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CN防雷技术论坛

标题: ZT:“避雷针”名不副实 [打印本页]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4-2-17 17:23
标题: ZT:“避雷针”名不副实
“避雷针”名不副实

一、   问题的提出

避雷针被叫了两百多年,人们早已习以为常。但是,避雷针并不能避雷,它只是引雷落地而已,这却不是人人都知道。

“避雷针”的称呼其实是习惯成自然的结果。现在看来这种称谓有很大的误解,会导致不少的危险。

人们普遍认为,“避雷针”可以避雷、防雷,获得安全。其实,打雷时“避雷针”引下线周围恰恰是危险区,“避雷针”接闪引雷落地的瞬间,足以使靠近的人、畜致命,在引下线四周的闭合线路也会因很强的电磁感应引起极高的过电压,导致附近电子设备受到损坏。很多人不知道避雷针的危险性,在雷暴发生时向“避雷针”靠拢,在施工时把“避雷针”安装在欲保护的油罐近处,以求得到安全、可靠的保护,结果适得其反!

防感应雷击方面,“避雷针”更是无能为力。另外,落雷点的高地电位反击亦是导致电子设备破坏的重要原因。

“避雷针”的作用是接闪雷电引雷入地,保护其附近的建筑物及设备免遭直接雷击的破坏。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建筑物及某些设备的确起到了避雷的作用。这也是“避雷针”之大名一直响亮地沿用至今的根本原因。但认真分析一下,即使从这个角度讲,“避雷针”的称谓也不准确。从物理学角度,把它称为“接闪器”是很准确的、很科学的。从通俗语言的角度,把它称为“引雷针”或“导雷针”或“通雷针”则会合理一些。

避雷针的英文为Lightning Mast或Lightning Rod。

Lightning Mast,按中文的意思是“雷电杆”,毫无防避雷电之意。国际标准IEEE STD 998-1996 1.3.1(变电站直击雷防导则)对Lightning Mast作了解释,其中文译文为:

Lightning Mast:一个柱子或基础结构,由它的顶到地有一垂直导体或它本身就是一到地的导体,其 目的是栏截雷击使不落在其保护范围内的物体上。

我国新制定的国家标准“信息系统雷电防护术语”中对“避雷针”的解释完全是择用上述的译文内容。

二、 更名的必要

1、          科技在发展,人们的认识水平在进步,习惯称谓既然名不副实,更名则理所应当。更名是尊重科学的表现。

2、          避免误导。事实上“避雷针”不能避雷,而是引雷,所以“避雷针”引下线及其附近是不安全的区域,人、畜、电子设备不能太靠近,而应该保持一定距离。正名之后,可以减少社会各界对“避雷针”的误解与依赖,更好地做好防雷工作。

3、          有利于促进新型接闪装置的研发和推广。目前,各类性能独特的“接闪器”层出不穷,却得不到广泛的认同。这当中有传统习惯和利益上的因素,与“避雷针”的称谓也有一定的关系。如果认真下番功夫,从科学的角度对“避雷针”予以正名,必然能更好地为先进接闪器的应用铺平道路。

4、          通过对“避雷针”的更名,借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场现代防雷知识的大普及,这必然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三、建议的名称

对一个习以为常的名称更名是一件大事情,需要慎重定夺。笔者认为,给“避雷针”正名是我国防雷界的一项重要使命,应该纳入“全国雷电防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工作中。期望防雷主管部门及各位专家从全局利益出发、集思广益、准确予以正名。

笔者建议把“避雷针”改为“导雷针”。其包含有引导及疏导雷电之义。通过引导与疏导,把接闪的雷电流释放到大地,保护建筑物免遭直接雷击的破坏。

至于导雷的过程中会引起感应雷击,这更强调了现代防雷体系的科学性、重要性。

张天松


作者: tetaty    时间: 2005-9-17 09:39
有用??没用??
作者: 云间闪电    时间: 2005-9-19 10:40
完全同意,同时建议将“救火车”或“消防车”改为“灭火车”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5-9-23 08:44
俺家乡是这么叫的
作者: forever    时间: 2005-10-25 17:50
俺建议把“避雷针”改为“引雷针”这样更清楚明白
作者: 02防雷    时间: 2005-10-30 21:46
我觉得叫招雷针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作者: 云间闪电    时间: 2005-10-31 11:40
尽管如此,还是有N多人要求安装
作者: 1275118190    时间: 2005-11-8 13:27
毕竟还是要起一定的作用嘛!
作者: xieding23    时间: 2005-11-27 19:11
我觉得在屋顶上有类似卫星接收器设备的地方可以而且应该考虑安装一下!
作者: 清洁工    时间: 2005-11-30 23:02
关键在于怎样安。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5-12-5 15:38
下面引用由xieding232005/11/27 07:11pm 发表的内容:
我觉得在屋顶上有类似卫星接收器设备的地方可以而且应该考虑安装一下!

高出避雷带保护半径的当然要装针,主要是装什么针怎么装的问题。
作者: 通天雷神    时间: 2005-12-6 14:06
下面引用由大胡子2005/12/05 03:38pm 发表的内容:
高出避雷带保护半径的当然要装针,主要是装什么针怎么装的问题。

呵呵。
作者: guangchao    时间: 2005-12-26 17:32
是呀,大家心知肚明,就那个意思了,呵呵
作者: goden    时间: 2007-2-12 14:51
以下是引用forever在2005-10-25 17:50:00的发言:
俺建议把“避雷针”改为“引雷针”这样更清楚明白

估计改成引雷针 不懂的人更不能安装了-_-!


作者: 浩瀚    时间: 2007-2-13 16:49
林维勇老先生在新的GB50057中称之为:接闪杆。
作者: 雷公虫    时间: 2007-2-22 16:34

只不过是个名称问题而已,酒足饭饱后的话题,不必过于认真啊

[em05][em05][em05][em05][em05]
作者: 接地者    时间: 2007-2-25 11:04

呵呵...

大胡子又在忽悠,

建议本话题交由语文论坛交流

嘿嘿.......


作者: 475504388    时间: 2007-5-9 13:23

  我来忽悠两句

  在看到这个帖子之前,我看到过浙江某报纸一记者的一篇报道,题目大概是什么"??安装不当,避雷针成引雷针"文章写某某施工单位安装装饰针没有接引下线,然后房子被雷给打坏了提醒大家要注意云云.

  当时我就想过这个问题,避雷针本来就是引雷针嘛,这个名字被叫了200多年(注:楼上某人说的,鄙人没有仔细调察过究竟是多少年)自然有他的道理,一些人从字面上理解,没有深入思考,想当然以为是避免受到雷击,殊不知其本意是 避雷针~~将雷电引导入地,避免雷击带来的直接损害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7-5-10 08:47
200多年前还没电,所以只要考虑人,不用考虑电磁屏蔽.[em01]
作者: williams55    时间: 2007-5-12 00:34
几百年了懒得改,习惯了大家都知道它是引雷的
作者: meiry    时间: 2007-6-29 17:09

确实如此.了解了避雷针的功效才知道厉害,原来没装避雷针的时候觉得危险,装了后反倒觉得更危险.

装了避雷针,应该说防雷只做了一半,还要有避雷器才行.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7-6-30 10:16
装了避雷针,应该说防雷只是迈出了一小步.
作者: shajia0426    时间: 2007-7-6 15:44
不废话!三个字  "接闪器"
作者: 浩瀚    时间: 2007-7-6 23:07
林老师在新版的GB50057中称之为接闪杆
作者: crazy    时间: 2007-7-7 18:52
以下是引用浩瀚在2007-7-6 23:07:00的发言:
林老师在新版的GB50057中称之为接闪杆

好久不见拉。。。。


作者: wangjiantz    时间: 2007-7-11 13:51
问题的关键不是名字的问题,而是怎么样安全的把雷电引到地下.从而减少雷电的危害[em05]
作者: wjxydz    时间: 2007-7-13 15:45
存在就是合理的
作者: yongyuan    时间: 2007-7-23 15:20
也可以直接更名为接闪器
作者: 城市农民    时间: 2007-7-24 11:16
我给按一个接雷针或者是受雷针
作者: kuangmingkai    时间: 2007-8-7 08:58
l
[em01]
作者: jiyanshi    时间: 2007-8-7 22:50

我不太赞成你的看法。纵然科学的说法是好的,但从另一方面----其实人所共知的称法未尚不好的!至少有很多人都知道这是那么一回事!让我们想想------接闪器。。。多怪啊!!!


作者: 梁全斌    时间: 2007-8-13 08:48
避雷针不避雷反而引雷,呵呵,了解
作者: towhy    时间: 2007-8-22 07:12
汉城改名首尔可能就是受了大胡子的启发。
作者: i1h2g3i4h5k6    时间: 2007-10-9 21:02
[em01]是要改一下了
作者: 蓝浪    时间: 2007-10-11 16:18

接闪器啊~

[em01]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7-10-12 13:06
以下是引用towhy在2007-8-22 7:12:00的发言:
汉城改名首尔可能就是受了大胡子的启发。

汉城人还说孔子是他们国家人,他们是活字印刷的发明人呢。


作者: laoer_95    时间: 2007-10-23 11:49

不对


作者: barbarian    时间: 2007-11-8 10:59
接闪器,这种称呼很早就有了。




欢迎光临 ASPCN防雷技术论坛 (http://asp.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