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CN防雷技术论坛

标题: 保护间隙概念 [打印本页]

作者: crazy    时间: 2010-7-12 15:04
标题: 保护间隙概念

   所谓保护间隙,是由两个金属电极构成的一种简单的防雷保护装置。其中一个电极固定在绝缘子上,与带电导线相接,另一个电极通过辅助间隙与接地装置相接,两个电极之间保持规定的间隙距离。 保护间隙构造简单,维护方便,但其自行灭弧能力较差。其间隙的结构有棒型、球型和角型三种。棒型间隙的伏秒特性较陡,不易与设备的绝缘特性配合;球型间隙虽然伏秒特性最平坦,保护性能也很好,但它与棒型间隙一样,都存在着间隙端头易烧伤的缺点,烧伤后间隙距离增大,不能保证动作的准确性;角型间隙放电时,电弧会沿羊角迅速向上移动而被拉长,因而容易自行灭弧,间隙不会严重烧伤,所以,近年来角型间隙被广泛用于配电线路和配电设备的防雷保护。 由于保护间隙的间隙距离较小(8~25mm),易为昆虫、鸟类或其他外物偶然碰触而引起短路,因此常在接地引下线上串接一个小角型辅助间隙。 在正常情况下,保护间隙对地是绝缘的,并且绝缘强度低于所保护线路的绝缘水平,因此,当线路遭到雷击时,保护间隙首先因过电压而被击穿,将大量雷电流泄入大地,使过电压大幅度下降,从而起到保护线路和电气设备的作用。 为了使保护间隙与线路或设备的绝缘水平相配合,间隙距离应符合表2所列值。

表2 

保护间隙的主间隙和辅助间隙的距离 额定电压 (kV)  3    6     10    35      60     110
中性点直接接地中性点非直接接地主间隙距离 (mm) 8   15    25    210    400    700    750
辅助间隙距离 (mm)                                           5   10    10    20       —       —        —
   
    3.对防雷保护间隙的结构有哪些要求? 防雷保护间隙的结构应满足以下要求:
 (1)间隙距离应符合要求,并稳定不变。
 (2)间隙放电时,应能够防止电弧跳到其他设备上。
 (3)能防止间隙的支持绝缘子损坏。
 (4)间隙正常动作时,能防止电极烧坏。
 (5)电极应镀锌或采取其他防锈蚀的措施。
 (6)主、辅间隙之间的距离应尽量小,最好三相共用一个辅助间隙。

[color=red]本文的真实发布时间与本贴发布时间可能不一致,请留意!:[/color]




欢迎光临 ASPCN防雷技术论坛 (http://asp.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