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CN防雷技术论坛
标题:
专家揭示人遭雷击的秘密
[打印本页]
作者:
crazy
时间:
2010-7-13 11:34
标题:
专家揭示人遭雷击的秘密
如果有一阵猛烈的霹雷向一群人劈来,被劈中的只有一人。为什么?被劈中的人又跟其他人有些什么不同?被劈中后他的身体会产生什么变化?为什么有人遭雷劈后记忆丧失?科学家们前不久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揭示一些“雷电击人”的秘密。 招来雷击是否和睾丸激素多少有联系?人遭闪电击中的几率好像并不大,最多也就1比60万,但是这种机会在逐年增多,被击中的可能越来越多。虽然闪电本身次数并不增多,一天还依旧是800万次。俄罗斯技术科学博士、克尔日扎诺夫斯基动力研究所的闪电专家爱德华·巴泽梁教授5年前曾说过,俄罗斯到底有多少人遭雷劈死还说不上来,这倒不是因为保密,而纯粹是没人数过。美国倒有人数过,根据保险公司统计,每年约有600人左右。现在这个数字有了很大变化,已增至1500人。那是不是闪电就专门找人劈呢?有时候雷电还确确实实有几分像活物,避雷针也奈何它不得。每当传统的途径被堵死,它还会从地底下迂回自下而上接近目标。那到底又是什么在吸引闪电来袭击人呢?这至今也没有能弄清楚。有一些科学家将这归咎于男性的性激素──睾丸激素。因为遭雷劈的86%都是男人,所以只有得出这样的解释了。而这个男性性激素到底有些什么魔力,他们没有说。他们只强调一点:在一组人中,那些睾丸激素多的人遭雷劈的几率大。 遭受雷击的人为什么居然还能活命 闪电进入人体后,它的举动也令人大惑不解。应该说,几千万伏特的电荷和几十万安培的电流瞬间就能让人毙命,可有些人却活了下来,而且这种人还不在少数。比如说,美国每年就有近900名这样的人。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神经病医生纳尔逊·亨德列尔说,那些侥幸遭雷击但是活下来的人非常希望有科学家去研究他们。有人认为闪电和裸露的电线是一回事,一碰着就不会有好结果,其实满不是这样。有时闪电甚至都不会在身体上留下任何痕迹,但是穿透了内脏。或者恰恰相反,只从外面一过,燎着了衣服,烧着了皮鞋。 亨德列尔医生还听说过有这种事:遭雷劈的人身上的汗沸腾起来,全身笼罩着水蒸气。有一位与会代表还说他裤兜里的硬币成了一个银球,另一位代表是金牙,还有人是脖子上的项链和裤子开口处的拉链被烧结成块……然而他们都活了下来。 神经像电线一样“燃烧” 研究结果表明:遭雷击的人之所以能活命,是因为强大的电流有时是在几百万分之一秒的瞬间“击透”全身,所以未能一下烧成灰烬。关键是要看体内器官和组织平均值为700欧姆的抵抗力,这个抵抗力越大,后果便越严重。据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专门研究雷击外伤的专家和复苏师玛丽·埃因·库佩尔说,人遭雷击时首先是作为体内电路的神经纤维“起火”,不过最多是其保护膜受损,这种保护膜就其实质很像电线中的绝缘体。人遭雷击恢复常态后,甚至都没能感觉到有什么变化。有时得几个月后才有所感觉,到那时神经纤维开始“变短”,在一些不该有的地方有了接触。 确实,不少遭遇过雷击的人都曾抱怨自己的动作不够协调,有抽搐、耳鸣和周期性小便失禁现象,还抱怨变得爱发火了。不过也有情况变好的。捷克有个叫扬·格洛瓦切克的说,他遭雷击后阳痿的毛病给治好了。据玛丽·埃因·库佩尔说,那是因为他的脊髓出现了短路,结果出现了新的接点,恢复了负责勃起的神经冲动的传递。 雷击有可能使人发生突变可有时候闪电直接击中头部,这后果就严重多了。眼睛有可能爆裂,还有可能不省人事,有的甚至导致记忆完全丧失。据亨德列尔医生说,她的病人中有一人在遭雷击后“忆起”了童年,举止完全像个2岁的孩童。另一个人失去了短时间的记忆,刚收起来的东西转身就找不着了。一查看体层X线照片,才发现是闪电断开了这些人大脑的很大一部分。不过,它的损伤处照例都是一下子在好几个地方呈点状散布,科学家现在时兴叫这为“瑞士干酪头”。那意思是说,外伤,也就是“融化的”区段,像干酪的窟窿眼一样零零散散。到底什么地方会出现“窟窿眼”,这谁也不可预知,因为大气电流在脑袋里的途径深不可测。 碰到雷雨该注意些什么 闪电是无法预知的,所以不敢绝对保证不会遭它袭击。所以还是应该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其几率。 碰到打雷时,不要跑树下去躲,因为闪电最爱袭击比较高的目标,所以最好得离开树两倍于其高度的距离,这样方可避开雷击。 在开阔地得采取“胎儿姿势”:或拱着背蹲下,双腿并在一起。或单腿直立。 不要站在伞下,也不要手里握着钓鱼杆和高尔夫球杆。不要接触金属器皿,得把兜里的金属玩意儿掏出来。 可以在汽车里避雨,因为其金属外壳可以建立科学家称之为“法拉第笼子”的保护屏蔽,闪电进不到里面,只会“导入”地下。 如果在家,得关掉电器和天然气,不要把头探出窗外,不要生火,因为雷电最爱击打热空气。[color=red]本文的真实发布时间与本贴发布时间可能不一致,请留意!:[/color]
欢迎光临 ASPCN防雷技术论坛 (http://asp.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