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CN防雷技术论坛

标题: 请教关于通常用四极法测土壤电阻率如何反演土壤结构的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lilei1984112    时间: 2008-8-22 19:50
标题: 请教关于通常用四极法测土壤电阻率如何反演土壤结构的问题.
我们用四极法测的是视在电阻率,请问如何反演土壤分层结构,分层后如何确定真实的电阻率,这一点我一直搞不明白,求助.谢谢了.
作者: 又见星空    时间: 2008-8-25 11:47
在研究原子弹!!! 土壤结构用钻孔取样来研究算了,我就不相信你用个四极法你能知道下面是白云质灰岩还是风化岩?再说了就算全是风化岩,其土壤电阻率也不是一样的啊。
作者: ljry8044    时间: 2009-1-7 18:05
标题: 回复 1# lilei1984112 的帖子
解广润写的《电力系统接地技术》上介绍了多种方法呢,而且也讲得很清楚了 另外,借助CDEGS软件包也能实现反演土壤分层结构功能
作者: ljry8044    时间: 2009-1-7 18:11
标题: 回复 2# 又见星空 的帖子
人家说的是电阻率分层,这可不是钻孔取样所能搞清的。 搞变电站时,会有几个人花几天来勘测的土壤视电阻率,数据可多达好几页纸 然后根据这些视电阻率反演出土壤电阻率的实际分层结构(比如,10m以上,电阻率多少,10m以下,电阻率又是多少),这样就能准确设计了
作者: wanglin0052    时间: 2009-2-6 12:28
谁有这方面的软件啊,CDEGS软件我在网上搜了好长时间都没有搜到。
作者: ljry8044    时间: 2009-2-6 16:47
标题: 回复 5# wanglin0052 的帖子
你能找得到才怪 几十万一套呢,可是有知识产权的 即使部分是破解版的,也要好几万
作者: 545852413    时间: 2009-2-7 13:50
标题: 回复 6# ljry8044 的帖子
我应该买一本解广润写的《电力系统接地技术》得好好学学!
作者: ljry8044    时间: 2009-2-9 12:02
标题: 回复 7# 545852413 的帖子
这是我最推崇的一本书 非常系统、科学 经典中的经典
作者: mjzzq    时间: 2009-2-10 01:05
抓紧时间读读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9-2-10 07:30
测井法才是最精确的.
作者: ljry8044    时间: 2009-2-10 09:38
标题: 回复 10# 大胡子 的帖子
测井法确实最精确的,不过只对精确到具体的井。 通过四极法测量的具体数据则可分析整体电阻率分层状况。 各有所长~
作者: 通天雷神    时间: 2009-2-10 13:29
原帖由 lilei1984112 于 2008-8-22 19:50:00 发表 我们用四极法测的是视在电阻率,请问如何反演土壤分层结构,分层后如何确定真实的电阻率,这一点我一直搞不明白,求助.谢谢了.
能问这样的问题,说明孺子可教也。 我曾给徒弟讲过N次,他都没明白。 此问题说来话长,需要打很多字,我如有空闲的时候再说说。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9-2-10 16:54
ljry8044 测井俺可是内行,三十多年前俺就跟着测井车大江南北的跑了 油田、煤田、含水层、、、都能测量得一清二楚,整体电阻率的分层状况情况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9-2-11 00:39
原帖由 又见星空 于 2008-8-25 11:47:00 发表 在研究原子弹!!! 土壤结构用钻孔取样来研究算了,我就不相信你用个四极法你能知道下面是白云质灰岩还是风化岩?再说了就算全是风化岩,其土壤电阻率也不是一样的啊。
严重同意!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9-2-11 00:43
刚才在QQ群和砖家,叫兽聊接地:七八家公司在一块水田里测出来是2500, 唯有肚康(405242837) 23:58:35 我才不打呢,又没人给钱 浪尖日月(9792255) 23:58:42 我测过很多满眼是石头的地方 电阻率基本上不超过2000 你居然在水里测出3000 奇迹 唯有肚康(405242837) 23:59:01 在山头上测出来是3000 唯有肚康(405242837) 23:59:10 大伙都说不对, 唯有肚康(405242837) 23:59:29 说表有问题,换了个表也一样 浪尖日月(9792255) 00:00:10 绝缘的纯净水 水下面的土又是绝缘的 应该是这样吧,呵呵 唯有肚康(405242837) 00:00:21 最后跑下山来找个路边的水田来测还有水的,居然是2500 浪尖日月(9792255) 00:00:34 你用什么方法测的? 大胡子(460773836) 00:00:36 下午俺还打电话问了另一个地质高工,聊了些地层与测量的事 唯有肚康(405242837) 00:00:46 一致决定,大伙写个1000算了 浪尖日月(9792255) 00:01:00 你用什么方法测的? 唯有肚康(405242837) 00:01:02 可能是土地神做鬼 大胡子(460773836) 00:01:18 也是阿宝的同学 唯有肚康(405242837) 00:02:24 那时俺不懂地网的事,看着他们在山上山下的瞎跑,一会这拉拉线,一会哪拉拉线,笑的肚子都疼了 大胡子(460773836) 00:03:21 他做了几十年的测井队长,小时候带俺去测过不少井,他们也用摇表,只作为辅助 浪尖日月(9792255) 00:03:42 我们做变电站从来不以地质人员估计的电阻率来计算 都是通过四极法测得的电阻率来计算 国内的大型设计院都是如此 唯有肚康(405242837) 00:03:48 理论和实际总是有点距离,你算的再准确也会有误差的 浪尖日月(9792255) 00:04:21 四极法测得的电阻率就是实际值 综合的实际值 唯有肚康(405242837) 00:04:47 地质人员估计的我也不用,我估计的只做参考,我用的是四极法的 大胡子(460773836) 00:05:03 有一年做了件坏事,他就用摇表电俺,和美国战俘一样对待 浪尖日月(9792255) 00:05:12 只是能将这实际值精准分析的很少而已 浪尖日月(9792255) 00:05:30 我也摇过人 哈哈 浪尖日月(9792255) 00:06:19 让一个技术员拿着线走 我就使劲摇 然后他就大叫着扔了钎子,说发生了漏电事故 唯有肚康(405242837) 00:06:24 但如果你要问多少米深处的土壤电阻率确切是多少?我还是带个钻机过去看看 唯有肚康(405242837) 00:06:52 理论上再怎么推导也要有实际来证明 大胡子(460773836) 00:06:51 俺们几个把装放射性钴的不锈钢罐子从测井车上偷去卖了换烟抽 唯有肚康(405242837) 00:07:03 你小子胆大 大胡子(460773836) 00:07:20 还好收破烂的没法打开 浪尖日月(9792255) 00:07:30 晕 四极法测的就是实际值 大胡子(460773836) 00:08:08 记得最后是保卫科找回来的 唯有肚康(405242837) 00:08:19 你怎么知道四极法测的是实际值,它只是个读数而已 大胡子(460773836) 00:08:29 打得比较惨 唯有肚康(405242837) 00:08:51 你怎么知道这个读数就代表了那一层的土壤电阻率是不? 唯有肚康(405242837) 00:09:06 你是不是要用理论去推导这个? 浪尖日月(9792255) 00:09:12 是综合的 大胡子(460773836) 00:09:11 老人家后来回南方到质检局 唯有肚康(405242837) 00:09:25 怎么综合的? 唯有肚康(405242837) 00:09:31 用什么综合的? 浪尖日月(9792255) 00:09:34 那叫反演 这方法是国际公认最准的 众神之王(179034356) 00:09:43 看线的曲率 唯有肚康(405242837) 00:09:52 反演不就是理论的推导出来的, 浪尖日月(9792255) 00:09:56 你没用过四极吗 浪尖日月(9792255) 00:10:09 总比你钻井要强得多 唯有肚康(405242837) 00:10:14 那么这个反演的最初是如何的 唯有肚康(405242837) 00:10:26 他的原始数据是怎么来的 大胡子(460773836) 00:10:25 聊起来接地,还是认为首先要分析好每层是什么东东 浪尖日月(9792255) 00:10:53 唯有肚康 你到底搞过变电站没? 大胡子(460773836) 00:10:57 理论永远是书上的东东 唯有肚康(405242837) 00:11:06 你怎么证明这个反演是证确的? 众神之王(179034356) 00:11:49 开始看那个对数图 注意那些拐的点,用人脑分析,再用电脑 应该是这样吧 大胡子(460773836) 00:11:49 肚子真的没搞过变电站 唯有肚康(405242837) 00:11:59 我是没搞过啊 浪尖日月(9792255) 00:12:00 你倒说说,不用四极法怎么去分析变电站的土壤电阻率分层状况 唯有肚康(405242837) 00:12:06 我只理论上说啊 大胡子(460773836) 00:12:13 丫只会在变电站挖沟 浪尖日月(9792255) 00:12:18 我可是设计过很多变电站的 唯有肚康(405242837) 00:12:53 是的,你是搞过的很多,但你说四极法最精确是不对的 大胡子(460773836) 00:13:02 土壤分析/岩石分析呀 浪尖日月(9792255) 00:13:10 愿闻高见 唯有肚康(405242837) 00:13:15 给我,我也用四极法,嘻嘻 众神之王(179034356) 00:13:25 您是不是这么做的,最开始估 估了再算,算了再估...一直这样进行下去?最后试到比较满意为止 日月 大胡子(460773836) 00:13:24 这么简单的东东,你读那么多书白读了? 唯有肚康(405242837) 00:13:37 搞那么精确做什么? 大胡子(460773836) 00:13:36 估 浪尖日月(9792255) 00:13:59 ,最开始估 估了再算,算了再估... 你写的什么,看不懂 唯有肚康(405242837) 00:14:02 精确到小数点后面多少位有什么意义呢 大胡子(460773836) 00:14:09 还用实验室做什么 众神之王(179034356) 00:14:18 开始看那个对数图 注意那些拐的点,用人脑分析,再用电脑 应该是这样吧 浪尖日月(9792255) 00:14:20 我通过自己编的软件反演 这东西估不准的 众神之王(179034356) 00:14:40 自己编的软件也还不是要先有个大概 浪尖日月(9792255) 00:14:59 那对数图理论上管用 但实际上很难操作 我不用 众神之王(179034356) 00:15:43 你编的软件直接把间距和值打进去什么都出来了? 浪尖日月(9792255) 00:16:06 也不是这样的 众神之王(179034356) 00:16:53 是的嘛,最开始你肯定通过数据来定层数,每一层大至是多少. 众神之王(179034356) 00:17:06 然后开始计算 浪尖日月(9792255) 00:17:20 我被他俩气晕了 把你当作他们了 浪尖日月(9792255) 00:17:31 跟你说得差不多 呵呵 唯有肚康(405242837) 00:17:36 气什么啊,大家讨论啊 众神之王(179034356) 00:18:19 其实这样学到蛮多实际的东西啊... 大胡子(460773836) 00:18:30 地层算只能算出大至,有时还容易算出个错的,测才能测出实际情况 浪尖日月(9792255) 00:18:56 测才能测出实际情况 你倒说说看 大胡子(460773836) 00:19:09 这后半夜的,千万别气出病来 浪尖日月(9792255) 00:19:28 那还不至于,呵呵 大胡子(460773836) 00:19:38 所谓地层 大胡子(460773836) 00:19:45 就是一层一层的 浪尖日月(9792255) 00:19:47 我是恨铁不成钢 大胡子(460773836) 00:19:51 明白? 唯有肚康(405242837) 00:19:55 计算的再好也要实际来证实是不? 就算是国际通用的,也必定是原始数据来证明的,大家才会认可 大胡子(460773836) 00:20:04 为什么说俺们要挖沟 浪尖日月(9792255) 00:20:20 问题是 你这样得不出原始数据啊,大哥 大胡子(460773836) 00:20:25 学名叫探槽 唯有肚康(405242837) 00:20:38 那么你的原始数据在哪里? 浪尖日月(9792255) 00:20:40 电阻率数据不是你这样搞得出来的 唯有肚康(405242837) 00:21:01 你的电阻率只能计算,而不能证实? 大胡子(460773836) 00:21:11 也就是说地层有平的,更多是斜的 浪尖日月(9792255) 00:21:13 尤其是分层数据 你不可能那样准确得出来的 比四极法差远了 浪尖日月(9792255) 00:21:24 对头 大胡子(460773836) 00:21:31 你只要分析好露头 浪尖日月(9792255) 00:21:38 这中情况得靠四极法分析啊 大胡子(460773836) 00:21:50 每层岩石和土壤 唯有肚康(405242837) 00:21:51 你凭什么说你算出来的东东就对了? 浪尖日月(9792255) 00:22:15 只是世界公认的啊 大哥 唯有肚康(405242837) 00:22:18 难道只能用国际认证这样的话? 大胡子(460773836) 00:22:29 没有测不出来的原始数据 浪尖日月(9792255) 00:22:41 改天你到设计院都要几封设计方案 就知道了 大胡子(460773836) 00:22:57 世界还公认降阻剂呢,你不是也要反对? 浪尖日月(9792255) 00:23:35 降阻剂就中国流行 人家连降阻剂的概念也没有 就导电混凝土 唯有肚康(405242837) 00:23:50 呵呵 浪尖日月(9792255) 00:23:58 咱们说四极法呢 别扯到降阻剂上去 唯有肚康(405242837) 00:24:02 这不一嘛事 浪尖日月(9792255) 00:24:50 我搞懂了 你们两个不是在谈技术 而是在辩论 唯有肚康(405242837) 00:25:11 四极法只能说是理论推导最精确的办法 大胡子(460773836) 00:25:14 测井是解决有关矿产资源地质、工程地质、灾害地质、生态环境等问题的手段和依据,是对钻井内实际地质情况有条件地间接反映,必须将测井信息进行深加工,转换成地质信息、工程信息以及灾害地质、生态环境等信息,才能达到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浪尖日月(9792255) 00:25:16 始终不渝地证明自己的论点 大胡子(460773836) 00:25:29 明白就好 唯有肚康(405242837) 00:25:42 至少我可以证明啊 浪尖日月(9792255) 00:26:56 唯有肚康 你可以证明什么? 唯有肚康(405242837) 00:27:07 始终不渝地证明自己的论点 唯有肚康(405242837) 00:27:10 你说的 唯有肚康(405242837) 00:27:24 我也不知道我在证明什么呢 浪尖日月(9792255) 00:27:26 证明一个你自己都没搞懂的东西,呵呵 浪尖日月(9792255) 00:27:50 我知道你在证明什么了 浪尖日月(9792255) 00:27:55 证明你是对的 大胡子(460773836) 00:27:57 比如长江三峡地质灾害的烟酒,就只能靠钻探测井,不用用四极法测下面 浪尖日月(9792255) 00:28:03 唯有肚康(405242837) 00:28:04 我只说明,你说的四极法不是最准确的 大胡子(460773836) 00:28:12 所以俺就有好多的方法 唯有肚康(405242837) 00:28:24 你的只是理论推导 浪尖日月(9792255) 00:28:37 四极法只管电阻率 大胡子(460773836) 00:28:56 肚子:人家说电站只能用这个方法,你就依了吧 浪尖日月(9792255) 00:29:07 我是理论推导 但也是最使用的理论推导 唯有肚康(405242837) 00:29:08 靠,我也用这个啊 唯有肚康(405242837) 00:29:38 你早这么说不就行了,费这么大的事才让你明白 大胡子(460773836) 00:29:48 你要做电站,不用这个不行 唯有肚康(405242837) 00:29:52 浪尖日月(9792255) 00:30:00 我说这个方法最好最实用 也有直接打个井埋钢材反演的 大胡子(460773836) 00:30:12 其它再好也不被认可 唯有肚康(405242837) 00:30:47 这个,认不认可是他自己的事了 浪尖日月(9792255) 00:31:08 中南院曾经做了个变电站 打了口100m深的井 放垂直角钢 然后反演垂直接地体电阻率 挺准的 浪尖日月(9792255) 00:31:20 “其它再好也不被认可 ” 不对 唯有肚康(405242837) 00:31:20 杀猪杀尾巴,各有各的法 大胡子(460773836) 00:31:25 浪尖:明白了吧?不是说降阻剂很好,人家电站非让你用 大胡子(460773836) 00:31:41 你不用降阻剂能行吗? 浪尖日月(9792255) 00:31:48 只要你能搞准 什么方法都行 唯有肚康(405242837) 00:32:36 这?有个经济问题 大胡子(460773836) 00:32:48 中南院也太笨了,让测井组开个车过去,一个小时搞定了呀 大胡子(460773836) 00:34:12 小钻很便宜的,只要不打花岗岩 众神之王(179034356) 00:34:49 接地这东西工作以后几年可以学好啊..听你们讲的好精彩的,有好多我都不懂 ,日后要多跟你们学习 ,实际的和理论有蛮多不同. 浪尖日月(9792255) 00:34:49 也是啊 以后碰到中南院好好教导教导他们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9-2-11 00:44
浪尖日月(9792255) 00:36:15 接地是很难 我很多设计院搞了一辈子接地的专家 都坦诚自己搞不精 浪尖日月(9792255) 00:36:54 你要是能把电阻率的分析方法搞透了 接地就基本上没难题了 大胡子(460773836) 00:37:29 谢谢各位砖家,叫兽,今天的接地课就讲到这里,俺还要做接地方案,88 众神之王(179034356) 00:37:45 理论学多了,人都要神精了,整天就是拉普拉屎,牛顿这啊那的,格林什么的鸟.... 浪尖日月(9792255) 00:37:57 88 唯有肚康(405242837) 00:38:17 浪尖日月(9792255) 00:38:19 牛顿最惨 万年居然去证明上帝的存在了
作者: 通天雷神    时间: 2009-2-11 09:34
原帖由 大胡子 于 2009-2-10 16:54:00 发表 ljry8044 测井俺可是内行,三十多年前俺就跟着测井车大江南北的跑了 油田、煤田、含水层、、、都能测量得一清二楚,整体电阻率的分层状况情况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关于土壤电阻率的现场测试,最常用有三类方法:1、土壤试样分析法;2、电测深法;3、电磁测深法。 土壤试样分析法非常直观,用探孔钻钻取样本直接分析。缺点是:1、费用高;2、如用两端电阻测量法误差大,需用四端电阻测量法,并且还要减电极的接触电阻,分析起来麻烦;3、在大型接地网勘察中的致命弱点:A、几乎无法得到有代表性的、均匀的土壤样品;B、无法在实验室还原出原有土壤的紧密性和含水量。任何用于分析的试样其土壤压缩比、致密性、含水量都被改变。一般都需要修订。 电测深法是最常用的办法,有两极法、三极法、四极法。最常用也最难用的是四极法。这个有空再说。说来话长。其方法虽易操作,但是有致命要害。如:假如底下有一层高阻土壤的话,例如石炭纪的,那么,它的下层有没有低阻土壤区域根本测不出来。 电磁测深法是个好办法,精确,分辨率高,测试范围大,几乎不受环境限制,唯一缺点就是贵。常用的有:MT大地电磁法;AMT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可控音频大地电磁法;最常用也最好用的是:CSAMT。 以我个人近10年的现场经验,一般项目,用四极法+探孔进行勘测,结合水文地质图就可以了。大的项目,除此之外,需要用CSAMT进行探测修订。我给设计院讲课的时候也这么说。一般和他们说如何用,如何分析数据。其实,数据分析到比勘测还难的多。
作者: ljry8044    时间: 2009-2-12 01:05
原帖由 通天雷神 于 2009-2-10 13:29: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lilei1984112 于 2008-8-22 19:50:00 发表 我们用四极法测的是视在电阻率,请问如何反演土壤分层结构,分层后如何确定真实的电阻率,这一点我一直搞不明白,求助.谢谢了.
能问这样的问题,说明孺子可教也。 我曾给徒弟讲过N次,他都没明白。 此问题说来话长,需要打很多字,我如有空闲的时候再说说。 [/quote] 呵呵,你老人家真有眼光,不过,你没必要再讲了,人家已经懂了。 我昨天与大胡子讨论问题时认识了这位兄弟,他现在在读研,已经能自己编软件反演土壤分层结构了,技术水平已经小有成就了。 可不像你哪个徒弟,一无所成,却一点不担心给师傅丢脸,还抬着师傅的名去唬弄打压其他人,甚至还借着师傅…… 以后教徒弟可要当心了
作者: ljry8044    时间: 2009-2-12 01:11
原帖由 通天雷神 于 2009-2-11 9:34: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大胡子 于 2009-2-10 16:54:00 发表 ljry8044 测井俺可是内行,三十多年前俺就跟着测井车大江南北的跑了 油田、煤田、含水层、、、都能测量得一清二楚,整体电阻率的分层状况情况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土壤试样分析法非常直观,用探孔钻钻取样本直接分析。缺点是:1、费用高;2、如用两端电阻测量法误差大,需用四端电阻测量法,并且还要减电极的接触电阻,分析起来麻烦;3、在大型接地网勘察中的致命弱点:A、几乎无法得到有代表性的、均匀的土壤样品;B、无法在实验室还原出原有土壤的紧密性和含水量。任何用于分析的试样其土壤压缩比、致密性、含水量都被改变。一般都需要修订。 [/quote] 大胡子看到没
作者: ljry8044    时间: 2009-2-12 01:37
原帖由 大胡子 于 2009-2-11 0:39: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又见星空 于 2008-8-25 11:47:00 发表 在研究原子弹!!! 土壤结构用钻孔取样来研究算了,我就不相信你用个四极法你能知道下面是白云质灰岩还是风化岩?再说了就算全是风化岩,其土壤电阻率也不是一样的啊。
严重同意! [/quote] 人家搞销售的初生牛犊不懂技术乱扯一下情有可原,可是你老人家居然“严重同意了”,哎 早就提醒过你,你的思维有时会×人化,须注意,你就不好好改,现在闹笑话后悔了吧 楼主是这么说的:“我们用四极法测的是视在电阻率,请问如何反演土壤分层结构,分层后如何确定真实的电阻率,这一点我一直搞不明白,求助.谢谢了. ” 再看: “在研究原子弹!!! 土壤结构用钻孔取样来研究算了,我就不相信你用个四极法你能知道下面是白云质灰岩还是风化岩?” 这句话能对上吗?连楼主的意思都没搞懂,就乱答一通。 再看“再说了就算全是风化岩,其土壤电阻率也不是一样的啊”这句话,更是莫名其妙,风化岩的电阻率越是不一样,越需要用四极法测的视在电阻率分析啊……
作者: ljry8044    时间: 2009-2-12 02:37
原帖由 通天雷神 于 2009-2-11 9:34:00 发表 其方法虽易操作,但是有致命要害。如:假如底下有一层高阻土壤的话,例如石炭纪的,那么,它的下层有没有低阻土壤区域根本测不出来。
是有这个问题,一些设计院怕麻烦,往往往只测10m,甚至只测5m,而且测量仪质量也不怎么样,故而,不容易高阻下的低阻区,也不容易测出低阻区下的高阻区,从而导致最终设计计算出现偏差。 但这个问题可以解决的,至少对变电站来说,解决这个要害不成问题,只要采用性能高一些的测量仪,将测量线拉长即可。然后根据视电阻率变化的曲线图反演分层结构。 我曾经碰到一非常典型的相关案例,华北的一变电站,一开始只测了1~20m电极间距的视电阻率,平均值分别为: 1m,23;2m,37;3m,34;5m,48;10m,66;15m,102;20m,112. 变电站地网面积为:133.5m×190m。 当时设计院认为应该可以凭水平地网将其降至0.5欧以下,他们还请多位专家协助算过,都认为可以降至0.5欧以下。 结果,最后只降至1.3欧,把该设计院搞懵了。 我便引导他们拉长线多测一下深层的电阻率,因为133.5m×190m这样大的地网起作用的深度远不止20m,仅凭现有的数据难以将深层土壤电阻率准确解析出来,容易出现较大的偏差。 后才设计院又重新测得如下平均视电阻率数据: 30m,132(?);40m,171;50m,201;60m,230; 另外还有一个工程公司测了更深一些电阻率数据: 100m,584;150m,706;200m,879; 这样,综合这些数据就能反演出此变电站下的大致电阻率分层为: 1~1.4m,22(?);1.4~16m,84;16m以下,1798 显然,对这种情况,只测20m,普通的设计院十有八九会犯错,将电阻率估低。而且,即使有技术高手,也难凭20m的视电阻率数据估准。我曾比较过16m以下的电阻率层取1000和1798的两条曲线图,它们在视电阻率为1~20m的范围内,曲线几乎是重合的。 因此,如果不将线拉长进一步勘测电阻率,就很难将深层的电阻率测准,但是,只要放长了,通常都可以测准。
作者: ljry8044    时间: 2009-2-12 11:37
原帖由 通天雷神 于 2009-2-11 9:34:00 发表 [如:假如底下有一层高阻土壤的话,例如石炭纪的,那么,它的下层有没有低阻土壤区域根本测不出来。
你说的情况我找到一例了。 江西50kV乐万变变电站,由中南电力设计院2004年承接设计,平均土壤视电阻率如下: 0.8m7495 Ω·M 5m, 3923Ω·M; 10m,2347Ω·M; 50m,601.2Ω·M; 表层电阻率超过,我碰到过很多变电站,表层一般最大就2000左右,大部分就几百,乐万变应该算是特例了。 地网面积超大:55167平方米。 如果不计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话,这是我见识到的常规变电站面积最大的了一例了。 当时中南院觉得难度挺大,还请了很多其它专家算过,包括我们公司的专家,一般都认为,采用水平地网加垂直深井,能降至2欧就不错了,降至0.5欧是不现实的,应降低要求,中南院也是这么认为的。当时我初搞接地,也不懂,只听公司的专家说,水平地网的电阻率应取1500,这样可将水平地网的接地电阻值降至2.8欧,至于为什么取1500,答案是经验,我只是根据1500的数据计算了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 可后来水平地网铺好后却发现,接地电阻率居然降至1欧了,完全出乎了很多人意外…… 这就是高阻下面的低阻区测不出来的典型案例,可以上教材了。不过,确切地说,应该说不易分析出来更为确切些,正如你所说的:“数据分析比勘测还难得多”。 其实,高手还是可以分析出来的,只是,中南院偏偏要请各种所谓的专家帮助计算,而不找真正的学者,就只能犯错了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9-2-12 13:17
通天只有在他不喝酒的时候的话才能听,但雷神什么时候不喝呢? 你搞这么多的例子只能证明一点:如果整台小钻来多钻几口井好好测测,而不是听设计院瞎算,也不用这么麻烦的.
作者: 通天雷神    时间: 2009-2-12 14:49
原帖由 ljry8044 于 2009-2-12 1:05:00 发表 呵呵,你老人家真有眼光,不过,你没必要再讲了,人家已经懂了。 我昨天与大胡子讨论问题时认识了这位兄弟,他现在在读研,已经能自己编软件反演土壤分层结构了,技术水平已经小有成就了。 可不像你哪个徒弟,一无所成,却一点不担心给师傅丢脸,还抬着师傅的名去唬弄打压其他人,甚至还借着师傅…… 以后教徒弟可要当心了
呵呵。你误会了。和尚可不算我教的徒弟,算朋友。我那徒弟比较老实也比较笨,教起来颇是辛苦。不过,既然收了徒弟就得传授一技之长给他。辛苦不辛苦都无所谓了。我这个徒弟跟我专学接地,两年了,现在算刚入了门,还得再用心锻炼。
作者: 通天雷神    时间: 2009-2-12 14:52
回21、22楼: 你说的到是没有太大问题。用心去分析,用心去勘察的话,四极法也不成太大问题。我只说容易出什么问题,没说绝对的不能用。任何东西都在于人去做。
作者: kbtefl    时间: 2009-2-12 14:52
你能找得到才怪
作者: 通天雷神    时间: 2009-2-12 14:52
原帖由 大胡子 于 2009-2-12 13:17:00 发表 通天只有在他不喝酒的时候的话才能听,但雷神什么时候不喝呢? 你搞这么多的例子只能证明一点:如果整台小钻来多钻几口井好好测测,而不是听设计院瞎算,也不用这么麻烦的.
我大多时候不喝酒,也不喜欢说话。
作者: 通天雷神    时间: 2009-2-12 15:16
原帖由 ljry8044 于 2009-2-12 1:05:00 发表 呵呵,你老人家真有眼光,不过,你没必要再讲了,人家已经懂了。 我昨天与大胡子讨论问题时认识了这位兄弟,他现在在读研,已经能自己编软件反演土壤分层结构了,技术水平已经小有成就了。
哦?好啊。接地一行后继有人了。 目前算是接地这个行业的黄金时代。老一代的还没老糊涂。中间新生的一代如何金良、文习山等等学术上都已经很强。应用上,在建项目很多,有无数机会可以去验证所学。正是年轻人积累经验,学习理论最好的时候。有东西学,有人可请教,有机会去历练。多好的时候。百年难遇啊。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9-2-12 20:46
原帖由 通天雷神 于 2009-2-12 14:52: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大胡子 于 2009-2-12 13:17:00 发表 通天只有在他不喝酒的时候的话才能听,但雷神什么时候不喝呢? 你搞这么多的例子只能证明一点:如果整台小钻来多钻几口井好好测测,而不是听设计院瞎算,也不用这么麻烦的.
我大多时候不喝酒,也不喜欢说话。 [/quote] 真的不喝了?还是LD在网上盯着呢?都说了这么多,还真以为你不再说了呢
作者: ljry8044    时间: 2009-2-13 11:31
原帖由 大胡子 于 2009-2-12 13:17:00 发表 你搞这么多的例子只能证明一点:如果整台小钻来多钻几口井好好测测,而不是听设计院瞎算,也不用这么麻烦的.
那两个是特例,一般的,只要电阻率变化不太大,普通设计院也能算个大概,但是如果仅整台小钻来多钻几口井整台小钻来多钻几口井,那么,算个大概都难了
作者: ljry8044    时间: 2009-2-13 11:54
标题: 回复 25# 通天雷神 的帖子
确实,关键在人
作者: ljry8044    时间: 2009-2-13 12:08
原帖由 通天雷神 于 2009-2-12 15:16:00 发表 目前算是接地这个行业的黄金时代。老一代的还没老糊涂。中间新生的一代如何金良、文习山等等学术上都已经很强。应用上,在建项目很多,有无数机会可以去验证所学。正是年轻人积累经验,学习理论最好的时候。有东西学,有人可请教,有机会去历练。多好的时候。百年难遇啊。
挺佩服这些强人的,能在中国目前这等社会背景下达到如此的造诣真的很不简单。 不过,现在的情况还是很不利技术人员纵深发展的,很多技术员到了三十多岁就在设法转行政,空有才能发挥不出来,我在电力部门发现了很多这种情况。 中国现在太缺少科学、技术人员成长的环境了,否则就不会出现今天少数强人世界顶尖,整体水平世界落后的情况了
作者: mjzzq    时间: 2009-2-17 10:59
标题: 回复
原帖由 ljry8044 于 2009-2-13 12:08: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通天雷神 于 2009-2-12 15:16:00 发表 目前算是接地这个行业的黄金时代。老一代的还没老糊涂。中间新生的一代如何金良、文习山等等学术上都已经很强。应用上,在建项目很多,有无数机会可以去验证所学。正是年轻人积累经验,学习理论最好的时候。有东西学,有人可请教,有机会去历练。多好的时候。百年难遇啊。
挺佩服这些强人的,能在中国目 [/quote] 同意!
作者: kalifa    时间: 2009-2-27 10:56
标题: 11111
11111
作者: ljry8044    时间: 2009-2-27 11:24
标题: 回复 34# kalifa 的帖子
请问一下,您这是表达的什么意思? 老了,跟不上时代了:-|
作者: 又见星空    时间: 2009-2-28 14:31
看来还是在研究原子弹!!
作者: 通天雷神    时间: 2009-2-28 19:06
我3月1日到南京。而后: 3月2日。给中南电力设计院讲解土壤电阻率的测试与取值,以及双层土壤下的分析计算和利用CDEGS进行数据分析的相关问题。 3月3日。给华东电力设计院讲解土壤电阻率的测试、反演以及数据分析的相关问题。另外讲解关于电力二次防雷及变电站保护系统现场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月4日。给广东电力设计院讲解同中南院一样的问题。 如说这样一个小事情也算研究原子弹,那中国的核弹专家未免太多了。
作者: 又见星空    时间: 2009-2-28 21:25
不可否认接地工程的前期勘察和设计的指导意义,但话又说回来,有几个工程电力院的设计敢说就科学?就连长江委的也不敢说他们的设计和现实没有偏差,其原因就是什么前期勘察测试都有点忽悠,我们每次搞电站接地工程的时候,为了对得起那十几万的设计费,的确是花功夫,公司在这块的确是个弱项,所以一般都是请外援,坦白的说,哪个方案不是为经济效率服务?所以勘察计算什么的只是参考,没必要为此专题研究,又不是挖石油,做接地,有个电阻率了何必还要去研究地下结构?说是在研究原子弹没有任何贬意,只是觉得接地活路还没有必要到那个精细度。
作者: 通天雷神    时间: 2009-2-28 21:58
楼上抱歉。是我话说过头了。对不住。
作者: ljry8044    时间: 2009-2-28 23:41
原帖由 又见星空 于 2009-2-28 21:25:00 发表 就连长江委的也不敢说他们的设计和现实没有偏差,其原因就是什么前期勘察测试都有点忽悠,我们每次搞电站接地工程的时候,为了对得起那十几万的设计费,的确是花功夫,公司在这块的确是个弱项,所以一般都是请外援,坦白的说,哪个方案不是为经济效率服务?所以勘察计算什么的只是参考,没必要为此专题研究,又不是挖石油,做接地,
“就连长江委的也不敢说他们的设计和现实没有偏差”,设计和现实有偏差是必然的,这是最基本工程常识,你说这个能证明什么? 也许你们公司的前期勘测是在忽悠,但这绝不能说所有的单位“前期勘察测试都有点忽悠”!不要以点带面去是推断问题
作者: ljry8044    时间: 2009-3-1 00:02
原帖由 又见星空 于 2009-2-28 21:25:00 发表 所以勘察计算什么的只是参考,没必要为此专题研究,又不是挖石油,做接地,有个电阻率了何必还要去研究地下结构?说是在研究原子弹没有任何贬意,只是觉得接地活路还没有必要到那个精细度。
兄弟啊,我得提醒你,以上观点只适合你们公司~ “有个电阻率了何必还要去研究地下结构?”谁在研究地下结构了?搞清电阻率的分层状况有利于进一步准确设计和计算,要不测视电阻率干吗?四极法测得的是“视电阻率”,通常不能直接用于计算的,这会导致较大的偏差。 对你们公司来说,精湛的视电阻率分析技术没什么价值,但并不表示其它单位也是如此。精湛的分析技术可以将很多复杂的大型接地工程的设计误差压缩在5%之内,稳赚不亏,你所提到的长江委就具备这样实力的牛人。忽视了必要的分析,谁也不能保证将接地电阻值计算到八九不离十的地步。不会分析电阻率,贸然承接工程,将10多口100多米的深井、斜井打下去,很有可能搞到血本无归的地步,我就在华北碰到过这样的事例。
作者: ljry8044    时间: 2009-3-1 13:27
标题: 回复 21# ljry8044 的帖子
将土壤分成如下三层后: 1~1.4m,22(欧?米);1.4~16m,84;16m以下,1798 实测平均视电阻率值与模拟的理论视电阻率曲线的如下图所示,略有误差,但基本上吻合,毕竟,实际土壤是很难达到理想的均匀状态的 根据上述分析数据可算得水平地网的接地电阻为1.22欧,实测值为1.3欧。 最后华北电力大学又设计了深井结合斜井的降阻方式,预计可将接地电阻降至约0.8欧,但考虑到地理因素受限的因素,如采用常规方式测量,实测值会低一些。采用了华北电力大学的方案后,最后实测值为0.69欧,与华北电力大学所预算的基本一致
作者: ljry8044    时间: 2009-3-1 13:50
标题: 回复 42# ljry8044 的帖子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变电站的土壤电阻率是极不均匀的,不仅垂直的如此,水平的更是如此,一开始测了三十个点,电极间距从0.2m~20m不等,整体实测视电阻率曲线图如下,平均值前面已经列出来了: 1m,23;2m,37;3m,34;5m,48;10m,66;15m,102;20m,112. 另外,这种类似的设计清华大学也做过。广东那边一送变电工程公司遇到难题了(广东那边比较虚浮,勘测不仔细,设计也不够认真,但设计院通常会预算较多的费用给工程公司,如果依照方案降不下来,工程公司自己想方法,降下来了,则工程公司自己赚,一些变电站工程公司光接地一项就有年赚几百万或者亏100多万的记录),花了5万请清华大学的牛人帮助设计和计算,施工好后实测值与设计值基本一致,听说是何金良的队伍做的的。 因此,只要通过详细的勘测和细致的分析,即使像上述极度不均的土壤也能算个大概,这就是四极法测量和分析的绝对优势所在。所以,中南院、华东院邀请雷神给其作相关讲座是有着相当道理的。通过精湛土壤视电阻率分析技术来准确设计接地方案是大势所趋,美国则降电阻率的测量和分析技术列入到变电站的接地规程(IEEE Std 80-2000,IEEE Guide for Safety in AC Substation Grounding)里面去了
作者: 通天雷神    时间: 2009-3-1 17:27
哇,这Excel小东西还不错。不知道那红线是不是自动描点的。 再有,看这个点位,象是用总电导来做的。其实,这个不很好。 一般,应该先用计算格点面积的办法计算出来一个水平面(垂直分层土壤)的区域土壤电阻率平均数,然后再这样来计算垂直面(水平分层土壤)的各深度土壤电阻率平均数。然后,无论垂直分层土壤还是水平分层土壤,都使用总电导法来再计算出一个土壤电阻率平均数,将两平均数用方差法来处理,就基本算较精确了。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9-3-1 22:12
所以还是俺说的测井最准,做变电站一定要打上几口井的,没最骑马的地质报告谁敢闭门造车?
作者: 通天雷神    时间: 2009-3-1 23:29
原帖由 大胡子 于 2009-3-1 22:12:00 发表 所以还是俺说的测井最准,做变电站一定要打上几口井的,没最骑马的地质报告谁敢闭门造车?
唉。不知道该说你什么好了。算了,我也就不说什么了。 贴两张图给你看看。你就知道了。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9-3-2 00:09
再说下变电站接地设计:必须钻探进行地质勘探,如果没有有岩土工程勘察资质的公司做的基础地质勘察报告,哪个设计院也不会给设计的。
作者: ljry8044    时间: 2009-3-2 11:25
原帖由 大胡子 于 2009-3-2 0:09:00 发表 再说下变电站接地设计:必须钻探进行地质勘探,如果没有有岩土工程勘察资质的公司做的基础地质勘察报告,哪个设计院也不会给设计的。
您老在说接地设计还是变电站设计? 女人型思维
作者: ljry8044    时间: 2009-3-2 11:31
标题: 回复 46# 通天雷神 的帖子
他哪在跟你谈技术?在练习诡辩术! 他曾经这样折腾了我半天,可怜我还费尽心思来跟他讲技术,试图把他讲懂呢,这家伙一肚子坏水 以后再碰到这种情况千万别再跟他谈技术,直接驳他的论点就行,就像我刚才那样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9-3-2 13:02
自己上的套,错了承认946,对俺进行人身攻击就没146.
作者: ljry8044    时间: 2009-3-2 17:16
标题: 回复 50# 大胡子 的帖子
世风日下啊,连大胡子都这样的,居然利用别人的善意来…… 哎~
作者: ljry8044    时间: 2009-3-2 18:14
标题: 回复 44# 通天雷神 的帖子
是自动的,只须输入数据,即可生成图像,excel功能之强总能出人意外。 下图中的四条视电阻率曲线图就是由excel计算和生成的,此为两层土壤的视电阻率曲线图,第一层电阻率均为400,厚度5m,第二层电阻率分别为100,200,600,800,夸张吧 不过这需要一定的数学功底
作者: ljry8044    时间: 2009-3-2 20:44
标题: excel的视电阻率分析功能
excel还能实现简单的视电阻率分析,下面是(IEEE Std 80-2000,IEEE Guide for Safety in AC Substation Grounding)里面倒数第三章Annex E里给出的两组系列视电阻率
作者: ljry8044    时间: 2009-3-2 20:48
标题: 回复 53# ljry8044 的帖子
可用excel轻易分析出两组的各层土壤电阻率,曲线图如下
作者: 通天雷神    时间: 2009-3-2 22:35
还是色谱图更直接。
作者: ljry8044    时间: 2009-3-2 23:17
标题: 回复 55# 通天雷神 的帖子
那当然,如果excel也算软件的话,那也是所有软件中最低级的,只是在同等情况下用起来比较方便而已
作者: luckeylau    时间: 2009-3-3 10:01
高山仰止。。。。 :!
作者: thunder1999    时间: 2009-3-4 19:47
标题: 回复 8# ljry8044 的帖子
解广润《电力系统接地技术》,请问哪有卖这本书的?
作者: ljry8044    时间: 2009-3-4 19:58
标题: 回复 58# thunder1999 的帖子
晕~ 北京、武汉……都有 您住那边
作者: thunder1999    时间: 2009-3-4 20:10
标题: 回复 59# ljry8044 的帖子
我在北京,网上书店很难找到
作者: ljry8044    时间: 2009-3-4 20:20
标题: 回复 59# ljry8044 的帖子
打电话给水利水电出版社,他们会告诉你N个买到此书的方法。 《电力系统接地技术》是很多学校的教材,很容易买到的。
作者: thunder1999    时间: 2009-3-4 20:23
标题: 回复 61# ljry8044 的帖子
恩,谢谢
作者: liyangao712    时间: 2009-5-18 16:44
学无止境,趁现在还不老,多学习了!




欢迎光临 ASPCN防雷技术论坛 (http://asp.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