任何特别的想法。“编辑部看了这个投稿后,觉得广告有创意,所以才予以刊登。”
广告公司:影响始料不及
昨天,该广告公司北京分公司公关部很快给记者发来了关于此事的声明,并表示希望通过媒体向公众做一个解释。
声明说,这个广告是为立邦涂料广东有限公司生产的“木器清漆”设计的。这种油漆的最大特点就是保持木器表面光滑,防止产生小刺。广告希望借用夸张手法来表现产品功能。
“在创作过程中,我们曾经征询过公司以外人士的意见,均认为创意具有相当高的吸引力。因而忽略了在部分人心中衍生的其他意义和联想。”
对立邦品牌和公众人士所产生的影响,该广告公司表示“始料不及,深感遗憾”。
记住这家广告公司!!!
霸道!不得不拿下!!!
国际著名广告公司李奥贝纳(亚太)集团公司日前被亚洲区广告界权威杂志Media Magazine授予"2001年度亚太地区最佳广告公司",这是继李奥贝纳全球集团公司不久前被世界最著名的广告创意评估报告Gunn Report评选为"2001年全球最具创意的广告集团"之后,该公司获得的又一殊荣。
"亚太区最佳广告公司" 荣誉奖项每年度评选一次,由Media杂志的资深行业专家综合各方面指数进行评选。Media杂志指出,李奥贝纳公司在亚太地区的运作显示出高度的一致性和一贯性,为客户提供了极具深度的高品质服务,并在全球整体经济放缓的环境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务增长。
此前,李奥贝纳全球集团公司被世界最著名的广告创意评估报告Gunn Report评为"2001年全球最具创意的广告集团",这一决定是Gunn Report在全面分析和总结2001年全球各大主要创意大奖的结果之后做出的。李奥贝纳在亚太区的良好表现为赢得这项全球性荣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李奥贝纳公司亚太区董事总经理Richard Pinder表示:"能够一举获得这两项殊荣,我们感到非常兴奋,而能在发展最快的亚太地区表现卓著更令人振奋。我们会更好地推动在亚太区业务的发展,以期取得更出色的业绩。"
李奥贝纳于1979年进入中国市场,业务网络包括香港、广州、上海和北京,2000年营业额达1.2美元,在国内国际性广告公司中排名第三。李奥贝纳在中国的客户包括麦当劳、菲亚特、惠氏、箭牌、美标和中国电信等。 李奥贝纳广告公司于1935年成立于美国芝加哥,是美国排名第一的广告公司,在全球80多个国家设有将近100个办事处,拥有一万多名员工。李奥贝纳的客户包括全球25个最有价值品牌当中的7个,如麦当劳、可口可乐、迪斯尼、万宝路、Kellogg、Tampax和Nintendo等。
新华社2002年03月13日
下面引用由焱在 2004/09/25 06:03pm 发表的内容:
……
下面引用由楚狂在 2004/09/25 09:39am 发表的内容:
广告的设计单位是“李奥贝纳广告公司广州分公司”
记住这家广告公司!!!
上海分公司电话: 021-63352938
广州分公司电话: 020-87553068
李奥贝纳中国区营运总监:曾品良
大家记住
欢迎光临 ASPCN防雷技术论坛 (http://asp.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