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CN防雷技术论坛

标题: 接地网结构的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通天雷神    时间: 2007-7-17 11:02
标题: 接地网结构的问题

有设计院的朋友问:一个大的外缘闭合的接地网的水平接地体全部添加降阻剂和仅仅外环添加降阻剂其工频接地电阻相差多少?

这个问题其实说简单不简单,说难不难。主要和4个参数有关,是可以计算出来的。1、接地网面积;2、外环长度;3、土壤电阻率;4、降阻剂的降阻效率。首先,我们先固定两个变量;假设土壤电阻率和降阻剂的降阻效率是一定的,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依据园盘和园环理论进行计算了。

依据内插法的公式,盘环差是41%;也就是说,我们把地网内全部铺满钢材,相对仅仅接地网外缘铺设钢材,接地电阻不过下降41%;这是因为内部的钢材被四周的轮廓所屏蔽,电流绝大部分都是由四周的轮廓所散出的缘故。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仅仅需要知道几个比值就可以去计算了。1、外环接地体长度和水平接地体总长度的比值A;2、外环接地体长度与接地网等效半径下的周长的比值B;用A·41%就可以知道盘环的实际差;用A·41%+B就可以计算大概的工频接地电阻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17 11:17:52编辑过]

作者: 风调雨顺    时间: 2007-7-19 09:16
谢谢!收到。
作者: leefun    时间: 2007-8-11 18:42

在此学习了。


作者: XOZONG520    时间: 2007-9-4 11:37
学习学习。。。。。。。。
作者: zyacy76    时间: 2007-9-4 15:58
学习
作者: towhy    时间: 2007-9-7 10:12
正确的做法是,外缘水平接地体的降阻剂用量大些,中间均压带的降阻剂用量可以少些,接地点附近可以适当增加用量。中间均压带的降阻剂基本只起改善均压效果和保护圆钢少腐蚀的作用,接地点附近的降阻剂可以改善冲击电阻。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7-9-10 12:54
从俺的经验感觉星形的网比闭合的网要经济很多,效果也不差.
作者: rico198088    时间: 2007-10-15 11:27

笑笑

帖子的目的是为了解释:一个大的外缘闭合的接地网的水平接地体全部添加降阻剂和仅仅外环添加降阻剂其工频接地电阻相差多少?

在却是这个样子的:“这个时候我们仅仅需要知道几个比值就可以去计算了。1、外环接地体长度和水平接地体总长度的比值A;2、外环接地体长度与接地网等效半径下的周长的比值B;用A·41%就可以知道盘环的实际差;用A·41%+B就可以计算大概的工频接地电阻差。”

不知道是我水平太差,还是雷神在忽悠。这个结论不记也罢。


作者: rico198088    时间: 2007-10-15 12:33

还是忍不住,还是举个例子计算一下!

设某个变电站接地,面积为100*100m,做成10*10m的网格。d=0.02m,h=0.8m,b=56.42m,其中,d是接地体等效直径,h是埋深,b为等效半径。在以上的设定条件下,其盘环差41%(注:盘环差不是一个固定的值,它和接地网的面积,埋设,都是有关的,在不同地网铺设,盘环差是不一样的。盘环差说明了圆盘相对于圆环来说,电阻能够下降41%。)

有了以上的设定后,按照雷神的理论:

A=4*100/(2*100*11)=0.18 B=4*100/(2*3.14*56.42)=1.13

A*41%+B=1.2

这个结算结果也就是说圆盘全部使用降组剂情况下的电阻是只在周围一圈使用降阻剂情况下电阻的1.2倍。这个结果本身就是和圆环和圆盘电极理论相违背的。也就是说,这个公式是一个错误的公式,是没有办法通过实际验算的。

雷神作为一个斑竹,确实能给我们提供很多帮助。但是还应该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对看来的或者道听途说的理论应当加以验证,再在论坛上发表,不要没有调查就把结果发上来,那不就是误人子弟了么?难为我们大家还这么相信你,你不能拿我们当白痴阿。拿着雷神的这个结论去给客户解释问题是要出笑话的。


作者: 通天雷神    时间: 2007-10-17 10:33
[upload=jpg,未命名.jpg]UploadFile/2007-10/2007101710324151735.jpg[/upload]

作者: 通天雷神    时间: 2007-10-17 10:45

“这个结算结果也就是说圆盘全部使用降组剂情况下的电阻是只在周围一圈使用降阻剂情况下电阻的1.2倍。这个结果本身就是和圆环和圆盘电极理论相违背的。也就是说,这个公式是一个错误的公式,是没有办法通过实际验算的。”

回复:对于一个变电站的接地网,全部接地网格按土壤电阻率分布添加降组剂的情况和仅仅外环使用降组剂的情况相比较,其接地电阻值的下降不会超过25%。这是一个行业共识,并不是什么人在哪天随便无聊的说了这么句话。

如说我说的那个公式是错的,也没什么,那本身仅仅是一个对行业共识现象稍微理性的总结的经验公式,没有什么绝对的对或者错,仅仅可以说明问题就可以了。我觉得已经可以说明问题。

“这个结算结果也就是说圆盘全部使用降组剂情况下的电阻是只在周围一圈使用降阻剂情况下电阻的1.2倍。这个结果本身就是和圆环和圆盘电极理论相违背的。”

——我觉得一点都没有矛盾。圆盘是个金属盘,而你举的例子不过是个接地网格,并不是金属盘,有什么矛盾?


作者: 通天雷神    时间: 2007-10-17 10:51

[upload=jpg,未命名1.jpg]UploadFile/2007-10/200710171049336436.jpg[/upload]

 

[upload=jpg,未命名2.jpg]UploadFile/2007-10/2007101710511832421.jpg[/upload]

作者: 通天雷神    时间: 2007-10-17 10:53
因此,DL/T621变电站接地网接地电阻计算公式需要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个“趋方性系数α”。
作者: 007    时间: 2007-10-17 13:45

晕,太深奥了,没看懂哦``


作者: rico198088    时间: 2007-10-17 15:56

“回复:对于一个变电站的接地网,全部接地网格按土壤电阻率分布添加降组剂的情况和仅仅外环使用降组剂的情况相比较,其接地电阻值的下降不会超过25%。这是一个行业共识,并不是什么人在哪天随便无聊的说了这么句话。”

 回复:我怎么没有从你说的前提条件和公式推导出1.2这个结果。没有办法推导出25%

“如说我说的那个公式是错的,也没什么,那本身仅仅是一个对行业共识现象稍微理性的总结的经验公式,没有什么绝对的对或者错,仅仅可以说明问题就可以了。我觉得已经可以说明问题。”

回复:一个错误的结论能够说明什么问题呢!另,行业里真的有这样的公式?有没有严格的推导过程或者试验的结果?接地理论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如果理论可以自己随便说,那大家以后都不要做接地的设计计算了,吹牛谁不会阿?嘴巴张一张,我的接地电阻还能做到0欧姆呢。还要按照标准一步步计算设计下来干什么?

“圆盘是个金属盘,而你举的例子不过是个接地网格,并不是金属盘,有什么矛盾?”

回复:你见过谁家做接地,埋一个大金属盘子下去的。电力系统变电站的接地,肯定是网格型的。不以网格做例子用什么做例子呢?另外,如果在网格的情况下验证出来的你的结论是错的,那在圆盘的情况下,你的理论一样也是错误的。

  还有,你后面罗列的那么多公式想说明什么问题呢,对于解释你的先前的结论一点作用都没有。

  想请雷神同志,以后再发这种类型的帖子的时候,能够把理论或者结论验算一下,这样才能切实的给我们提供帮助嘛。


作者: 通天雷神    时间: 2007-10-17 16:47

哈哈。我算明白了。请看清楚前提。

我说的仅仅“可以计算大概的工频接地电阻差”。就是网格、外环二者之间的差值。

你计算的那叫比值。我还有什么好说。


作者: 通天雷神    时间: 2007-10-17 16:49

回复:你见过谁家做接地,埋一个大金属盘子下去的。电力系统变电站的接地,肯定是网格型的。不以网格做例子用什么做例子呢?另外,如果在网格的情况下验证出来的你的结论是错的,那在圆盘的情况下,你的理论一样也是错误的。

RE:那你说“盘”是什么?等效你那网格?请再看数学模型。


作者: rico198088    时间: 2007-10-18 09:44
以下是引用通天雷神在2007-10-17 16:47:00的发言:

哈哈。我算明白了。请看清楚前提。

我说的仅仅“可以计算大概的工频接地电阻差”。就是网格、外环二者之间的差值。

你计算的那叫比值。我还有什么好说。

哎,无语了!看看你自己给的公式A*41%+B,A是一个比值,41%是一个比值,B也是一个比值,三个不带单位的比值,怎么可能推导出一个单位为“欧姆”的差值呢?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物理常识,常识都错了,还要狡辩什么呢?


作者: rico198088    时间: 2007-10-18 09:49
以下是引用通天雷神在2007-10-17 16:49:00的发言:

回复:你见过谁家做接地,埋一个大金属盘子下去的。电力系统变电站的接地,肯定是网格型的。不以网格做例子用什么做例子呢?另外,如果在网格的情况下验证出来的你的结论是错的,那在圆盘的情况下,你的理论一样也是错误的。

RE:那你说“盘”是什么?等效你那网格?请再看数学模型。

这个问题有必要话的话再另开帖讨论好了。理论要结合实际,理论指导实际。你自己想吧。


作者: jl_bhxh    时间: 2007-10-22 12:39

学习了。


作者: zhangjohn    时间: 2007-10-23 17:51

晕.....


作者: 通天雷神    时间: 2007-10-24 15:16
以下是引用rico198088在2007-10-18 9:44:00的发言:

哎,无语了!看看你自己给的公式A*41%+B,A是一个比值,41%是一个比值,B也是一个比值,三个不带单位的比值,怎么可能推导出一个单位为“欧姆”的差值呢?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物理常识,常识都错了,还要狡辩什么呢?

呵呵。也不必如此。

1、你根本没有看前题条件,或者,你当对那些前提条件视如无物。

2、谁说一定要推出一个“单位为“欧姆”的差值”呢?我们是谈其降低接地电阻的比例。比例有单位吗?简直开玩笑。


作者: 通天雷神    时间: 2007-10-24 15:17
以下是引用rico198088在2007-10-18 9:49:00的发言:

这个问题有必要话的话再另开帖讨论好了。理论要结合实际,理论指导实际。你自己想吧。

好啊。那就开个新帖子论道论道。有何不可。我觉得太冷清呢。
作者: rico198088    时间: 2007-10-24 16:22
以下是引用通天雷神在2007-10-24 15:16:00的发言:

呵呵。也不必如此。

1、你根本没有看前题条件,或者,你当对那些前提条件视如无物。

2、谁说一定要推出一个“单位为“欧姆”的差值”呢?我们是谈其降低接地电阻的比例。比例有单位吗?简直开玩笑。

你自己举个例子,自己说明一下自己的理论,事实胜于雄辩。如果你认为我说的是错的,那你就说一个正确的。

前面一个回帖你还说是差值,现在你又说是一个比例。到底让我相信你那边呢。

扯那些理论来解释你错误的结论有什么意思啊.


作者: towhy    时间: 2007-10-24 16:39

通天,你有病啊!跟这种人吵。

[em05]
作者: rico198088    时间: 2007-10-24 16:40

起因:雷神发了如下的帖子

这个时候我们仅仅需要知道几个比值就可以去计算了。1、外环接地体长度和水平接地体总长度的比值A;2、外环接地体长度与接地网等效半径下的周长的比值B;用A·41%就可以知道盘环的实际差;用A·41%+B就可以计算大概的工频接地电阻差。(你自己说的比值可以推导出差值的啊,我没有说什么啊。)

于是,我按照雷神的想法做了一个计算。

设某个变电站接地,面积为100*100m,做成10*10m的网格。d=0.02m,h=0.8m,b=56.42m,其中,d是接地体等效直径,h是埋深,b为等效半径。在以上的设定条件下,其盘环差41%(注:盘环差不是一个固定的值,它和接地网的面积,埋设,都是有关的,在不同地网铺设,盘环差是不一样的。盘环差说明了圆盘相对于圆环来说,电阻能够下降41%。)

A*41%+B=1.2

这个结算结果也就是说圆盘全部使用降组剂情况下的电阻是只在周围一圈使用降阻剂情况下电阻的1.2倍。这个结果本身就是和圆环和圆盘电极理论相违背的。也就是说,这个公式是一个错误的公式,是没有办法通过实际验算的。

雷神说我错了:

哈哈。我算明白了。请看清楚前提。

我说的仅仅“可以计算大概的工频接地电阻差”。就是网格、外环二者之间的差值

你计算的那叫比值

于是又产生了比值与差值之争。

我回复说:

公式A*41%+B,A是一个比值,41%是一个比值,B也是一个比值,三个不带单位的比值,怎么可能推导出一个单位为“欧姆”的差值呢?

雷神又嘲笑我。说

谁说一定要推出一个“单位为“欧姆”的差值”呢?我们是谈其降低接地电阻的比例。比例有单位吗?简直开玩笑。

哎,我就纳闷了,雷神给的这个公式,到底是让我算差值,还是让我算比值呢。

这里要给雷神提个醒,下次雷神再回帖的时候,先看看自己以前说的是什么,要不会让我们这些拍砖的人无所适从的。苦恼苦恼啊!


作者: rico198088    时间: 2007-10-24 16:42
以下是引用towhy在2007-10-24 16:39:00的发言:

通天,你有病啊!跟这种人吵。

[em05]

大人说话,小孩不要插嘴。[em16]
作者: 通天雷神    时间: 2007-10-24 17:53

哦。说的也是啊。现在还是澄清一下的好。

1、盘环的计算公式就不说了,见10楼。那么,“盘”计算出的接地电阻R1和“环”计算出的接地电阻R2之间,究竟R2比R1少多少呢?实际是少一个ΔR。就是R2-R1=ΔR(这里是差值)。那么,盘环之间,理论上盘比环的接地电阻降低了多少比例呢?(R2-R1)/R2=ΔR/R2=41%;41%:(这个是个比例)。

2、这里的“盘”是有一定厚度的金属圆盘;这里的“环”是忽略其宽度的金属圆环;注意:不是方的,是圆的。那么,实际上的接地网又是怎样呢?假如是矩形的接地网格,那么,首先我们要把它等效成圆形,其次,它的理论上可计算出的接地电阻值一定大于R1而小于R2;即:R1<R<R2;注意:不是“大于等于”和“小于等于”。那么,究竟是在中间的什么位置?应该说:在0到41%之间。

3、为了进行分析,说明问题,那么首先,我们先固定两个变量:假设土壤电阻率和降阻剂的降阻效率是一定的。原因:这两个东西不确定就没有办法说明接地网结构上的问题。另外:这两个公式,包括如DL/T621中的闭合接地网接地电阻的计算公式,都是假设接地网是埋设于“均匀土壤环境”下的。


作者: 通天雷神    时间: 2007-10-24 18:02

4、那现在继续澄清问题。我的意见:我们仅仅需要知道几个东西就可以大概计算了。1、外环接地体长度和水平接地体总长度的比值A;——通俗的讲:用于看它究竟多么象“盘”,网格究竟有多密;2、外环接地体长度与接地网等效半径下的周长的比值B;——通俗的讲:用于看它究竟多么类似于“圆”的,原因是现在说的接地网是“方”的。

5、我说:用A·41%就可以知道盘环的实际差;用A·41%+B就可以计算大概的工频接地电阻差。则:承如9楼所举的例子:某个变电站接地,面积为100*100m,做成10*10m的网格。d=0.02m,h=0.8m,b=56.42m;那么:R1=0.435Ω;R2=0.734Ω(见10楼的计算说明)。

6、那么,首先:现在要验证对错其实简单的,按照DL/T621的计算公式,或者12楼的公式9,设定一个土壤电阻率ρ,比如ρ=100Ω.m;将RI、R2和这个Rx计算出来做下比较就可以。我在出差,所以我懒得算。抱歉。

7、那继续言归正传,9楼的老兄给大家算了一下:A=4*100/(2*100*11)=0.18 ;B=4*100/(2*3.14*56.42)=1.13;A*41%+B=1.31;——此处的1.31为我修改。

那么,按我所说的意思:设盘的接地电阻R1=1;则环的接地电阻R2=1+ΔR;ΔR/R2=41%;(R2-R1)/R2=41%;则:R1=59%R2;也就是:R2=1/0.59=1.69;假如要给个单位,那么单位为“欧姆”;

那么,现在这里的1.31是什么意思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24 18:25:14编辑过]

作者: 通天雷神    时间: 2007-10-24 18:53

继续澄清问题:那么,现在这里的1.31是什么意思呢?

1.31是个比例系数;就是这个有接地网格的接地网相对于一个金属圆盘的接地网在结构上的系数。假如,这个金属圆盘的接地网的接地电阻是1欧姆;那么,这个有接地网格的接地网的接地电阻粗略的估计,应该是1.31欧姆。

但是,这个1.31的系数和我们要讨论的全部添加降阻剂还是仅仅外环添加降阻剂又有什么关系呢?当然有。因为,我们的前提条件规定了两个不变:1、土壤电阻率不变;2、降阻剂的降阻效率不变。

那么在实际的工程中是如何应用的呢?

首先,依据DL/T621的公式进行计算,计算出这个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值R0;则,现在不改变接地网的结构,仅仅添加降阻剂来改变土壤电阻率ρ;将ρ改为ρx;那么,可以依据公式计算出一个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值Rx;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这个Rx并不是你的水平接地体全部添加降阻剂时的情况;而是全部换土时的情况;我们先假设其为水平接地体全部添加降阻剂时的情况;那么,我现在要降低成本,我就仅仅在外环添加降阻剂,那又怎么呢?

如上面所举例的接地网,那结果就可粗略的认为:其比水平接地体全部添加降阻剂时的接地电阻大1.31倍。

陈述完毕。


作者: 通天雷神    时间: 2007-10-24 19:08

下面继续陈述态度问题:

1、28至31楼的陈述说明:接地网仅仅在外环添加降阻剂的接地电阻要比水平接地体全部添加降阻剂时的接地电阻大,具体大多少,因为没有一个现有公式可以计算,所以,我个人依据施工经验,依据接地网的结构对接地电阻的影响,给出这么一个可以粗略计算的所谓“公式”。目的是让大家方便在实际计算工程材料量的时候大概心里有个底,没有别的意思。不是在“忽悠”谁,初衷是好的。

当然,这个公式要仔细推敲起来,其中忽略了些影响不大或者我觉得对实际的应用没有多大影响的参数,本人物理系出身,对如何简化数学模型很清楚,因此,不会不负责任的乱来。

这个是对本人初衷、目的、学术态度的问题的澄清。

2、通天雷神这个匪号在这个论坛挂了有8年了。坛子里熟悉我的兄弟姐妹当知我之为人。我性格耿直,论事不论人,从来不会看不起谁,也从来不看不起自己,是对的就坚持,是错的就认。坛子里有帖子记载我给“劳动戏”那个戏称自己“老东西”的网友开诚布公认错的事情。所以,谈“嘲笑”二字就严重了。通天不过玩世不恭,嬉笑风尘罢了,何来嘲笑?

假如9楼的朋友看见我说话不舒服,或者看了觉得有此感觉,那一定是我的错,通天在此诚心的向你道歉:对不起了,兄弟!通天真无半点嘲笑人的心思。望见谅!


作者: 通天雷神    时间: 2007-10-24 19:09

或有弟兄因私交得罪阁下,通天一并代友认错。

望坛子里的兄弟姐妹引以为戒。

做学问,当先做人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24 19:10:22编辑过]

作者: 阳光普照    时间: 2007-10-24 21:54
看了此贴,对坛主的人格魅力表示尊敬.对那位叫板朋友的执着精神也拍手叫好!这样坛子了才会人气更旺,大家才能学到更多东西.
作者: rico198088    时间: 2007-10-25 11:28
雷神说的办法R2=R1+ΔR,我也试了。不过是从另一种思路出发的。但是没有办法得出正确的结果。有空我把我的计算过程发上来。
作者: towhy    时间: 2007-10-26 09:33
哎!有的小青年啊,刚学了点ABC ,就想开飞机
作者: 通天雷神    时间: 2007-10-26 12:29
以下是引用rico198088在2007-10-25 11:28:00的发言:
雷神说的办法R2=R1+ΔR,我也试了。不过是从另一种思路出发的。但是没有办法得出正确的结果。有空我把我的计算过程发上来。

欢迎将计算方法和过程发出来论道论道。

可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只要道理弄清楚了,实际应用中真的有用,那就是我们的贡献啊。何必求一个谁对谁错。

浮名虚利,身外之物,做人不当于此处动心思。呵呵。


作者: mjzzq    时间: 2007-11-1 18:26
好贴学习
作者: xiaojun240    时间: 2007-11-28 21:15
fgfgfgfgfgfg
作者: xiaojun240    时间: 2007-11-28 21:15
ggdgdfgfdg
作者: rico198088    时间: 2007-12-25 10:54
这个讨论居然被某杂志发表了。郁闷!都没有经过我同意,我的结论还没有发上来就盖棺定论了。算了,不谈了。
作者: 接地在哪里    时间: 2007-12-26 15:59
学习了!
作者: 祖传木匠    时间: 2008-1-1 21:58
请教一下通天大虾,我们机房的地网有时对悬浮机壳测试有几十伏电压,造成液晶显示器偶花屏,现计算机系统甩开地线工作正常,地网对地电阻测试0.75欧,请问这个电压是那来的?如何处理?谢谢!
作者: 大胡子    时间: 2008-10-28 22:17
"地网对地电阻测试0.75欧"这个数值怎么测出来的?用兆欧表?
作者: psdwgd    时间: 2008-11-6 10:34
怎么没有专家发表一下看法呀
作者: ljry8044    时间: 2009-1-7 17:19
原帖由 大胡子 于 2007-9-10 12:54:00 发表 从俺的经验感觉星形的网比闭合的网要经济很多,效果也不差.
果然是经验丰富的资深专家,佩服 我是通过“剽窃别人的成果+自己计算”得出这样结论的,还没达到靠直觉经验指导实际应用的境界,呵呵 从降工频电阻(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接地电阻)的效果来看,能用星形的,就不用闭合的网格 能有单跟射线,就不用多跟射线(接地材料相等,以下类同) 能用水平的,就不用垂直的 能用地网,就不用圆盘。 不过,为了降低跨步电压、接触电压,提高均压安全性能,还得反过来搞,呵呵 比如,将星形的设计成封闭的以进一步均压 变电站水平接地体下面密集布置垂直角钢以进一步分散冲击电流(降阻效果却微乎其微) 将地网的棱角砍掉布置成圆弧形的,从理论上这会增大一点点工频电阻,但会提高均压性能 所以,接地之道就是“正正反反、奇正相生”之道,呵呵
作者: xigema01    时间: 2009-1-9 09:14
哈哈 。。。。。。。。。。。。。。。。。。。。。。。。。。。。。。。。没看懂
作者: 通天雷神    时间: 2009-1-9 11:34
原帖由 ljry8044 于 2009-1-7 17:19: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大胡子 于 2007-9-10 12:54:00 发表 从俺的经验感觉星形的网比闭合的网要经济很多,效果也不差.
果然是经验丰富的资深专家,佩服 我是通过“剽窃别人的成果+自己计算”得出这样结论的,还没达到靠直觉经验指导实际应用的境界,呵呵 从降工频电阻(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接地电阻)的效果来看,能用星形的,就不用闭合的 能有单跟射线 [/quote] 不同意此观点。
作者: ljry8044    时间: 2009-1-9 11:37
标题: 回复 48# 通天雷神 的帖子
能否说得具体点?
作者: 通天雷神    时间: 2009-1-9 12:09
1、从降工频电阻(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接地电阻)的效果来看,能用星形的,就不用闭合的…… 2、将地网的棱角砍掉布置成圆弧形的,从理论上这会增大一点点工频电阻,但会提高均压性能…… 这样的观点不对。是需要验证以后说话的。 首先说结构问题。放射线越多,布置的越不规则,其形状系数A越大。这个可以看DL621。虽然DL621上的形状系数A是依据模型计算出来的,与实际工程施工出的结果不一样,但是是可以参考的。以我这些年验证的结果,“一”字型的接地网的工频接地电阻最低。这个结果与DL621是一致的。但是,它存在一个‘有效长度’的限制问题。 实际工程中,放射线越多,各放射线的埋深高差就越大,电容面就越不规则,重叠部分就越多,这个没有什么好争论的。如在高山顶部施工,就一定存在这样的问题等。闭合的接地网这样的问题就小一点。如:闭合圆型的形状系数A=0.48;闭合方型的形状系数A=1;等等。 其次,说圆弧的问题。接地网角部要求设计成半径大于接地网格边长一半的圆弧,这个和接地电阻的关系不大。不要想当然的觉得减小了一点面积接地电阻就大了,没有的事情。那么,要是这样想当然的话,闭合圆型的形状系数还比闭合方型的形状系数小一半呢。是不是。问题不在这里。问题是,角形的接地网,当大电流冲击时,其机械应力太大,容易将角部拉断,所以要倒成弧形。另外,角形地网角部的电位要不圆弧的高的多。为降低这个也要倒成弧形。这个都与接地电阻的关系不大。
作者: ljry8044    时间: 2009-1-9 12:23
原帖由 ljry8044 于 2009-1-7 17:19: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大胡子 于 2007-9-10 12:54:00 发表 从俺的经验感觉星形的网比闭合的网要经济很多,效果也不差.
果然是经验丰富的资深专家,佩服 我是通过“剽窃别人的成果+自己计算”得出这样结论的,还没达到靠直觉经验指导实际应用的境界,呵呵 从降工频电阻(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接地电阻)的效果来看,能用星形的,就不用闭合的 [/quote] 幸好有高人过来指点,否则,我就要承担胡乱误人的后果了:-| 我本来想顺着大胡子“从俺的经验感觉星形的网比闭合的网要经济很多”的意思说的,结果一不小心说错了,应该是“能用星形的,就不用闭合的网”,谢谢指点
作者: ljry8044    时间: 2009-1-9 12:31
原帖由 通天雷神 于 2009-1-9 12:09:00 发表 2、将地网的棱角砍掉布置成圆弧形的,从理论上这会增大一点点工频电阻,但会提高均压性能…… 其次,说圆弧的问题。接地网角部要求设计成半径大于接地网格边长一半的圆弧,这个和接地电阻的关系不大。不要想当然的觉得减小了一点面积接地电阻就大了,没有的事情。那么,要是这样想当然的话,闭合圆型的形状系数还比闭合方型的形状系数小一半呢。是不是。问题不在这里。问题是,角形的接地网,当大电流冲击时,其机械应力太大,容易将角部拉断,所以要倒成弧形。另外,角形地网角部的电位要不圆弧的高的多。为降低这个也要倒成弧形。这个都与接地电阻的关系不大。
我说的“理论上”、“一点点”就是你那个意思了。一般的,我们都不考虑将角部设计成圆弧后接地电阻的变化关系的。 “角形地网角部的电位要不圆弧的高的多”不就是可以提高均压性能吗?呵呵
作者: 和合_123    时间: 2009-1-9 17:10
标题: 回复 1# 通天雷神 的帖子
做了防雷那么多年,没有一个设计院的朋友,所以很难搞到单子。 真是惭愧呀。雷神就是不同与别人呢? 进入防雷,08年是销售的业绩是最差的一年(除了刚进的第一年) 09年的目标是公关设计院,一定要搞到几张单。 施耐德已起优越的经济条件,搞定设计院,这方面的公关是我学习的目标。
作者: ljry8044    时间: 2009-1-9 18:51
标题: 回复 47# xigema01 的帖子
没关系,把最后几个帖子看懂就行了,呵呵
作者: 防雷小林    时间: 2009-1-10 12:38
技术性的东西,越辩越明....谢谢雷神、rico和ljry8044
作者: 城市农民    时间: 2009-1-15 17:12
学习中,很敬重各位。
作者: mjzzq    时间: 2009-2-10 01:20
原帖由 防雷小林 于 2009-1-10 12:38:00 发表 技术性的东西,越辩越明....谢谢雷神、rico和ljry8044
同意
作者: mjzzq    时间: 2009-2-10 01:21
走马观花,还是喜欢弟兄们争论的。




欢迎光临 ASPCN防雷技术论坛 (http://asp.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