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其巨大能量所造成的轰鸣,强光和破坏,从古至今令人生畏而又难以预测。雷电能造成人员伤亡,能使建筑物起火、击毁,能对电力、电话、计算机及其网络等设备造成严重破坏。随着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电信设备等微电子设备大量进入各类建筑物,由于这些弱电设备灵敏度高,普遍存在着绝缘强度底,过电压耐受能力差,易受雷电电磁脉冲干扰等致命弱点。如果防雷系统有缺陷,一旦遭受雷电侵害,轻则造成这些信息系统运行瘫痪,重则造备的永久性损坏,甚至还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而且随着城市高楼大厦的崛起,雷电危害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坏的情况有日趋严重的趋势,中国每年有三四千人因雷击伤亡,造成财产损失50亿至100亿元,仅1998年和1999年两年的统计,中国因雷击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百万元以上的有35起。据统计,邵阳市近几年来共发生雷击事故15起,直接经济损失达100多万元。雷暴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目前,全国出现了大批自动气象站,湖南建立了35个自动气象站,邵阳已建立了4个自动气象站,现已投入正常的业务运行。随着自动气象站的增多,无疑对综合防雷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对自动气象站的综合防雷技术进行研究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2 雷电高电位引入自动气象站的途径以及损坏原因
2.1 自动气象站雷电高电位引入的主要途径
自动气象站雷电高电位引入的主要途径有:
①直击雷击直接击中架空线缆,让高压雷电以波的形式沿着导线两边传播而引入室内。
②静电感应或电磁感应,感应出过电压,通过线缆引入室内。
③由于直击雷在房屋或房屋附近入地,因其通过地网入地时,在地网上会发生数十KV至数百KV的高电位,通过引下线,电力系统的零线、保护接地线和通信系统的地线,也是以波的形式引入室内,并沿着导线传播到远处,殃及更大的范围。
2.2 仪器设备被雷击损坏的原因
① 雷电产生强加热效应和电动力作用使被击物体损坏。
②由于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作用,使导体产生火花,引起爆炸或灾害。
③由于闪电或静电释放引起的电位瞬变,通过上述几种途径侵入到网络系统中。
④接地技术或等电位处理不当引起地电位反击。
⑤瞬态电位抬高使仪器设备损坏。
3 自动气象站的综合防雷工程设计原则
现代防雷技术是多学科、多行业相互合作、协调、配合,相互联系的一项系统工程。因此,自动气象站的防雷也是综合各个领域防雷的一门专门技术,它不仅需要考虑防直击雷,还要考虑防感应雷、雷电波侵入。总的设计原则是:综合治理、层层设防,水涨船高、整体防御。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外部防雷(直击雷)和内部防雷(感应雷、雷电波侵入)两个部分。
4 自动气象站的综合防雷设计方案
按照总的防雷设计原则,自动气象站的综合防雷设计方案应从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两个方面入手。
4.1外部防雷
针对自动气象站外部防雷问题,主要依据是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国际规范IEC1024以及相应的防雷规范和标准。根据当地雷击日数,年预计雷击次数和建筑物的有关资料,进行防雷分类。一般情况下,可按照二类建筑物进行防雷设计。防直击雷接闪器一般包括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作接闪的金属屋面和金属构件等直接接受雷击部分。自动气象站仪器设备的避雷接闪器,根据实际情况在房顶上安装避雷针,避雷带或避雷网、避雷线,也可利用风向杆作为接闪器,但要通过滚球法计算出它的保护范围,要符合防雷技术规范要求,接闪器要通过引下线与地网连接。
4.2 内部防雷
内部防雷主要考虑两个部分即电源系统和信号系统。
电源系统一般采用TN-S或TN-C-S系统供电方式,要进行多级防雷保护,防止雷电侵入造成配电系统及相关设备损坏。第一级在电源的总进线处安装一个40KA以上的电源SPD(见图一)。第二级在机房配电进线至UPS之间安装一个20KA的电源SPD(见图二)。第三级在采集器前端安装一个10KA的电源SPD,在每台计算机电源与UPS之间安装插座式避雷器。
电子计算机及其它信息设备损坏的主要原因是雷电感应浪涌电压造成,它可以通过各种信号引线把感应浪涌电压波引入设备内部,破坏其芯片和接口,所以应在信号线之间加装信号防雷装置。同样要采用多级保护,在各级防雷区的过渡地带安装各种信号SPD(图三)。
(1)供电线路与信号线路电磁兼容(EMC),这个问题是近年来人们一直研究的重要课题,是我们综合防雷系统所必须解决的问题。采取的主要办法是解决两种线路之间的安全间距问题,通过对两种线路进行屏蔽、接地、均压、等电位连接等综合处理,达到减少电磁干扰的目的。
(2)天馈线系统
天馈线系统包括采集器、数据传输线、信号线、卫星信号线。
① 在馈线出口处安装相应的信号避雷器。
② 在信号线进入设备处安装相应的避雷器。
③ 对馈线穿金属蛇皮管进行屏蔽接地处理。
(3)邮电通信系统
①将邮电中继线穿金属管屏蔽接地。
②对信号中继线加装避雷器。
③ SLP和DLP是10对信号多级保护器,既能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又可在受到冲击时,将输出电压箝位在安全范围内。
(4)计算机网络系统
计算机网络通信一般采用宽带(ADSL)接入因特网的方式,传输数据。根据不同的要求安装相应的信号避雷器,至少进行二级保护,并做好计算机信息系统相关设备的接地处理。
(5)屏蔽(Shielding)及线缆敷设。
①屏蔽
屏蔽就是用金属网、箔、壳、管等导体把需要保护的对象包围起来,阻隔雷电的脉冲电磁场从空间入侵的通道。屏蔽是防止雷电电磁脉冲(LEM)辐射对电子设备影响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减少电磁干扰的基本措施。线缆屏蔽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A、屏蔽管线的接地一般要求入户线在入户前应埋入地中水平距离
B、电缆连接器的屏蔽最好把电缆屏蔽层周边应与连接器周边连接起来,实行沿周长360度的连接。
C、使用金属丝编制屏蔽电缆,金属丝编织重量轻、使用方便。缺点是当电磁频率较高时其波长接近编织层网孔尺寸时,波的透入增加,因此,最好再穿一层金属管。
D、光缆介质冲击穿强度约为40KV,比同轴电缆和对称电缆(5KA)大得多。但光缆的金属保护层或内部加固金属芯会减弱防雷效果,因此,也有必要采取防雷措施,并在光缆进入光端机之前将金属芯和保护层分开,进行等电位连接。
②、线缆的敷设
A、在需要保护的空间内采用屏蔽电缆。在分开的各建筑物之间的电缆应敷设在金属管道内或混凝土管道内,这些金属物从一端到另一端应是导电贯道,并应接到各分开的建筑物的等电位连接带上。
B、使用非金属屏蔽电缆,入户前应穿金属管并埋入地中直接埋地长度按L≥2(ρ)1/2计算,但不应小于
C、通信电缆以及地线的敷设应尽量集中在建筑物的中部。
D、通信电缆线槽以及地线槽的敷设应尽量避免紧靠建筑物立柱或横梁,并沿建筑物立柱或横梁敷设较长的距离。
E、为防止干扰,供电线路、信号线路、地线等应分开敷设于不同的线槽中,它们的间距应符合GB/T50311-2000规范中的要求,并将这些线缆,穿于金属管内,以实现可靠的屏蔽。电缆、光缆及管线与其它管线的间距见下表。
墙上敷设的综合布线电缆、光缆及管线与其它管线的间距
其它管线 电缆、光缆或管线
最小平行净距(mm) 最小交叉净距(mm)
避雷引下线 1000 300
保护地线 50 20
给水管 150 20
压缩空气管 150 20
热力管(不包封) 500 500
热力管(包封) 300 300
气管 300 20
5 接地系统
接地(earthing)就是将电气设备、杆塔、构塔、构架或过电压保护装置等用接地线或接地极连接的措施,根据其作用可分为功能性接地和保护性接地两类,包括工作接地、保护接地、过电压接地、防静电接地、屏蔽接地等。自动站接地系统应采用共同地网,单点接地方式,接地电阻应小等于1Ω。所有的接地线应通过汇流排引致共同接地系统,系统的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宜分别单独引至共同地网,接地引下线长度要小于
6 结论
自动气象站的综合防雷是综合各个领域防雷的一门专门技术,它不仅要考虑防直击雷装置,更要考虑到感应雷、雷电波入侵的防护。它牵涉面广,技术性强,要求防雷技术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防雷规范和标准,应用各种先进的防雷技术。在设计时,必须认真仔细勘察所处的地理环境条件,全面了解自动气象站各部分设备的技术参数,根据需要,采用分流、均压、屏蔽、搭接、接地等保护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层层设防,提出一个合理的、完善的综合防雷设计方案,严格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采购合格的防雷设备和材料,进行严格施工、监督和管理,就能使综合防雷系统达到令人满意的防雷效果。
5 接地系统
接地(earthing)就是将电气设备、杆塔、构塔、构架或过电压保护装置等用接地线或接地极连接的措施,根据其作用可分为功能性接地和保护性接地两类,包括工作接地、保护接地、过电压接地、防静电接地、屏蔽接地等。自动站接地系统应采用共同地网,单点接地方式,接地电阻应小等于1Ω。所有的接地线应通过汇流排引致共同接地系统,系统的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宜分别单独引至共同地网,接地引下线长度要小于
6 结论
自动气象站的综合防雷是综合各个领域防雷的一门专门技术,它不仅要考虑防直击雷装置,更要考虑到感应雷、雷电波入侵的防护。它牵涉面广,技术性强,要求防雷技术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防雷规范和标准,应用各种先进的防雷技术。在设计时,必须认真仔细勘察所处的地理环境条件,全面了解自动气象站各部分设备的技术参数,根据需要,采用分流、均压、屏蔽、搭接、接地等保护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层层设防,提出一个合理的、完善的综合防雷设计方案,严格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采购合格的防雷设备和材料,进行严格施工、监督和管理,就能使综合防雷系统达到令人满意的防雷效果。
欢迎光临 ASPCN防雷技术论坛 (http://asp.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