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CN防雷技术论坛

标题: 请教:移动设备的接地 [打印本页]

作者: bolin0070526    时间: 2009-3-25 15:29
标题: 请教:移动设备的接地
请教:有谁研究过移动设备的接地吗?是怎么实现的?如果有个10KV的移动变电站,接地该怎么实现好?
作者: ljry8044    时间: 2009-3-26 08:50
标题: 回复 1# bolin0070526 的帖子
如果有可能,那就做个移动的接地吧,否则,就临时搞个固定接地吧 如果有个10KV的移动变电站,那么就按10KV的变电站的标准来接地,详细请参看变电站的接地规程。你既然已经转行搞防雷接地了,就得用心看书、看相关规程,少在论坛上问这种问题,即使别人愿意回答你这种问题,也得将规程里面的一大堆相关资料拿出来,贴到论坛上,还不如你自己看规程的好,系统,连贯,还踏实。
作者: 和合_123    时间: 2009-3-26 08:54
标题: 回复 1# bolin0070526 的帖子
就象移动的大型机器搞防雷也一样。在这边操作就打下一个接地棒,到那边操作,就拔起接地棒,重新移动的到新的位置,重新打入地下。 如挖掘机类的机器。
作者: ljry8044    时间: 2009-3-26 11:32
标题: 回复 3# 和合_123 的帖子
前提是打一个接地棒能解决问题 呵呵
作者: 和合_123    时间: 2009-3-26 17:37
标题: 回复 4# ljry8044 的帖子
是不是你家门口天天打雷呀。 以前没防护,雷打下来,打到了 现在防护了,雷打下来,没有问题。 到底是没打到中心位置,还是根本没打到,谁知道呢?谁能说的清楚呢? 你做的工程,是天天打,日日打吗?你是不是做过什么事?雷喜欢上你了吗?天天打你的东西吗?
作者: 和合_123    时间: 2009-3-26 17:41
我没过高压的防雷,低压我做过不少, 以前做过高压的,在供电局干过2年,99年后就做防雷了。 高压的线路,我做的不会比你少。 供电局比赛装线路,我还是第3名。 不是我说了就能解决问题,我也做过移动的设备,我想应该就是这样操作。 说的再好听,干不来,那还是一个吹。 做防雷我见过很多都是说的很好,说的专业的用语。但是真正的问题是他们能干吗?
作者: ljry8044    时间: 2009-3-26 18:20
标题: 回复 5# 和合_123 的帖子
呵呵,我不是在嘲弄你。 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楼主是个新手,我担心他会通过打接地棒来解决问题,就提醒他一下
作者: bolin0070526    时间: 2009-3-30 14:04
标题: 回复 2# ljry8044 的帖子
变电站的接地规范也看了些,但现在只知道要求R《2000/I,至于入地短路电流I还不知道怎么算.对接地网,知道了一些计算公式.主要是变电站对接地电阻要求比较高,即使放宽到四欧,固定的接地网还好说,移动的实在是没有好的方法. "如果有可能,那就做个移动的接地吧".这个移动的接地是不是也是用的扁钢什么的,现场用螺栓组装?
作者: bolin0070526    时间: 2009-3-30 14:09
标题: 回复 3# 和合_123 的帖子
这个应该不仅仅是防雷,变电站对接地网的电阻要求挺高.打一个接地棒恐怕不行.我们现在在想,是不是得弄些扁钢,在地面上用螺栓连接个地网,不行的话再打些接地棒?
作者: bolin0070526    时间: 2009-3-30 14:11
谢谢两位大哥.不介意的话给个QQ,小弟好好请教请教.自学难啊,有个师傅挺好.:Z
作者: 和合_123    时间: 2009-3-30 16:10
标题: 回复 9# bolin0070526 的帖子
以前做接地网的时候, 是这样的操作的,打下4个接地棒(当然还要挖出一个长,或正的方形),用扁铁围起来,焊在一起,焊的地方有黑色油漆涂上。 引出2个扁铁,
作者: 和合_123    时间: 2009-3-30 16:13
用混尼土灌装好,上面放上现在小区很普遍用的变电箱,然后就把引出扁铁和箱子该连接的东西连接在一起。就算做好接地了。但是当时没测什么电阻。
作者: 和合_123    时间: 2009-3-30 16:21
标题: 回复 10# bolin0070526 的帖子
我学的不是雷,我学的是电,供电局干过后,就干了防雷。 我不懂什么很专业的防雷用语,不象一些小年青说的样样都好,说的好想什么都懂一样。 真正让他们操作,就知道他们是真能干,还是真能吹了。 再说一次吧,菲尼克斯的一个所谓的防雷工程师,简单电路烧坏万用表。什么档该测什么,什么档不该测什么,都没搞懂,就已经是一个工程师了。
作者: ljry8044    时间: 2009-3-30 20:24
标题: 回复 10# bolin0070526 的帖子
45453295 艾力高防雷接地 45059291 防雷教堂 56696610 雷人部落 26071778 雷神之家 这里面都有不少牛人可以帮你解决问题,其中艾力高的技术氛围更浓,雷人部落更活跃
作者: ljry8044    时间: 2009-3-30 21:14
原帖由 和合_123 于 2009-3-30 16:21:00 发表 我学的不是雷,我学的是电,供电局干过后,就干了防雷。 我不懂什么很专业的防雷用语,不象一些小年青说的样样都好,说的好想什么都懂一样。 真正让他们操作,就知道他们是真能干,还是真能吹了。 再说一次吧,菲尼克斯的一个所谓的防雷工程师,简单电路烧坏万用表。什么档该测什么,什么档不该测什么,都没搞懂,就已经是一个工程师了。
呵呵,还好俺也不是学防雷的,也不是防雷工程师,就懂接地。 这菲尼克斯也真够不幸的,现在初中、高中生都要学着用万用表的,像学理科的,一般的高中都能玩熟的。即使初高中被可恶的应试教育给框住,一心应付考试去了,那么也不应该不会用万用表啊,可以看说明书,可以看万用表上的符号标志……
作者: bolin0070526    时间: 2009-3-30 21:16
标题: 回复 13# 和合_123 的帖子
您老,是不是姓陈,在深圳?
作者: bolin0070526    时间: 2009-3-30 21:22
标题: 回复 15# ljry8044 的帖子
您也在啊,我们这个正好应该是属于接地。可不可以介绍些教程看。找的规程里面只有接地电阻要求,没有找到关于接地网具体是怎么布置的资料。
作者: ljry8044    时间: 2009-3-30 21:53
标题: 回复 13# 和合_123 的帖子
呵呵 您老仔细想一下,假使我就是如你所说的不会做实事只会说的人,是那个说得好像什么都懂的人,那么: 我肯定不会承认,我会把你在这个帖子里的各观念批得一塌糊涂,来证明你其实也做不了什么实事。 然后就努力歪曲事实,举出一堆例子来证明,我不仅理论丰富,而且还很实干,做了多少多少工程,解决了多少多少问题(这对我来说显然是举手之劳,您是清楚的),不像某些人,做不了什么实事,还会乱说人…… 总之,我会一直把你说得还不了口为止,反正我很能说,我还会把你损得一塌糊涂,反正你说不过我,别人也分不清真假,因为我能说得像真的一样…… 在这里我再次谢谢您在“你须知道的接地内幕”里提醒我要低调,不要拿什么所谓高校的东西来压人。要懂敲接地棒的铁榔头有多重要,要知道成大事必须有一群人支持。 另外,偶很喜欢敲铁榔头的,偶发现敲铁榔头敲接地棒非常有趣,简直跟打羽毛球一样有意思。既要用力,又不能太用力,要使劲挥,但下砸瞬间手又得松开来,否则发出去的能量就会跑偏了,即使不偏也会有一部分反传过来震得自己难受,偶还发现,将铁榔头的木柄换成很有弹性的竹柄,不仅可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还能很好地缓冲,减少身体所受的冲击力
作者: ljry8044    时间: 2009-3-30 22:01
标题: 回复 17# bolin0070526 的帖子
解广润的“电力系统接地技术”非常不错,不过对你可能深了点,你也可以随便找本其它教程看看吧,一般的教程上都有谈变电站、线路杆塔等接地装置的
作者: bolin0070526    时间: 2009-4-2 21:59
标题: 回复 19# ljry8044 的帖子
谢谢了,找到了,还找到一本从日本翻译过来的接地技术和接地设置,正在努力看。这些讲的都是固定接地,关于移动式接地可不可以给点指导?要求是个4 Ω的地网,在哪用就在哪布置,用完之后可以回收,下次换地方再用。这种接地网可能吗?
作者: ljry8044    时间: 2009-4-3 15:14
标题: 回复 20# bolin0070526 的帖子
呵呵 接地体不像汽车,是不可能随便移动的。 即使能随便移动,也未必能管用,因为各处的土壤电阻率各不相同,在一处合乎要求,在另一处则很有可能不合乎要求。 不过,如果是短期的使用,那么重复利用扁钢、角钢等各种接地体倒是可以的,用时就布置好,不用了就将其回收。为了更好地回收,可适当讲接地体埋浅点,比如说,在有人的平地,接地体一般得埋深0.8m,但如果就只用一天的话,可以考虑埋深0.3m,或者0.3m,但须在附近设置好围栏防止行人靠近以确保安全。
作者: bolin0070526    时间: 2009-4-3 15:37
标题: 回复 21# ljry8044 的帖子
如果在城市里的话,我们想用电缆直接连在建筑物的接地网上,应该可以满足要求. 在野外的话,是想先焊好一些小的网格式的接地网(方便运输),用的时候根据现场情况,埋几个在土里,之间用导线连接.土壤电阻率大的话,就多埋几个.实在不行就再打点垂直接地极.如果这样可以的话,就好了.
作者: ljry8044    时间: 2009-4-3 15:47
标题: 回复 22# bolin0070526 的帖子
“先焊好一些小的网格式的接地”,不可取。网格的不利于搬运和运输才对。而且,网格的更不利于施工。 为了减少工作量,可以用接线卡子夹具等代替电焊。在现场将接地体布置好好,再用卡子连接起来,回收也方便。 注意,这种方法不适合常规施工,因为用卡子的地方受力不均衡,时间久了容易腐蚀。 接地体之间仍须用扁钢或者圆钢连接,不得用导线连接! 另外,垂直接地体主要作用是将冲击电阻,宜在引下线附近集中布置,具体可参看相关规程。垂直接地体(常规的1~2m的小接地体,不含几十米常的大垂直接地体)在降工频电阻方面效果微乎其微,主要是被水平接地体给屏蔽掉了
作者: 又见星空    时间: 2009-4-3 22:28
以前没听说过什么可移动的接地装置,不过想想,以前电话都是有线的,现在也变成移动电话了,看来地网也是完全可以做到有收有放的嘛。 不过我想这个地网还要是从接地作用上来分析,如果以实现某个接地电阻来要求,移动的接地装置看来是很难满足目的的,不过如果只是象测试用的电流极电压极(其接地只是满足提供测试所需的一个电流强度)的目的来看,移动接地装置还真是一个聪明的点子。 前几天搞个电站的接地测试,电流就是升不到50A,换了N个泄流位置才马马虎虎达到要求,硬是多花了几个小时,如果有个移动接地装置,完全可以大大节约时间和精力
作者: 465094240    时间: 2009-4-5 14:31
标题: 高攸刚、刘吉克、陈水明、郭亚平等都是防雷方面的重量级人物告诉你
www.dfhswh.com
作者: 465094240    时间: 2009-4-5 14:31
:Z :Z :Z
作者: 通天雷神    时间: 2009-4-6 12:28
10KV的移动变电站是种矿用变电站。露天煤矿、铁矿、下井电源等。是从6KV增容来的。 在13年前,我国引进了英国布鲁十公司很多这样的设备,这个东西的短路阻抗比较小,所以,一般要求小阻抗接地。 一般情况,我们都设计接地阻抗为1欧姆。 其实,这个东西不是象你想象的那样每天都要搬个地方的。是可以移动,但是,不是天天移动。一年移动那那么3、4次也就差不多了。 一般的做法是:在它周围,距离它5米,做个方形接地网,在四角用潜孔钻打上4个15米深,直径75mm的孔,把钢筋放进去,灌些降阻剂等接地材料。然后,从这个四个角网外引钢绞线,引的长度到达到1欧姆为止。一般,每条在300到500米。到时候搬设备的时候,把埋地的钢绞线一收,那几个孔就不用了。
作者: bolin0070526    时间: 2009-4-7 20:38
标题: 回复 23# ljry8044 的帖子
不用考虑腐蚀,用的时间就是一天左右。这么说,可以用接线卡子把一段段的圆钢组合起来,作为一个地网。为了减少工作量,可不可以就埋在地表? 关于垂直接地极,在有些资料上看到,移动电站的接地装置就是一根垂直接地金属棒,这样可以吗?
作者: bolin0070526    时间: 2009-4-7 20:40
标题: 回复 24# 又见星空 的帖子
大哥 要是觉得好,没事了就琢磨琢磨,给支个招,先谢谢了!
作者: bolin0070526    时间: 2009-4-7 20:53
标题: 回复 27# 通天雷神 的帖子
我们这个应该算是移动电站(自己做的),用来短时供电,所以用的时间不会太长,和移动通讯车辆的要求差不多。 我看了些资料,移动电站的接地都是插几根垂直接地棒实现的,有的是共用接地,有的是分开接地。有点疑惑,这样能达到要求吗?现在是想,用垂直接地极应该比较方便,就是怕达不到要求;用钢绞线,会不会工程量会太大。短期使用,每次都得不地网,还是希望尽量简便点。
作者: 又见星空    时间: 2009-4-7 21:27
我们每次做接地测试时候的临时地网,一般要求3欧以下,我们就是采用十一二根角钢间距约5米围成一个圆,角钢间采用扁铜带连接,圈外两米用隔离带分隔,基本上的地方都可以做到3欧以下,我们这个临时地网在测试时还有专人守护,安全问题是可以保障的。 不知道你们移动电站接地有哪些要求,我相信肯定比我们测试用的临时地网要求高,现在做点工作,首先还是应该考虑安全和人性化,事情复杂点累点没多关系,总比出了事情后悔好。
作者: bolin0070526    时间: 2009-4-8 22:07
标题: 回复 31# 又见星空 的帖子
能不能讲的详细点?比如角钢是埋深2.5m吗?扁铜带和角钢之间是怎么连接的?如果就这样布的话,圆的外围多远不能有人?还有就是你们这个土壤电阻率是多少?我按公式算了一下,似乎只有100Ωm才能达到要求啊。 刚接触接地,太菜了。。。
作者: ljry8044    时间: 2009-4-9 00:10
原帖由 bolin0070526 于 2009-4-7 20:38:00 发表 不用考虑腐蚀,用的时间就是一天左右。这么说,可以用接线卡子把一段段的圆钢组合起来,作为一个地网。为了减少工作量,可不可以就埋在地表? 关于垂直接地极,在有些资料上看到,移动电站的接地装置就是一根垂直接地金属棒,这样可以吗?
如埋在地表的话,须将行人隔离开来。 一根垂直接地极少了点,我们一般在引下线处集中布置3—5根垂直接地体的,这样有利于分散瞬间冲击电流
作者: 又见星空    时间: 2009-4-9 01:51
角钢想打多深就打多深,考虑安全问题,最好不要安装在太潮湿的地方,扁铜带是软的,缠在角钢上,拉紧就行了,这个安全距离我就不敢乱说了,我们测试用的地网没那么险,搞个安全围栏做个样子。 临时地网位置如果土壤电阻率高就把接地极再打深点,再不行就在接地极那儿放点盐水,实在不行放水里去,不过还是那句,安全第一。
作者: bolin0070526    时间: 2009-4-13 16:09
标题: 回复 33# ljry8044 的帖子
老兄是做接地的,有没有听说过关于 移动电源车和移动应急通信车的接地是怎么实现的?就我现在查到的资料,这些应该用的都是垂直接地极,不过有的叫钢钎,有的叫地钉.我一直纳闷的是得布置多少才能达到要求?也不可能布那么多啊!
作者: bolin0070526    时间: 2009-4-13 16:20
标题: 回复 34# 又见星空 的帖子
你那里土壤电阻率是多少?怎么十一二根角钢就可以达到3呕?我算了一下,即使是500欧米的土壤电阻率,也得需要四五十根2.5m的角钢,这还是不考虑屏蔽.还有一个问题.2.5m的角钢是怎么打入大地的,那可是比一个人还要高的,没有做过,真想不到,我都想把角钢用成1.3m的,方便施工.关于安全距离,角钢周围三五米封起来就行了,不过还得有点计算数据.
作者: 又见星空    时间: 2009-4-13 18:11
根据经典面积公式来计算接地电阻也是要看条件,谁都知道这个土壤电阻率不是均匀分布的,网格大小,使用材料各参数都应该考虑,为什么有的大地网做1欧很难,但一两个小泄流坑做到1欧以下也有可能,按面积计算,这几乎是不可能达到的事,小面积地网,肯定是要根据现场来判断的。 对了,我们做临时地网,都是用的1米5的角钢,没用过2米5的,至于安全距离,这要根据你的入地短路电流来计算跨步电压。呵呵,话说回来,高要求肯定是没错的,临时地网的位置根本就不要让人靠近更好。
作者: 又见星空    时间: 2009-4-14 09:44
移动通信车接地的作用我想主要就是几点:1、保证设备及人员安全,2、改善通信质量,3、保证供电质量。 我就是不懂它们对接地的要求是什么,但这个地肯定是要联合接地的,这个系统地经车体再接大地。
作者: bolin0070526    时间: 2009-4-14 12:35
标题: 回复 37# 又见星空 的帖子
我现在打算就照你的临时低网布置,主要使用垂直接地极.我是按单根垂直接地极的公式:R=ρ/2πl×ln(4l/r-1)计算的,一根2.5m的垂直接地极,在土壤电阻率500Ωm的情况下,大概是288欧.没有考虑屏蔽影响,只是简单的并联了一下,要达到四欧,也得四十几根.不知道这样算对不对.这两天会做个实验,看看效果怎么样. 现在我也不敢要求什么布设,挥手方便了.只要求能再利用就行了.赶紧完事吧.这段时间累死我了.
作者: ljry8044    时间: 2009-4-15 08:33
标题: 回复 39# bolin0070526 的帖子
错了,到了现在你还没搞懂接地。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一般只算水平接地体接地电阻值, 垂直的几乎不计的,容易被屏蔽掉。短垂直接地体只能起降低冲击电流的防雷功效。 对这种短小的垂直接地体,通常不应计算其接地电阻值的,没有价值,因为这些垂直接地体还得用水平接地体连起来,连起来的水平接地体的效果往往比垂直接地体的降阻效果还好。
作者: 又见星空    时间: 2009-4-15 09:21
我可不认可短垂直接地体没什么明显效果的说法。 在地网边沿的垂直接地体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这可以从众多工程实践证明。 接地产品厂商也有很多经典计算方式证明垂直接地极的作用。 计算就不说了,做过工程的人都应该知道接地极的效果。
作者: ljry8044    时间: 2009-4-15 21:47
原帖由 又见星空 于 2009-4-15 9:21:00 发表 我可不认可短垂直接地体没什么明显效果的说法。
是效果被水平接地体屏蔽掉了。
作者: ljry8044    时间: 2009-4-15 21:50
原帖由 又见星空 于 2009-4-15 9:21:00 发表 在地网边沿的垂直接地体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这可以从众多工程实践证明。
大量工程的地网边沿使用垂直接地体,但这并不是说边沿垂直接地体的效果就非常明显。边沿电位梯度大,得密集布置垂直接地体来均压,短小的垂直接地体有良好的均压作用。 变电站地网边沿都会密集布置垂直接地体,但各设计院都不计其降阻效果的。
作者: ljry8044    时间: 2009-4-15 21:56
原帖由 又见星空 于 2009-4-15 9:21:00 发表 接地产品厂商也有很多经典计算方式证明垂直接地极的作用。
就降阻剂来说,从没见到哪个设计院在设计线路时参考厂家的设计方案,各大设计院都不考虑降阻剂效果,线路是如此,变电站更是如此。 至于接地模块,那就更不用说了。 我只见过各厂家提供的大量的错乱的计算公式。经典计算公式应该从各教程,以及国内外各接地规程上去寻,而非到各厂家去找!
作者: bolin0070526    时间: 2009-4-16 23:12
标题: 回复 41# 又见星空 的帖子
到现在还没做过工程呢。昨天做了个实验,在一个半径3m的圆上,等间距分布8个1m的角钢,打入土中0.8m,测得的接地电阻是10Ω,土壤电阻率是30Ωm(怀疑土壤电阻率不对)。只是角钢太难拔出来了,导致只做了一个实验。 现在是想打垂直接地极,之间用导线连接。就是不知道4Ω的地网得布多大 。布置成圆形 或矩形的 哪个更好点?矩形占地面积小点,接地电阻不够了,还可以在边上再补垂直接地极,挺好的。就是不知道它的屏蔽会不会更大。
作者: bolin0070526    时间: 2009-4-16 23:25
标题: 回复 44# ljry8044 的帖子
我现在用的公式都是来自DLT交流设备的接地和解广润的电力系统接地技术。关于以垂直接地极为主,垂直接地极之间用导线连接的布置方式,上面讲了圆形的和直线型的。那个公式太难计算了,而利用系数也只到6根垂直接地极。矩形布置的没有讲到。因为4Ω的地网有点大,圆的话只能布在边上。而矩形还可以布置在矩形的内部。一旦用上一二十根垂直接地极,就不知道哪种好。 准备做个大点的实验。不过为了方便,想垂直接地极只打入地下0.6m.就是看看哪种形状好。
作者: bolin0070526    时间: 2009-4-17 11:39
标题: 回复 41# 又见星空 的帖子
还有个问题,砸进去的角钢是怎么拔出来的?我们只砸进去0.8m,拔出来就累死累活的.今天试了试钢筋,工人说只能砸进去3个公分,再深就难拔了.这实验没法做了,唉!
作者: 又见星空    时间: 2009-4-17 20:39
才从工地上回来,一个变电站的改造,原设计0.8欧,原施工到1.2欧,我们采用的改造方案就是在地网边沿加1.5的垂直接地极,今天上午做完的,测试下来0.72,达到设计要求。 楼上的拔角钢累吧?!哪能不累啊,我们做实验的时候一般布置的临时地网是正方形的,主要选择田土里制作,如果业主要求不严格,我们一般只打下去1米不到的地方(找民工的时候首先就要找那种力气大的),唉,现在做个实验难啊,上次我们测试一个电站的接地电阻,从早上六点开始开工的,中午10点不到就布置好了线路和泄流坑,结果业主来看了就说,我们的接地极放在水田里不行,要求安置到干的田里,于是拔出来布置在干田里,反正搞了半天,到中午一点才搞好,结果测试活路到晚上2点才完成,现在做点工作不容易啊,工作哪有不累的。
作者: ljry8044    时间: 2009-4-19 21:08
46# bolin0070526 土壤电阻率对接地电阻的影响比形状系数大得多,如果不能保证土壤电阻率均匀,那么,你就很难得出有价值的实验数据。 另外,直线布置的降阻效果最好,因为这样屏蔽最小。但是,短垂直接地体通常只会以效果最差的方式布置,在避雷针引下线附近集中布置垂直接地体,你可以从通信等相关规程上查阅到相关资料
作者: ljry8044    时间: 2009-4-19 21:44
才从工地上回来,一个变电站的改造,原设计0.8欧,原施工到1.2欧,我们采用的改造方案就是在地网边沿加1.5的垂直接地极,今天上午做完的,测试下来0.72,达到设计要求。 又见星空 发表于 2009-4-17 20:39
这年头这是什么怪事都有! 即使在大面积的变电站下面布满1.5m的垂直接地体,也只能起到百分之几的降阻效果,这是全世界公认的,既能从理论上推导计算,也有大量实验数据证实,很多接地教程上都有这样的理论推导过程,也有引用的实验数据。怎么一到你们哪里,奇迹就发生了?电磁场的规则便按照你们的意志改变了(我第一次听说过有期望通过在变电站地网周围布置1.5m垂直接地体来降阻的公司,而且,最终结果居然按照这样的意志实现了)? 另外,设计院专家在设计变电站接地网时,都须按照查变电站接地设计规程设计,都会在变电站周围密集布置垂直接地体,我还从没见过不在变电站地网周围密集布置短小的垂直接地体的设计院,这种稀奇的事情居然也被你们碰到了,太佩服你们公司了! 本来好心提醒你,你的接地电阻方面的观念有着很大的问题,结果居然搞成这样,我发现我真是傻到家了。可你觉得这样有意思吗?在生活中,女孩子跟男友吵架后,通常都不会认错,即使理亏了也死不低头,这没什么,因为生活常常不需要理性,需要情趣,但你在技术上这么胡搅下去那就不好玩了,最终只会自己吃亏,被人嘲笑~
作者: bolin0070526    时间: 2009-4-20 22:40
48# 又见星空 是累人 啊 ,今天又去了,砸了8根钢筋,只有0.5m.可怎么都拔不出来,气的我全部给敲进地里,妈了个巴子,我拔不出来,还砸不进去了! 实验先停一停,先把接地极弄好了。圆钢、一端切个斜角、一端再焊个把手。希望有用吧.
作者: bolin0070526    时间: 2009-4-20 22:53
49# ljry8044 管不了那么多了,领导要个适应各种情况的接地网(当然不包括极端情况),还得布设方便,容易回收。这不为难我吗?砸几根角钢就把我累的不想动了(还是在一边看着),苦啊 ! 现在是想这么做:把垂直接地极布置成矩形,例如4*4的,一行四个,总共四行。垂直接地极之间隔个3、5米,用钢绞线连接。电阻达不到要求,就再砸一行或一列,我还不信达不到要求了!也只能这样了,催的急啊!
作者: bolin0070526    时间: 2009-4-20 22:56
还有个问题,我们测的土壤电阻率有三个:500Ωm、30Ωm、7Ωm,用的摇表。这也太怪了,就算最近下雨,它也不能一路这么降下啊?晕!
作者: 又见星空    时间: 2009-4-22 14:21
你的测量有问题啊,土壤电阻率低于30Ωm的几乎不太容易找得着这种地方,不过做个4欧的地网真的那么难吗?地网位置难不成你都找的全岩石地方?如果临时地网无法解决你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搞个泄流坑,挖长宽高3米的坑,采用1.5米的角钢打入坑底四角和四边中间位置,采用50扁钢连接成网状,测试接地电阻,如果达不到,在坑底中间位置再焊接一块50钢板,坑1.5米高处再水平方向向四边打入几根角钢,在1.5米处平面再用扁钢连接成网状,连接上下层网格,测试,如果还不到,加降阻剂加水,回填低电阻率土壤,这还不到4欧,你找我索赔!! 你不要去想什么屏蔽啊什么什么的,我们曾做一个放射设备,要求0.5欧的接地,可施工面积不到4平方米,采用的方法就是在这个面积内做了几个角度的二三十米的深井接地,这屏蔽你来算吧,工程结果不是算出来的。 说起计算,电力院的计算我们就不要说参考些什么了,接地厂商都明白是什么事,要佩服的还是长江委的高手们,从我们测试的几个长江委设计的工程的值来看(一般一个电站的接地电阻测试要分三期),人家的确是有计算出工程到了那种进度接地电阻是什么值的能力。 该笑话的不是那些摆笑话的人,如果我要写个论文搞个方案都可以在论坛里找着学术研究报告那才是笑话
作者: hmkuan    时间: 2009-4-22 14:37
我来看看啊
作者: ljry8044    时间: 2009-4-29 22:38
有个人老婆怀孕了,他就在孩子快要出生的一个月里每天给老婆炖鸭子吃,结果他老婆生了个男孩。他偏到处推广炖鸭子给老婆吃就能生男孩的经验,还信誓旦旦地对人说,如果炖鸭子给老婆吃不生男孩子就去找他索赔
作者: ljry8044    时间: 2009-4-29 22:42
52# bolin0070526 还可以挖个很浅的小沟,布置好扁钢,然后在上面堆上土压实,这或许会比打垂直接地体省事。不过得注意将此区域与行人隔离开来以保证安全
作者: mjzzq    时间: 2009-5-4 08:29
52# bolin0070526 还可以挖个很浅的小沟,布置好扁钢,然后在上面堆上土压实,这或许会比打垂直接地体省事。不过得注意将此区域与行人隔离开来以保证安全 ... ljry8044 发表于 2009-4-29 22:42
学习了
作者: 又见星空    时间: 2009-5-15 22:05
实践 实践
作者: ralph000    时间: 2009-5-21 21:53
学习了~




欢迎光临 ASPCN防雷技术论坛 (http://asp.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